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企业月:全球视野下的审视
近些年来,在全球的大舞台上,黑人企业月的庆祝活动有了十分显著的增多。这一活动起源于美国,如今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就连中国的朋友们也开始关注了起来。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市黑人企业联盟的首席执行官丹尼丝·摩尔(Denise Moore)精准地抓住了这一庆祝活动的核心,她提到,这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能够让那些在获取资本以及创造财富的途径方面常常处于弱势的社区走到一起,受到关注。
黑人企业家们正在经历一场引人瞩目的复苏,他们不仅让当地的社区受益良多,同时也为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贡献了力量。根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重要资源伙伴 SCORE 的相关数据,当下在美国,黑人所拥有的小企业已经超过了两百万家。不过,这一显著的增长并非一帆风顺,正如 SCORE 首席执行官布里奇特·韦斯顿(Bridget Weston)所着重强调的那样,这些企业家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遭遇了独特的阻碍,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韧性克服了重重困难。
此刻,您或许会心生疑问,这和中国以及贸易领域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实际上,黑人企业月的吸引力可不会被国界所限制。它反映出了商业世界对于多样性、公平以及包容的更为广泛的全球推动力量。在中国以及众多其他国家,企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多样性的价值,这不仅是一种原则,更是创新和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就如同美国的黑人企业家们正在蓬勃发展,并为国家的经济添砖加瓦一样,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企业也在积极探寻新的合作伙伴、供应商,以及拓展业务范围的机会。
虽然这一话题所涉及的内容远不止于此,但我们诚邀您去探索?ExportHub.com,去发现一个充满无限机遇的世界。我们将全球的企业紧密连接,推动合作关系的建立,促进贸易的发展。不管您是身处中国、美国,还是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地方,ExportHub 都能够助力您找到合适的机会,搭建起推动成功的桥梁。
黑人企业月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1. 数字化和社交媒体的更大影响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黑人企业月活动将更多地依赖数字化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和推广。线上直播、虚拟活动和社交媒体上的话题讨论将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参与,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黑人企业。
例如,通过抖音、Instagram 等平台的直播,黑人企业家可以直接与消费者互动,展示产品和服务,分享创业故事,从而建立更紧密的客户关系。
2. 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未来,黑人企业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在产品生产、服务提供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环保材料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区发展做出贡献。
比如,一家黑人创办的服装企业可能会使用有机棉制作服装,并将部分利润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项目,为黑人青少年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3. 跨领域合作的增加:
黑人企业可能会与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企业和组织开展更多的合作。这种跨领域合作将带来创新的思路和资源整合,共同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
例如,黑人创办的科技公司与传统制造业合作,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生产流程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全球拓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黑人企业有望将业务拓展到国际市场。黑人企业月的影响力也将随之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吸引国际投资和合作伙伴。
比如,一家美国的黑人餐饮企业可能会在其他国家开设分店,将独特的黑人美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5. 教育和培训资源的丰富:
为了支持黑人企业的持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针对黑人企业家的教育和培训项目出现,提供包括商业管理、金融知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指导。
例如,专门设立针对黑人创业者的在线课程平台,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优质教育资源。
6. 政策支持的加强:
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多有利于黑人企业发展的政策,如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扶持、简化行政审批等,为黑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比如,设立专门的基金,为有潜力的黑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创业启动资金。
7. 行业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行业,黑人企业将在更多新兴领域崭露头角,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展现出黑人在创新和高科技领域的实力。
比如,黑人创办的生物科技公司研发出新型的医疗诊断技术,为医疗行业带来新的突破。
总之,黑人企业月绝不仅仅是美国国内的一场庆祝活动,它更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与多样性、公平和包容理念产生强烈共鸣的运动。随着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合作与贸易的机会也在持续地拓展与增加。
起世界上黑人最多的地方,大家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非洲,黑人确实是非洲的主体人种。
< class="pgc-img">>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北美洲还有一个以黑人群体为主的国家存在,那就是加勒比海北部的巴哈马,黑人比重高达90.6%。
巴哈马整个国家面积只有1.38万平方千米,人口也不足40万,自然资源更是无比匮乏。
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岛国,它的人均GDP竟然可以排到全球第27位,在整个西半球国家当中仅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之下,是最富有的黑人国家之一。
< class="pgc-img">>巴哈马之所以可以取得这么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要感谢美国,更准确点来说是靠“薅美国羊毛”,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巴哈马是如何靠“薅羊毛”实现发家致富的?
01 “薅美国羊毛”屡试不爽
巴哈马最早薅美国羊毛还要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1861—1865年,美国南方政府一直保持着种植园的传统,而英国则是他的主要出口国。
可是在美国内战期间,北方政府把南方的出海口进行了全面封锁,以防止南方政府通过海岸寻求到外界的帮助和对外出口商品。
可是英国方面又急需要得到南方的棉花进行生产,这时候就轮到巴哈马派上用场了。
< class="pgc-img">>英国政府利用巴哈马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其运送棉花原料,作为中间商的巴哈马很快就“薅到了第一笔羊毛”,赚取了不少的报酬。
但是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巴哈马的地理优势就丧失了,第一次“薅羊毛”行动就这样戛然而止。
可没过多久,因为美国禁酒令的颁布,巴哈马又迎来了第二次薅羊毛的机会。酒这个东西。
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存在,都说小饮怡情,大饮伤身,酒确实可以在业余时间用来陶冶情操,可如果一旦嗜酒如命,就会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社会和谐稳定。
< class="pgc-img">>19世纪初,美国就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禁酒运动,1917年12月,禁酒被正式列入美国宪法,同时也推动美国的禁酒运动走向了高潮。
可禁酒令在美国的实行却并不顺利,美国的很多人都是酒类爱好者,可以说是无酒不欢。
禁酒法令颁布之后,很多人开始尝试自行酿酒,可自己酿的总是差点意思,没过多久,酒品走私情况就在美国应运而生。
和美国佛罗里达州距离不到60海里,隔海相望的巴哈马因为其天然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而盛产朗姆酒,因为酒质香醇甘甜而一直深受美国人喜爱。
早在美国禁酒之前酒品走私情况就时常出现,禁酒法令颁布之后,这种走私情况变得愈发猖獗。
巴哈马在整个走私过程当中其实只是扮演了一个供货者的角色,他们把酒运到美国领土附近,便会有美国人乘船前来取酒。
< class="pgc-img">>朗姆酒每瓶的成本价大概在12美元左右,可到了美国之后售卖价格至少翻了十倍不止,因此酒贩子们运送一次就可以赚上好大一笔。
因为美国市场对酒的需求量过大,巴哈马本国的酒厂已经不能满足美国人的需求,于是巴哈马就开始从英国进口,然后再转手走私到美国境内。
从1917年美国实行禁酒到1922年,短短五年时间之内,巴哈马出口到美国的酒品总量翻了整整35倍。
从以前的3.8万加仑激增到了134万加仑,向美国走私酒品几乎成了全巴哈马当时唯一的经济来源。
因为走私酒品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巴哈马很快就扭转了之前国内经济萎靡的情况,其中首都拿骚的变化最为明显,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整座城市也逐渐展现出了现代化面貌。
< class="pgc-img">>可是在1934年,美国禁酒令得到废除之后,巴哈马的经济就出现了急剧下滑,巴哈马的第二次“薅羊毛”之旅也就此终止。
想来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巴哈马的繁荣是建立在对美国宪法尊严践踏之上的,注定不能得以长久。
可接下来巴哈马对美国进行的第三次“薅羊毛”行动可以说是无比成功。
因为后来美国和古巴之间爆发了战争,所以古巴内部的所有旅游场所都不对美国人开放。
这对巴哈马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好消息,巴哈马也成功抓住这次商机,趁机大搞国内的旅游业,把大批美国游客吸引到了自己的国家。
为了可以接待更多的游客,巴哈马还特意扩建了港口,扩建后的港口可以同时容纳六艘游艇停放。
不仅如此,巴哈马把国内的交通建筑也进行了完善,在首都拿骚和天堂岛之间修建起了一座桥梁,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在国内参观游玩。
< class="pgc-img">>02 旅游业和金融业
巴哈马之所以可以趁机捡漏,“薅美国旅游业羊毛”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有这个实力在。
巴哈马虽然传统农业发展受限,可是旅游资源却是异常的丰富,首先是气候方面,巴哈马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
全年的气温都稳定维持在20度到30度之间,这样冷热适宜的气候用来度假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其次,巴哈马的自然风景也非常的秀丽宜人,在首都拿骚的海边就有一片粉红色的沙滩。
粉色的沙滩本来就非常罕见,可是拿骚的这片沙滩足足有3英里长,不仅水质清澈,而且沙质细腻柔软,被誉为世界上最性感的海滩。
< class="pgc-img">>海滩沿岸还有用来度假休息的二十多座小别墅,这些别墅风格迥异,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这里全年免费对外开放,是无数游客向往的旅游景点之一。
巴哈马境内不仅有大大小小2000多座珊瑚礁,还拥有着世界上最清澈的海域,来到这里的每一个游客都难以抑制住潜水的冲动。
< class="pgc-img">>在海底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车轮遗留下来的沉船,还有种类丰富的各自海洋鱼类生物,让人大饱眼福。
在首都拿骚还有着一个亚特兰蒂斯度假村,里面有加勒比海最大的赌场,还有很多其他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娱乐项目。
国内还有很多大牌奢侈品免税专卖店,让你的购物欲得到充分满足。
巴哈马国内还汇集了很多国际知名厨师,在这里可以让你的味蕾得到充分释放,大快朵颐。
< class="pgc-img">>旅游无非就是四个字,吃喝玩乐,在巴哈马你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旅游体验,巴哈马也为各国游客准备了集旅游,娱乐,餐饮为一体的非常完备的基础设施。
在都市里见惯了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承受了太多工作压力的人来到巴哈马这样一个优美小国,看看蔚蓝的天空,来一次海底梦幻之旅。
亦或是在赌场里来一次放肆的豪掷千金,无论哪一项娱乐项目都会让人有一种别致的体验和享受。
现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巴拿马最主要的经济产业,没有之一,全国每年50%的GDP都是由旅游业创造的。
为全国民众提供了50%的就业机会,也养活了全国近一半的人口。光是2019年一年期间就接待了720多万的游客,然而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巴哈马旅游业意外遭受到了重创。
< class="pgc-img">>仅次于旅游业之下的巴哈马第二大支柱产业就是它的金融服务业,上世纪80年代左右是巴哈马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巅峰时期。
全国大概有400多家国际银行和信托公司,所经营的资产也高达数千亿美元,因为巴哈马的银行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而且外汇管制比较宽松,所以一度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离岸金融中心之一。
巴哈马多年来也为本国的金融服务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吸引了世界各国很多金融机构来巴哈马设立子公司,开展金融业务。
巴哈马为这些金融机构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而这些金融机构也为巴哈马很多小型企业创造了众多商业机会。
< class="pgc-img">>金融服务业每年对巴哈马的经济贡献率高达10%-20%,是当之无愧的第二大产业。
因为2000年国际监管计划的严格执行,巴哈马的金融服务业遭受到了重创,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萎靡期。
2020年,受国际疫情因素影响,巴哈马金融服务业呈现持续低迷走势,国际银行和信托公司数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减少。
至于未来巴哈马的金融服务业能不能够得到恢复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03 投资者的天堂
巴哈马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完备的商业体系,加上政府颁布的诸多激励政策,这些都为巴哈马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投资环境。
巴拿马虽然工农业生产力薄弱,可是这不妨碍它成为加勒比海地区发展非常成功,同时也是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
< class="pgc-img">>巴哈马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最有优势的一点就是政局相对稳定,有着长达270年的民主传统,在方方面面都享有着绝对的独立权。
除此之外,巴哈马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力的税收政策用来吸引外资。
巴哈马对国内的所有公司,企业都采用中性税制,免征所得税,而且国内货币和美元是等值的,这也是促进巴哈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因为巴哈马临近美洲,欧洲市场,很多商人都会把巴哈马作为一个中间的跳板,将原材料运到巴哈马进行加工,然后从巴哈马出口到美洲,欧洲各国,这样可以规避掉很多倾销管制。
巴哈马的教育水平在整个西半球国家当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全国80%以上的人口都会说英语,文盲率低于5%。这意味着巴哈马可以向外来投资者提供一个源源不断的人才库。
< class="pgc-img">>巴哈马所拥有的无限投资潜力和有利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无数国家的目光,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我国。
巴哈马作为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一带一路”的参与方,自然也是我国重点合作伙伴之一。
2021年10月20日,中国—巴哈马贸易投资论坛正式在线上举办,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建安表示:希望中巴两国可以在投资,旅游,渔业等多个方面不断加深合作交流。
同时,陈建安还邀请了巴哈马许多政府官员以及企业家参加了中国—拉美高峰会谈,希望双方可以从中挖掘出更多合作机会。
< class="pgc-img">>巴哈马代理总理库珀也表示愿意和中国在多方面多领域展开合作,欢迎中国企业在巴投资,巴方也会尽力降低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根据论坛上巴哈马经济事务部长哈尔基蒂斯所表示,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了巴哈马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两国之间有很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合作进行中。
虽然2020年两国双边贸易受疫情所影响,可贸易额仍然达到了3.53亿美元。
在旅游业的影响之下,巴哈马的航空和游轮业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国可以在合作过程中取其长处,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本国内部基础旅游设施建设。
随着中国和巴哈马之间合作的广泛深入,两国之间有望在更多领域展开合作。
< class="pgc-img">>小结
旅游业也被称为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行业,对自然的依赖度较强,同时受国内国际环境和政策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2020年的疫情就让巴哈马遭受了长达六个月的经济停摆,经济总量甚至萎缩了高达20%左右。
鉴于当前的国际环境仍然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全球旅游业要想得到全面复苏也至少要等到2023年,这一切对巴哈马来说都是不小的冲击。
无论是以前的单纯依靠“薅羊毛”,还是现在依靠旅游业实现发家致富那都是巴哈马自己的本领,但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是有道理可循的。
< class="pgc-img">>希望巴哈马可以找到除旅游业以外其他稳定的,靠得住的产业,以免孤注一掷,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
参考文献
1、李岩. 巴哈马—投资与旅游的天堂. 进出口经理人. 2008年05期. 知网百科
2、孟妮. 巴哈马重点推介旅游和金融. 国际经报. 2018年05月28日. 知网百科
3、张海粟. 中国—巴哈马贸易投资论坛举办. 中国贸易报. 2021年11月2日
4、巴哈马概况. 中国领事服务网
考消息网1月26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11日发表了题为《高端餐厅如何辜负了黑人女厨师》的报道称,在黑人女性不多的工作场所,许多人说,她们常常感到自己陷入了一个悖论:高层管理人员对她们视若无睹,抱有成见的同事却把她们置于显微镜下。全文摘编如下:
2020年7月,倡导餐饮业工人权利的非营利组织“餐馆机会中心联合会”发布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显示,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使黑人女性更难担任餐饮业领导职位。
在高端餐饮领域,除了少数例外,黑人女性在很大程度上仍籍籍无名。
奥泽蕾·贝拉米:空有家世和学历
八年前,奥泽蕾·贝拉米取得了一次在她看来堪称重大的突破:在位于纳帕谷的世界知名餐厅“法国洗衣房”当学徒。她跟着糕点师队伍工作了两天,没有获得报酬,但她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培训机会。如果被要求留下来,她可以向业内一些最优秀的厨师学习,磨炼自己的技能。
贝拉米在旧金山湾区的一个餐饮世家长大,她毕业于约翰逊-威尔士烹饪艺术学院,并在托马斯·凯勒餐饮集团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扬特维尔的布雄面包店担任厨师领班。然而当她的学徒生涯结束时,“法国洗衣房”餐厅并没有让她留下来。
她留在了布雄面包店,甚至搬到纽约市,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分店担任副主厨。当凯勒餐饮集团旗下的东海岸美食旗舰店珀塞餐厅有一份糕点副主厨的工作需要招人时,她去应聘了。结果是再次被告知,她需要更多在该公司工作的经验。
贝拉米最终彻底离开了餐饮业,一度从事公寓清洁工作。2016年,在一位雇主对她做的布朗迪甜点赞不绝口后,她在布鲁克林创办了一家面包店。回头看看,贝拉米说她不确定自己的经历是否会有所不同。
她说:“你要如何跟不支持你的人打交道,如何让他们支持你?”
塔尼娅·霍兰:求师无门屡遭拒
自1985年以来,塔尼娅·霍兰一直在餐馆工作,她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红糖厨房”的行政主厨兼老板。霍兰更加直言不讳地指出:“作为黑人女性,我们要面对如此多的父权制和系统性种族歧视。”
大多数高端餐馆沿用19世纪法国厨师乔治·奥古斯特·埃斯科菲耶创建的厨房团队制。该制度规定了一条从初级厨师到二厨、最终到行政主厨的正规晋升路线。厨师必须掌握每个新岗位的技能,然后才能往上晋升。
现年55岁的霍兰说,要想往上晋升,一位有抱负的厨师需要被注意到、被提拔,如果可能的话,还要获得高层人士的指导——但这并不总会发生在女性身上,尤其是黑人女性。
霍兰回忆说,当她担任二厨的时候,经理们常常让她在凉菜岗位上工作(比如做沙拉),并拒绝让她从事级别更高的任务。她说:“我一直在寻求导师指导,在这方面被拒是如此令人沮丧。”
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她辗转于不同的餐馆,尽可能多地学习,当她觉得自己无法再进步时就离开。她说:“通过决心和勇气,我最终开办了自己的餐馆。”
如今,即便身为餐馆老板和行业多元化的倡导者,霍兰仍觉得自己面临比其他厨师更多的来自员工甚至是同行的审视,部分原因是他们从未与一位身居要职的黑人女性共事过。
霍兰说,最近一位资深商业顾问询问她是否“有能力承担”一个项目,暗示她缺乏敏锐的头脑。她说:“我当时就想,这太侮辱人了。没有人会问让-乔治‘你有什么能力’,你知道我的意思吧?我的能力是无限的,只不过我的资源是有限的。”(其话中指的是著名厨师让-乔治·冯热里什唐。)
娜娜·阿拉巴·威尔莫特:谨言慎行走钢丝
现年34岁的娜娜·阿拉巴·威尔莫特说,要在以白人男性为主的厨房中脱颖而出,这样的压力令人望而生畏。她曾在丹尼尔·罗斯位于曼哈顿下城的豪华法国餐厅布谷鸟餐厅当二厨。威尔莫特在2016年被聘用,成为店里第一位在烤肉岗位上工作的黑人女性,并得到了时任主厨贾斯汀·博格尔的指导。
但她觉得自己在跟经理以及同事打交道的时候像是在走钢丝——既不能表现得太强硬,也不能太被动,因为担心这会证实别人对她的种族成见。在工作期间,这意味着她在确认自己听到订单时必须用更大声、更低沉的嗓音来喊“是的”,以防其他二厨责备她声音太小,或者在与同事面对面交谈时使用更柔和的语调。
她回忆道:“如果我走进来,脸上没有微笑,那会让我变成‘愤怒的黑人女性’。我的语调不能太高或者太低,必须居中。感觉不仅仅是我的工作,还有一系列因素让我难以往上晋升。”
威尔莫特说,有一次在晚餐当值期间,当她经过一位资深白人同事的身边放盘子时,对方多次扭头审视她。当她要求他停止这么做的时候,那位白人男性对着她大喊大叫,副主厨和其他二厨袖手旁观。最终,她因为不尊重对方的权威而受到训斥。
布谷鸟餐厅的老板斯蒂芬·斯塔尔通过一名代表说:“我们的团队正在调查相关指控,一定会采取行动来确保全体员工支持我们公司的价值观。你在此次事件中所描述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我们公司不会容忍这样的行为。”
与同事的冲突事件导致她离开这家餐馆,去寻找其他烹饪工作;她最终离开了高级餐饮业,现在在她的家乡新泽西州切里希尔经营自己的饭馆和一家西非风味晚餐俱乐部。
卡蒂娜·史密斯:只求公平有机会
卡蒂娜·史密斯是“请叫我厨师”组织的创建人。这是一个成立两年的全国性组织,面向餐饮业的黑人女性,成员遍布10个城市。除了组建一个连接全国各地女性的在线社区外,该组织还举办面对面的活动。
现年34岁的史密斯曾在巴尔的摩当二厨,现在她在那里担任私人厨师和厨师指导。她说,在她工作的地方,黑人女厨师的稀缺令她感到震惊,于是她创建了这个组织。史密斯说:“在我的上一份烹饪工作中,厨房里全都是白人男性,感觉没有什么是真正为我们服务的。”
史密斯计划明年6月在巴尔的摩召开该组织的首次会议,其使命是团结餐饮业的黑人女性。她的目标不是关注餐饮业黑人女性所失去的东西,而是称赞她们的技能和天赋,并为年轻厨师提供指导。
她说:“我们不是在哭泣,因为我们被拒之门外。我们只是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不想要特殊对待。我们只想要公平的机会。”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