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捞 IC 资料图
海底捞开放加盟,餐饮巨头加盟潮即将来临?
3月4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捞,06862.HK)发布公告称,将着手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公司亦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相关模式细节及商务合作流程。
海底捞表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直营模式,坚持自身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理念,实现门店数量的拓展。与此同时,公司一直保持对市场不同经营模式的关注与评估,餐饮行业近年来在连锁化经营、加盟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成长,公司认为目前按照以直营为主、适时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将有助于公司实现进一步的适度扩张。
海底捞称,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将在继续保证管理水准和顾客体验的基础上,增强营运能力,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提升营运效率,助力海底捞品牌扩展至更多区域,为更广泛顾客提供服务。
“海底捞开放加盟这个是意料中的事情。”在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如果海底捞不开放加盟,在其他企业提速的当下,海底捞想要力保行业老大的地位,仍然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它开放加盟应该就是让整个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的红利持续释放,这对整个营收、利润以及股价有相应的加持。”朱丹蓬还表示,未来会有更多餐饮巨头开放加盟。
此前,2月20日,海底捞刚刚发布正面盈利预告称,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预计将不低于414.0亿元,增加比例不低于33.3%(以310.4亿元为基准,不包含特海国际营收);录得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不低于44.0亿元。
在公告中,海底捞还将2023年业绩与2019年业绩进行对比。海底捞表示,相较于2019年度249.4亿元的营收及25.6亿元的净利润,公司2023年度营收和净利预期分别增加不低于65.9%及71.8%,而该增加主要归因于海底捞餐厅网络的扩张。
由于疫情、盲目扩张的影响,2021年海底捞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全年亏损高达41.63亿元。为了减少亏损,2022年,海底捞继续放缓拓店速度,同时在下半年启动“硬骨头”计划以重开过往关停的若干餐厅。在营收比2021年同期的411.2亿元减少15.5%的基础上,将净利润转亏为盈,从净亏损41.6亿元增长至盈利13.7亿元。
2023年,海底捞的业绩进一步改善。海底捞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录得营收约188.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51.6亿元增长24.6%;净利润约为2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25.8%。与此同时,海底捞的开店速度有所回温。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5家门店,恢复前期关停的门店24家,同时关闭了18家经营表现欠佳的餐厅。截至2023年6月底,海底捞共经营1382家门店, 其中1360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22家位于港澳台地区。
不过相比近年来各大餐饮品牌开店速度,海底捞2023年上半年净增加11家门店的速度并不快。据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呷哺呷哺,0520.HK)2023年半年报数据,2023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集团于中国大陆新开设89间呷哺呷哺餐厅,于22个省份及自治区以及3个直辖市(即北京、天津及上海)共经营841间呷哺呷哺餐厅;集团亦于中国大陆新开设27间凑凑餐厅,于中国24个省份及3个直辖市(即北京、天津及上海)共经营237间凑凑餐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另一家餐饮品牌九毛九也宣布开放加盟。2月4日,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九毛九,09922.HK)发布公告称,将引进加盟及合作模式至太二酸菜鱼及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自2月3日起太二已开放新疆、西藏及台湾地区,以及其他省份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加盟模式。山外面将同日开放中国若干指定购物中心的合作模式,并于2025年2月3日全面开启加盟模式。
截至3月4日收盘,海底捞跌2.24%,收报13.98港元;呷哺呷哺跌3.57%,收报1.89港元。
1 太二酸菜鱼:
< class="pgc-img">>品牌历史: 太二酸菜鱼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川味酸菜鱼为主打的餐饮连锁品牌,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经营模式: 太二酸菜鱼采用直营和加盟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通过标准化的经营管理和培训,确保了连锁店的统一品质。
产品特色: 太二酸菜鱼的酸菜鱼以鲜美的鱼肉、独特的调料和特色的汤底著称,其中代表菜品有酸菜鱼、毛血旺等。
品牌形象: 太二酸菜鱼的品牌形象以“太二,酸辣有味”为口号,注重用独特的调味和鲜美的食材让消费者品尝到正宗的川味酸菜鱼。
品牌价值: 太二酸菜鱼通过不断提高品质,塑造了高端的品牌形象,在酸菜鱼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
02 有家酸菜鱼:
品牌历史: 有家酸菜鱼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以重庆特色酸菜鱼为主打的餐饮连锁品牌,在国内拥有众多粉丝。
经营模式: 有家酸菜鱼采用直营和加盟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在国内拥有200多家门店。
产品特色: 有家酸菜鱼的酸菜鱼以选用优质鱼肉和鲜美的蔬菜为特色,汤底独特,口感鲜美,其中代表菜品有酸菜鱼、毛血旺等。
品牌形象: 有家酸菜鱼的品牌形象以“有家,味道好”为口号,注重用正宗的重庆酸菜鱼让消费者品尝到家的味道。
品牌价值: 有家酸菜鱼在重庆酸菜鱼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品质稳定,口感鲜美,品牌价值极高。
03 姚姚酸菜鱼YAOYAO:
< class="pgc-img">>品牌历史: 姚姚酸菜鱼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重庆特色酸菜鱼为主打的餐饮连锁品牌,旨在让更多人品尝正宗的重庆酸菜鱼。
经营模式: 姚姚酸菜鱼采用直营和加盟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在国内拥有近百家门店。
产品特色: 姚姚酸菜鱼的酸菜鱼以选用优质鱼肉和独特的调料为特色,汤底独特,口感鲜美,其中代表菜品有酸菜鱼、毛血旺等。
品牌形象: 姚姚酸菜鱼的品牌形象以“姚姚,重庆酸菜鱼”为口号,注重用正宗的重庆酸菜鱼让消费者品尝到正宗的重庆味道。
品牌价值: 姚姚酸菜鱼以高品质、正宗的重庆酸菜鱼和独特的品牌形象,成为了酸菜鱼市场中备受关注的品牌。
04 本素酸菜鱼:
品牌历史: 本素酸菜鱼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素食酸菜鱼为主打的餐饮连锁品牌,在国内拥有多家门店。
经营模式: 本素酸菜鱼采用直营和加盟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在素食餐饮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产品特色: 本素酸菜鱼的酸菜鱼以优质素食和独特的调料为特色,汤底独特,口感鲜美。
品牌形象: 本素酸菜鱼的品牌形象以“本素,酸辣好味”为口号,注重用优质素食和独特的调味方式让消费者品尝到正宗的素食酸菜鱼。
品牌价值: 本素酸菜鱼在素食餐饮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以高品质、正宗的素食酸菜鱼和独特的品牌形象,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品牌。
05 九锅一堂:
< class="pgc-img">>品牌历史: 九锅一堂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重庆火锅为主打的餐饮连锁品牌,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经营模式: 九锅一堂采用直营和加盟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在国内拥有多家门店。
产品特色: 九锅一堂的火锅以选用优质食材和独特的调料为特色,汤底独特,口感鲜美,其中代表菜品有老火锅、毛肚等。
品牌形象: 九锅一堂的品牌形象以“九锅一堂,重庆老火锅”为口号,注重用正宗的重庆火锅让消费者品尝到地道的重庆味道。
品牌价值: 九锅一堂以高品质、正宗的重庆火锅和独特的品牌形象,成为了火锅市场中备受关注的品牌。
06 渝是乎
品牌历史: 渝是乎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重庆火锅为主打的快餐品牌。
经营模式: 渝是乎采用快餐连锁的经营模式,注重产品的快速制作和服务效率。
产品特色: 渝是乎以重庆火锅为主打产品,注重食材的品质和口感,同时还提供了多种小吃和饮品。
品牌形象: 渝是乎的品牌形象以重庆火锅文化为核心,融入了时尚和年轻化的元素,定位为一家年轻、时尚的快餐品牌。
品牌价值: 渝是乎以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快餐产品为品牌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愉悦的用餐体验。
07 禄鼎记
< class="pgc-img">>品牌历史: 禄鼎记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传统川湘菜为主打的餐饮品牌。
经营模式: 禄鼎记采用餐饮连锁的经营模式,注重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
产品特色: 禄鼎记以传统川湘菜为主打产品,强调菜品的口味和营养价值,同时还提供了多种小吃和饮品。
品牌形象: 禄鼎记的品牌形象以传统川湘文化为核心,融入了现代化和高端化的元素,定位为一家高端、时尚的餐饮品牌。
品牌价值: 禄鼎记以提供高品质、高端的川湘菜品为品牌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用餐体验。
08 阿强家
< class="pgc-img">>品牌历史: 阿强家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西北菜为主打的餐饮品牌。
经营模式: 阿强家采用餐饮连锁的经营模式,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
产品特色: 阿强家以西北菜为主打产品,强调菜品的口味和营养价值,同时还提供了多种小吃和饮品。
品牌形象: 阿强家的品牌形象以西北菜文化为核心,融入了朴实和亲切的元素,定位为一家亲民、实惠的餐饮品牌。
品牌价值: 阿强家以提供高品质、实惠的西北菜品为品牌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实惠美味的用餐体验。
09 溪雨观
品牌历史: 溪雨观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贵州特色菜为主打的餐饮品牌。
经营模式: 溪雨观采用餐饮连锁的经营模式,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
产品特色: 溪雨观以贵州特色菜为主打产品,强调菜品的口味和营养价值,同时还提供了多种小吃和饮品。
品牌形象: 溪雨观的品牌形象以贵州风情为核心,融入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定位为一家充满浓郁贵州文化气息的餐饮品牌。
品牌价值: 溪雨观以提供高品质、具有贵州特色的菜品为品牌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独特的用餐体验。
10 山城外
品牌历史: 山城外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四川火锅为主打的快餐品牌。
经营模式: 山城外采用快餐连锁的经营模式,注重产品的快速制作和服务效率。
产品特色: 山城外以四川火锅为主打产品,注重食材的品质和口感,同时还提供了多种小吃和饮品。
品牌形象: 山城外的品牌形象以四川文化为核心,融入了时尚和年轻化的元素,定位为一家年轻、时尚的快餐品牌。
品牌价值: 山城外以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快餐产品为品牌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愉悦的用餐体验。
月4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将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此外,海底捞亦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相关模式细节及商务合作流程。新京报记者在海底捞官网查询到,目前海底捞官网已开放加盟通道,有加盟意向的用户可登录海底捞官方网站填写加盟合作申请表单进行申请。
而在一个月之前,另一家上市餐饮连锁企业九毛九国际国控有限公司(简称“九毛九”)也宣布将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从九毛九和海底捞近期发布的2023年业绩预告来看,净利润的提升离不开餐厅网络的扩张。
拉长时间线来看,近两年来,喜茶、奈雪的茶等多家餐饮企业陆续开放加盟,抢占下沉市场,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有观点认为,国内餐饮连锁率持续走高,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品质连锁餐企市场空间广阔,通过加盟方式提升门店规模可以抢占下沉市场,另一方面,餐饮品牌管理技术、监控能力提升,供应链的标准化、信息化提升,餐饮企业从过去的直营模式转至放开加盟也增加了更多的“背书”支持。
海底捞官网已开放加盟通道
海底捞官网已开放“加盟合作” 。海底捞官网截图
新京报记者查询海底捞官网发现,目前海底捞官网已开放加盟通道,有加盟意向的用户可登录海底捞官方网站“加盟合作”栏,扫描二维码填写加盟合作申请表单进行申请。海底捞对加盟商要求为认同海底捞企业文化,价值观一致;具有长期与海底捞一同发展的意愿及规划;具备多店发展的财务基础;有地方物业资源,具备企业管理经验。新京报记者扫码进行合作申请发现,可投入海底捞事业的资金(不包括贷款)有四个选项,分别为1000万元以下,1000万至2000万元,2000万至5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
官网加盟申请显示,自1994年创立以来,海底捞品牌已持续运营达30年,海底捞期望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实现品牌与加盟商本地资源强强联合,长久合作长效共赢。
海底捞3月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海底捞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直营模式,坚持自身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理念,实现门店数量的拓展。与此同时,海底捞一直保持对市场不同经营模式的关注与评估,餐饮行业近年来在连锁化经营、加盟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成长,海底捞认为目前按照以直营为主、适时引入加盟特许模式,将有助于公司实现进一步的适度扩张。
“本公司认为,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将在继续保证管理水准和顾客体验的基础上,增强营运能力,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提升营运效率,助力海底捞品牌扩展至更多城市,为更广泛顾客提供服务。”海底捞在公告中表示。
而在海底捞宣布开放加盟前一个月,同样为上市餐饮连锁企业的九毛九发布“有关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的业务更新”,宣布逐步开放旗下太二酸菜鱼和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的加盟与合作业务。前者自2024年2月1日开放部分地区的加盟,后者目前开放指定商场合作业务,将于2025年2月3日开放加盟业务。太二酸菜鱼的加盟业务国内将开放新疆、西藏、台湾等省份和机场高铁等交通枢纽,海外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加盟的运营成本低于直营,在提升业绩的直接动力影响下,加盟主做生意的积极性远高于被管理的员工,因此相比之下,加盟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餐饮消费迅速回暖,门店拉动净利增长
开放加盟的背后,海底捞和九毛九的餐饮业绩增速明显。海底捞最新正面盈利预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底捞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预计将不低于人民币414.0亿元,增加比例不低于33.3%,净利润将不低于人民币44.0亿元。撇除汇兑收益及损失的影响,相较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2023年下半年净利润预期增加不低于10.0%。海底捞在公告中表示,相较本集团2019年度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分别约人民币249.4亿元及人民币25.6亿元(剔除特海国际业务),2023年营收及净利润预期分别增加不低于65.9%及71.8%。
据九毛九2月发布的正面盈利预告显示,九毛九2023年纯利增长逾812.8%,公司预期2023财年收入约为59.859亿元,2022财年收入为40.057亿元,增加约49.4%;2023财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不少于4.5亿元,2022财年录得溢利4930万元,增幅不低于812.8%。
两家上市公司均在2023年业绩预告中提到,净利润的预增加离不开餐饮网络的扩张。海底捞称,2023年净利润增加主要归因于海底捞餐厅网络的扩张。九毛九董事会认为有关2023财年收入及溢利的预期增长主要由于集团餐厅网络的扩张,在营餐厅总数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556间增加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726间;同店销售的增长,集团业务已从2019年疫情中恢复,集团餐厅于2023财年的营业天数及翻台率增加;集团营运效率的提高。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告诉新京报记者,直营加加盟对于连锁企业来说是扩张模式的组合。比如肯德基等餐饮品牌均开放了加盟,有些餐饮品牌在不同区域的经营模式不同,有的区域以直营为主,有的区域以加盟为主。海底捞不会一开始就把加盟占比提很高,这也意味着海底捞的加盟门店扩张速度不会进行得很快,会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从产业上来讲,加盟扩张模式能够让海底捞发展提速,加大门店规模。”
下沉市场的品质连锁餐企仍属空缺
伴随餐饮消费回暖,业绩大幅提升,加盟逐渐成为多家直营品牌的选择之一,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开放或重启餐饮加盟的品牌多达十几家,分布在茶饮、咖饮、小吃快餐等多个赛道,如喜茶、奈雪的茶等。据喜茶方面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喜茶已开业门店超3200家,其中加盟店超2300家,月均净增加盟店约164家;百胜中国公开资料显示,其对在中国地区的长期增长充满信心,将仍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门店数量,预计在2024年开设1500至1700家净新店,并在2026年达到2万家门店。
随着餐饮行业的复苏,有观点认为,国内三四线及下沉市场的品质连锁餐饮企业空缺。文志宏认为,海底捞在下沉市场有很大的门店拓展空间,直营起家的海底捞对门店有很强的管控能力,以海底捞品牌影响力,未来支撑3000至5000家的门店体量不成问题。赖阳也表示,一些企业加盟进展缓慢,原因在于市场对加盟商的诚信缺失,加盟商对维系品牌价值、品牌声誉的管理较弱,因此很多加盟商加盟一个品牌之后,反而对品牌形象进行了破坏。近些年,随着餐饮品牌管理技术、监控能力的提升,供应链的标准化、信息化提升,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从过去的直营模式转至放开加盟。
有关数据表明,中国餐饮连锁化率持续走高。2023年4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手美团发布的《2023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从2018年的12%至2022年的19%,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进程不断加快。不过对比美国54%的餐饮连锁化率,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编辑 郑明珠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