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自8月12日起,南京5处中风险区“解封”,不过整体上看,防疫安全弦必须要绷紧,绝不能出现防疫“漏洞”。眼下,作为各地“防疫关口”的酒店住宿行业防疫情况如何?这几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请佩戴口罩、出示苏康码、测量体温、排队等候、保持1米距离。”8月12日,记者刚推门进入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一家汉庭酒店时,大门左侧的语音这样提示。下午2点多,酒店大堂没有客人正在登记入住,仅有一名前台工作人员。记者看到,进门处放置着洗手液、额温枪,到前台办理入住时还需再伸出手掌测一次体温。
“由于这段时间的疫情,我们住店客人少了很多,今天到现在只有一位客人入住。客人入住时,除了例行查看健康码、行程码,登记入住信息外,还需要专门在防疫表上填写入住日期、姓名、入住房号、是否佩戴口罩、体温等,我们工作人员需要作为登记人在后方签名。”值班经理展示公区消毒记录表并告诉记者,每天早7点至晚10点,房卡和接待台每小时消毒1次,电梯和卫生间等每2小时消毒1次。
客人可在前台办理无接触退房
除了快捷酒店,旅游星级饭店的防疫管控同样严格。根据省文旅厅发布的《江苏省星级饭店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南京的2星级以上旅游饭店超60家。
12日下午5点,记者来到位于南京新街口的老牌酒店——金陵饭店,正门正在整修,员工客人一律从侧门进。酒店要求,进门客人无论是否住宿,均需填写健康承诺书,并登记身份证号、手机号,同时出示健康码。大堂内客人稀稀拉拉,前台工作人员间隔也较远。
“客人在前台办理入住时,我们要看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测量体温。来自有中高风险区的城市的客人需要出示48小时内的检测证明,来自没有中高风险区的城市的客人则需要一周内的核酸检测证明。”金陵饭店前厅部助理总监陈欣怡介绍,既要保住“前门”的客人,也要保住“后门”的员工——除了对客人入住的严格查看,酒店要求员工每天必须测量两次体温,上传两次健康码截图,打包发至人力资源部,再由工会汇总。此外,所有员工每天都需要扫描南京市下发的企业防疫码填写个人信息,保证酒店工作人员自身安全。
记者看到,大堂一侧的自助餐厅仅有4名客人靠窗坐着,餐厅入口处摆放着洗手液、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扫描码。“我是来接送朋友的,酒店防疫的确很严格,但我们很理解,而且非常愿意配合,其实越严格我们才能越安心。”坐在大堂的一位男性客人对记者说。
另一边,饭店的餐厅仍在有序营业,但曾经半敞开式的自助餐已经改为酒店提供的套餐。
“在餐厅入口,我们要查看客人的健康码,测量体温,给客人使用免水消毒洗手液。为减少接触,我们在座位排列上尽量让客人间隔就座。客人坐下点餐后我们才为客人摆台上菜,服务人员上菜全程佩戴口罩手套。在餐具上,我们为客人提供普通筷和公筷。如果客人不想在餐厅吃饭,我们也可以为客人打包送到客房,上面会贴有标签,写明打包人的姓名、体温和打包时间等。” 餐饮部副总监曲莹介绍说。
记者看到,通往客房的电梯内外均放置了纸巾用于无接触按键。“之前酒店的入住率一般在80%以上,最近因为疫情只有不到10%,不过我们依然严格进行消杀。客房公共区域主要分为两块,接触较少的如墙壁、地面等,我们一天两次用酒精进行消毒;接触较多的电梯和扶手,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每半小时消毒一次。” 金陵饭店客房部总监叶园说。
客房作为最为重要的密闭空间,防疫措施上也再次升级。记者看到,客人在入住时,每个房间会赠送一个防疫包,里面有口罩、酒精等,可用于自身防疫。“客房里每天为客人清扫时会做消毒处理,我们明确使用‘五块抹布一桶酒精’,红色抹布抹浮灰,蓝色抹镜子,紫色抹马桶,咖啡色抹浴缸和脸盆,黑色抹地面,严格区分不同区域的清理工具。” 叶园介绍,客房的工作人员则自7月20日以来已全员做过四轮核酸检测,几乎全部打了新冠疫苗。
连锁酒店、星级饭店有着统一的消杀标准,民宿的防疫情况如何?
13日下午,记者致电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桦墅村的宛霖融舍民宿。民宿刚开业不久,白墙乌瓦木窗棂,共有7间客房。民宿老板蔡宛霖告诉记者,由于疫情,民宿已自7月22日起暂停营业,不过消杀工作并未中断。“目前店里有3名工作人员,每天2次对餐吧、茶室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包括用酒精拖地、抹桌子等。客房现在没有人住,但我们也会用酒精拖地,定期打扫卫生,开窗通风。哪怕没有客人入住,也要做好全套防护。”
芥舟民宿
江苏其他地区酒店也纷纷加强疫情防控措施。位于常州市金坛区的芥舟民宿目前仍在营业,不过受疫情影响客流已大大缩减。前台工作人员张玲介绍,民宿共有28间客房,接待的客人主要来自常州本地。“所有入住客人都需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人入住的客房在每天清扫时会做消毒,没有人入住的客房则是每天上下午各消毒一次,开窗通风。民宿工作人员工作时除了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外,已全部接种过新冠疫苗。”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颜颖 付奇
图片 记者拍摄、受访者提供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编辑: 沈佳暄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明是绿色的厨余垃圾桶,里面却扔着废弃口罩、塑料袋;有的垃圾桶上贴着的是“湿垃圾”标签;餐台上仍然摆着一次性筷子……昨天下午,城管执法部门对本市部分酒店的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展开执法检查。
在紫竹桥西北角的一家汉庭酒店,执法人员随机进入一间客房检查。“房间里放几个垃圾桶?”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酒店经理表示,每个房间都会放3个垃圾桶。但执法人员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厕所内摆放的垃圾桶上竟然贴着“湿垃圾”的标识牌。按照《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规定,本市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4类,没有“湿垃圾”的叫法。
酒店走廊上,执法人员拦住一名客房服务员,对放置各类垃圾的整理车进行检查。结果又发现了与客房内类似的问题,整理车上悬挂不同的垃圾袋,每个袋子上都贴有打印标签。“可回收物的标签没问题,这干垃圾、湿垃圾的标签是怎么回事?”
随后执法人员又来到酒店餐厅后厨,洗菜的水槽边,只孤零零地放着一个“其他”垃圾桶。“厨余垃圾桶呢?”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酒店经理四处张望:“肯定有。我们厨房应该有两个垃圾桶。”一直到执法人员离开后厨,一名服务员才急急忙忙拖着一个写有“餐厨垃圾”字样的空桶赶来。
“这一次性筷子又是怎么回事?不能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知道吗?”经过酒店餐厅的自助餐台,执法人员一眼就看到餐台上摆放的一次性塑料餐盒、一摞打包塑料袋和一大把一次性筷子。“不是……就是那个……”酒店店长支支吾吾解释不清。
酒店外,落满灰尘的四色垃圾桶靠墙摆成一溜儿。执法人员掀开绿色桶盖,一个废弃的口罩出现在眼前。执法人员对酒店保洁服务员说:“咱们这桶身上的字是厨余垃圾桶,但您看这桶里是什么,口罩、塑料袋,这肯定不是厨余垃圾,这属于其他垃圾。”执法人员要求服务员当场整改,将桶中投放错误的其他垃圾捡出,重新投放。
最终,城管执法人员向酒店提出了整改建议并现场开具了《责令改正通知书》。
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七分队队长张震表示,5月份,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检查期间,共检查酒店1185家,发现存在问题的224家,发现问题率为18.9%,在检查的行业领域中问题率相对较高。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未按照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生活垃圾混投混扔、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用品等。下一步,城管执法部门将对酒店等问题率较高的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地加大执法检查频次。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楠
流程编辑:tf019
经历了一番“强压测试”洗礼之后,中国酒店业也在市场回暖中迎来了新起点,尤其是一些领先的大连锁酒店品牌正在新一轮复苏中通过产品的迭代升级顺势稳步推进扩张的步伐。
12月15日,华住酒店集团旗下华南地区首家汉庭3.5新品旗舰店在广州开业,这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在全国体量最大的门店,目前有426间客房。
“汉庭新品旗舰店是我们实践‘千城万店’核心战略的主力军,今年3.5旗舰店相继在华北、华东、华西等市场落成,本次广州新店的开业是2020的收官之作,填补了华南的市场空白。”汉庭品牌CEO徐皓淳当天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已拥有22家汉庭3.5版本门店,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兰州等全国22座城市,预计到2021年底,汉庭3.5版本门店总数将突破百家。
智能化升级 一条龙自助服务
“以前酒店的服务要温度,要鞠躬、握手、问好,很多礼仪性服务,但新冠疫情改变了消费习惯,顾客越来越青睐免打扰、智能化、自助化的服务。”徐皓淳表示,酒店也不例外,这也激发了酒店业智能化的升级。
南都记者采访中发现,汉庭3.5旗舰店无总台设计,客人进入一楼大堂后可自助办理入住手续。“这几台机器类似银行ATM机,可以刷脸认证自助办理入住,这种方式很多地方已经认可了。当然,大部分汉庭此后还会进行人证核验,就像登记安检的时候,双重认证,前后30秒钟即可完成入住。”汉庭酒店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旁边的发票机也可以通过微信预约,顾客只要手机填写单位、税号即可自助打印发票。
“现在客人选择酒店时一定要看是否有自助洗衣机,洗衣机要有一键消毒功能以及远程提示操作。新冠疫情后,消费者也不敢到餐厅用餐,外卖需要无接触配送。最有意思的是网上很多人说不敢用酒店房间的电源按键、电话按键,哪怕是擦试消毒的也不愿意碰。”徐皓淳透露,为了顺应这种市场变化,广州这家旗舰店引入了房间语音控制系统、机器人送物、AI便利店、自助洗衣机、自助健身房等智能化服务。“语音控制可实现电视、空调、灯光、电动窗帘以及前台交互等五大功能。以前类似设备一套成本在8000元左右,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采购,现在一套设备降至1500元,含税最多也在2000块左右。”
“广州旗舰店还做了一个尝试,就是将一楼的AI便利店和华小二机器人两个设备无缝连接。顾客在房间通过APP下单在线购买商品,就可以由机器人直接送过楼上房间。”汉庭广东分公司总经理董煜表示,这在全国也是首次尝试。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智能化投入可做可不做,但随着疫情的出现,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必然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过程。”徐皓淳透露,智能化的升级也使得人工成本更加可控。
有知情人士透露,标准经济型酒店的人房比配置是0.17,而广州汉庭3.5旗舰店由于房量较大达到426间,其人房比在0.11左右。
模块化拼装酒店 建造工期缩减1/3
华南以前是经济型酒店的重镇,7天、维也纳等多个强势品牌盘踞,华住以及汉庭曾完美地错过了第一个连锁酒店在华南市场发展的高峰。但随着经济型酒店的市场饱和,租金等成本水涨船高,不少竞争对手向中端连锁酒店升级,逐渐退出经济型酒店这个领域。
“汉庭率先使用了工业化的酒店建造方式,这是我们破译高成本的密码,也是我们可以留在经济型酒店这个领域的原因。”徐皓淳透露,目前汉庭3.5酒店采用模块式建造,房间的主体、家具等在工厂通过流水线完成,然后到现场进行拼装,以这种标准化的方式不仅可以大幅度控制人力成本,产品稳定性也比较高,同时顾客体验得到充分的保障。之前汉庭2.7、汉庭3.0版本都是在颜值体验上有很大改善,但是3.5版本从根本上是工业化的运作模式,这也是中国第一批用工业方式建造的酒店。
汉庭品牌CEO徐皓淳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抛开天然气、水等非标项目开支,目前,一家采用模块方式建造的标准汉庭经济型酒店每间房的平均造价在7.5万-7.6万元(包含公摊面积)之间,如果是现有酒店改造,成本会在降低1/3以上。目前,3.5汉庭新店已实现90%以上的工业化装配式施工营建,借助批量化生产和加工,酒店的整体建造工期缩短了1/3的时长,而以往打造一间经济型酒店往往需要3-5个月不等。
“最早的汉庭每间房的平均造假在7万元左右,但考虑到通胀、物价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目前这个造假是合理的。”徐皓淳透露。不过,有消息称,华住集团董事长董事长季琦对这一成本并不满意,他希望通过扩大采购规模继续优化成本,将每间房平均造价压缩至7.2万元。
截至目前,汉庭3.5酒店已实现90%模块化建造,由于进一步降低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其盈利能力也逐渐显现。据透露,作为目前最大的汉庭门店,广州旗舰店在房量超同行3倍的情况下仍保持着较高的入住率,每月平均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超同行93元。
明年新增800新店 重点拓展3.5版本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自今年4月扩张速度加快后,汉庭2020年新增酒店600多家。“2021年我们计划新增酒店800价左右。”徐皓淳,尤其是明年下半年开始,3.5版本的汉庭将会变成拓展的重点。
目前,华住集团已拥有22家汉庭3.5版本门店,覆盖22座城市,率先落子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兰州等全国核心城市核心区位,预计到2021年底,汉庭3.5版本门店总数将突破百家。
据《2019年广东省酒店行业市场分析》显示,2019年广东旅游收入排名全国第一,其中珠三角散客比例高达 70%,市场前景广阔,但连锁化率低,大量单体酒店亟需升级迭代,以满足与时俱进的住客需求。而粤港澳大湾区则以其独特的“智造高地”的战略地位,享有多方面政策红利,拥有可观的发展加速度和不容小觑的市场前景。虽然住宿市场需求量庞大,但近年来客群多元化、体验式需求明显增加,酒店供给侧品质提升已成华南市场酒店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目前,包括签约门店,汉庭酒店在广东有120家左右。”董煜表示,希望借助汉庭3.5版本的发展势能在接下来的三年内门店突破300家。
汉庭广东分公司总经理董煜
采写:南都记者 田爱丽 傅晓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