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4日,蜜雪冰城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蜜雪冰城”加前缀、后缀或文字变形都是假冒门店。
龙江大庆肇州县一家奶茶店因“店员没有第一句话就要求客人扫码”被勒令关停,此事持续引发关注。11月14日,南都记者咨询涉事的蜜雪冰城商铺店员了解到,目前该店已恢复正常营业,外卖平台亦显示可正常下单。另外,南都记者就此事向蜜雪冰城总部了解相关情况,相关负责人对问题未予置评。
南都此前报道,近日网上热传一则某地市场监管局人员以“店员没有第一句话就要求客人扫码”为由勒令奶茶店蜜雪冰城关停一天的视频。11月11日晚,肇州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肇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执法不当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通报”。通报称,11月11日,网上出现反映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执法不当的信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由县纪委监委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
经查,11月10日9时54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王某某等3名工作人员对县城内营业场所某奶茶店疫情防控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奶茶店服务员对进店三名执法人员说“欢迎光临,扫一下码”,执法人员称“说晚了,第一句就应该说扫码”。随后亮明身份,系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认定该奶茶店没有严格执行扫码、验码规定,勒令奶茶店关停一天。
通报指出,事件发生后,王某某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的严重性,已经当面向奶茶店经营者道歉,并取得了谅解。鉴于王某某等人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执法不规范,方法简单粗暴,态度生硬,以商家没有第一时间要求扫码为由故意刁难,以检查为名滥用职权,在社会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依据相关规定,县纪委监委给予王某某政务记过处分并建议调离执法队伍;给予工作人员金某某、赵某批评教育处理;给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主管副局长康某诫勉谈话处理;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进行深刻检查。
通报称,“此次事件暴露出我县个别执法人员执法态度不端正、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素养欠缺等问题,我们将深刻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网民的关注和支持,诚恳接受社会监督。”
12日,肇州县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暨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调度会议,针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执法不当事件提出,要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学会换位思考,耐心细致周到做好防疫工作,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采写:南都记者 黄嘉丰
源:中国消费者报
近日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
《关于继续抓好外卖商家营销规范
防止餐饮浪费的通知》
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
持续规范餐饮外卖营销行为
有效防止餐饮浪费
按照《通知》要求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
福建部分外卖服务平台及商家
仍旧存在一些容易造成餐饮浪费的现象
......
01
起送价设门槛须凑单
《通知》要求网络餐饮平台合理设置餐品起送价格、餐饮外卖商家合理确定起送价格。
记者调查发现
受起送价限制
单价低的餐品很难单件配送
蜜雪冰城点了2杯饮品仍达不到起送标准。资料图片
3月31日,记者登录外卖平台蜜雪冰城西洪路店,“现煮奶茶”栏目,共展示13种饮品,备注16元起送。记者下单1杯珍珠奶茶(7元/杯,打包费0.6元/份)、差8.4元起送;下单两杯珍珠奶茶,显示15.2元,差0.8元起送。无奈之下,记者又选购了1杯售价5元的冰鲜柠檬茶,页面这才显示20.8元,预估另需配送费0.4元。最终,记者支付21.2元购买了3杯饮品。记者搜索该店36款饮品,低的5元/杯、高的11元/杯,均未超过起送价16元。记者统计发现,如果单点一款饮品,其中有13款产品必须点3杯以上才能起送。如果不想选择3杯饮品,那么第二份饮品要么选择单价更高的饮品,要么选择同款但分量更多、价格更高的大杯饮品。
蜜雪冰城点了3杯饮品才达到起送标准。张文章/摄
记者根据外卖平台上20余种美食分类进行调查,发现都设有起送价。以地方菜系为例,记者对排名前10位的商铺进行查询,其中“刘一手水煮鸭胫”起送价最高,达108元。
记者进入该店铺,发现共有50余种菜品和饮料,价格从几元至几十元不等。记者在该店铺下单3份小吃(其实是5份,其中一款要求3份起购)页面显示83元,差18元起送。之后又下单3份下酒菜(其实是5份,其中一款要求3个起购),页面显示100元(打包费尚未计入),仍差1元起送。无奈之下,记者再点了一份3元米饭,外卖页面方提示去结算。
“刘一手水煮鸭胫”下单3样菜品合计百元仍达不到起送标准。资料图片
02
同类商家“起送价”差异大
记者还对外卖平台中的不同菜系分类进行调查,发现各菜系排名前5位的商铺几乎均设有起送价格,但同类商铺起送价格差异较大,有的甚至相差数倍。
麻辣烫冒菜菜系中,“冒大仙火锅冒菜麻辣烫”起送价最低,为15元起,而“率性川渝冒肚”满68元起送。
日料寿司菜系中,“优鲜三文鱼?刺身?寿司”30元起送,而“米鲜宫坊(寿司?刺身)”满98元起送。
香锅干锅中,“觉世双椒(麻辣香锅.鼓楼店)”起送价10元,澄胖子川菜馆满90元起送,两者相差9倍。
个别商家没有设置起送价格,这些商铺要么所有商品单价均较高,要么对商铺内的低单价商品标注“单点不送”。
如大牌水煮鱼(省府直营店)未设置起送价,但该店特色小吃红糖糍粑、油炸小酥肉、柠檬酸辣鸡爪均单点不送。记者点了上述3样菜品合计70元,仍显示单点不送,除非点该店单价88元以上的招牌水煮菜。
03
主食参加“满减”无限制
《通知》要求网络餐饮平台优化满减凑单机制,不得将主食纳入满减优惠展示范围。
记者调查发现
外卖平台对主食参加满减活动
并无限制
部分商家对消费者多点主食
参加“凑单”也无消费提示
记者进入蜀都丰?水煮鱼川菜湖东店,页面显示有“128减5、160减10”的满减活动。记者下单一份标价为129元/份的招牌手工水煮活鱼,页面显示“127元,券后约122元”“已减10元,再买28元再减5元 去凑单”。记者下单一份主食灵魂猪油炒饭(28元/份)后,页面显示“已减15元”。也就是说,在这家店主食可以参与满减活动。
记者进入“有蘸?闽南姜母鸭”店,页面显示有“48减少4、98减7、158减12、208减16”的满减活动。记者下单葱油猪舌38元/份,页面显示“已减7元,再买9元再减4元 去凑单 ”。记者看到该店所有菜品的单价均在18元以上,只好到主食页面点了3份稻花香米饭(3元/份),刚好凑足9元。这时,页面显示“已减11元,再买47元再减3元”。显然,这满减活动根本不想停。
记者进入“邓小厨闽北光泽菜”,显示有“40减3、58减5、78减7、128减9、158减11”的满减活动。记者下单了一份24元的酸辣芋头丝、一份26元的韭黄炒蛋,页面显示“已减8元,再买6元再减2元 去凑单”。于是记者点了3份标价为2元/份的米饭,页面立即显示“已减10元 再买17元再减2元 去凑单”。在此“凑单”过程中,平台及商家均未禁止主食参与满减活动,未对用户多点主食“凑单”的行为、主食与菜品份量匹配异常的问题进行提示。相反,平台及商家仍在鼓励用户再“凑单”。当天,记者收到“邓小厨闽北光泽菜”外卖时,发现未使用食安封签。
“邓小厨闽北光泽菜”点多份主食参加凑单并无提示,外卖餐品上无食安封签。张文章/摄
福州消费者陈女士告诉记者,有时候为了能通过多点一些主食或饮料“凑单”,但多点的食物也吃不完,最后造成浪费。
04
小份餐品成稀缺品
《通知》鼓励平台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商家开发、提供、推广小份餐品;引导商家合理确定数量、分量,提供小份餐品,如实展示餐品信息,发布适量点餐提示。
记者调查发现
外卖平台上小份餐品较为罕见
很少有商铺标注有小份餐品
在福州经营餐饮多年的刘经理告诉记者,防止食物浪费需各方努力。外卖平台应考虑行业特性和成本,与监管机构和协会共同设定合理的起送价,并针对不同业态设定起送标准。为避免主食参与满减造成混乱,应优化凑单机制,保证合理性,避免增加消费者负担。小份餐品需由行业协会制定统一标准,包括价格和分量,并在外卖平台首页推广,同时给予提供小份餐的商户流量支持,鼓励消费者选择。
福州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吴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消费者按需购买、理性消费,不要为凑单造成食品浪费。同时,平台和商家也应该优化配送方案,方便消费者选择,共同做好防止食品浪费的工作,切不可一味追求销量,设置不合理的门槛,诱导消费者多点商品,造成浪费。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张文章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