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闭店比开店还多!咖啡赛道开始“大滑坡”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第 3863 期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蔡大柒咖啡遇冷,有品牌增收不增利,有品牌营收、净利润双下滑近1年的时间,咖啡赛道以难以想象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3863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蔡大柒



< class="pgc-img">

咖啡遇冷,

有品牌增收不增利,

有品牌营收、净利润双下滑


近1年的时间,咖啡赛道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狂飙”,各品牌加速下沉,加速拓展,跨界入局者不断,价格战正火热。


高昂的增长态势似乎在2024年第一季度突然放缓。据不完全统计,3月份连锁咖啡品牌的开店数仅为592家,与2月份相比,减少了近300家,各大品牌的开店速度明显放缓。


今年咖啡真的有点冷了,不仅开店速度降下来了,还不赚钱了,似乎拐点已到。


瑞幸和星巴克接连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财报。从数据上来看,并不是很乐观。


先是瑞幸,数据不错,营收增长,但略有亏损。


瑞幸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总营收为62.78亿元,同比增长41.5%。一季度月均交易用户数从2023年的2949万人次,增长至5991万人次,同比上涨103.2%。


但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亏损6510万元,营业利润率为-1%。2023年同季度公司净利润达6.784亿元,营业利润率达15.3%。


< class="pgc-img">


之前稳定增长的星巴克,营收业绩、净利润双双下滑。


星巴克的2024财年第二财季数据(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显示,星巴克实现营收85.6亿美元,同比下降2%,同期净利润为7.72亿美元,同比下降14.96%,也明显低于市场预期。


第二大市场中国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1%,此前市场预期为下降1.64%。


< class="pgc-img">


另一咖啡赛道的“搅局者”库迪咖啡,也在近日被曝出,为吸引加盟商,招商时使用陈旧的数据,提供的人流数据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选址的不谨慎,门店周边人流量稀少,日销售额难以达到预期的400杯。有加盟商提到,自家门店日销200杯,就能在当时整个大区上千家门店中跻身前30。


大品牌的疯狂拓展,正压缩中小咖啡品牌的生存空间。价格战之下的中小咖啡馆品牌纷纷退场,闭店潮来袭,五味杂陈。仅在2023年,就有3.5万家咖啡店,消失在行业混战中。


更有相关从业者大胆预测,“普通人在咖啡赛道没有未来,开一个,死一个!”


一开咖啡馆的朋友在采访时提到,“最近店里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是买杯咖啡就走,没太有时间坐着喝,但一杯酒要三四十,很多人都会选择瑞幸、库迪。个体卷不过资本,价格、上新、口味,都卷不过人家。”


曾获得咖啡烘焙大赛中国总冠军的「咖啡王老湿」,在广州开了浅原咖啡,曾经的2家店都是所在区域大众点评榜的TOP1,每天慕名而来的人很多,复购率很高。


< class="pgc-img">


运营近5年的琶洲店在4月底彻底关停,咖啡王老湿在社交媒体写到,“有很多熟客在节日前消费一杯,留下自己想说的话,留下一个拥抱,感动常在,明天开始收拾东西。”


5月16日,咖啡店里的大型设备被他餐饮回收的朋友处理掉,终于画上了句号。闭店原因,他很简单地写道,“合同到期,疫情后收支很平衡,思考后考虑放弃”,言语平静,却有着些许无奈。



< class="pgc-img">

搅局的库迪,

将咖啡赛道拉入低价战“泥沼”


4月份,连锁咖啡品牌的开店数超过了1000家,与此同时,库迪咖啡宣布现行门店补贴政策将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


从库迪的角度来看,价格战将变成持久战,第一季度数据大涨、盈利略有下降的瑞幸,似乎让库迪看到了“搏杀”的一丝丝希望。但价格战的开启,将咖啡赛道拖入到了缓慢致死的沼泽地。


< class="pgc-img">


2023年5月11日,库迪咖啡宣布开启“夏日冰饮季、天天9.9”的促销活动,这活动将持续到7月30日。这之后,9.9一杯咖啡的接力棒交给了瑞幸。


8月1日,瑞幸第二季度的业绩沟通会上,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宣布把9.9元活动常态化进行下去,“决定此次活动将至少持续两年”。


本就价格很低的幸运咖,也加入了价格战的风潮,推出了9.9元两杯的活动。不在同一价格带的星巴克,也在通过团购、会员优惠券的方式,“悄然”降价,一杯咖啡的价格从30多块已经降到了20多块。


持续的价格战正挤压着门店的盈利空间。


有人根据库迪开在杭州的一家店,大致算了一笔账,“一杯咖啡九块九,总部给你结算七块五左右,1块多算是它的管理费用,包装1块,咖啡都1-2块,奶2-3块,一杯咖啡成本在4-5块,结算下来,毛利只有2块,理想状况,一天做800杯,毛利有1600多块,还要扣除房租成本、人力成本,细算下来,还要倒赔很多。”


社交媒体上时不时蹦出库迪咖啡闭店的消息,一员工在评论区写到,“最近入职了库迪,因为之前在其他咖啡店做过,跟库迪一样的原材料,员工工资压的很低,但是售价二十几一杯,所以我每天都在思考库迪9.9一杯老板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门店增长神话的反面,似乎“埋雷无数”,一边倒闭一边开店的疯狂已是日常。被价格战压得喘不过气的中小咖啡品牌,退场只是时间问题。


此时的咖啡赛道,入局,等于进“泥沼”,陷进去,就很难出来。



< class="pgc-img">

大“逃杀”之后,咖啡竞争将再升级


面对拐点已至、略有下坡的咖啡赛道,我们仍有无数疑问。例如,降下来的咖啡价格还会涨回去吗?咖啡价格战的尽头是什么?还要持续多久?


涨回去,当然不可能,消费者心中锚定的咖啡价格已经是“9块9”,并以此来衡量整个咖啡赛道的产品。


从过往的商业案例,如共享单车“混战”、网约车价格战来看,价格战的终点可能是消费习惯的养成。从这一角度看,咖啡市场的广阔、下沉市场的潜能,咖啡赛道的价格战暂时看不到尽头,遥遥无期。


另一个角度来看,价格战的终结也有可能是某一强壁垒的出现,意味着咖啡赛道的竞争格局将再加剧,不再是价格层面的竞争了,而是如当下新茶饮一样,营销、产品、供应链、组织力、数字化,各方面都要强。


< class="pgc-img">


持续的价格战压缩着各品牌的利润空间,为了牟利,有些门店不得不掺杂一些价格低廉的豆子,咖啡品质不一,有些品牌甚至在为了低价,用了之前都不敢用的豆子。


在产品层面,咖啡奶茶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产品的同质化也越发严重,果咖、茶咖、米咖、椰咖,一个品牌成功上新后,其他品牌便开始模仿、跟风……


无论是品质还是独特性,产品层面的困境都能成为品牌跳脱出价格战的很好抓手。价格混战的过程中,赛道也在细分,也会有高品质的咖啡品牌出现,满足部分咖啡爱好者的需求。


< class="pgc-img">


说到最后,看似处于下坡路的咖啡赛道,实则正开启一场“大逃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近身肉搏,退场与转型之后,这个赛道或许会走上更为激烈的竞争格局,但焦点绝不再局限在价格上。

<>

所有餐饮品牌都在全力拓店的当下,这个咖啡新秀品牌却抄了一条“近道”,新模式下第一天就发展了52万家“加盟商”。


◎ 餐饮老板内参 王菁 发自上海

1

一天拓店52万

连咖啡“让天下没有难开的咖啡馆”?

8月1日,连咖啡正式在微信中上线小程序“口袋咖啡馆”,用户可以自行装修和上架商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家咖啡店

< class="pgc-img">

通过裂变效应,“口袋咖啡馆”规模迅速扩大,上线首日PV(页面浏览量)超过420万,累计开出咖啡馆超过52万个,卖得最好的用户当天就卖出200多杯,足以媲美很多小型的线下咖啡馆。

据内参君了解,连咖啡第一阶段的目标是达到100万家“门店”。按上述速度测算,近日完成目标并非难事。

这种“拓店”方式,引起了消费者和餐饮行业的极大关注,有人预测,“口袋XX”也许会成为下一个新零售风口

2

“口袋咖啡馆”

挠到了顾客的哪些痒处?

爱咖啡的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咖啡馆梦想,而“口袋咖啡馆”利用一款小程序把它变成了现实。短短几天近百万人蜂拥开店,这得益于连咖啡对于互联网营销的精准把握。

- ? -

游戏化思维

开启小程序社交新体验

社交基因只是基础,要想让用户主动成为“推销员”,实现有效扩散引爆朋友圈,在产品设计上需要给用户提供足够的动力,“我们认为真正的秘密,是连咖啡对游戏化思维的运用。”连咖啡CMO张洪基说。

< class="pgc-img">

他表示,口袋咖啡馆做成了一个经营游戏,产品上很用心地做了不少游戏化设定,在成就感、体验感、真实感上都用心良苦:

口袋咖啡馆自带社交基因,在装修完成后,用户需要将小程序分享到微信群或朋友圈,才能正式开业运营。另外,在发现里,用户还能去明星馆、去过的馆、附近的馆串门,看看其他咖啡馆做得怎么样。

- ? -

温和的裂变式营销

同时收获影响力和口碑

裂变式营销一直都是一种毁誉参半的模式,商家喜欢它,因为它实在太有效了,抵触者则认为这种方式把情感连接直接用来变现,赤裸又短视。

善于玩社交的连咖啡始终在探索,在不断的尝试和改进中形成了独特的新社交电商思维。

在咖啡品牌中率先尝试的拼团,通过“老带新团”和“全民参与”,同时做到了拉新和促旧,立刻成为各餐饮品牌竞相效仿的模式。

连锁巨头很快跟进,肯德基在昨天正式开启拼团模式,还为拼团活动专门上线了一款小程序“肯德基WOW拼团”,从界面上来看,和连咖啡的拼团页面高度相似。

< class="pgc-img">

到现在,连咖啡基于服务号,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交裂变逻辑,实现了用户的爆发式增长,也是3月份拿下1.58亿元B+轮融资的底气所在。这套玩法有两个核心支点:

首先,每个连咖啡的用户首次下单时都会获得一个福袋,它可以分享至微信群和朋友圈,每个福袋中有50张不同类型的优惠券,理论上一个订单可以裂变成50个新订单,或者说50个新用户。

< class="pgc-img">

其次,为了让用户自发转发福袋,连咖啡设计了一套“成长咖啡”体系。微信好友通过用户的福袋关注并下单,本人至多可获得0.35杯成长咖啡奖励,当成长咖啡累积满0.8杯就可以免费兑换。

在新上线的口袋咖啡馆当中,每一杯销售出去的咖啡都会有0.1-0.3杯的成长咖啡奖励。“成长咖啡”不是现金,只能在连咖啡的体系内消费使用。这样一来,消除了“利用朋友圈赚钱”的不适感,同时用户粘性也更高。

- ? -

All in小程序

连咖啡为何如此钟情微信平台

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推出了自己的APP,他们心甘情愿投入高额的研发和推广成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形成只属于自己的销售闭环。这样的闭环,连咖啡为什么不要呢?

< class="pgc-img">

“连咖啡始终坚持无限靠近用户,既然用户现在80%以上的时间都在微信上,那我们在微信给他们提供服务,是最合理的选择。”张洪基说。

不可否认,销售闭环有它的优势。但是在共享互联的时代,想着把资源都圈起来自己独享的难度不断加大,闭环的性价比也可能会越来越低

近几个月来,连咖啡更是all in微信小程序,以两个阶段的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微信平台的购物体验:

第一阶段在年初,连咖啡认为小程序就是效率的放大器,通过拼团这个玩法,把流量和转化都放大了好几倍,实现了非常可观的增长。

第二阶段是现在,连咖啡试图通过小程序打造一个全新的连咖啡,让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咖啡馆就是最好的体现。

如果口袋咖啡馆按照预期进展,那么连咖啡将变成一家拥有上百万“营业员”和“加盟店”的互联网咖啡品牌,其势能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流量日益紧张的当下,无疑令人艳羡,“我们期待口袋咖啡馆会成为一个长期项目,而不只是一个刷屏营销案例。”张洪基说。

- ? -

打破“新零售”定义

餐饮品牌可以探索的还有很多

细究起来,“新零售”这个词,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首次出现于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的演讲。在此之后,阿里始终以眼花缭乱的场景为“新零售”落地创造着话语高地。

< class="pgc-img">

这就是“造概念”的好处,整个中国消费市场对于新零售的想象,很大程度上被局限于阿里系的各种新零售矩阵形态。而在阿里系之外,世界真的还很大,不是只有无人店铺、超市里开餐厅才叫新零售

连咖啡的“口袋咖啡馆”就是一次对于新零售的“新探索”,游戏、社交、销售、场景等多个维度排列组合,再把这些变种模式深度绑定在微信等目标平台上,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新零售创意模式。

“通过微信小程序,个人做商家的成本大幅下降。品牌做去中心化的分销平台,为个人卖家提供基础服务,迎来新的增长点。连咖啡的口袋咖啡馆初战告捷,也许还会出现口袋奶茶店、口袋海淘店等。这都是小程序带给我们的想象力。”张洪基解释道。

三个步骤

拥有你自己的咖啡馆

张洪基介绍,用户开口袋咖啡馆只需三步:

- ? -

装修店铺

选择店铺背景、自己的形象、店铺装饰,把店铺布置成你喜欢的样子。张洪基介绍,虽然是线上的虚拟咖啡馆,但也希望让用户获得更真实的经营体验。

< class="pgc-img">

- ? -

整理菜单

挑选咖啡馆上架商品,每家咖啡馆只能上架5个SKU。口袋咖啡馆的定价都低于官方价,最低的只要9元每杯。

< class="pgc-img">

在张洪基看来,装修一家咖啡馆来吸引用户开馆只是第一步,如果没有后续的运维,那么只会昙花一现。除了熟人社交的背书外,官方也给予了可观的优惠政策,增加用户从好友的咖啡馆下单的动力。

- ? -

上架售卖

生成咖啡馆图片,分享到朋友圈,邀请好友点赞或购买咖啡。每家咖啡馆都有自己的网红指数。通过好友来访、卖出商品和完成任务,都可以增加网红指数。

< class="pgc-img">

这一招非常巧妙。一方面,让口袋咖啡馆的经营状况从模糊变得清晰直观,用户受到刺激会产生压力或动力,从而投入更多精力;另一方面,完成任务即可提高指数,也让用户的努力可以得到及时反馈,获得成就感。

日,两段咖啡店店员与顾客发生冲突的视频引发关注。其中一段视频中,男店员掌掴女顾客;另一段视频中,女店员用咖啡粉泼向女顾客。相关视频显示,冲突的起因均是顾客反映等待时间较长,事发的两家咖啡店均属于Manner品牌。

针对此事,Manner所属公司21日晚发布声明称,将积极整改和调整,优化门店运营安排,尽可能减少顾客等待时间,同时加强对咖啡师的日常关心。

一家Manner咖啡门店。图据视觉中国

接连发生店员与顾客冲突,将这一“网红”咖啡品牌推上风口浪尖。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一些面积比较小的Manner门店,常常只有一名员工包揽门店所有事务,工作量不小。“Manner有员工称8小时内要做500杯咖啡”更是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榜。

日前,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家咖啡、餐饮连锁企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探寻相关连锁企业门店人员工作时长和人员配比问题。

不少受访者表示,与顾客直接发生冲突肯定是要尽量避免的行为,但近些年不少餐饮连锁企业由于人力成本缩减、内部考核增强等,很多一线基层员工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有所增加,但相关企业对于员工的这种情绪和压力并没有进行专业的疏导,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靠员工自己“消化”。

Manner所属公司发声明:

第一时间向顾客道歉

将加强对咖啡师的日常关心

据Manner官网介绍,该品牌于2015年成立于上海,品牌隶属于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主打产品有拿铁咖啡、浓缩咖啡、意式咖啡等。基于上海本土咖啡文化向全国辐射,目前在全国设立直营门店共计500余家,发展至今已是中国最大的精品咖啡连锁品牌之一。

“相比于其他连锁咖啡店,Manner算是一个新品牌。咖啡种类比较多,尤其是一些店的装修比较新潮,很多人会去打卡拍照,算是近些年比较受欢迎的一个网红品牌。”北京一名咖啡行业从业者这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有网友表示,作为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与顾客发生激烈冲突肯定需要避免,但也有人质疑是否咖啡店给店员安排工作量太大,导致店员的“情绪崩溃”。

一名曾在Manner工作过的咖啡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Manner品牌在各城市的知名度是有所区别的,在上海、北京等城市,知名度相对较高;在西安、福州、合肥等二线城市,客流量还不算大。

“因此,上海、北京等地的门店是最忙的,点单的人也多。但无论在哪儿,品牌对于顾客反馈都比较重视,甚至可以说非常严格。”这名咖啡师表示,其之前工作的门店,如果平台上有顾客给了差评或表达不满,就必须要回复表达歉意。

对于此次冲突事件,Manner所属公司在21日晚发表声明称,冲突事件发生后公司第一时间向顾客致歉,也对当事咖啡师进行了安抚。公司管理层深刻意识到自身不足,表示会重新审视自身,积极整改和调整,包括加强对公司全体员工的培训与教育;优化门店运营安排,尽可能减少顾客等待时间,提升顾客服务满意度;加强对咖啡师的日常关心,畅通咖啡师关怀通道,提升咖啡师的工作舒适度,关注咖啡师健康。

公司声明截图

前业内人士:

“付出与投入不对等”

基层员工月薪3000多元是常态

今年30岁的刘女士曾在一家国际咖啡连锁企业的西安某门店担任店长,今年年初,她选择离职。在她看来,“付出与投入不对等”是自己选择离职的最大原因。

刘女士表示,她大学刚毕业开始,便在这家国际咖啡连锁企业的门店工作,从基层店员做起。“主要是感觉品牌很大,刚入职以后的培训非常正规,并且明确未来的晋升方向,还带着新员工仔细了解品牌文化、咖啡文化,感觉会有无限的希望。”

刘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并不想“吐槽”原来的企业,但是工作强度大,确实也是这家咖啡连锁企业一线门店的常态。

刘女士说,虽然理论上企业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并且有双休,但实际上,这个“理论上班时间”很少能落实在她身上——一线门店都缺人,活儿就在那儿摆着,不能不去干,不干的话,门店工作就要停摆,“尤其是在后来做了店长之后,需要负责的工作就更多了,加班当然也更多。”

刘女士表示,即使其之前所在的这种国际品牌咖啡企业,在西安这样的二线城市门店,基层员工月薪普遍只能在3000多元;她自己最后做了店长,月薪能够达到7000多元。“付出和薪资不成正比,但很多年轻人觉得这是正规企业,品牌也比较响亮,工作环境看上去比较舒适,所以不少人也会坚持干下去。”

餐饮业从业者:

连锁餐饮企业削减人力

员工收入不涨,但工作量增加

在一家国际餐饮连锁企业任职的郭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现在不少连锁餐饮企业都在缩减人力成本,这导致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需要干的事情更多了。

“比如说以前到餐厅去就餐,大家基本都是在柜台前面点餐,这就需要更多的服务人员站在柜台前给顾客点餐、发餐。”郭先生说,但是最近几年,以他所在的企业为例,开始大力推广在餐厅内的点餐机以及通过手机App点餐,这样能大幅减少店员的数量,让顾客自己点餐,出餐后自己取走就行。大多数员工在后厨,柜台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

在一家智慧餐厅中,从点餐、取餐到结账,全靠顾客用App自助完成。图据ICphoto

郭先生举例说,以一家有60个座位的餐厅为例,以前一家店加上换班休息的员工可能一共有20多人,现在只有10人左右。但每个人工作量大了很多,“以前点餐的员工只负责点餐,而现在,一个人可能既要接待顾客点餐又要制作餐品,下班后还要负责餐厅清理、垃圾打包处理等。”

郭先生表示,现在其所在企业为进一步压缩人力成本,还在尝试对门店的店长进行缩减。以前是一家门店一名店长,现在有计划尝试三家门店两名店长的制度。“如果这个制度铺开,意味着将减少三分之一的店长,每个人的活儿实际要比以前多出50%。”

“隐形压力:

有人自称“网红”要求免费餐食

刚入职员工不知如何处置

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名从业者,刘女士表示,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和顾客发生不快的确时有发生。但作为企业来说,尤其是品牌知名度比较高的企业,一般都会要求“顾客至上”。

“有的顾客因为心情不好,是有可能找个理由责怪你的,有的时候是出餐慢,有的时候是桌子没擦干净,我们会尽快做好自己的工作,避免让客人不满意。”刘女士还记得,有一次因为出餐慢,被一名喝醉酒的顾客用杯子扔。自己作为店长,不希望事件升级,希望尽量维护品牌的形象,但是这种委屈可能就得自己来化解。

于女士在一家国际连锁餐饮品牌做客户投诉处理工作。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一般门店遇到小的顾客投诉如果能够处理解决,就会由门店自己解决,而其他处理不了的问题,就会由各个门店反馈到她这里来,由她的部门进行处理。

“不久前有一个人自称是网红,来到餐厅就要求我们给她送吃的。店员为维持秩序就给她点了一杯饮品,但是她后来要求我们送她一份套餐……”于女士说,店员很多是刚刚入职的新人,当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于是就反馈到她所在的部门。

于女士表示,自己后来告诉门店,可以报警并配合警方工作。“不过,对于一线员工来说,经常遇到这样的事会非常消耗精力。”

律师观点:

顾客满意度虽是第一位

但公司也应重视员工工作体验

于女士说,企业会定期给员工做培训,一般会要求员工尽量避免和顾客发生争执。“但至少我在的企业,没有给员工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一般遇到工作上的负面情绪,员工只能自己消化,有时候他们会哭着给我打电话说很委屈,我也只能以安慰为主。”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度是第一位的,涉事员工与顾客冲突乃至大打出手,属于违反公司规定严重违纪的行为,依照劳动合同法,公司可以单方面辞退劳动者。

但付建认为,公司也应注重员工的工作体验,考虑其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综合分配工作任务。咖啡店如果存在工作量过高而员工较少的问题,会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情绪容易出现问题,以致发生不当行为。员工若觉得辞退不合理,可寻求劳动仲裁解决。认为工作强度大可以与公司协商,要求减轻工作量或提供相应的薪资和补贴,以及必要的休息时间,若公司存在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情形,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对于故意刁难的顾客,店员可以先协商,协商无果后可向管理层报告,若对方行为恶劣,则应迅速报警处理。”付建说,作为企业,内部应该有相关部门负责员工权益保护,畅通举报投诉建议通道。此外,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对公司负责人进行劳动法专业培训,使其重视员工权益保护。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编辑 何先锋 责编 李彬彬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