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两天雨天,一大早打开电脑码字,感觉全身都充满了起床气,感觉今天忌坐班,宜外采。
“嘿,今天还是Flat White吗?”
“不不,今天我想喝一杯Ice Latte。”
跟老板很熟,每次去都是一杯外带的Flat White,只是今天觉得起床气有点重,想要喝点冰的。
图 | @20The
每次早上去太古里星巴克买咖啡,居然都还找不到座位。的确,作为咖啡界的代表品牌,星巴克太成功了,成功到让很多爱喝三花不喝咖啡的人也习惯了在店里喝咖啡聊天谈事。
Independent · Cafe
独·立·咖·啡·馆
但如今,很多人在星巴克消耗的时间越来越少,不再有那么多人抱着Mac做一下午,那些真正的咖啡爱好者已经不满足于那些流水线出品的咖啡,转而去发现能做出更好咖啡的独立咖啡店。
图 | JOY老大
这些咖啡店本应是特色各异的,有些扮演者生活中的第二办公室,有些则通过室内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但我们所谓的独立/精品咖啡店,最重要的,还是品味咖啡本身。
1.太古里:商业
>>>Pause Coffee<<<
就像我去的这家店,很方便,吃完饭路过也好,下班开车经过也好,买一杯冰拿铁take-away,都不用担心停车的问题。
图 | @JanlyJudy
Pause Coffee的老板妖妖做咖啡这一行已经六年了,开出了自己理想中的咖啡店——一家十元店,最便宜的每杯只要10元钱,相比对面的星巴克便宜将近了30元。
图 | @五花肉真好吃
便宜无好货?No,No,它家的豆子都是自主烘焙的。店主也会不定期会收入来自全球各地咖啡豆,经过自主研发的手法进行烘焙,保证每一杯咖啡都是属于Pause的味道。
人生,也许可以错过再重来,但却没有暂停键。所以我特别喜欢Pause这个名字,让人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时间仿佛是可以暂停的。
图 | @xiaojin的吃货之路
2.红星路:媒体
>>>老榻榻咖啡屋<<<
作为一家开在公司楼下的小咖啡馆,据打听公司内部有不少充值会员,基本上可以说是公司“非官方指定”的咖啡店了,在CBD上班的媒体工作者,特别垂青这里。
店主俩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话。
图 | @ 成都Big榜
在保证咖啡味道和店面不亏损的两个大前提下,老板也是尽可能地降低了咖啡的价格。很喜欢这家的熔岩,咖啡的苦涩和牛奶的浓郁结合在一起,舌尖能感受到一种从分离走向融合的美妙。
图 | @ 成都Big榜
老榻榻算得上是一家,不够网红却够咖啡的咖啡店。老板够专业,从烘豆子、做咖啡甚至是修理咖啡机,通通不在话下。在这里,虽然没有华丽的装修和酷炫的设备,但却能找到更多咖啡的可能性。
图 | @666要自然醒
老榻榻,大概算得上IFS这一带最早一批的独立咖啡店。不论是红星路上的媒体人,还是写字楼里白领,在这里仿佛都能找到一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图 | @嗜甜灰灰君
3.东大街:金融
>>>Let's Grind<<<
这家店的全称是“Let’s Grind Fresh Roasted Coffee”,简称Let’s Grind,翻译过来有一起搞基的嫌疑。Grind本义为研磨、研磨咖啡,深层次讲的话有“一起交流、钻研”的含义。Let’s Grind两个单词的字母倒过来便是店主干施林拼音缩写。
图 | @五花肉真好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顶着“成都最好喝的手冲咖啡店”的名号,慕名而去的也是多得数不清。老板干施林,是2011年全国WBC咖啡师比赛冠军,代表中国参加世界WBC比赛获得第24名,成都最profession的咖啡师。
图 | @吃方便面的猫
热爱咖啡的CBD上班族,很多都是这里的充值会员,毕竟靠口碑,回头客高达70%。
夏天一杯冰拿铁,让人回神。这是let's grind的一位客人给出的评价。甘哥从事咖啡行业十多年,但从来没有忘记咖啡的本质:日常饮品。除了自主烘培咖啡豆外,白天就在店里为热爱咖啡的客人制作顺口的咖啡。
图 | @我妈喊我怕少吃点
喜欢它家咖啡的人,除了在店里喝,还能够买走自主品牌的咖啡豆。比如单品咖啡埃塞俄比亚西达摩,出品一瓶两杯,一杯里面会放一个冰球,会帮你倒入极少量咖啡,迅速冷却锁住风味,同时感受热咖啡与冷咖啡的味道。
舒适有趣的果酸,精致的花草香气,滑润但不黏稠的口感,让人惊喜。
图 | @icey787
这个仅有50个平方米的小店(刚开业时只有28平方米),今年已经走到了第6个年头。在Let's Grind,老板有自己对于咖啡的见解和技艺,第一次来不妨静静品味一杯好咖啡,足矣。
4.天府三街:IT
>>>Cafe Bubble<<<
在天府三街凯旋广场写字楼的底下,在写字楼拐角处出现的只有5平方米的小巧独立咖啡馆。这家不能小得不能再mini的店,干净整洁,门口倒是有两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但看起来比较像老板自用的。
图 | @给寡人端汤来
据咖啡达人介绍,店内那台咖啡机是2017年成都的咖啡店还比较少有的 La Marzocco Linea PB Auto Brew Ratio双头,自带电子秤,而它家的咖啡豆则来自于上海某大型工厂烘培的深度意式豆。
图 | @吃土小兔
它家的海盐焦糖拿铁,不到20元,用充满少女心的粉红色被子装好,倒也有些可爱。海盐和焦糖交织起来的口感,咸甜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种新的体验,关键是分量很足,比得上星爸爸的Grande了吧。当然,老板还会给你拉个花。
图 | @掉了BOWL
一杯咖啡拿铁,在可能睡意朦胧的下午,可以拯救正在电脑前面写代码的IT人士们。
图 | @666要自然醒
其实,在很多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个愿望: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在一条有些年代感却又不失活力的小巷子,一个不大不小的店,安静而美好,让人可以从空虚的都市生活中抽离出来,放松自我,找到自我。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咖啡师,越来越多的造梦者,所以我们看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独立咖啡店。
这个下午,去找一家小店,点一杯好喝的咖啡,安静且舒服。
文 | 大头葱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庆之声5月23日讯 在今天(23日)启幕的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位于N2展馆的合川馆,以重庆火锅食材产业为展示主题。这里设立了火锅爆品等丰富的版块内容进行展示。从今天到26号,合川馆里有专人为大家烫煮火锅,大家可前来免费品尝,感受重庆的热辣滚烫。
< class="pgc-img">>合川区作为全市唯一的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和市政府明确承接火锅食材产业梯度转移的区县,是全国最大火锅食材产业加工基地。展台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他们带来的毛肚等火锅食材以及调料共计达3吨,希望通过西洽会的平台,展示给更多的嘉宾。
< class="pgc-img">>据介绍,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拥有复合调味品、水发制品、肉制品三大产业集群;火锅底料、肉类罐头、毛肚、牛油、肥肠、甜品等六大王牌产品,其中:火锅底料产品覆盖全国12万个门店,服务6000多个品牌;毛肚每年产量7000万斤,占西南地区三分之一;所生产的甜品供星巴克川渝门店400多家。记者了解到,入驻火锅产业园的一家休闲食品企业正在研发火锅蛋糕,计划从蛋糕造型、味道方面,向火锅的形态和风味上倾斜,目前处于内测阶段,计划在今年底面向重庆的部分火锅店、重庆旅游区的特产店推出。
< class="pgc-img">>在2024年合川区二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中,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重庆火锅食材两个主导产业以及摩托车、现代中药等四个特色产业,协议总投资约158亿元。
重庆之声记者叶爽报道
者 徐立(营销头版主笔)
来源 营销头版(ID:mkt2000)
最近,星巴克又火了。
26日,星巴克推出了樱花季的系列星杯,其中有一款网红“猫爪杯”造型独特,粉色系的猫爪十分可爱讨喜,还是限量发售,因此引发不少人彻夜排队抢购,但是仍然出现火爆到开门就售罄的状况。
这款猫爪杯在未上市之前,就有关于往猫爪杯里倒牛奶的视频在微信和抖音上疯狂转发,可以说是未售先火。
还有黄牛把原价199元的杯子抬高几倍进行售卖,在淘宝上超出599-799的高价,甚至还出现了在美国给人代购要价1399的天价!
甚至还有人大打出手,引发一场“圣杯”的战争,还被江苏网警给“警告”,让人哭笑不得。
面对这种场景,不少人都会表示疑问,一个破杯子至于吗?为什么星巴克的“猫爪杯”这么受欢迎?
1
网红杯的背后,是品牌认同
众所周知,星巴克是一家美国的连锁咖啡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品牌。
星巴克咖啡通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咖啡与打造可供社交的休闲空间,进而用咖啡来倡导生活美学与生活方式,让咖啡成为用户的一种日常,从而塑造了强大的品牌粘性。
星巴克咖啡馆所渲染的氛围是一种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带有一点"小资"情调的文化。星巴克咖啡的名称暗含其对顾客的定位--它不是普通的大众,而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有较高收入、有一定生活情调的人群。
如果单就是一杯咖啡,人家花个3、50块钱,会觉得不值那个价,但是在星巴克,所享受的服务与格调,以及带给你的社交便利,都在咖啡之外的价格上有所体现。
消费者可以认为一杯咖啡的价格是完全可以和一杯咖啡以及“第三空间”营造的舒适感等值的。
星巴克用价格锁定和区分消费用户,又用咖啡文化影响用户,使那些有一定品味和消费能力的人有了一种与品牌的粘性:那就是我消费的星巴克,那么星巴克的品牌也能给我以身份的反馈。
而这,就是星巴克的厉害之处。它能够抓住目标圈层顾客的心理,进而用品牌故事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圈层标签。
什么是圈层?圈层就是喜欢的人为之疯狂着迷,不喜欢的人完全表示看不懂,有人欢呼有人不解。这就是当下年轻市场的核心逻辑。
前不久超级大IP故宫在推出了“故宫美妆”后又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故宫粉丝反应热烈。
这两天,故宫角楼餐厅又开起了火锅店。点菜的菜单做得像圣旨,让食客能玩一把“奉旨点餐”。据说,餐厅还尽最大程度复原了慈禧曾经的“万寿菊花锅”。
难道说,故宫的火锅就好吃一些吗?花样越多反而越贵,味道还不见得有多好吃。背后更多地是对于故宫这个品牌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故宫古玩以及爱好者的追捧,大多数人去只是去尝个鲜。
同样,有人说星巴克杯子贵,但是对于爱喝星巴克的粉丝来说,这是正常的。不管是做杯子的星巴克还是开起了菊花火锅店的故宫,人们对于文化消费,讲究的是审美、格调、品位,是对品牌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
2
星巴克的粉丝经济学
对于精明的星巴克来说,卖杯子已经成为一门绝佳的生意。
在拥有了大批坚实忠诚的用户之后,星巴克就以强大的营销能力,以一波又一波的营销攻势不断地向消费者心智发起猛攻,进而影响他们的每一步的消费行为。
消费群体的把握
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为“高颜值”买单的消费现象屡见不鲜。星巴克推出的杯子,次次都在设计上花足了心思。
在杯子这个日用品上,星巴克却以女性消费为基准设计了少女心十足的款式,来吸引女性消费者,而往往对于可爱少女的物品,女性消费者对于它的价格都会有一些隐性的忽视,这样的杯子即使贵一些也丝毫不会减少她们的购买欲望。
此外,杯子早就成为了星巴克一种和消费者的沟通方式,星巴克一直善于把杯子当成讲品牌故事的标签和介质。
比如,星巴克会把顾客名字写在杯子上。这会给一种这样的感觉:我们会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价值更高,会间接提升这款杯子的价值,因此,当你付出更高的费用时,并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对。
饥饿营销,提高品牌溢价能力
饥饿营销,顾名思义,就是商家有意来调低产量,来达到供求关系不平衡,制造出供不应求的”假象“。通过这种手段来维持产品的形象,进而拔高商品的售价最终提高利润的营销策略。不光是小米、苹果用得好,星巴克也同样会玩转。
饥饿营销给品牌带来的好处,除了提高售价、刺激销量外,还能对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树立起品牌高价值形象。
物以稀为贵,限量的星巴克杯子,自然能够吸引一大群热衷收藏的消费者。
奢侈品战略
由于星巴克的品牌定位起点就在中高端市场,它的目标人群也十分乐意接受设计精美、定价偏高的限量商品。星巴克的杯子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点也不奇怪。
如去年樱花季的“夜樱杯”、年前的“猪猪杯”和现在“猫爪杯”,因为是造型好看和具有一定的限量版纪念意义,引起许多星巴克迷争相购买购买收藏。
这种杯子,往往买来不是拿来喝水的,收藏、纪念甚至拿来炫耀或者提高逼格才是王道。
星巴克把杯子打造了成了一种稀缺品和收藏品,用100-300块不等,买个很有收藏价值的杯子,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是件划算的事情。
3
会借势,会造势
更会讲好品牌故事
从08年的双十一开始,我们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双十一”狂欢节,可最开始的那个节日,仅仅就是为了处理商家库存的产物。
如今,天猫双十一已经成为营销史上的传奇,每年都可以创新更高的销售额峰值。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不满足于借势营销,那样显得过于被动,造势营销,只要能够名正言顺地让用户消费,那不仅是销量与利润上的成功,也是品牌拥有更多展示的的契机。
从1997年的那个冬天开始,每逢圣诞节,星巴克都会推出限量节日纸杯,这种玩法已经延续了21年,就像现在的双十一一样,成了很多人每年必蹲的商业世界的传统。
每年的圣诞杯都不一样,也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期待。
星巴克的圣诞红杯已然成为了节日的象征,甚至有点成了人们购买咖啡的理由。
不少消费者走进门店,不只是为了喝咖啡,更重要的是给杯子拍个照秀一秀,传到社交媒体上,手捧一杯圣诞限定咖啡杯似乎成了独特的冬季时尚。
星巴克还会不同的节假日推出富有季节特色的限量纸杯。
比如前年 3 月,星巴克就换上了具有春天气息的蓝色、黄色和绿色纸杯。到了今年,就是粉红色的樱花主题。
它的杯子还分为一次使用的纸杯以及马克杯、保温杯,满足不同场景、不同季节的时令需要。
又或者,星巴克的城市杯。
这种马克杯首先出现在1994年,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天已有上千种城市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结合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人物,甚至成为了一种地方特色的纪念品。
除此之外,星巴克还会用杯子造势,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平时在星巴克买饮料时,自带杯(任意品牌杯子)可以参加星巴克为环保所推出的立减活动(根据地方不同立减金额在2-4元)。
在世界地球日时,带上星巴克自带杯,可以免费获得滴滤咖啡一杯。
除此之外,星巴克还经常以杯子为主题,发起各类公益活动。在呼吁公众低碳环保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
星巴克至始至终都是一个用产品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的品牌。尤其是网络营销时代,在做好产品之余,如何与消费者有更多互动,或许才是品牌、门店能否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而星巴克的猫爪杯爆红网络并非偶然,既有产品本身的赋能效应,也是品牌多年累积的品牌影响力,还有对消费者心态的洞察力,如此种种,才会有每次出品必是爆款的现象发生。
本文@营销头版(ID:MKT2000),原创授权发布于市场部网。
学习是最好的投资,
点击“阅读原文”,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