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创业者都看中了火锅的蓝海市场,纷纷想要加入,但开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有很多要注意开店细节。加盟火锅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宽坝头成都市井火锅为大家讲解讲解。
市场调查很关键
选择开火锅店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包括人均消费水平、人流量的大小、淡旺季的销售区别等等,然后根据自身对于开火锅店的市场定位,分析店面位置的选择、店面的投资大小等情况在进行具体分析。
店面选址很重要
选择门店地址的时候请记得避开车流汹涌的十字路口和车多的地地铁,因为那些地方车多但是人流少餐饮也少。
火锅味道需严控
味道是长久经营和回头客的保障。对于加盟者而言,一定严格遵守总部的底料把控,切记不要因贪图小利而出现私换底料的事件,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火锅味道和品质。
总部团队要强大
在选择加盟火锅店时,要选择拥有一个强大团队的加盟品牌。有了值得信赖的火锅品牌,总部会有专业的团队针对相应的问题采取对应措施。
服务技巧要清楚
细节确定成败,在门店的经营服务技巧上,要有热情与特色。在环境、餐桌等方面,要保持洁净,给顾客好心情留下好印象。
< class="pgc-img">>餐饮行业的众多分支里,哪种店对技术要求不高但是很受顾客欢迎且利润高?当然是火锅店。那么,怎样开个火锅店?开火锅店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如何对火锅店的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都是开火锅店的店主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 class="pgc-img">>一、火锅味道的把握
火锅的味道主要由底料、汤料、食材和蘸料决定。而除了食材以外,火锅底料、汤料和蘸料都是人为可控的。其中,火锅底料、汤料的调制决定着火锅的风味,是制作火锅最关键的一环。
什么是好的火锅?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消费者喜欢,那就是好火锅。一家火锅店,味道的把控制很重要。要有自己独特的火锅底料和味道,而且要在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基础上,做到质量始终稳定如一,保证火锅的品控。
二、原材料的采购
在餐饮行业中,原料的采购是最频繁、最麻烦的一项工作,控制好这方面的成本是搞好餐饮成本控制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采购人员通常由老板的亲戚或亲信担任,但是管理制度和方法依旧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时间久了任何可信的人都会出问题。在开业初期,采购工作最好由老板亲力亲为,老板要了解各种产品、各个市场的状况、价格,充分进行市场调查,懂得鉴定产品质量的优劣。除此之外,在将采购任务交给亲信去做时,老板依旧需要随时了解行情、摸清市价变化,同时还要关心原材料的出品率。
三、推出主打产品
大多数火锅店的味道和菜品都差不多,在保证基础口味的前提下,几乎每一个品牌火锅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主打产品直接影响到品牌的美誉度,所以,主打产品很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培育、钻研、打磨。
四、火锅的定价
近年来,不仅火锅菜品成本涨了,而且原材料也涨得厉害,特别是火锅底料的原料上涨幅度较大,在大众化火锅毛利都不高的情况下,菜品定价就成了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太高易造成顾客不满,太低则不仅利润低,且很容易让顾客怀疑菜品质量、破坏市场价格。
五、成本控制与节能降耗
火锅店的成本有房租、水电气、员工工资、税收、杂费和广告宣传费,要想尽一切办法节约成本,把一些可控制的费用降下来。当然,这里面说的节约成本并非是降低员工工资,这会导致员工对店铺的不满从而跳槽,得不偿失。具体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不会影响到顾客体验的情况下,将空调、灯光等耗能设施关掉;原料上,在保证菜品质量的前提下选用价格偏低的;在办公、运输、交通、维修等方面消耗的杂费也要尽力节省;在做宣传方面,要与多家媒体、网红、广告公司等联系并反复权衡利弊,确定宣传方案、媒体和价格,在保证效果的同时,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六、员工的管理
任何一家店铺,最重要的管理就是对员工的管理,除了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外,还要有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努力让员工在店里有家的感觉,希望员工就是离开了,也会留下美好而珍贵的回忆。要做到奖惩分明。
源:中国青年报
网红火锅店别成了食品安全重灾区
网红火锅店“哥老官”“又双叒叕”出问题了。据媒体报道,继“哥老官”杭州门店被检出禁用兽药后,其绍兴八佰伴店也被通报牛蛙中含有呋喃西林代谢物,而且这批牛蛙已全部售完,违法所得合计8849.61元。
据了解,呋喃西林属于硝基呋喃类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人们常利用对其代谢物的检测来反映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状况。《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规定,呋喃唑酮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呋喃唑酮残留药物能破坏人的造血系统,引起溶血性充血症、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还可能引起人的周围神经炎,且无特效药物治疗。
与杭州门店发现不合格产品后及时销毁不同,绍兴门店的不合格产品在9月1日已全部售尽,共计售价10634.61元。9月29日,绍兴门店提出复检申请,后经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复检,结论依然是不合格。
这并非“哥老官”首次在食品安全上出现纰漏。今年11月,据中国质量网报道,位于上海人民广场的“哥老官”门店被人爆料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在此之前,杭州“哥老官”城西分店销售的一批次牛蛙,恩诺沙星含量不合格。
连续在食品安全上出现问题,不禁让人怀疑“哥老官”的品控能力。“哥老官”称其严格遵循先检测后使用原则,根据其微信公众号上展示的从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抽检报告,其各家门店各项指标均合格。但监管部门的抽检结果,却与其自检结论截然相反。
在品控上,“哥老官”有两条“防护线”:首先是供货商提供的检测报告,其次每月会对各门店的牛蛙随机抽检。然而这两条“防护线”均未达成效果。这也就意味着,这两处的检测报告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无论何种原因,“哥老官”都难逃干系。
食材的安全性是餐饮业的灵魂。虽说好食材不一定价格贵,但价格贵的普遍安全性会高。在价格方面,“哥老官”称采购成本高于市场上其他牛蛙约25%。但经记者调查,事实并非如此,根据9月1日全国牛蛙市场行情,当时报价大概在18元/斤,“哥老官”采购价仅为10.2元/斤,远低于市场均价。这莫非是“哥老官”的采购人员不知行情?
监管部门称无法从产品外观、气味等性状辨别是否含有呋喃西林代谢物,企业除了依赖检测报告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这就要求检测单位要客观公正地出具检测报告,一旦失去客观中立的态度,必然使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
这起事件中,食材已经销售,在最后环节才检测出不合格,也凸显出一定的监管漏洞。对先前环节上有关部门的监管失守,要叩问漏洞发生在哪里,日常监管如何取得成效。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相关部门在各个环节都应切实负起责任。对“网红店”来说,品牌宣传固然重要,但要以品质控制做得好为基础。要知道,一切不以食品安全为核心竞争力的餐饮企业,最终会被消费者用“脚”来投票,被市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