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颁奖仪式。
黄骏禧的自选菜“鸭梨醸小牛肉”受到老师启发而做。
11月30日下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暨粤菜产业发展交流活动在广州落下帷幕。大赛分“粤菜厨王赛”“粤菜新秀赛”和“粤菜精品评选”三大形式展开火热比拼,共决出“粤菜厨王”12名、“粤菜新秀”12名,选出“粤菜精品”13个。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韵桦、何颖思
本届“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暨粤菜产业发展交流活动亮点纷呈,通过竞赛竞技不断传承粤菜精华并发扬光大,擦亮“食在广州”的金字招牌,同时通过举办粤菜产业发展交流活动,搭建了技能展示、文化交流、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加速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向纵深发展,扩大粤菜品牌的影响力。在主会场举办了粤菜文化展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20000人次,网络直播观众点击量达10万人次,全方位传播了粤菜丰厚文化的底蕴。
在厨艺竞技板块,广东21个地市及香港、澳门共23个城市地区选送的123名选手同台竞技,通过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两大职业工种,分“粤菜厨王赛”“粤菜新秀赛”和“粤菜精品评选”三大形式展开火热比拼,共决出“粤菜厨王”12名、“粤菜新秀”12名。此外,大赛在厨王组的自选菜品中评选出“粤菜精品”13个;颁发“优秀组织奖”15个、“人才伯乐奖” 12个。
据悉,本次粤菜厨王两个小组实操成绩各前4名,将由广东省人社厅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打造粤菜师傅文化品牌
擦亮“食在广州”金字招牌
粤港澳三地同祖同源,对粤菜美食文化的认同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情感纽带。未来“粤菜师傅”的重点将放在人才培养上,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粤菜师傅工程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传承粤菜文化,打造粤菜师傅文化品牌,擦亮‘食在广州’的金字招牌。
——大赛裁判长黎永泰
“我们不只是教会一位厨师做菜然后去开店,而是大家要有一个共同信念,推动粤菜产业发展。一道菜既有文化、有故事,又好吃的话,大家都爱。国内外很多成功的餐饮品牌都是有故事、有味道的。”
——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庄臣
粤菜师傅工程具有独特的文化性,具有深厚的岭南文化内涵。如今粤菜师傅工程将粤菜师傅培养与粤菜美食、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相结合。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国门,打造弘扬岭南饮食文化的国际名片。 ——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
“厨王说”
在“厨王赛”中式烹饪的决赛中,来自广州酒家的陈郁才获得总分最高分,一举拿下第一名。在酒家里的厨政中心做研发的他,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厨,但他表示,为了这次比赛他训练了两个月,反复研究菜品和技艺。这次参赛,他还观摩了粤港澳各地的特色食材,“我都拍了照,这些当地的食材都对研发新品很有帮助。”陈郁才认为,随着“粤菜师傅”工程的推进,将能挖掘更多的粤菜人才。
“没想到家乡的味道能在大赛里拿到第一。”顺德均安蒸猪第四代传人李耀苏创新的均安蒸猪“鲜踪珍味”,夺得了中式烹调师的“粤菜精品”奖。他告诉记者,这道均安蒸猪是融合了蒸猪和烤猪的做法,用烤猪油泡猪杂,再用蒸猪手法制作。作为传人,李耀苏也收徒传授技艺,他认为,粤菜师傅工程将对技艺的传承很大作用。
“选手们以色、香、味、型、器、健康安全、精品艺术的理念,烹制出高水平的菜点,体现了新一代粤菜师傅综合素质水平。”大赛裁判长黎永泰点评道。
“新秀说”
本届大赛还专门设置“粤菜新秀赛”,为粤菜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平台。新秀赛的选手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全日制粤菜烹饪专业在校学生。新秀赛的规定菜肴是“菜远炒鸽片”,不仅考验刀工还要求对火候都要掌握得好。据总裁判长介绍,评委们评判的标准是按口味、质地、造型、色泽、创新、营养卫生等六部分进行评分的,满分为100分。经过比赛,来自广州的黄骏禧获得中式烹调师第一名、来自东莞的黄珊获得中式面点师第一名。
“广州仔”黄骏禧目前是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中式烹调专业的学生,学习中式烹调已经三年。他表示,他的自选菜“鸭梨醸小牛肉”,是受到老师启发而做,“在与老师讨论的时候正好在吃醸茄瓜,就想到水果与肉类结合会产生很奇妙的感觉。”
黄骏禧表示,他从小就爱吃东西和煮东西,明年毕业后打算继续深造就读大专。粤菜师傅工程启动后,他觉得学习中式烹饪“更有前途了”。
各组别前三名
中式烹调师
厨王组:
陈郁才 广州
谢灿杰 广州
李耀苏 佛山
新秀组:
黄骏禧 广州
孙樊涛 广州
杨胜文 惠州
粤菜精品:
李耀苏 佛山
吴颖生 广州
吴计全 佛山
中式面点师
厨王组:
孔建雄 广州
潘普煌 广州
张添文 广州
新秀组:
黄珊 东莞
冯舜怡 广州
陈珮瑜 广州
赵加卫 澳门
陈泳洁 广州
港澳大湾区名厨汇聚世界美食之都,佛山这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谁与争锋!12月28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暨粤菜文化交流活动在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落下帷幕。来自广东21个地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选送的近150名厨艺大师进行火热比拼,大湾区顶尖“粤菜师傅”最终出炉!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赛设置多重奖励,包括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晋升职业资格等级、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等,为培育和扶持更多优秀的粤菜师傅保驾护航,助力深入推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
现场:
这场粤厨技能大赛佛山元素“霸屏”
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暨粤菜文化交流活动闭幕式上,香云纱时尚秀《美·秀》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佛山特色的香云纱与粤菜美食相结合,捞起鱼生、家乡酿鲮鱼、艇仔粥、辣味煲仔饭等美食依次展开。
佛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是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粤菜文化历史底蕴。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以佛山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元素处处可见。在开幕式上,岭南文化特色节目《粤菜江湖 风云再起》拉开活动序幕,该节目展现的武术、粤剧,是岭南的重要文化符号。在佛山的美食展位上,镬耳墙、丰收大盘鱼、双皮奶等岭南文化元素也随处可见。
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岭南文化的一大特征,在粤菜中具体体现为三大菜式,即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值得关注的是,大赛首次引入粤菜三大菜系这一概念。在中式烹调师粤菜工匠组,大赛也将首次采用三个菜系单独评比。
“不时不食”“粗料精做”是粤菜的一大特色,这也非常考验粤厨的匠心。在比赛开幕式上,粤菜三大菜系的粤菜师傅代表们分别展示了各自的拿手绝活。其中,广府菜的粤菜师傅代表、顺德名厨林潮带现场展现了“气球上蒙眼切土豆丝”这一绝技。
为了增加难度,林潮带还在砧板上放了几颗钉子,头顶一碗水,这不仅考验厨师的刀工,更考验厨师的专注程度。舞台上的主持人以及台下的嘉宾、观众屏息凝神,见证着粤厨的精湛刀法。在众人的见证下,不一会儿,土豆丝就被切成细丝,薄如蝉翼!而气球毫发无损,头顶的一碗水也稳如泰山,这令现场嘉宾、观众叹为观止!在林潮带身后还有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代表们进行同台演绎,充分彰显粤菜师傅的新老传承。
据悉,此次大赛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协办。其中,赛事支持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和场地支持单位广东顺德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获颁纪念牌匾。
犀利:
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烹饪角逐
在闭幕式上,最惊心动魄的环节莫过于颁奖仪式。第三届粤菜师傅技能大赛裁判长、注册资深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粤菜烹饪大师黎永泰对参赛人员进行技术点评并宣布成绩。
“此次大赛展现了粤菜师傅的工匠精神、拼出了最高烹饪水平,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游客、观众也获得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总体而言,这是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烹饪角逐。”黎永泰表示,此次大赛呈现出三大特征:参赛选手学历是历届大赛中最高的;烹饪中充分展现粤菜三大菜系的风味特色;食材使用地道、合理。
黎永泰建议粤菜师傅们在研制菜肴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粤菜饮食文化研究,菜肴的装盘要与时俱进。此外,要严格遵从大赛规则,防止偏差和随意性。
据了解,中式烹调师(广府菜)和中式面点师粤菜工匠组,中式烹调师“潮汕菜”和“客家菜”,中式烹调师和中式面点师粤菜新星组均设置一、二、三等奖。前三等奖的选手由竞赛组委会颁发丰厚奖金。粤菜工匠组中式烹调师“广府菜”前4名、“潮汕菜”及“客家菜”第1名及中式面点师前4名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按有关要求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并可申请晋升竞赛工种的高级技师。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以大赛为契机,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全域同城化的利好加持下,广州、佛山如何利用广佛极点优势,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尹伊表示,“在此次大赛中,广州的金牌数占比较大,展示了广州落实粤菜师傅工程的成效。佛山也是具有鲜明广府文化特色的城市,广佛要做好联动,共同推进粤菜文化传承。”据悉,作为此次大赛的东道主,佛山派出8名选手参赛,其中7人获奖,实力不容小觑。
各组别一等奖名单:
“中式面点师?广式点心”工匠组一等奖:广州 李国友
“中式面点师?广式点心新星组”一等奖:江门 冯高翔
“中式烹调师?粤菜工匠组广府菜系列”一等奖:广州 肖金旺
“中式烹调师?粤菜工匠组潮汕菜系列”一等奖:潮州 翁泳
“中式烹调师?菜工匠组客家菜系列”一等奖:惠州 邹建平
“中式烹调师?粤菜新星组”一等奖:惠州 张正龙
比赛“东道主”佛山获奖名单:
中式面点师?广式点心新星组:刘家杰 二等奖。
中式烹调师?粤菜工匠组广府菜系列:吕文锋 二等奖;郭元增 三等奖;陈永洪 优胜奖。
中式烹调师?粤菜新星组:梁均毅 二等奖。
中式面点师?广式点心工匠组:邹越奇 优胜奖;梁嘉裕 优胜奖。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王名润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名润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罗林
人说:工作是一种修行。
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在过去的5月20日带领团队参加比赛的中国烹饪大师们就是这样一群为烹饪美食奋斗终身的“匠人”。
一个带着谦逊的"匠"字,给了脑海中浮现出某世纪陈旧画面的机会,画中可能是拿着小斧的木匠,可能是手握三角刀的皮匠,可能是抡着铁锤的打铁匠……相同的是画面中的他们都有一双专注的眼神,手执技艺之人,还有我们不常见的灶台案边持锅掌勺的大厨们,从砧板到热锅,到我们口中百味,唯有这匠心难得。中华民族烹饪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厨艺的传承已经渗透到华夏儿女的心中。
第二届中国烹饪大师创意赛于2016年5月20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精彩落幕。这一届比赛是由10位中国烹饪大师带领团队参赛,本次大赛由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助理秘书长、中青年名厨委秘书长邓国雄主持。中国烹饪大师与其团队以“刀下生花飞丝片、锅中翻腾料自歌、油盐酱醋共交融、鲜香酸辣百味生”的烹饪过程诠释了这一次主题“工匠精神、技行天下”,他们在追求菜品完美极致同时,又培养了打磨菜品的厨师接班人,让厨艺得以发扬与传承。
{评委篇}
导师兼裁判长:中国烹饪大师、高级中式烹调技师 黎永泰
导师:中国烹饪大师、高级中式面点技师 何世晃
导师:中国烹饪大师、高级中式烹调技师 林壤明
总指挥:中国烹饪大师、广州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餐协中青年名厨委执行主席 邓广荣
评委:中国烹饪大师、高级中式面点技师 徐丽卿
评委:中国烹饪大师、高级中式烹调技师、顺德厨师协会会长 罗福南
评委:中国烹饪大师、广州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餐协中青年名厨委执行副主席 卢锦泉
评委:中国烹饪大师、高级中式烹调技师 梁灿然
评委:中国烹饪大师、高级中式面点技师 黄认稳
{荣誉榜}
第二届中国烹饪大师创意赛金牌团队和个人金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顺德御膳集团:连庚明;冯显国,林星发,宋海烈。
东莞横沥牛庄:罗坚波;陈勇,池石坚,岑柱喜。
佛山市南海旺阁渔村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吴荣开;林云建,邵家威,岑毅强。
清远市清城区嘉兴渔村酒家:陈志雄;谭建勇,郭清,蒋会江。
深圳比特咖啡精英厨师团队:周伟武;梁松青,施华鸿,卢汉权。
广州市希尔顿逸林酒店:罗创忠;刘林波,谢锐杰,张伟星。
广东省东南亚菜系团队:黎碧雄;卢杰桓,李启明,宋剑辉。
韶关市餐旅烹饪协会:林坤全;叶常云,徐乐铁,卢义龙。
广州厨大班饮食有限公司:黎信威;张达棉,汤海明,李壮勤。
广州华威达酒店(大厨作坊):王桂荣;郑柏中,王伟才,赖海祥。
特别鸣谢: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广东省各地市餐饮协会(商会)
唯一指定富硒麦芯粉供应商:东明县益康源食品有限公司
唯一指定酱香酱油供应商:山东鲁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唯一指定餐具供应商:广东金强艺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唯一指定餐桌布草供应商:广州泰唐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唯一指定智能蒸柜/唯一指定西餐炉供应:深圳瑞克酒店设备有限公司
唯一指定万能蒸烤箱供应商:佳斯特JUSTA
唯一指定厨具供应商:广州市新新厨具制造有限公司
厨师服饰供应商:广州靓厨服饰有限公司
唯一指定洗碗机:昭和(厦门)自动化洗净设备有限公司
精彩现场回顾:
微信ID:gra2008
长按左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