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艳馨 记者 毛晓华)5月21日是第33次全国助残日。当天上午,泰州一家特殊的奶茶店开业,说它特殊,因为店里的员工都是听障人士。不仅如此,这家店的老板鞠叶也是残疾人,自14岁患上强直性脊柱炎,鞠叶已在轮椅上坐了20多年,然而他不向命运低头,凭借自身努力开了13家超市。因为深感残疾人求职的不易,创业成功的同时他不忘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尝试开奶茶店,取名“无声的店”,员工都是听障人士。
坐轮椅25年,他创业开“无声的店”
“您好,欢迎光临沪上阿姨无声的店,很高兴能为您服务。”21日上午,当现代快报记者走进位于海陵区引凤路的这家“无声的店”,一进门就听到自动语音播报。听障员工们正拿着手写板为顾客提供点单服务。不论是“无声的店”门店招牌、欢迎语音,还是特别设计的爱心故事墙和手语科普板,无不展示着这是一家特殊而温暖的店铺。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无法与顾客交流,但听障员工们也有自己的办法,除了微笑服务和欢迎语音,在顾客进门时他们会挥动两只手代表“欢迎”,顾客离店时会挥动一只手代表“再见”。如果顾客对产品有不满意的地方,员工们会用手写板与对方进行交流,力求给消费者最好的服务。
据了解,“无声的店”老板鞠叶是肢体一级残疾人,坐在轮椅上已经25年。14岁时,鞠叶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在困难时刻,是上海一家医院伸出援手,捐款帮助他渡过难关。
虽然只能坐在轮椅上,但鞠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不仅获得了泰州市首届残疾人创业冠军,自2016年创业以来,在泰兴当地先后开了13家超市。
2021年,在一次残疾人特殊学校慰问中,鞠叶接触到了特殊学校的听障孩子们,他们喜欢喝奶茶,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自卑内向、极少走出家门,也难以就业。因此,鞠叶有了开设一家“无声奶茶店”的想法。
据悉,当天随着泰州市区首店、盐城市首店及泰兴市第三家店开业,“无声的店”已达5家,累计帮助18名听障残疾人就业。
自力更生,听障人士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
据悉,每家“无声的店”正常是三名员工,当天因为开业,因此从其他门店调派了一名临时人员过来帮忙。
店员小丁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之前做过面包师。她在媒体上看到残疾人鞠叶创业的故事,得知地方残联开设沪上阿姨鲜果茶泰州茶饮技能培训班,就积极报名奶茶培训。期间,小丁发现自己对制作奶茶很有兴趣,于是就应聘到“无声的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
当天的活动现场,一名小伙子忙上忙下,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一直面带笑容。“他是我们这家店的店长林梓钧,也是一名听障人士。”
24岁的林梓钧是泰州人,之前在浙江杭州某餐饮企业打工,一个人在外面打拼,父母很是担心,于是回到了家乡,并进入茶饮技能培训班,期间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鞠叶的关注。“小伙子很有上进心,学起东西也很快。”
于是,鞠叶将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任命为这家“无声的店”店长。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店里员工的平均工资在3800元到4500元,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要高一些。
“我本身就是残疾人,因此在工资待遇上,我们都是按照普通人标准,并没有说因为他们是残疾人,就把工资开低一些。”鞠叶说,他和员工不仅是老板和职工的关系,他更是把他们看作弟弟妹妹,也是希望通过这件事来告诉他们,普通人能做到的事,残疾人也同样能做到,就算以后不在奶茶店工作了,但起码他们学到了本领。
让爱传递,未来向全省及全国复制推广
从2022年第一家店开业,到目前全省5家店,已直接带动18名听障人士就业。鞠叶说,之前泰兴开设的“无声的店”销售额和正常奶茶店不相上下,而且市民的复购率非常高,甚至有市民从几十公里外专门前来打卡。
开业当天,沪上阿姨鲜果茶创始人单卫钧也来到现场,并带来了好消息,对于长期聘用听障员工的“无声的店”,总部不仅免去了加盟费,还提供智能设备补贴、推广补贴等精准帮助,助力“无声的店”的健康成长,当天还向“无声的店”赠送了价值数万元的智能奶茶机,帮助提高制作奶茶效率。未来希望把“无声的店”打造成为企业扶残助残的标志性项目,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复制。
江苏省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主任程雷表示,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鞠叶是泰州市更是全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典范,他创业的成功是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的,也希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巨大潜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为残疾人平等就业和充分参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全社会形成理解、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使残疾人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鞠叶说,目前,全省还有近10家“无声的店”正在积极筹备中,未来希望“无声的店”能开遍江苏,开遍全国,让更多残疾人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职业技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美好的生活。
(通讯员供图)
代快报讯(记者毛晓华 文/摄)近日,一家“最安静”的奶茶店在泰州泰兴城区开业了,说它安静,因为店里的员工,要么用手语交流,要么用写字板交流,几乎听不到说话声。有的,只是制作奶茶时容器碰撞声、包装时包装袋发出的声音、提前录制好的语音提示声。店招牌上,“无声的店”四个蓝色大字似乎在告诉大家这里的与众不同。这里的店员,大部分是听障人士。7月5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了这家“无声的店”,见到了老板鞠叶,听他讲述这家店背后的故事。
△“无声的店”内员工是听障人士
14岁确诊强直性脊柱炎,他坐着轮椅创业
现代快报记者见到鞠叶时,他坐在电动轮椅上,14岁时患上强直性脊柱炎,他已在轮椅上坐了20多年。
“一开始不知道这个病,家人带着我到南京、上海等地求医。”鞠叶说,自己的青少年时间基本在看病中度过,一开始,双腿借助拐杖还能行走,后来就只能坐到轮椅上,几年的求医路,家里花费了数十万元,最后实在无力支付,是当时就诊的上海光华医院组织了一次捐款,帮他们渡过了难关。
而正是这次捐款在鞠叶心中种下了爱的萌芽。
回到泰兴老家,鞠叶说,自己一开始是崩溃的,原本一个爱运动的男孩如今只能每天躺在床上。“那段时间,家人将尖锐的物品都收了起来,就怕我做傻事。”
然而看到父母为自己的病情奔波,两鬓日渐斑白,躺在床上的鞠叶告诉自己,一定要振作起来,尽自己所能帮家里减轻负担。
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坐着轮椅,鞠叶几次找工作都已失败告终。一次无意中,他发现有人晚上没空打游戏,需要代练,自己最多的就是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这个行业有巨大需求,很快成立工作室拉起一个20人的队伍专业从事代练工作。
“那时候一年大概能赚50万元,也是我的第一桶金。”鞠叶说,由于这个行业没有门槛,很快学的人越来越多,自己觉得还是要干一个实体。最终,他决定在小区里开超市。
自2016年创业以来,鞠叶已开了13家超市,因为深感残疾人求职的不易,他在创业成功的同时不忘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目前,超市30多名员工中,就有5名残疾人。
开设“无声的店”,让社会关注到这群特殊的人
2021年,鞠叶在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参加关爱活动时,了解到听障孩子就业难的情况,萌生安排听障毕业生就业的想法。
“我自己就是一名残疾人,我知道这类特殊群体就业有多难。”鞠叶说,最终他的这一想法争取到了奶茶品牌方“沪上阿姨”上海总部的政策优惠。
招聘发布后,经过筛选,最终4名聋哑人成为“无声的店”的员工。
然而在岗前培训时,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原来,因为长期不与人交流,聋哑人的内心很敏感,开始培训时,看到做奶茶流程复杂,有两人打起了退堂鼓,觉得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你们看看我,我永远都站不起来,我能做的事,你们怎么不能胜任呢?”每当有人信心动摇,鞠叶总会用自己的例子给他们打气。“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完全可以用手机、用写字板来和客户交流。”
在鞠叶的鼓励下,经过培训,四名听障员工都学成毕业,完全能够胜任奶茶店的工作。
“他们学的时间确实比普通人慢一点,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鞠叶说,他和四名员工不仅是老板和职工的关系,他更是把他们看作弟弟妹妹,也是希望通过这件事来告诉他们,普通人能做到的事,残疾人也同样能做到,就算以后不在奶茶店工作了,但起码他们学到了本领。
反响热烈,“无声的店”成当地网红打卡点
计时震动、等候区、充电区、手语墙、温馨小标语……现代快报记者在店里看到不少暖心的设计,处处凸显出这家店的与众不同。
“您好,请问想点一杯什么奶茶”“要不要加冰?”7月5日上午10点,看到有顾客前来,店长李洋拿出写字板与客户交流,确定后,他熟练地进行奶茶制作,大概5分钟,一杯奶茶制作完毕,他微笑着双手递给顾客。
△李洋用手写板与顾客交流
27岁的李洋3岁时因高烧导致失聪,长大后随叔叔到上海学习电工,今年初,为了照顾母亲,他选择回到家乡,看到招聘启事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
在手写交流中,李洋告诉记者,学习培训时,因为流程比较复杂,自己曾觉得做不好这份工作,是鞠叶的鼓励让他们坚持了下来,因为自己工作出色,目前还被升为了店长,一个月可以拿到4千多元工资。
当天上午9点半,一名女士走进店内点奶茶,但因为早上店里跳闸造成很多原料没来得及配好,李洋告知对方要等半小时左右,女子无奈离开。10点左右,女子又来到店里,购买了两杯奶茶。
面对记者询问,女子说,自己就住在附近,也知道这家奶茶店工作人员是聋哑人士,自己经常来购买,也是希望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们的支持。
鞠叶告诉记者,自己在泰兴有5家奶茶店,目前“无声的店”的销售额和其他几家店不相上下,而且市民的复购率非常高,甚至有靖江的市民专门开车几十公里来打卡。
更让鞠叶感到高兴的是,几名员工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原先他们一直待在家里,不愿意与人沟通,现在这些孩子不但开始与人沟通交流,慢慢变得开朗自信起来。“他们的父母还专门到店里来找我,告诉我孩子们的变化,从自卑变得自信。”
△听障员工与顾客交流
鞠叶坦言,因为是聋哑人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也会遇到顾客误解的情况。“有的顾客不知道他们是聋哑人,比如有一些加冰或者特殊要求,发现说了店员不理不睬,觉得被怠慢了,脾气暴躁的现场就会发火。”
鞠叶说,自己也是从监控中发现了这些问题,但他没有和孩子们说,怕影响到他们的情绪。现在在营业高峰期,店里会分配一名普通员工和听障店员搭班,以减轻工作压力,也是做好解释工作。“现在我们也在探索,等时机成熟,这家店就完全交给这些孩子。”
如今,“无声的店”已然成为了当地的网红打卡点,鞠叶说,自己看重的不是这个奶茶店能赚多少钱,而是希望通过这家店,让更多社会人士关注残疾人就业,提供更多残疾人就业岗位,让残疾人有勇气走出来,实现就业。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范文静)
(现代快报全媒体)
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在江苏省泰州市,有关部门正通过广泛撬动社会助残资源,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努力推动服务增效,不断推动残联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优势互补。沪上阿姨积极响应“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与泰州市残联牵手合作,开办2023泰州市残疾人“沪上阿姨”茶饮技能公益培训班,为残疾群体树立“志向”,培养技能,打造高质量就业空间。
5月,2023年泰州市残疾人“沪上阿姨”茶饮技能培训班在泰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开班。泰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蔡俊雅、泰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培训科主任孔彬、沪上阿姨鲜果茶“无声的店”负责人鞠叶以及12名听障残疾人学员应邀出席并见证本次公益培训班开班启动仪式。
< class="pgc-img">>依托于泰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指导支持,本次新茶饮技能公益培训班将以“融合、创新、共享”为理念,以“无声的店”为载体,整合沪上阿姨鲜果茶近10年来的培训运营经验,为听障人群提供免费的新茶饮技能培训、“无声茶饮师”工作岗位,并补贴近千万元支持残疾群体及社会爱心人士创业“无声的店”。培训课程为期10天,覆盖企业文化、心理辅导、茶饮制作理论及实训等课程,并邀请到泰州市首届残疾人创业大赛冠军鞠叶分享自身创业经验,以老带新,帮助年轻学员实现快速成长。
< class="pgc-img">>沪上阿姨鲜果茶专注于为年轻消费者提供健康、好喝、高颜值、高质价比的新式鲜果茶饮。截至2023年5月,沪上阿姨鲜果茶已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业超6000家门店,2022年全年热销超过3.5亿杯。为切实帮助残疾人群体实现就业增收,提高生活质量,沪上阿姨鲜果茶携手“无声的店”启动“沪爱圆梦·公益助残”计划,希望从支持创业、支持就业、公益捐赠等角度,全方位支持残疾人群体高质量发展。2022年6月,沪上阿姨鲜果茶携手泰州市残疾人创业大赛冠军鞠叶在江苏省开出第一家“无声的店”,截至2023年5月,泰州市共有“无声的店”4家,包括泰兴市3家、海陵区1家,有18名在职听障、肢体残疾员工。
< class="pgc-img">>“沪上阿姨无声的店残疾人就创业模式,让更多人残疾人实现生活的梦想,成为残疾人集中就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之外的一种新模式。”泰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蔡俊雅表示。通过本次与沪上阿姨合作的公益茶饮技能培训,有望进一步凝聚政企合力,提高泰州市残疾人就业率和稳岗率,发动社会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助推泰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改善民生,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沪上阿姨鲜果茶在品牌不断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投身公益,承担社会责任,用帮扶传递爱心,以助残展现真情,为残疾人就业增收、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