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要问当代年轻人有什么朴素的爱好,喝奶茶绝对排名最TOP。
开心了来杯奶茶庆祝一下;生气了整杯奶茶鼓励自己;小姐妹聚会感情必须浓于奶茶;周杰伦发新歌了配着奶茶听更有氛围;节后综合征发作无精打采时更想点杯奶茶续个命……
一边喝着,一边安慰自己
< class="pgc-img">>?
“你说喝奶茶会胖?大不了我就点无糖!”但是,有些小伙伴却发现,明明自己总是喝无糖的奶茶,但是体重还是上升了,难道做奶茶的小哥偷偷放了糖?
< class="pgc-img">>其实,你是冤枉奶茶小哥了!不信?听小枢从奶茶的成分慢慢跟你说~
奶茶的成分
满大街的奶茶店,但是有几家用的是真的牛奶?很多商家会选择使用植脂末(奶精)来代替牛奶制作奶茶。
植脂末以精制植物油或氢化植物油、酪蛋白等为主要原料,溶解后口感细腻,润滑厚实,并富有奶味,最最重要的是植脂末成本低廉,口感又很好,透过香精调味风味近似“牛奶”,所以许多商家会用它替代价格相对更高的牛奶。
下表是某网上商城在售的四种植脂末产品的营养成分。
表格1 不同厂家的植脂末的营养成分(每100g)*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产品各自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很明显得知植脂末的成分至少一半都是碳水化合物(生活中的各种糖类以及淀粉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作用是为人体提供热量),原因是生产植脂末的原料之一就是糖浆。除此外,植脂末的另一个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一种人工油脂),因此脂肪的占比里也很大。由此可见,奶精里含有如此高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喝了怎么会不长胖呢?!
< class="pgc-img">>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如上面的表格所示,奶精脂肪里可能会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对人的健康有负面影响,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系统性炎症、血脂异常、内皮功能紊乱、肝病以及神经变性疾病等疾病。
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反式脂肪酸主要的来源是氢化植物油(奶精的主要成分),生活中其他使用了氢化植物油的常见食物还有奶油蛋糕、夹心饼干、威化饼干等。
上面表格中部分产品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标注为“0”,但是不一定就代表完全不含有反式脂肪酸。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只要每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不超过0.3克,就可以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注为“0”。
珍珠的成分
“一杯珍珠奶茶,再加一份珍珠”。奶茶里的珍珠特别有嚼劲,很多小伙伴对奶茶里的珍珠很是喜爱,甚至有人说“没有珍珠的奶茶就没有灵魂!”
奶茶里的珍珠又叫做粉圆,是用淀粉(一般是木薯淀粉)制作的,制作的时候把面团做成了圆球的形状。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多糖,可以给人体提供能量,属于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多会让人长胖。粉圆可以做成各种颜色的,最常见的那种褐色的粉圆是被黑糖、红糖或焦糖染的色。
< class="pgc-img">>芋圆的成分
芋圆的制作除了用到芋头外,还会加入木薯淀粉和糖用来优化口感和味道。新鲜的芋头中水分占到70.64%,而碳水化合物占了26.46%,也就是说除了水分外,芋头的成分基本就是碳水化合物。所以,长胖也在情理之中了。
仙草冻的成分
仙草冻又叫烧仙草,其拥有像果冻一般的口感。制作仙草冻的原料是仙草,一般的做法是先把仙草放入水中煮成一锅黑色的仙草汤,期间会加入糖进行调味。仙草汤并不会凝固成果冻那样的凝胶状的,而是需要趁热加入淀粉进行勾芡,温度降下来之后仙草汤就成为凝胶状的仙草冻了。这里我们就不需要再说过量摄入糖和淀粉的后果了吧。
简而言之,虽然无糖奶茶没有额外加糖,但是里面奶精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如果再加一些固体物料如珍珠、芋圆、仙草冻等,那一杯所谓“无糖”的奶茶里面就含有了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长期饮用当然会让人长胖。
同时,植脂末里的氢化植物油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也有负面影响。
当然,变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平时就很注意饮食习惯的话,偶尔一杯奶茶也不用太担心。
< class="pgc-img">>如果真的很喜欢喝奶茶但又不想长胖咋办呢?
真拿你没办法,那么以下建议可以看看
● 一个人偷偷喝,只要没人看到就不会长胖;
● 喝奶茶时告诉店家要用牛奶而不是奶精(如果商家有这项服务的话);
● 奶茶含有很高的热量,所以需要合理安排当天的饮食以控制能量的摄入;
● 购买奶茶时尽量少点一些配料,这样可以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 迈开腿,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消耗热量,这样多余的热量就不会变成身上的脂肪了。
< class="pgc-img">>一时喝奶茶一时爽,一直喝奶茶一直胖。关于肥胖的危害,欢迎大家阅读《一胖百病生,肿瘤找上门?(一)》了解。奶茶虽好喝,贪杯也一样要不得哦!小枢的真实写照:
< class="pgc-img">>作者 藜麦
编辑 糊糊
审核 小鱼 琴琴 田田
参考文献
[1] Longhi, Chapter 23 - Trans fatty acid in the liver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Dietary Interventions in Liver Disease, R.R. Watson and V.R. Preedy, Editors. 2019, Academic Press. p. 275-286. DOI: https://doi.org/10.1016/B978-0-12-814466-4.00023-9.
[2] Lichtenstein, Fatty Acids: Trans Fatty Acids, in Encyclopedia of Food and Health, B. Caballero, P.M. Finglas, and F. Toldrá, Editors. 2016, Academic Press: Oxford. p. 645-648. DOI: https://doi.org/10.1016/B978-0-12-384947-2.00280-4.
[3] Hou, et al., Assessment of trans fatty acids in edible oils in China. Food Control, 2012. 25(1): p. 211-215. DOI: https://doi.org/10.1016/j.foodcont.2011.10.04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2011. GB28050-2011.
[5] USDA. Basic Report: 11518, Taro, raw. 2018 [accessed 2019 Sept. 18]; Available from: https://ndb.nal.usda.gov/ndb/foods/show/11518?fgcd=&manu=&format=&count=&max=25&offset=&sort=default&order=asc&qlookup=taro&ds=&qt=&qp=&qa=&qn=&q=&ing=.
来自医枢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后台联系本公众号(ysxs_medaxis),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着大家对添加糖危害的了解,稍微有些健康意识的吃货们都开始“断糖”了,但你以为的“断”与“戒”,可能只是商家给你玩的文字游戏或者利用知识信息差“欺骗”了你。
< class="pgc-img">>就拿“无糖”、“低糖”这些概念,其实国家都是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的。
GB28050对“无或不含糖”的定义为:
碳水化合物(糖)≤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
对“低糖”的定义为:碳水化合物(糖)≤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
(想了解更多,可以看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对于商家宣称的“0蔗糖”,压根没有涉及,为什么没有规定?再回顾下你对“碳水化合物”的理解,难道蔗糖就不是碳水化合物了吗?商家的这些操作真是伤害力不小,侮辱性也极强啊。
「无蔗糖」食品就是低糖食品吗?
很多人以为添加糖就是白砂糖,红糖,那些声称「无蔗糖」的食品,可能确实没有添加蔗糖,但是为了口感,没有添加糖的食品几乎没有,因为不额外添加糖的食品你是不会购买的(口感不好)!
像果葡糖浆、糊精(包括麦芽糊精)、结晶果糖、龙舌兰(又成龙舌兰糖浆、龙舌兰花蜜)、蜂蜜、浓缩果汁、甘蔗汁、海藻糖等等也都叫“添加糖”,但商家利用信息差让你以为添加了这些糖的食品是「无蔗糖」的健康食品,诱导你下单,还欺骗你,让你以为这些食品多吃不胖!
即使商家真的没有额外添加糖,「无蔗糖」「0蔗糖」食品就是低糖食品吗?
我们来看看这款“无糖红豆薏米燕麦饼”的真面目吧~
< class="pgc-img">>对于这类食品,我其实很早就想写一篇文章吐槽的,
先看它的配料表:全麦粉、植物油、燕麦片、红豆、薏米粉、红枣粉、百合粉、葛根粉、鸡全蛋粉、桂圆、食品添加剂(麦芽糖醇、木糖醇、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焦磷酸二氢二钠、胡萝卜素)。
整个配料中没有额外添加蔗糖,只有少量代糖(麦芽糖醇、木糖醇),排名第一的还是全麦粉,如果它不宣称自己是「无糖」食品,确实算得上一款健康零食;但它宣称「无糖」就是智商税了,不仅可恶,还可恨,因为很多糖尿病病人专卖店就售卖这类食品。
< class="pgc-img">>再学个概念,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教科书上对碳水化合物的定义是由碳(C)、氢(H)、氧(O)组成的化合物,基本结构式为(CH20)n,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
从这个概念上可以理解:白砂糖称之为糖,淀粉也是糖。所以即使无任何添加的全麦饼干也离不开“糖”的范畴。
看完碳水化合物的定义,你还以为购买的「无糖」食品就是无糖的吗?
< class="pgc-img">>就是想喝奶茶,白开水喝不下怎么办?
成年人的无奈就是即使知道了无糖奶茶不是真的无糖奶茶,可你兜里的钱你做主,奶茶那么好喝它有什么罪呢。
即使营养师给你安利「茶」「黑咖啡」多么健康,你也会觉得茶是涩的,咖啡是苦的。
成年人的世界本来就那么苦了,我当然不会勉强你全完戒掉奶茶,偷偷告诉你,深知奶茶危害的我,也不会完全拒绝奶茶,但频率绝不会高,基本上1个月喝一杯的概率吧。大部分时间都是喝茶或者黑咖啡的。
喝奶茶,点几分糖?你喝咖啡,加奶加糖吗?…
谁能想到有一天在我的六个粉丝群里,都在讨论“吃糖”这件事。起因是一个粉丝为了皮肤好,坚持三年以来只喝无糖奶茶,不碰任何蛋糕。结果被告知无糖奶茶里面也含糖,甚至一杯下肚一天的糖分摄入量就超标了,一下子无法接受,痛心疾首道——
啊,为什么抗糖这么难
抗糖特别难,在中国更是难上加难。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面前面临着一条道阻且长的抗糖化之路。
首先,什么是糖化?
简单来说,没被消耗掉的糖分会与体内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产生不可逆的AGEs,它会让负责Q弹与强韧的胶原蛋白变硬变脆,皮肤渐渐丧失弹性、开始松弛下垂。同时,AGEs 也会在细胞正常代谢中碍事,影响皮肤新陈代谢活力。
所以,糖化对皮肤的危害?
1 糖化反应产生的AGEs→皮肤暗黄、斑点
2 糖分会让雄性激素上升,加快皮脂分泌→爆痘
3 糖化反应会使胶原蛋白硬化断裂→皮肤松弛
由于重油重糖的饮食习惯,加之亚洲人素来以米面精粮为主食,这些本身都是高升糖物质,所以哪怕你可以控糖甚至戒糖,都无法保证糖摄入量不超标。这也是为什么亚洲人普遍更容易遭受糖化之苦。与此同时,相较于欧洲人种,亚洲人天生“脸皮薄”,导致肌肤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更弱,更容易受光老化和氧化的影响。
反映在肌肤层面,亚洲肌更加容易黄和垮。这是由于我们的皮脂分泌量多,过量皮脂堆积并氧化,造成皮肤油腻,肤色暗沉;角质层相对较薄,导致屏障功能脆弱,加之各种内外因加速屏障受损,因此无数亚洲肌的皮肤更不耐受,更加容易敏感;当然,优势还是有的,对比欧美人种,我们的真皮层厚度更加厚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更抗老。但前提是抗糖化抗氧化要到位,不然被侵蚀了的胶原蛋白分分钟断裂、分解,体现在脸上就是全脸垮塌下坠。
划重点:想要抗老,你需要做两件事:抗氧化+抗糖化。特别结合亚洲人的肤质特点、饮食及生活习惯等等,抗老先抗糖。但这里,我也要提醒大家,抗糖化≠不吃糖。
事实上,抗糖化真的不仅仅是饮食能控制的。根据研究,不同年龄的受试者,最容易吸收糖分的腹部皮肤,糖化水平反而是最低的。糖化水平最高处,出现在前额、鼻子,最容易被阳光晒到的地方。这就意味着:紫外线照射,是加速皮肤糖化的神助攻。
同时,科学家们研究了不同年龄组的人皮肤糖化情况,发现了非常明显的趋势: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糖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按照皮肤学家 Willian Danby 的说法,自然情况下,皮肤中的糖化物每年增长 3.7% 左右。换句话说,皮肤糖化和衰老,才是天生一对,想抗老,必须先抗糖!
那么,究竟如何合理且有效地抗糖化?
低GI饮食,但不是完全戒糖
我们抵制的目标是无用的、额外的、过量的糖,尤其是精制加工糖,如很多人离不开的奶茶咖啡蛋糕.. .碳水化合物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将可能摄入糖的饮食逐量减少。
避免煎烤油炸类食物
日常的烹调方式多以低温处理为主,调味料也要减少。
加强运动
运动可以代谢掉部分多余的糖,而且运动可减少脂肪增加肌肉的含量,肌肉中的肌酸和肌肽有抗糖化作用。
选择针对性的抗糖化护肤品
上面几项当然很重要,但是最直接作用在皮肤的抗糖,还是要在日常护肤中做到。
在护肤层面,首先要做好防晒(紫外线会加剧皮肤糖化和氧化反应),另外就是使用一些针对性的抗糖化护肤品。
#亚洲肌抗老新突破#
这里,我要先强调一点,AGEs一旦产生就是不可逆的,如果有一样产品宣传可以还原糖化后的产物AGEs,那它一定是虚假宣传。但这不代表着护肤品不能抗糖化,就如同抗衰本身,无论对待抗糖还是抗氧,都是预防大于改善,一个合理且有效的抗衰方案,就是提前识别到肌肤可能出现的糖化氧化问题,并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既然糖化和氧化反应的终端都是伤害胶原蛋白,那抗糖抗氧的最终目的就是守住胶原蛋白。
这方面,我推荐抗糖抗氧有一手的资生堂全新悦薇面霜。日本人在抗糖方面素来走在前面,事实上资生堂也从很早就开始研究皮肤的糖化反应,并发现:不同于欧美肌肤老化问题,亚洲女性肌肤特征更易糖化+氧化,造成肤色暗黄、轮廓线条松垮。
资生堂这款“控糖霜”,究竟是如何实现抗糖抗氧双抗老的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百年匠心,让美资生”的资生堂,作为护肤界首家提出“神经感应学”技术,资生堂一直在研究神经感应学与肌肤的关系,发现肌肤神经感应力能直接决定肌肤自我修护的精准度与速度,精准识别肌肤潜在问题,从而对症下药。
也是基于这个研究,才有了资生堂引以为傲的第三代神经感应科技(ReNeura Technology+?),利用活性成分配合微囊超导黑科技,重启并更新肌肤细胞感应系统,提升肌肤细胞自身感应力,5G级超速精准探测肌肤氧化糖化问题,从而帮助高效抗老成分精准传导至肌肤所需。就有点儿类似于一个“缉毒警”的作用,可以自主识别并精准判断潜在氧化糖化肌肤,通知后续高能成分对症下药。
而这里,这个“药”便是悦薇控糖霜的核心配方:旭日红花精萃 X 抗老复合植萃VP8。其中,旭日红花精萃能够促进纤维芽细胞的自我再生及能量增殖,起到一个从源头促进胶原蛋白新生的功效。至于抗老复合植萃VP8,这其实是一种资生堂“特调”的复合成分,蕴含多种抗氧抗炎成分,通过精妙配比组合之后,可以源头延缓胶原蛋白老化,抑制AGEs产物从而抑制细胞出现因糖氧化侵害而造成的缺乏透明感,及胶原纤维变硬断裂的问题。
总体来说,资生堂全新悦薇“控糖霜”基于亚洲肌“抗老先抗糖”的特质,通过抗糖抗氧双抗配方,双管齐下一方面刺激胶原新生,一方面延缓胶原老化及流失,同时搭载尖端神经感应科技,智能识别精准改善,从而实现改善暗沉,对抗全脸垮的亚洲抗老第一瓶。
新版悦薇控糖霜的质地要更加“轻”一点,在肤感上面做了优化,延展性更好,特别吸收做得更加好,触肤即融秒吸收,完全不厚重但又不会觉得轻飘飘像什么都没涂,该有的保湿滋润及修护一点儿也不少。
事实上,悦薇最令人喜欢的一点,就在于效果是真的出彩。这款控糖霜,就非常适合亚洲肌祛黄提亮,改善垮脸。特别适合那些经常熬夜,或者三餐不规律,多食外卖的人,她能从护肤角度帮你最大限度预防和改善皮肤糖化氧化反应。
素人粉丝14天体验
子晚
24岁
混合偏油
典型的焦糖肌,皮肤容易暗沉出油,缺乏光泽度。
是混油皮喜欢的面霜质地,轻但是润,涂在脸上一触即融不会觉得齁。每次只需一点即可轻松延展全脸及颈部,然后能感觉到皮肤被软化润泽。我最喜欢悦薇控糖霜的一点在于,第二天起来的皮肤状态,有种睡很饱休息得很好的感觉,祛黄提亮效果一流。
实际使用效果因人而异
14天以后,皮肤状态有了焕然一新的改变。整体肤色更加均匀、透亮且皮肤白皙度大增,能感觉到皮肤从里面透出光。整个角质层的透明度上去了,皮肤有光泽感了,摸上去的质地也全然不同,现在的皮肤是有弹性有韧性的,视觉上年轻度大增,感觉皮肤由内变得紧实丰盈起来,整个脸开始散发生机,连细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写在最后:抗糖之路,道阻且长,但真的没必要走极端。说白了,哪怕一辈子不吃糖,我们的皮肤还是会糖化。
但合理的抗糖和控糖十分有必要,在不痛苦不伤身的情况下,饮食节制,增加纤维与蛋白质摄入的同时,适当减糖,少吃烘烤煎炸。抗糖的同时这也是一种健康自律的生活方式选择。一定要记得做好防晒,抗氧化,能协助人体自身的抗糖化功能。还有,记得用资生堂全新悦薇面霜。
文末福利 ·
抗糖抗老有这一瓶更给力
现在买还有超多礼赠
快复制下方淘口令下单吧!
¥9nWvccenpn6¥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小茂说
商业合作请电邮:547438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