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铜锅涮肉。
《帝一锅涮肉》诚邀全球合伙人。
大厅纯中式风格,宽敞明亮,有一种宫廷的味道。羊肉好不好吃重点全在小料上,他们家麻酱很香,咸淡也正合适,还真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
用餐也是一水儿的景泰蓝小铜锅,各种涮菜、凉菜陆续登场,个个瞅着都那么新鲜,各种丸儿、各种菇通通都给上齐,颜值在线,恨不得生着就想来两口。拼盘的搭配也是选择恐惧症的福音,皮蛋豆腐更是造型独特。奶香肥牛纹理清晰,色泽鲜艳,肥瘦相间。手切羊肉也是刀工精美,排列整齐。
< class="pgc-img">>他们家这些冻切羊肉都是从呼伦贝尔直接运过来的,鲜肉在这边冻好了,现切的羊肉也是特别的鲜嫩没有膻味。
其实老北京人对涮羊肉的热爱是不言而喻,甭管岁数大的、岁数小的家人朋友,没事坐在一起吃着火锅唱着歌也别有一番情调。吃着吃着人家给送祝福来了。
草门店
新京报讯(记者 张晓荣)最近有消息称,香草香草云南原生态火锅总公司已解体,直营店全部关闭,目前仅剩加盟店。新京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香草香草资金链断裂,在多起借贷、合同纠纷诉讼中败诉却未执行,公司和创始人郝丽莉等均已成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其拖欠北京供应商和加盟商各1000万元左右,在北京仅剩10家门店,且其中多家已改名为滇釜火锅,加盟商表示这是暂时抱团取暖的方式。
香草香草在北京名气一度可与海底捞比肩,还曾是“新三板火锅第一股”。根据多位知情人士的说法,2013年之后,香草香草已有走下坡路的前兆,其推出金花郎餐厅项目亏损2000多万元是一大诱因。此外,公司挂牌新三板之后,发展方向有所调整,被指“误入资本歧途”。
北京仅剩10家加盟店,总部解体失联
新京报记者在大众点评上看到,“香草香草”目前在北京有10家门店,5家门店名称仍为“香草香草云南原生态火锅”,另外5家显示为“滇釜火锅原香草香草”,疑似更名。上述门店中,惠新东街店显示已暂停营业,新京报记者拨打其电话未能接通,大众点评上,2019年2月就有网友评论称该店已停业。
蒲黄榆店 新老门头
多位香草香草加盟商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已联系不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4月12日,门店已改名为滇釜火锅的加盟商王枫(化名)透露,一直联系不上香草香草公司方面,目前各家门店独立运营,公司原来的会员系统也已无法使用,只能保证在自家门店办理的储值卡能持续消费;而遗留的储值卡给门店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一些消费者很难接受,有的直接投诉至工商部门甚至报警。多家门店员工也提供了类似说法。此外,4月14日,新京报记者从店员处了解到,香草香草总部在今年2月解体。
香草香草品牌的原运营方为香草香草(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北京世纪滇风餐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于2016年3月挂牌新三板。然而,仅过了一年多,2017年5月香草香草便申请摘牌,并于2018年4月27日终止挂牌。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香草香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仍处于存续状态。4月12日,新京报记者拨打该公司工商资料中的电话,号码显示不存在;拨通香草香草终止挂牌公告中的联系人孙丽的电话时,对方称“打错了”。此外,2018年4月13日,香草香草公司因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原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经营异常名录
拖欠各方钱款,官司缠身频败诉
新京报记者通过天眼查发现,香草香草公司官司缠身,仅2017年以来涉及的法律诉讼便超过50起,包括特许经营、股权转让、劳动争议、债务、租金拖欠等多个方面。这些诉讼中,香草香草几乎全部败诉,而且未执行法院判决,因此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郝丽莉及其丈夫张旭枫等,多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股权也先后被冻结、出质。
老赖
北京多位供应商和加盟商也反映自己被“坑”,均与香草香草有债务纠纷。与香草合作多年的供应商李华(化名)透露,给香草香草供货多年,结款一直很困难,目前对方还拖欠自己100多万元货款,他已起诉至法院维权。据他了解,香草香草方面欠供应商的总货款为1000万元左右。
北京加盟商王枫表示,他在2015年加盟香草香草品牌,香草香草公司基本全方位负责。但由于大众点评、团购等线上消费均通过系统流入公司,等不到年报,公司又迟迟不肯结算流水,门店持续亏损,加盟商觉得有些不正常,就想着“不等了,自己干”。
2016年中期,王枫将门店接过来自己管理,到了2018年年初,香草香草停止为门店供货,王枫和其他加盟商需要自己找供应商维持门店的正常供货和运营。截至目前,香草香草仍未支付王枫和其他加盟商的那部分线上收入,北京地区欠加盟商货款大约为1000万元。不过对于自身涉及数额,上述加盟商均未透露,称已通过法律方式维权。
直营转加盟,还曾借贷周转资金
香草香草火锅也曾经历过一段辉煌。供应商李华表示,2009年香草香草在人大西门开了第一家火锅店,凭借真材实料口味独特的餐品、热情的服务和云南特色吸引顾客,生意火爆得经常排队;2010年、2011年,分别开了呼家楼、蒲黄榆两家门店;2013年,投建中央厨房,进入快速发展期。他说:“2012年、2013年是香草香草最辉煌的时期,当时在北京的名气跟海底捞都有一拼。”
然而,光环并未持续太久。根据李华的说法,2012年,香草香草请来杭州厨艺大师推出新品牌金花郎尚品餐厅,主打家常菜。短时间内,金花郎拓展了多家门店,但很快这一项目就被叫停。“听说是亏了2000多万元,从此之后香草就一直亏损。”李华说叫停应该是公司方面的战略。新京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看到,网友对金花郎尚品餐厅的评价,时间集中于2012年。
金花郎 门店
有供应商、加盟商表示,2013年之后,香草香草就开始走下坡路。新京报记者梳理公开转让说明书等公开资料发现,2013年,香草香草新开9家门店,门店总数为14家,均为直营店,且已经扩展至北京之外的三河、上海2城。2014年,加盟成为香草香草扩张的主要方式,2014年底共有门店31家,其中直营店17家,仅新增3家,加盟店则新开了14家。
而到了2015年、2016年,香草香草已不再开设直营店,且先后将至少9家直营店转为加盟店。截至2015年11月19日,香草香草共有门店40家,其中3家直营店转为加盟,直营店减至14家,加盟店26家;2016年上半年,香草香草又将6家直营店转让给加盟商。
同时,香草香草这几年的业绩也难称理想。2013年至2015年,其营收分别为5403.25万元、1.33亿元、1.3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620.48万元、-123.73万元、1503.30万元,2015年申请挂牌新三板当年才扭亏为盈。而2016年上半年,公司营收5686.27万元,同比下降17.14%,净利润为808.85万元,同比增长18.90%。值得注意的是,香草香草挂牌新三板后,营收却在明显下降。
对此,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餐饮行业比较传统,一般而言,通过直营模式发展起来的餐饮老板都不愿意放开加盟,不愿意分利给别人,除非资金方面出现了问题,养不起直营店就只能开放加盟自救。”
香草香草在2016年半年报中解释称,在餐饮管理业务领域,公司战略调整为招商加盟为主,拓展加盟门店,同时,将资金占用较大的直营门店转为加盟门店,以减轻资金占用。
另外,新京报记者通过裁判文书网发现,香草香草挂牌新三板之前,就曾以“投资入股”的名义向多位员工募集资金;香草香草还曾向他人借款,作为急需周转资金。
判决书 向员工募集资金 已处理
判决书 借款周转 已处理
餐饮品牌连锁顾问王冬明表示,餐饮企业增加利润基本从提升营业额、降低成本两方面考虑,对于香草香草火锅而言,多开设加盟店能通过收取加盟费、原材料销售和服务等提升营业额,而关闭直营店则是为了及时止损。在他看来,这种方式在短期一两年内能为公司带来利润,但如果没有探索出新模式或推出新品牌,原有品牌红利期过去之后,企业便难以为继。
此外,除香草香草火锅外,香草公司还有“魔头石锅”“miss辣麻辣烫”“多来咪饺子”等餐饮连锁品牌,但发展似乎并不顺利,几乎检索不到相关信息。
挂牌新三板,被指“误入资本歧途”
当年香草香草积极挂牌新三板显然没有解决资金难题。新京报记者梳理香草香草公告发现,挂牌新三板期间,香草香草仅在2016年披露过2015年年度报告、2016年半年报2份财务数据,也是其仅有的2份公开财务数据,从侧面凸显出公司管理和财务问题。此后,公告披露的均为人事变动、遭证监会处罚、申请终止挂牌等消息。
其中,2017年5月2日,由于未在规定时间内披露年报,香草香草公告称,公司股票即日起暂停转让,此后申请终止挂牌。当时有香草香草内部人士透露,终止挂牌的目的是集中力量谋求在A股上市。
李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后期的香草香草聘请了懂资本市场的陈磊,发展方向也有所改变,趋向于通过资本的方式赚钱,但新三板挂牌效果不理想,又花了很多钱在上面,“误入了资本歧途”。
王冬明分析称,餐饮企业上市比较困难,很多餐企在本身实力不足时挂牌新三板,是想之后转板登陆A股市场。但他也认为,挂牌新三板就像是一场冒险,在为A股铺路的同时,往往也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因为“挂牌就意味着财务、税收等各方面要透明,之前可能规避的税收等问题也被摆到台前,抵御风险能力低的餐企很容易出问题”。
改名“滇釜”,加盟商抱团求生
对于继续经营的门店来说,香草香草公司遗留的问题短期内仍难以解决,摆在面前的还有另一个问题——如何活下去。
大众点评上,霄云路店、蒲黄榆店、清河店、车公庄店、麒麟新天地店5家门店已改名为“滇釜火锅”,回龙观店店员也称,自家门店已经改成滇釜火锅,但在大众点评尚未修改。新京报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上述门店集体改名“滇釜火锅”并非香草香草公司所为,而是加盟商自发抱团求生的方式。
滇釜火锅的运营方为北京滇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由2017年成立的北京优利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2018年9月变更而成,注册资本15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徐强。该公司共有5位股东,4位为自然人,另外的企业法人股东为北京醉清风餐饮有限公司,北京醉清风餐饮有限公司正在为香草香草即滇釜火锅回龙观店招聘员工,这也证实了上述员工称回龙观店已改名的说法。
4月12日,王枫对新京报记者解释了改名原因,香草香草的品牌已被公司抵押,尽管加盟授权尚未到期,但之后继续使用风险极大。此外,单家门店的存活率比较低,几家门店现在是抱团取暖,用了“滇釜火锅”这个名字,“先活下来再说”。
王枫也坦言,现在经营面临很多问题,例如门店的运营和菜品创新,“门店在试图改变,我们原来不是做餐饮的人,独立运作研发能力很弱”。其次,目前这种抱团是临时性的,是各家独立运营,和总公司运营还是有区别,况且各个老板都有自己的想法,很难统一。对于“滇釜”商标的问题,王枫称正在注册中。
滇釜火锅另一加盟商则表示,菜品还是以原来的为主,但是自己门店会做一些改进和创新,但对于门店的未来发展,该负责人称没有特别清晰的规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对于这种加盟商抱团取暖的做法,王冬明认为,主要看能不能盈利,当时香草香草能发展起来,跟赶上“好时期”有很大关系,如今火锅市场竞争激烈,滇釜能否活下来还要观望。
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图片来源 微博截图 大众点评截图 裁判文书网截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吴兴发
记者邮箱:26631348051@qq.com
< class="pgc-img">>刚,珮姐重庆火锅官宣寻找城市合伙人!
公告表示,为了将重庆味道带到全国更多地方,也为了能引入更优资源提升运营能力与效率,珮姐现面向全国开放特许加盟!
并强调:即使开放加盟,也是由珮姐品牌总部团队直营管理。
第 1546 期
文 | 星野 阮城
再次炸裂!
珮姐开放特许加盟!
一周内,从海底捞到珮姐,一个是行业巨头,一个是重庆火锅“姐”字辈领头羊,两个大牌火锅接连宣布开放特许加盟,不异于给从业者连续丢了两个重磅炸弹。
大家都被炸懵了,火锅加盟市场真的变天了!
收回情绪,来看珮姐此次释放的相关信息。目前关于具体的加盟费用并没有官方透露,不过针对加盟商的要求,珮姐提出了5项要求。
前两项是企业文化、价值观,长期合作意愿。后两项是多店发展的财务基础及良好的地方人脉,最后一项则是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及品德。
◎珮姐公告截图
据了解,与其他重庆火锅品牌常见的加盟模式不同,珮姐此次开放的加盟模式以“直营管控”为核心,不止是简单的品牌授权与模式复制,而是由珮姐品牌总部团队直营管理,依靠完善、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为加盟店直接提供全程管理与实时监控,其运营管理模式与直营店同步,确保达到品牌与品质的双重保障。
珮姐也曾长期拒绝开放加盟。2020年,传承人颜冬生,在珮姐七周年之际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暂停新加盟,专心做直营。彼时,珮姐已经拥有11家直营店,50家加盟店,风头正劲。
为了“重质量”、“追求长远发展”,创始人展示了壮士扼腕的决心,在接下来3年间,投入了比加盟店更大的人力、物力,去提高品牌执行力、门店运营能力以及菜品质量、口味统一。
那为什么珮姐在此时又开放了加盟?
从2013年重庆较场口第一家门店,到2023年珮姐·新荣记臻品店开业,珮姐用10年交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这期间,珮姐从重庆到上海、深圳、杭州,再到广州、北京、台州,遍布7城,开设近30家直营店,达到重庆火锅门店直营规模全国第一。
◎珮姐10周年庆
其中,杭州成为珮姐开店最快的城市,单店月营业额达到400万元,年营业额破4000万;深圳也打造出门店标准模型,前三家店月坪效超过一万元,总面积为1100平方的三家门店年营收额超过一个小目标......
作为重庆火锅品牌代表,珮姐的雄心远不止于此,它希望寻找更多目标一致、实力相当的伙伴,带领重庆火锅品牌走向更远。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品牌选择开放加盟扩充市场。年初九毛九开放旗下太二酸菜鱼、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的加盟与合作业务;4天前,海底捞也突然宣布开放特许加盟。珮姐此举,显然也是顺势而为。
一场疫情让当下消费环境更为多变,不管是一些品牌从直营转加盟,还是从加盟转直营,都是品牌针对当下市场经济环境做出的战略调整。
珮姐此举,不仅有助于稳固其市场地位,更能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为品牌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推动营收、利润稳定成长。
用直营标准做加盟
实力派是如何养成的?
此次珮姐宣布开放特许加盟,业内人士认为成功率还是极高的,这源于品牌在与时间、市场赛跑的时候,有着一套自己的“直营”标准。
◎珮姐各地门店排队盛况(部分)
1、品牌力内核是重庆文化的触达
重庆是一座市井之城,重庆火锅的发展与演变,和这座城市的地域与人文分不开。只有文化的持续输出,才能成全品牌持久的生命力,品牌才能有穿越周期的精彩。
从品牌场景上看,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网红元素”,珮姐店面沿袭了一贯的“重庆”装修风格。长江索道、黑白照片、城市地标等极具川渝文化特色的本土元素,让人进门便被山城江湖气裹挟着,能够更了解重庆火锅背后的城市故事。
从品牌传播上看,珮姐做到了多形态输出,持续输出“火锅重庆、味道珮姐”。轻轨2号线是珮姐专列,开往春天的列车还曾被外交官华春莹点赞;2023年,珮姐特邀出镜央视大型美食纪录片《最是一抹中国味》等。
珮姐一直在让顾客真正感受、理解“重庆文化”,这也让珮姐牢牢打上重庆印记。
2、产品力背后是强大的供应体系
辣是重庆专属的DNA,作为一家从重庆走向全国的火锅品牌,珮姐希望坚守重庆的辣。即使走出重庆,珮姐也坚持不减一分辣度。多年来,珮姐的一口锅底一直坚守240小时自然发酵、9小时焖煨的技艺。
◎ 鱼子酱般红油锅底首创者
据了解,目前珮姐在重庆、上海、深圳三地均布局了供应链,加工中心会对门店所需要的底料、红油、调味料等进行统一生产加工,然后配送到全国各地门店,从源头保证所有门店品质和口味的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客人们看不见的“大后方”——厨房,珮姐也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当年,珮姐不顾众人的反对,花100万打掉后厨厨房,从源头开始重建5S厨房体系,从存放、清洁、标准、修养、整理五方面对后厨进行全面升级。
3、运营力依托于高效的标准搭建
作为资深餐饮人,颜冬生深谙一个道理:连锁餐饮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餐饮管理体系。所以他们一直在深耕培训体系、品控体系、运营体系、稽核体系、5S体系等的搭建。
举个例子,他们厨房考核严格到什么程度?考核官会用手持折叠镜仔细检查墙上的消毒机是否有灰尘,还俯身查看油烟机的缝隙,甚至连剪刀桶里面的洁净程度都不放过。
由此看来,本次珮姐开放加盟,仍是以“直营姿态”介入,在产品、服务、团队、组织、文化、渠道、供应链、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具备先天的优势。
火锅大牌接连开放加盟
释放出哪些信号?
2023-2024年,越来越多的直营品牌相继开放加盟,比如茶饮领域的瑞幸、奈雪的茶,连锁中餐领域的和府捞面、乐凯撒披萨等,餐饮市场开放加盟趋势愈加明显。
甚至有人断言,餐饮的尽头,一定是高质量的特许经营连锁。
与此同时,关于是坚守直营还是开放加盟的争议声也在逐渐减少,尤其是对于头部餐企,其管理模式、连锁化能力和供应链建设都已趋于成熟,在这种背景下,头部餐企开放加盟对于加盟商而言,其实是个好事儿。
《2024中国火锅经营发展报告》数据显示,餐饮门店连锁化率从2019年的13%增长至2023年的20%,火锅门店连锁化率从2019年的15.1%增长至2023年的27.8%。不过对比美国54%的餐饮连锁化率,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经济回暖、行业升温、餐饮连锁化经营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海底捞、珮姐相继开放加盟的举措了。
直营连锁的尽头是高质量加盟?中国餐饮业即将进入全加盟时代?欢迎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