疫情缓和之时,援鄂医护人员分批返沪。上海图书馆向多家单位、集体和个人征集抗疫实物,力争留下特殊时期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实物文献,拉近公众与各岗位上为抗疫工作付出心血的工作者们的距离,向社会传播更多更好的能量。
近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抗疫文献及实物捐赠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抗疫文献捐赠仪式陆续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在一份手写日记中,一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护人员写道:“经历过这次疫情,我觉得一些价值观可能会发生改变,比如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后就看开了,还有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真的觉得自己的职业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但是我更钦佩去武汉的逆行者。”
“新冠软食第十周”食谱
在一份标注为“新冠软食第十周”的食谱中,新冠患者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饮食得以披露。以周一为例:早餐有白粥、黑洋酥包、酱菜、鸡蛋,午餐有青椒杏鲍菇牛肉丝、木耳炒干丝、有机花菜,晚餐有蘑菇鸡块、红烧肉米豆腐、青菜。
在一件上海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瑞金医院第七组指示牌上,人们可见各小组成员的集体签名。从到达武汉的第一天直到回沪,这个指示牌都在使用,每位组员对其都很有感情。在另一份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集体签名队旗上也有163位医护人员的签名。
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集体签名队旗上有163位医护人员的签名。
这些展品都加入了上海图书馆“砥砺前行——2020年各界名家抗疫寄语手稿展”,与各界名家应邀写赠上海图书馆的抗疫寄语手稿一起,向观展者回望那段特殊的时期。
据悉,此次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此次捐赠的文献及实物有:疫情期间院办发文数份、公卫中心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授予相关单位捐赠证书一份、医护人员抗击新冠荣誉证书一份、护理人员纪念保温杯一只、护理人员纪念邮票一套、护士抗疫日记(节选)、新冠患者一周食谱、公卫中心致医护人员及家属感谢信(院领导签名盖公章)、退休干部请战书(复印件加盖手印)、抗疫海报十张(院长书记签名)、党委成立应急病房临时党支部决定(文件)等。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护人员的日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瑞金医院第四批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医疗组副组长谢静远是此次个人捐赠实物最多的一线医护人员。谢静远捐赠了含队员集体签名的上海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瑞金医院第七组指示牌和一套个人抗疫实物及文献,其中包括上海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瑞金医院救援服、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向医疗队队员赠送的餐饮券、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抗击新冠肺炎一线临时党支部致谢静远生日祝福函、谢静远在援鄂一线致亲友师长的明信片和中国东方航空纪念登机牌等,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一名医疗队员在援鄂抗疫期间的工作和生活面貌。
谢静远登机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陈尔真也代表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致社会各界感谢信、集体签名队旗和横幅等抗疫文献和实物。
这些抗疫文献和实物的展出让不少市民近距离了解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代表上图接受各单位与个人捐赠的珍贵抗疫文献和实物,颁发寄语捐赠证书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实施光盘行动,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党建引领,党员先行,争当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先锋模范”“宠物不扰民”“车辆不乱停”……9月21日下午,市民手持写着不同内容的文明创城“应援板”,出现在金桥镇的久金广场一楼户外广场上。
作为2020浦东文化艺术节的活动之一,浦东新时代文明实践“光盘行动”—— “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主题党日活动暨浦东公共文化配送文明创城文化惠民专场活动,用精彩的文艺节目向市民、商户传播文明新风。久金广场和金桥国际商业广场的4家绿色餐饮企业代表,还获赠了由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艺术骨干绘制的“艺术光盘”。
此次活动由新区文明办指导,新区文艺指导中心、金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共同主办。活动开始,社区单位共同发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倡议书。紧接着,新区文艺指导中心党员代表宣读创城心语,表达了“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的心声。久金广场、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代表被授予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锦旗。
四幅名为“艺术光盘”的宣传画,分别赠与了必胜客、避风塘、豆捞坊、尚一汤这四家久金广场和金桥国际商业广场的餐饮商户。接过“艺术光盘”后,必胜客负责人当即就把主题为“粒粒皆辛苦”的宣传画摆在店内的显眼位置。“表达‘光盘’理念,图片会比文字更加直观。我很荣幸能用艺术语言支持‘光盘行动’。”这件作品的作者李晴艳表示,她在作品中不画“光盘”,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画一碗盛得很满的饭,这既契合中国人团圆丰满的民族心理,也以此寓意食物宝贵,不要浪费。
活动中,市民还欣赏到了群口快板《情系文明家园 构建和谐浦东》、舞蹈 《低碳宝贝》、创意杂耍秀《杜绝浪费文明饮食——厨房交响曲》等节目。此外,新区文艺指导中心向新区文明办赠送“同创全国文明城区,共建浦东美好家园”对联,同时新区文明办领导向新区文艺指导中心授予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志愿服务队队旗。
栏目主编 张琪
责任编辑 徐玲
摄影 郑峰
|吴睿鸫
近日,某视频平台拍客在成都发现,遍布成都的串串餐馆“六年一班”和“六年二班”大量使用红领巾标识作为店铺标识,目前团四川省委、团成都市委均已介入,并联系市场监管部门,对成都瑾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六年一班”“六年二班”串串店违规使用红领巾作为店铺标识事件进行约谈、整改,商家表示将按规定在全网平台撤换标识、逐步更换实体店标识。(7月12日《法制日报》)
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这是不少人小时候梦寐以求的事情。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与红旗一样,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代表着一种尊严,不容任何人恣意冒犯。
可是,在一些商人眼里,红领巾成了企业的惯用营销工具,想给谁戴就给谁戴,想印广告就印广告,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所顾忌。比如,2018年7月,上海某公司邀请日本某成人片女演员戴红领巾参加“公益活动”;2019年3月,短视频制作者唐某某,曾在网络上传多个穿着暴露、戴红领巾捕鱼的视频……一系列商业活动,让红领巾标识成为一些无良企业的盈利手段。
毋庸置疑,滥用红领巾等标识,赚取的是蝇头小利,丢掉的是国家与烈士的尊严,践踏的是公众信仰与道德底线,更为重要的是,触犯了法律的底线。
红领巾等教育标识如何规范使用,散见于《英雄烈士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少年先锋队标志礼仪基本规范》《关于严肃规范红领巾等少先队标志标识使用的通知》《中国少年先锋队红领巾、队旗、队徽、队委(队长)标志和队歌使用管理规定》等。若商用或滥用红领巾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标识,会受到批评教育、罚款、吊销营业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严重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今年5月,团中央再次启动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行动,可见,这个问题有着十分强悍的顽固性与反复性。笔者觉得,此次专项整治活动,不妨开设举报投诉渠道,依靠网络平台、电话以及“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等载体,让全社会来监督教育标识滥用问题。同时,坚持露头就打,顶格处罚,用法律来捍卫红领巾尊严。此外,还要加强有关教育意义标识的宣传教育,让所有的人都敬畏红领巾等教育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