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大院景区被取消5A级质量等级后,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楼阳生均作出重要批示,县委书记深刻检查,并在全省范围内启动A级旅游景区专项整治。
据《山西日报》消息,8月6日,山西省A级景区整改部署会议在并召开,副省长张复明出席并讲话。
张复明指出,乔家大院景区被取消5A级质量等级,影响恶劣,教训深刻,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迅速采取强有力措施彻底整改,全面启动景区环境质量与服务质量双提升行动及A级景区复核工作。要不断丰富景区产品业态,满足游客休闲、体验、度假等深层次需求;坚决扼制景区过度商业化行为,靠优质服务赢得游客满意;高标准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便捷化、人性化服务;加大对景区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强力整治景区周边环境,确保景区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建立A级景区动态管理和长效核查机制,推进全省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会前,省政府对有关市县政府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
此前据《晋中日报》的报道披露,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楼阳生和副省长张复明已作出重要批示,祁县县委书记在晋中市A级景区保卫战动员会上作深刻检查。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公告:对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7家5A级旅游景区进行处理,其中,给予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景区取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处理,其余6家景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处理,限期三个月。
根据文旅部的意见,乔家大院存在景区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更新换代较慢;景区过度商业化问题严重,影响景区品质提升等诸多问题。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此事发生后,晋中市连续召开专题会议和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乔家大院景区再创5A景区整改提升工作。
8月1日下午,晋中市委书记赵建平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乔家大院景区再创5A品牌整改提升工作。他强调,要深刻汲取乔家大院景区摘牌教训,全面认领问题清单,以铁的手腕、铁的措施,从严从实彻查整改,以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景区形象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8月2日下午,赵建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晋中市开展A级景区保卫战实施方案》,研究讨论《关于祁县乔家大院景区再创5A品牌整改提升方案》有关事宜。
会议指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取消乔家大院5A景区质量等级,事关晋中文旅产业发展,事关晋中乃至山西形象。对这个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派出由分管副市长带队的调查组,与祁县县委、县政府认真梳理问题、研究整改对策、提出整改意见;以市委书记专题会议的形式,亮明态度、表明决心、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要求,立说立行抓整改。
8月5日,晋中市成立文化和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由晋中市市长常书铭担任组长。
8月5日下午,晋中市A级景区保卫战动员会召开,会上,晋中市委副书记尹乃明首先传达了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楼阳生和副省长张复明关于乔家大院景区被取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重要批示精神。祁县县委书记作了深刻检查;平遥县委书记、介休市委书记、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和灵石红崖峡谷董事长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晋中市市长常书铭在会议上指出,全市A级景区保卫战是为全市、全省的荣誉而战,为了全国游客的利益而战,是一场输不起、也绝对不能输的战役,各级各部门各景区必须全力以赴、打好打胜。
8月6日,晋中市市长常书铭深入祁县乔家大院景区现场办公。他强调,要深刻汲取教训,对照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指出的问题,举一反三列出清单,逐项抓好落实,限期整改到位。要更新发展观念,以游客满意为最高标准,计利长远、换位思考,查短板、补漏洞,标本兼治彻底解决存量问题,实现景区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对游客、对社会负责,向上级和人民交账。
8月6日,祁县官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8月7日开始将景区暂停运营十天进行集中整改,并将在恢复运营前向社会公布最新的门票价格。同时,组建30人旅游警察大队,专职负责乔家大院旅游景区市场乱象问题。
该事件也导致山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
据《山西日报》消息,8月6日,山西省文旅厅在全省范围内启动A级旅游景区专项整治,对不达标或有严重问题的景区直接取消质量等级。
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盛佃清表示,此次全面开展全省A级景区专项整治,要以刀刃向内、刮骨疗伤的自我革命精神,按照“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对照A级景区质量评定标准,压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严格组织实施A级景区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严从实整改,切实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据官网介绍,乔家大院全称为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包括“四堂一园”,即在中堂、德兴堂、宁守堂、保元堂及花园。其中的核心景区在中堂,是清朝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
乔家大院因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电视剧《乔家大院》等之后声名鹊起。2001年列为全国文保单位,又得4A级景区牌子,2014年晋升5A级优秀景区。
2018年,山西省发改委发布通知,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A级以上景区景点门票价格继续实行降价15%。而由于乔家大院已改由民企控股,在全省景区门票普遍下降的背景下,被质疑门票年年涨。
据央视网报道,在各个点评网站可以看到,有不少游客有对于乔家大院景区过度商业化不满的评论。许多游客称乔家大院商业气息太浓,像是“花135元逛商店”。
源:河南日报
《 河南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5 版)
开栏的话
日前召开的2024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紧扣“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全链条服务体系,着力健全旅游产业体系。结合当前河南文旅市场涌现的新热点以及文旅消费趋势,本报推出“探寻河南文旅发展新路径”系列报道,梳理我省深入贯彻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探寻河南文旅发展的新路径。
本报记者 郭歌
老城复兴,旧巷潮街。6月26日,记者在郑州阜民里历史文化街区看到,上世纪90年代青瓦红砖的小卖部被再次复原,极简风格的买手店“潮”味十足,复古与潮流并存,“老郑州”与“新青年”撞个满怀。
“保留城市原始风貌,记录居民情感串联,从阜民里的改造中,我感受到了郑州这座城市的人情味和独有的氛围感。”“冲啊,这绝对是郑州下一个‘顶流’打卡点!”……在网络上,有关阜民里的讨论好评如潮。
阜民里历史文化街区以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为原则,依托商都街巷原始肌理,植入潮流买手店、潮牌服饰店、时尚餐饮、沉浸式剧场等新业态,打造出又一个“主客共享”新空间。
“主客共享”新空间在当下文旅产业发展赛道中已成“热词”,且驱动文旅消费的势头强劲,引领文化和旅游在深度融合中走进“共享化时代”。
何为“主客共享”新空间?
在郑州西亚斯学院教授刘殿敏看来,“主客共享”新空间是指打破景区界限,把优质旅游产品和消费场景相融合,以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不同需求为导向,构建形成的一种公共文化旅游空间。
“主客共享”新空间,既涵盖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主题公园、产业园区等城市、乡村物理空间的文旅消费整体空间,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隋唐洛阳城等;也覆盖美食餐饮、文化演艺、文博场馆、文创购物和夜间生活等特定活动的单体或复合空间,诸如夜游龙门石窟、鼓楼夜市和《唐宫乐宴》沉浸式实景演艺项目等。
近年来,“旅游生活化”特点日趋显著,旅游休闲与生活服务的边界逐渐模糊,旅游景点、公共文化空间与居民生活空间逐渐走向融合。“主客共享”新空间为文旅提供了大量新选择,也催生了不少新业态。
胖东来,一个被网友戏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近两年,胖东来以其优质的产品、一流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吸引了众多游学团队、网红主播和游客打卡体验。
一家超市为什么能成为火热的旅游目的地?“人们选择出行目的地的观念正由传统景区向城市生活转变。胖东来具有较强的产业和消费集聚型吸引力,既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又能满足外来游客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刘殿敏说。
记者了解到,随着胖东来的火爆,许昌市立足特有资源打造文旅商融合综合体,充分挖掘胖东来周边的文旅资源,突出三国文化IP,打造出集文化、旅游、商业、体验等于一体的“主客共享”新空间,城市游与商贸游相互引流并产生了倍增效应。
在我省,开封市鼓楼区鼓楼特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洛阳市涧西区广州市场步行街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以及郑州市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濮阳市水秀杂技文化产业园、济源市王屋老街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全链条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了文旅产业发展、带热了旅游消费。
2024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丰富场景供给,提升景区品质内涵,优化演艺娱乐场景,拓展旅游消费载体,融合新型文化空间,构建更加广阔泛在的旅游空间。
如何打造出更多“爆款”文旅新空间?如何利用“主客共享”新空间吸引更多“留量”?
在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张野看来,“主客共享”新空间不能简单停留在“形式美”和“吸睛创意”,要充分植入承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文化要素,打造更多体现品质生活的场景,满足游客情绪价值实现和社交需求,同时在休闲设施、娱乐设备、体验方式、互动手段等方面融入先进技术,让群众在文旅空间中感受美好生活。
在河南,有基于汉服风潮打造的洛邑古城,以满足现代人“穿越”的情绪价值;有传承茶文化的信阳文新茶村,以实现人们“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情感诉求;有满是各种特色小吃的早市、夜市,以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口腹之欲。
当前,构建“主客共享”新空间已成为各地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激活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区域衍生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业态和企业。
“‘主客共享’新空间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更多元的体验需求。通过文化创意设计,打破发展旧模式,回归人本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文旅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期。”张野表示。
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很忌讳谈死亡的话题,古人对死亡有诸如“属纩、启手足、捐背、薨背、弃背、隐化(佛教)、反真(佛教)、归真(道教)”等隐晦性说法。但古人又常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遗言是对亲朋真实意思的表达与真实情感的流露,纵使有所隐晦,一般不会作假虚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在世者勘破生死的一把钥匙。
近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么振华的著作《遗言中的隋唐女性世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面世,么振华一共搜集了236例隋唐时期女性遗言,对这些遗言的内容进行了分类探讨和系统的整理研究,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信仰女性遗言及其亲人对遗言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题探讨。
“遗言体现了逝者的人生总结、社会认识、生命感悟、处世态度、思想智慧。我很好奇她们在临终时关心什么?她们对自己的人生是如何看待的?后人是否执行了她们的遗言呢?”么振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隋唐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相对较高,比如,隋代独孤伽罗与隋文帝并称二圣,唐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瞾,起义者陈硕真亦自称文佳皇帝,中宗之女安乐公主还曾想做皇太女,因而隋唐女性史的书写较之其他朝代内容更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所以从遗言出发书写隋唐女性史不失为一上佳视角。”
《遗言中的隋唐女性世界》的第一部分,分帝都长安、东都洛阳、两京以外地区,对唐代女性遗言进行分区域探讨,对于每位女性的遗言,均列出其卒地与死亡时间作为坐标,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力图呈现一个立体的唐代女性遗言世界。
第二部分则在全面梳理唐代女性遗言的基础上,分类考察遗言中所展现的不同身份隋唐女性临终关怀的诸多内容,这涉及命妇与非命妇、僧道俗人、老幼、已婚与未婚等诸多群体的遗言,透过遗言考察隋唐时期女性在临终前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所乐所痛,并关注这些遗言的实现与否,即逝者的后代或亲朋对其遗言或遗嘱的态度。从隋唐人的临终关怀,可以看出不同身份的女性临终前所关心的主要内容及不同类型的生死观,其中展现出当时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有助于增进我们对隋唐社会及女性的了解。
在这些遗言中,有一些皇后在遗言中表露了对社稷的关心;有人因为丈夫另有新欢,坚持不肯与丈夫合葬;有人会想对他人的恩情加以回报或对亲族加以赒济;有人临终前表达了自己想要出家的愿望;有人在临终前对自己的心态也有充分的表达。
让我们透过这本书来看看历史上的她们都留下了什么样的遗言吧。
顺宗王皇后:“侍医无加罪”
唐顺宗王皇后遗令曰:“皇太后敬问具位。万物之理,必归于有极,未亡人婴霜露疾,日以衰顿,幸终天年,得奉陵寝,志愿获矣,其何所哀。易月之典,古今所共。皇帝宜三日听政,服二十七日释。天下吏民,令到临三日止。宫中非朝暮临,无辄哭。无禁昏嫁、祠祀、饮食酒肉。已释服,听举乐,侍医无加罪。陪祔如旧制。”
古代皇帝身边太医们的压力很大,一不留神就会命丧黄泉。唐朝太医隶属太医署,有医官16人,长官太医令(从七品下)二人,有各种太医160余员。太医因未能治愈皇家成员的疾病而被杀载于史籍的典型事件是,晚唐懿宗因爱女同昌公主病逝怒杀医官案。
同昌公主嫁给进士、右拾遗韦保衡仅一年半左右便病逝,因其为“懿宗尤所钟爱,以翰林医官韩宗邵等用药无效,系之狱,宗族连引三百余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刘瞻、京兆尹温璋因上疏谏诤,均被外贬岭南为官,后者有感于生不逢时,自杀身亡。御史中丞孙瑝、谏议大夫高湘等“坐与瞻善,分贬岭南”。
么振华介绍:“虽然这是一则极端案例,但说明在唐朝因太医没能为皇室成员医治成功有可能处于危险境地,因此,王皇后特意在遗令中指出不要加罪于侍医。由此,一些皇室成员预感到寿命将至,临终前拒绝医治,可能也有不想连累太医的考虑。”
董嘉猷夫人郭氏:“庭内既愉于他人,窀穸岂烦于同穴”
“生同衾,死同穴”是古代夫妻对彼此爱的承诺和宣誓,但也有不少隋唐妇女死后不愿意与丈夫合葬。比如这位生在名门贵族的郭氏,她的丈夫是跟她门不当户不对的西南蛮质子董家,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是典型的豪门望族里失败的婚姻。
他们夫妻俩并无子女,“其殁也,当室无孤。夫人将启手足,顾后靡托”。郭氏临终感慨:“礼有合祔,畴职其仪,庭内既愉于他人,窀穸岂烦于同穴。”从郭氏遗言可见,她对自己的婚姻非常不满,一是董氏子“非吾偶”,二是“仪则趣尚”不同。可以说,孀居的郭母贪财许婚,使其女成为这门婚姻的牺牲品,一直郁抑不乐,直到遗憾去世。
而丈夫另有新欢,郭氏不希望与丈夫合葬。最终,“有青衣顺意者,实承其命焉”。由其奴婢卜葬吉日后,请郭氏的外家亲戚尚书吏部员外郎裴次元为其撰写墓志铭,当年十月,“遵命”将郭氏归葬于京兆府长安县义阳乡宋满村之南原。
洛阳曲丽卿:“慎无报吾女”
作为母亲,离开人世时往往最牵挂子女。而洛阳的一位女子曲丽卿却在病重时嘱咐,不要告诉自己的女儿。这位曲丽卿年少时“美容德,善词旨”,她第一次婚姻嫁给了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左龙武统将军刘昌裔幼子刘纾为妻,夫妻感情深厚,并生有一女。奈何婆婆不喜曲丽卿,逼儿子离婚。随后曲丽卿嫁给第二任丈夫为妾,婚后生四女二男,其中幼子夭折,长女、次女早亡,而第三个女儿李云卿善音律,妙歌舞。因为自己的曲折婚姻经历,曲丽卿为女儿选择了洛阳令魏镳为婿,希望女儿感情幸福。后来女婿也官至南阳郡太守,李云卿有“专房之宠”,并有了身孕。
曲丽卿患了寒热之疾后,多方求医问药,但为了女儿的健康和幸福,曲丽卿告诫家中人,“慎无报吾女。吾女性和孝,必惊奔请视吾疾。吾疾不瘳,兼病吾女。”故虽“寝疾累月”,而李云卿“路遥莫闻”,并未得知母亲生病的消息。
么振华分析:“这位曲丽卿的墓志铭信息非常吩咐,有很多细节。从墓志铭来看,李云卿很可能是洛阳令魏镳的妾,而且从有‘专房之宠’的描述来看来看,洛阳令魏镳除正妻之外,可能有不止一位妾室。所以曲丽卿担心女儿虽然婚姻生活幸福,但并不稳固,才如此谨慎,小心呵护其女。这也就是曲丽卿直至病重依然坚持不让女儿回来探视的原因,她担心这会影响到女儿的受宠和在夫家的地位。曲氏不同于常人的举动,是与其婚姻经历和其女的身份有关的。”
朱祥夫人蔺氏:不与夫合葬,选择壁龛葬
唐代佛教盛行,不少女性因为信仰,对自己的丧葬方式提出了需求,除了传统土葬,有女性要求壁龛葬、天葬、火葬等。居住在长安的河西人蔺氏孀居多年的,因信仰佛教,在临终时提出了不与丈夫合葬,并希望壁龛葬。由于这样特殊的丧葬方式不符合当时的传统,其子女一方面不愿意违背母亲遗愿,一方面又要承担世俗压力。
“蔺氏的儿子朱惟明就选择了一种很巧妙的方式化解了世俗的压力。在蔺氏过世的当天,有僧人前来家中,并告诉族人,蔺氏面相奇特,不应该归葬旧茔。”么振华说道,“这个就有些蹊跷,很可能并非出于偶然的巧合。最可能的一种情况是累年孀居信佛的蔺氏临终提出不与丈夫合葬,儿子不忍拂逆母意,但又对这一不符合世俗常规的安葬方式感到较大压力,故向几位较有声望的僧人请求帮助,用这种方式达成母亲的遗愿。”
尼法愿:“捐躯挚鸟,委形噬兽”
长安济度寺大比丘尼萧氏还选择了天葬。据萧氏的墓志载,她是梁武帝六叶孙、司空(正一品)宋国公第三女。唐初出身萧梁后裔、被封为宋国公的萧姓大臣当为萧瑀。法愿笄年于济度伽蓝出家为尼,是源于其父“爰发宏誓”“许以出家”,此事发生在贞观后期曾向太宗请求出家的萧瑀身上并不奇怪。法愿后有持戒弟子近数十人。
高宗龙朔三年八月,大渐之晨,谓诸亲属曰:“是身无我,取譬水萍;是身有累,同夫风叶。生死循环,实均昼夜,然则净名申诫,本乎速朽;能仁垂则,期于早化。金棺乃示灭之机,玉匣岂栖神之宅,诚宜捐躯挚鸟,委形噬兽。”交代亲属对自己进行天葬,并说明了原因。其姊弟“依承遗约”,以其年十月“营空于少陵原之侧,俭以从事”。
么振华表示,学界以往对于唐人遗言的研究,侧重考察用遗嘱分割家产等经济与法律问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整理。已往研究的侧重点与敦煌吐鲁番文书中保存的遗书资料有关,而唐代正史和墓志资料中,有大量遗言资料未经系统搜集整理,利用墓志对唐人遗言的研究十分薄弱,有待全面综合的系统研究。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遗言,尚有不少方面存在进行继续拓宽和加深探讨的空间。
“除此以外,学界对女性临终遗言的关注也很少,死者的身份、地域、宗教信仰、婚配与否、死亡年龄、死亡地点对遗言内容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细化研究;不同唐人临终前的心态与行为表现的差异及其原因,后人或亲朋是否依照逝者的临终嘱托行事,这些均值得进一步探究。”么振华说。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