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看点:
1、鲜货火锅不是新概念,而是鲜的“集大成者”和“回归者”。
2、火锅为什么越来越鲜?
3、火锅老板该如何玩转“鲜”?
第 1183 期
文 | 张冬 亚飞
异军突起的“鲜货火锅”
近两年“鲜货火锅”异军突起,诞生了香佰里、杨光会、火凤祥等一大波相关品牌。
鲜货火锅最大的特点就是“鲜”字贯穿始终。比如杨光会,进门就是个“菜园子”,各种水灵灵的蔬菜陈列得整整齐齐,有的青菜、豆芽干脆就在土里长着,还有挂在明档的鲜肉,现吃现切。
▲杨光会鲜货火锅
小红书上“鲜货火锅”相关笔记高达1万篇,抖音上“鲜货火锅”话题高达2280余万播放,“火凤祥鲜货火锅”近3000万,“炉鼎纪鲜货火锅”超4300万。
另据企查查数据,“鲜货火锅”相关企业历年的新增数量自2017年起开始快速增长,2021年达到顶峰,预计今年全年的新增数量也不在少数。
为什么鲜货火锅如此受热捧?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鲜货火锅”解决了传统火锅门店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问题。相比于看不出原料的食材,鲜货食材看得见的新鲜,消费者一眼就觉得可信、高级,而这正是传统火锅里稀缺的东西。
实际上,鲜货火锅并非新概念,而是“鲜的回归者”和“鲜的集大成者”。
全球速冻食品的历史不过百年,我国只有40多年,50后~60后们馆子吃的还都是新鲜食材,80后~90后们下馆子吃的有相当比例已是速冻、冷冻食品,鲜货火锅重拾了“鲜”,所以说是“鲜的回归者”。
当然,在速冻、冷冻食品风靡的那些年,“鲜”一直都在。成立于1999年的李二鲜鱼火锅,一直主打活鱼现杀;2015年左右兴起的潮汕牛肉火锅,主打新鲜不隔夜的鲜牛肉、手打牛肉丸。
▲潮汕牛肉火锅
还有近年来主打锅底现炒的老火锅品牌,主打活鲍鱼、活龙虾的海鲜火锅和打边炉品牌,推出井水豆芽和鲜笋的巴奴,推出活体松香菇的捞王,都是鲜的代表,而鲜货火锅则将各种新鲜食材汇聚一堂,所以说它是“鲜的集大成者”。
这股“鲜”的风潮来得如此猛烈,就连老牌火锅香天下也坐不住了,曾推出“香天下鲜货火锅”门店。
鲜风猛烈,诸君须握紧趋势。
火锅为何越变越鲜?
鲜货火锅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消费升级后的必然产物。
火锅餐见,赞10
疫情三年,于餐饮而言,大众目前最大的需求正是“营养健康”,而“鲜货”,也正满足了消费者的想象;“追求鲜”,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消费升级。
是为天时。
于是,各种鲜货层出不穷,诸如鲜牛羊肉、手打滑类、鲜毛肚、生抠鸭肠、活体豆苗、石磨鲜豆腐等等,这一系列鲜货的出现,正是由于消费升级后的需求所致,进而催动行业进行“鲜的升级”。
▲陈鸭肠老火锅的生抠鸭肠
当然,世间所有的结果,都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
百姓消费观念的改变是其中一个要素,供应链的充裕才是强大的需求保障。
像逮虾记,每年都会在虾丰收的季节,集中采购鲜虾,制成虾滑,卖往全国各地;像和一肉业,为保障鲜牛肉的充足供应,自建加工厂,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火锅老板手中。
此为人和。
另外,各种社交平台的兴起,对教育市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鲜货火锅最早起源于重庆,重庆人爱吃、懂吃,一口火锅涮尽天下食材,对于各类食材,可谓挖空心思,加上重庆是火锅之都,每年参观学习的火锅人络绎不绝,鲜货火锅自然会被迅速复制、在异乡开花结果。
此为地利。
鲜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火锅老板如何玩转“鲜”?
天地人齐汇,打响了一场“鲜的革命”,作为火锅老板,你该怎么做?
1、多比对供应商。
供应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他们直接决定了“鲜的源头”,火锅老板们不妨多找几家供应商,从中选出品质、效率双高的企业,尤其对于“鲜货”而言,速度就是鲜的保证。
像最早的鲜货火锅,大多开在屠宰场旁边,以便随时取用新鲜牛杂。
2、多维度展示。
用鲜货,一定要让顾客知道。像有些牛肉火锅店,喜欢把牛肉挂在明档处,让顾客一望而知,牛肉红白相间的纹理,挂盘不倒的造型,这种视觉冲击,很能俘获人心。
▲左庭右院的鲜牛肉铺
当然,关于“鲜”的操作,还需要在顾客目光所及之处,像切洗毛肚、鸭肠,活体蔬菜的处理、鲜果榨汁,甚至店里也可以摆放一些种植的蔬菜,从各个方位展示食材的新鲜。
当然,平台推广也必不可少,鲜嫩的蔬菜、肉类,做成视频或者拍成图片,也能起到很好的展示作用。
3、性价比提上去。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鲜货代表着品质、代表着“不便宜”,所以,提升性价比,就意味着提升产品的价值感。
由于消费紧缩,大众对于价格变得愈加敏感,而且互联网使信息越来越对称,顾客难免几番对照价格,优中选优,最终确定最具性价比的产品。
这需要你具有强大的供应链支撑和足够的差异化,才能拥有相对稳定的客流和议价空间。
写在最后
鲜货火锅之风,可以跟,但要有自己的个性,否则,顾客进店的理由就不充分,并且随时会转投其他阵营。
最终还是得在“鲜”上,下大功夫。
肚现场改刀、小酥肉现切现炸、蔬菜摆在摊摊卖、鲜肉挂在勾勾卖……
短短几年,鲜货火锅领域就涌出了诸如杨光会、香佰里、味道攻略、吼堂、火凤祥等连锁品牌。
餐见君发现,街上大大小小的火锅店,不少都在店招上打着“鲜货”名头。这不,南宁有家菜市火锅,未正式开业就冲上热门榜第一,在小红书上刷了屏!
鲜货火锅是怎么火起来的?背后有哪些经营逻辑?这波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 class="pgc-img">>未开先火!最近,“鲜货火锅”频频出圈
到底什么是“鲜货火锅”?
一般来说,鲜货火锅的肉类是屠宰场直供、青菜时蔬是天然净菜,所有食材当天采购、当天售完,达到这几个基础标准,才能称之为鲜货火锅。
但目前,该品类在全国的普遍认知表现是:拒绝冻货、拒绝碱发制品;所有肉类全部现切;采用新鲜活体蔬菜。
< class="pgc-img">>在餐见君看来,鲜货火锅表面上是创新,本源上则是回归。它讲究食材现场操作,注重打造体验感,让消费者直观传递产品价值。因此,能在火锅红海夹缝中,开辟出一片天地。
最近,南宁有一家火锅店,还未正式开业,就登上当地火锅热门榜第一。原因是:和传统火锅店不一样,它更像一家文创菜市场,集潮流和复古于一身!
店里没有固定菜单,每一个食材分类都有专属档口:元气蔬菜铺、团结豆腐坊、阿荣肉铺、叁鱼水产档等等,“新鲜”贯彻始终。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公众号南宁圈
>每个档口都有个性复古的标语,服务人员现场点单,顾客推着小车子,穿梭在各个摊位前选菜品,现点现切,现点现做,看上哪样拿哪样.....吆喝声、买卖声此起彼伏。
可谓是把集市概念,100%融入到了鲜货火锅。提到“把菜市场搬到火锅店“,不得不提鲜货火锅鼻祖杨光会。
2015年,他们就提出蔬菜现摘现烫、牛肉猪肉进堂现卖,把菜从土壤直接搬上餐桌,顾客亲眼所见牛肉从整块切下来入锅的情景。
这不,“新晋排队王”吼堂老火锅门口也出现了“菜市场”,据说每天早上会更换成当天的新鲜蔬菜,后厨的蔬果备量不足了,直接来这里搬......
< class="pgc-img">>川渝仍是大本营,人均消费80元以上
鲜货火锅,并不是某种新品类火锅。很早之前,不少重庆火锅专门开到屠宰场旁边,以便采购新鲜牛肉牛杂。这便是鲜货火锅的雏形。
随着火锅分化,它开始走向连锁经营模式,在产品、服务、装修、运营等方面逐渐注重品牌化打造。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截止到2021年5月,部分鲜货火锅连锁品牌的现有门店数、人均、门店主要分布区域(根据窄门餐眼公开数据整理)。
< class="pgc-img">>>鲜货火锅多以直营为主,因为产品特殊属性,大规模开店受限,因此多在100家之内。
>起源于重庆,目前川渝还是大本营,依赖地域优势,就地取材,才有主打鲜货的底气,重庆人民喜欢吃、懂得吃,也是推动因素。
>人均消费基本都是80元以上,相比火锅人均消费60~90元,属于中高端水平。
>相对于“杨光会=鲜货火锅”的认知,以及火凤祥的明星效应,大多鲜货火锅的品牌效应稍显不足。
< class="pgc-img">>主打“鲜”;强调现场感;档口分工明确......
统观鲜货火锅,普遍存在几处共同点,分析如下——
当下火锅店都在追求“鲜”,但大多只局限在呈现上,比如央厨痕迹严重的,裹着保鲜膜,被整摆在雾气缭绕冰柜里。而鲜货火锅做得更大胆、更直接。
比如成都“火锅黑马”味道攻略,毛肚当天从屠宰场直供,在顾客眼皮底下处理改刀、上秤摆盘;鸭胗是师傅厨房现场剖解;小酥肉是现切肉现炸;糍粑是厨房现做,甚至包子都是自己剁馅自己包......
< class="pgc-img">▲味道攻略现场处理食材展示
>基本每家鲜货火锅店,都能看到明档挂着的新鲜牛肉,师傅现场切肉的身影。为了证明食材新鲜,集体打出广告语:从原产地和屠场直达餐桌,最快x小时。
好比映山红鲜货火锅,提出“菜品新鲜,拒绝冻肉”的价值主张,并提炼了“凌晨4点屠场现杀,送货上桌8小时”的产品信任状。
就连怂重庆火锅厂也在往“鲜货”上靠近。通过装盘、上菜方式多个维度体现其“鲜”的概念,比如上桌时通过“干盘挂肉、倒盘不掉”的方式来展示其新鲜。
餐见君还发现,大多数鲜货火锅都通过店内巧妙的档口形式,一来让食材看得见传达信任,二来增强体验感,三来可以让菜品的价值感更强。
比如,上文提到的吼堂,共设置有8个大小的明档橱窗,食材的操作都在顾客眼皮子底下进行。有炸酥肉的、切洗鹅肠毛肚、制作烧仙草......而且很巧妙地把各个出菜口做成了档口,摆出加工好的食材。
< class="pgc-img">▲吼堂
>无独有偶,先前餐见君去杨光会探店,进门处有个mini菜园子,放的都是应季蔬菜,标注着价格。除了蔬菜现摘、鲜肉海鲜现杀,还能看到各类档口,如杨家糖水铺、杨光会鲜汤铺、杨家米粉铺等。
以及前文提到的前进菜市,则是把档口分区做到了极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杨光会部分档口展示
>< class="pgc-img">>供应链是最大痛点,切勿噱头大于内容
如今,鲜货火锅被明星资本盯上,引发大大小小火锅店跟风,其背后原因有二:一是消费者对新鲜、健康的诉求成为主流,二是打造超级体验感,成为红海竞争利刃。
把握火锅品类分化甚至进化的趋势,彰显独特的品类特色,鲜货火锅,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方向。
< class="pgc-img">>那么它会不会和很多新模式一样昙花一现?答案是否定。
因为鲜货火锅和其它新品类火锅存在本质差异,首先它不是一个新事物,生命周期非常健康,其次,迎合消费升级需求,产品主义仍是王道。
味道攻略创始人钟清斌告诉餐见君,鲜货火锅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正往产品精细化发力,很多品类都有做深度开发的潜力,比如说牛肉,货源比较紧张,现切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如何解决这一痛点,还需深耕。
不容忽视的是,也不乏有投机分子,滥用鲜货的名头,食材质量根本跟不上,生命周期也很短暂。
所以,未来,阻碍鲜货火锅进一步做大的重要因素就是:食材供应链。要保证食材新鲜、及时,供应链的培养是关键。
最后,餐见君建议,扎扎实实从细节抓起、从原材料抓起,采购、储存、加工,都要更加精细,切勿噱头大于内容。
货火锅近些年,在当下的街头巷尾如雨后春笋般四处可见,而究竟什么是鲜货火锅,似乎始终没有定论。火锅原本只是人们千百年来的一种饮食习惯,可到了近现代,一个“鲜”字“迷惑”了大众舌尖。商家们频频揪着“鲜货”不放,活生生的把庖厨们搞困惑了:到底鲜货是什么?
< class="pgc-img">>历史下的鲜物进阶:鲜活地偏执
一般来说,传统的火锅应是屠宰场直供,能够在现场拿到现杀的牛肉、牛杂、毛肚等,这就是大家知道的早期的屠宰场火锅、生抠鹅肠火锅……时过境迁,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口味的变迁,不断有时蔬等更多品类成为可涮可烫的锅中物,人们便开始逐步要求青菜时蔬也须是天然净菜,并且所有食材须当天采购当天售完。
如果说这个“鲜货火锅”的自定义仅是“鲜”在活物菜品上,那这个“鲜”就并非是谁家新创,而是历史可鉴。
2010年11月,陕西西安咸阳考古清理出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时期秦墓。在墓的壁龛中发现了一件高20厘米、腹径24.5厘米,有盖的青铜鼎。令考古人员惊讶的是,鼎内竟然还有骨头汤。骨头经鉴定,被认定是狗骨,证明这是一锅狗肉汤,被圈内趣称为“狗肉火锅”。由此可见,这一锅“风味犹存”的骨汤,在当时必然是现场熬制的“鲜”汤。
< class="pgc-img">>火凤祥传承了这饱含历史属性的对鲜活的偏执,让鲜活有凭有据——食材由原产地标准化直采,保证新鲜度;精选云贵高原草料小黄牛的牛霖、吊龙、嫩肉部分,新鲜送达。在食材还未入锅前,火凤祥从供应链端,庖丁鲜切,完整保存食材的鲜活,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健康的诉求。
同时,在鲜货火锅的餐饮市场进阶中,结合应季时令,根据不同地域客户的所需,不断更新鲜货菜品时蔬酱料,从黄椒蹄筋锅底、现采柳松苗到激情藤椒酱、泰椒粒……让“鲜活”火锅的沸腾中更加“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
撕下标签的本源回归:鲜且明净
庖丁之惑,火凤祥有自己的全新诠释:鲜切还是现切,都不该是庖厨们对“鲜”的疑惑,而是把这一切的保障和传达,如何明净地让人们看到,才是“鲜货火锅”真正的诠释。如同涮羊肉的发明一般。
元世祖忽必烈的厨师随铁骑开疆扩土,迫于“锅友”主子开拔前一道“吃羊肉”军令,为保小命急中生智,发明了涮羊肉一事,正是实证了庖丁之刃鲜切现切才是“鲜”的渊源历史。
< class="pgc-img">>传统火锅的食材几乎都是上桌后的成品,常规的餐饮提前进货是免不了的。储备大量的肉制品和蔬菜,等菜品制作完成到上桌,期间也要花费几天时间,因而后厨制作的场景往往不对外可见。而火风祥的鲜正是在反其道而行之中得以佐证。
如果说“手打”、“现切”、“现做”只是现场鲜货感的标签,是征服消费者眼球的视觉呈现,而鲜货火锅也不过只是厨房冷气出逃、食材应季而采。那么火凤祥的本源回归操作,突破原有后厨的束缚,明档明厨可视化,让“鲜活”在分秒挥刀间上桌、现剪现熬鲜汤可喝。这,才是追求极致新鲜的商业价值。
鲜是一种味蕾极致的追求,鲜活及时送达固然是“鲜”的保障,但现切才是“鲜”肉眼可见的传递,让消费者直观体验感受产品价值,便是火凤祥对“鲜”的诠释。撕下单纯的操作标签,将火锅的鲜明净地呈现在桌前,这才是火锅的“真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