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舒适、轻松的就餐场所,除此之外,餐厅作为客厅的延伸和扩展,承载着交流、收纳、展示等多重功能。无论什么样的餐厅,餐桌椅的大小及布局是餐厅设计的核心。
听上去似乎很简单,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即便只放一张桌子,餐厅依然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餐厅会越用越乱,你会发现 140 cm长的桌子活生生变成了半米桌;又或者为了单纯追求大餐桌,结果过道太窄,造成走动不便,有时甚至连坐到餐椅上吃饭都是个大问题。
餐桌椅的选择
餐桌的常规形状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其中方形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也适合绝大多数户型。圆形餐桌多用于迷你的小户型,或者用在大户型完全独立的餐厅中。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餐厅的空间布局
对于餐厅设计来说,重点要把握好餐桌大小和餐椅四周的空间,然后见缝插针地设计餐边柜即可。根据餐桌的摆放位置,餐厅可以有四种布局:方形餐桌居中、方形餐桌靠墙、圆形餐桌居中和圆形餐桌靠墙。 座椅周围的舒适距离:餐桌到墙面或餐边柜的紧凑型距离为60 cm,这个距离基本只能用于坐;餐桌到墙面或餐边柜的舒适型距离为 80 cm左右,以便使用者拉开餐椅后仍有充裕的活动空间;若要保证椅子后方能够正常过人,餐桌到墙面或餐边柜的距离至少需要预留 100 cm。
1.方形餐桌居中摆放
方形餐桌居中摆放,餐边柜建议设计在餐桌的长边,餐桌与餐边柜之间至少预留 100 cm宽,方便椅子后方正常过人,或使用者拿取餐边柜中的物品。只有餐桌短边两侧都不靠墙时,餐边柜才会设计在短边,因为餐桌短边与餐边柜之间没有椅子,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小可以做到 80 cm。特别注意:除非通道侧没有墙,否则餐边柜应尽量摆放在通道一侧,这样餐边柜使用起来才更方便。
2.方形餐桌靠墙摆放
如果餐厅空间实在太小,可以采用餐桌单边靠墙的设计,靠墙使用时,为了提高餐桌的利用率,可以采用短边靠墙。如果空间允许,餐边柜可以设计在通道侧,方便操作餐边柜上的电器。若空间不允许,那么还可以让餐边柜靠墙,把柜子做得薄一些,只放一些随手件。想让方形餐桌的长边靠墙一侧也不是不行,一般需要借助卡座来实现,但不是很建议这种做法。卡座看起来储物能力很强,但无论是乘坐体验还是“颜值”都不如普通餐椅,而且卡座的定制成本可能比餐椅还要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3.圆形餐桌设计
圆形餐桌同样有靠墙和不靠墙两种设计方式,不靠墙设计是指在餐桌四周留出足够的空间。注意餐边柜不要放在通道侧,因为圆形餐桌弧形边的特性,所以即使餐边柜不放在通道侧也不影响正常使用,而且这样更节省空间。在通道侧,餐桌到墙面的距离应不小于 100 cm,以便于行走。靠墙设计则是通过卡座来实现的,卡座后侧距离餐桌 60 cm宽即可,因为卡座是无法移动的,宁可让人坐进卡座时稍微麻烦点,也不要人坐进去后够不着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餐饮业的三高一低中,房租成本是让许多餐饮人为之头疼的问题,餐饮里的店面面积是寸土寸金的。因此能否有效的利用每一平方米的面积,直接决定了餐厅的运营效率。
占据面积最多的除了厨房,就是餐位了。厨房的面积可以需要根据生产量的多少进行合理的比例配置,但是你有想过如何能够恰到好处的设置餐位吗?
在很多餐饮老板的想法中,餐位数越多,在一个时间段内能容纳的就餐人数就越多,利润自然会增加,但仔细想想,并没有这么简单。
▉子然设计&微醺串吧中庭效果图
怎样最大程度利用餐位面积,使餐位数量与客源数量、构成相匹配才是关键之处。
常常走进一家餐厅时,可以看见两个人用餐却坐在四人桌上,如果此时门外还有4人桌的客人拿着排队的小票等着叫号,那这家餐厅就白白流失了在客人等座这个时间段的赚钱机会。
在空间规划上,根据需求空间来看,每一位客人所需要的最低的活动面积是2平方米;
在小吃店或快餐店,这个数字甚至更低,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把就餐面积除以客人的活动面积就可以。
▉子然设计&嘉和一品北京南站店效果图
餐桌的排列不仅要考虑提高餐厅的使用率,还要考虑顾客入座的舒适度和餐中服务的方便程度,同时还要讲究餐桌排列的视觉效果与餐厅整体环境是否相符。
我的餐厅到底应该设置多少个餐位?
2人台、4人台、6人台应该如何分配?
我的餐厅xxx平米,如何设置餐位才能保证使用面积不浪费?
▉子然设计&阿记串吧空间效果图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餐厅不仅卖的是菜品,还有门店的时间和空间。在餐厅面积固定的前提下,如何提升每平米在每个小时的收益,是很多餐饮老板为之头疼的问题。
对于餐饮老板来说,座位数设置不合理,一方面会浪费空间,另一方面还会影响顾客体验。
那么如何利用餐位设计,提升品牌利润呢?这篇文章会给大家带来更多参考。
按照餐位结构的话,我们餐饮门店里面一般会形成以下几个形式:1人座、2人座、4人座、6人座、8人座的,还有包间的模式。
▉子然设计&阿缪面馆空间效果图
很多餐饮老板拿到平面图,都会以餐位数量最大化为基础原则,随机分配1人座、2人座、4人座、6人座、8人座,甚至是包间,有的时候挤一挤,还能多做出两个餐位,这种简单的堆砌少了设计,更脱离了品牌本身的定位和客群需求,往往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出现餐位浪费的问题。
经过对无数家餐饮企业的服务,子然发现,休闲型餐厅里有一个占很大比例的用餐人数,就是3人用餐,很多餐厅3个人去吃饭,只能坐4人台,导致4人台利用率低到20%左右。
虽然已经有很多老板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如今餐厅里依然很少看到3人位,那么,3人位应该如何优化,才能为餐厅盈利贡献力量呢?
子然将传统的3人台全变为灵活的小台座,直径仅2.4M,可根据就餐人数灵活运用:人少时是1人台,情侣时是2人台 ,等位时加把椅子又变3人台,上座率、利用率都非常高,眉州小吃日翻台高峰期可以达到9次。
所谓餐位设计,是根据品类定位,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在进行规划落地,形成符合门店实际运营需求的餐位布局。先设计,再布局。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根据翻台,填写餐位结构数据列表;
2.根据人均,算出营业额和分别占比,可看出来就餐人员的基本成分,什么形式的人最多;
3.根据顾客所占座位数,得出合理的应该需要几桌。
那么餐位结构的数据如何来呢?可以参考以下四点:
1.用户定位:观察你的客户群体,测算情侣、朋友聚会、家庭聚会、商务互动分别占多少;
2.收银数据:在门店收费的收银机、软件上查每天的消费情况;
3.竞对数据:要找做的还不错的竞争对手的数据比较分析 ;
4.蹬点测试:老板可亲自蹬点测试,记录你门店的到店人群结构、数据,填在餐位结构数据列表中。
最终根据这个合理比例,在餐厅的空间里划分优化,帮助门店提高上座率,效率也提升到了最高点。
子然团队根据得出的数据,增加3人座,减少4人座,结果上座率竟提高至90%!
而品类不同,餐位结构搭配也不一样。比如你是做快餐型,那一般只需要1、2、4人位,有的甚至连4人位都不需要。因为快餐模式下,2人台拼起来就可以变成4人座的,6人位在快餐门店中几乎没有。
所以说,餐位结构的是基于品类之上的。
餐厅座位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顾客消费体验和营业额。餐厅座位不是位置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要符合餐厅的定位以及目标客群。怎么最大程度利用?与你的客源数量和构成相匹配才最关键!
此外,餐厅顾客是动态的,不同的消费场景(如节假日、时间段、消费客群)会催生出不同的餐位需求。餐厅只有时刻关注顾客动态,才能以灵活多形态的硬件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
<>子的布局有讲究,桌椅的摆放同样有讲究。而在餐厅,桌椅的摆放直接影响营业额。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设置最合理的桌椅,并且减少空置率呢?
如果你常去一家餐厅就不难发现:
在餐厅里,有一些桌子和椅子特别受客人喜欢,但有一些却很少有人碰,尤其是某个角落里的某个位置。
< class="pgc-img">>很少使用的座位虽然不占餐桌面积,但是却占餐厅的经营面积。多一个空位,就是少一份营业额,每个老板都会发愁!
看似不起眼的桌椅摆放,其实大有学问,不仅与“颜值”直接挂钩,还与餐厅的营收息息相关。
01 桌椅布局决定餐厅的品质
桌椅设置是餐厅的一道门面。大多数时候,人们会根据餐厅的硬装风格判断是不是让人满意,所谓“以貌取舍”。看一眼店内的桌椅分布,就能感受出来一个店的品质和格调。
有的餐厅设置很多的桌椅,而客流与之并不匹配,客人看座位空着就会放行李、包包、衣服等,这是极大的成本浪费。
所以说,如果整个餐厅的客源和生产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多出来的面积宁可空着也不要盲目放满座椅。
定位明确的餐厅,应该让顾客看一眼店内的装饰和座位设置,就能感受出来一个店的餐饮类别和品质格调。
就像咖啡馆很少用街边餐馆的塑料桌椅,而多用木质的桌椅真皮沙发等,皆因产品和餐厅的定位不一样。
02 座位数合理才能提升营业额
餐厅效率不在于餐位多,而在于餐位的有效利用率。
商务聚餐、朋友聚会、情侣约会,对桌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一个餐厅设计之初的桌椅数量及配比,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拒绝了一部分人进店。
以上图中的餐厅做范例,这家店有400多平方,年租金200多万,大概有120个座位。并不是说在装修的时候设计了多少桌子,就会产生相应的那么多营业额。
快餐叫座位效率,正餐叫桌均效率。
某餐厅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分析发现,每单2~3人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占比65%,4~5人的占比24%。然后他们就把桌椅配比做了调整,4人桌和2人桌的比例调高了。最后面积是一样的,座位数增加了。
增加了以后,翻台率会降下来,但是没关系,最后营业额是升高的,因为每一张桌子的使用效率提高了。
这样平均下来,营业额反而是156万(之前是148万),这样租金占比就少了,也就是说坪效高了。
< class="pgc-img">>03 如何设计高利用率的餐位组合
以一家中餐厅的数据举例,2人用餐的顾客占62%,4人用餐的顾客占31%,6人用餐的顾客占7%。
请注意,餐厅较少使用奇数餐位数的餐桌,用餐人数大多用偶数做标记,比如3人用餐计入4人用餐顾客、5人用餐计入6人用餐组合。
由上述计算得出,该餐厅平均用餐组合的人数是2.9,餐厅应设的餐桌数是20.68,换算得出,她的餐厅最优餐位组合应该是:
12.82张2人台,6.41张4人台,1.44张6人台
只有这样,在同样时段和客流情况下,才能服务更多顾客,餐厅收益才能最大化。
方法论已经知道了,那么在日常的运营中,餐厅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1)记录用餐人数组合数据
有一定运营经验的餐厅,点单收银系统、排队软件都可以记录用餐人数组合。除了相关软件的记录数据,餐厅也要有意识地重点进行记录。
< class="pgc-img">>2)使用灵活的餐位组合
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和港澳地区,很多餐厅不只是把空间利用最大化,更在餐位设计上进行灵活组合,以提高餐位利用率。
这些餐厅桌子以两人桌居多,两人用餐时不会浪费餐位,四人用餐就把两张两人台拼桌、铺上大桌布,如果六个人一起用餐,就在拼桌上加上一个圆转盘,保证每个餐位上的顾客都方面夹菜。这样高效的餐位灵活利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class="pgc-img">>3)为低价值座位赋予新价值
窗边、包间、靠墙是消费者偏好区域,而反之,过道、卫生间附近、楼梯口等区域,则是消费者比较抗拒的地方,这是由座位的“地理”性质决定的顾客心理,很难直接扭转。
那怎样既能够消除食客的抗拒心理 ,从而又能增加客座率呢?给消费者一个选择坐在那里的“理由”,其实不难。
餐厅可以设置可以自拍的创意背景墙,可以造景形成一个主题,引导消费者“聚拢”而坐。
餐厅顾客是动态的,不同的消费场景(如节假日、时间段、消费客群)会催生出不同的餐位需求。餐厅只有时刻关注顾客动态,才能以灵活多形态的硬件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