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皆可元宇宙?卖奶茶的尽头是发币?继去年顶着“新式茶饮第一股”头衔的奈雪的茶(02150.HK)入局元宇宙之后,在其上市一周年之际,奈雪又推出了一项包含“奈雪币”和“虚拟股票”的活动,也将奈雪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方面,边喝奶茶边“投资”的新颖玩法赚足了奶茶爱好者的眼球,在奈雪的茶微博超话内不少消费者晒出了自己有关“奈雪币”和“虚拟股票”的“战绩”。另一方面,奈雪本次活动也引来了“打监管擦边球”的质疑。
作为新茶饮第一股,奈雪上市后的股价却一波三折,盈利能力也遭到质疑。在元宇宙、NFT、虚拟货币等风口频频动作的背后,或许是奈雪对扩展盈利途径一次又一次的探索。
打监管擦边球?
6月30日,奈雪的茶推出了上市一周年活动,每消费1元即可得1个奈雪币,用户可使用奈雪币买入/卖出虚拟股票,成为虚拟股东,也可以在奈雪币商城使用奈雪币兑换各种礼品,此外每30股虚拟股票可兑换3元礼券。根据介绍,6月30日到7月2日,在小程序下单实付满30元,赠送30股,每单仅赠送一份,每人不限量。
活动中虚拟股票的玩法与奈雪的真实股价挂钩,真实股票的涨跌会直接影响虚拟股票。此外奈雪甚至还加入了杠杆借币玩法,用户可以选择x2、x5、x10倍杠杆,有可能会实现一夜暴富,也有可能一夜清零。值得注意的是,奈雪的茶特地声明了:奈雪币不能和现金相互兑换。
图/奈雪官方公众号
“虚拟币”、“虚拟股票”、“杠杆”,每一个词都能刺激到大众的神经,该活动也引发一些争议。有网友觉得边喝奶茶边“投资”的玩法很新鲜,想要尝试,有网友则提出了质疑,“为什么不好好做奶茶?”、“这不违反相关法规吗?”
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智尧律师表示,从这个“发币”的方案来看,所谓“币”的获取途径只限消费获得,也不可兑换法币,也未开通证券交易等涉及二级市场的功能,仅仅能兑换品牌自己的消费券或部分实物商品,这一行为其实和平时见到的消费积分并无本质区别,并未以此进行“融资”等行为。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亦撰文指出,奶茶币其实是较常见的消费代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积分、奖励积分”。
但许智尧与肖飒都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奶茶币”和“虚拟股票”的玩法没有法律风险。
肖飒在《“奶茶币”与“虚拟股票”玩法背后的合规玄机》一文中指出,“虚拟股票”的玩法极容易涉及“押涨跌”式网络博彩,目前的玩法之所以合规,是因为其“奶茶币”并非充值或预付现金获得,而是一比一消费获得,且商家并不会因该“押涨跌”行为直接抽成或者获利。其整个机制的合规运行如同“刀刃上起舞”,走错一步就如临万丈深渊,“建议‘后来者’不要盲目拷贝类似的商业模式。”
奈雪的这一波操作在网上的讨论虽然呈现两极化,但确实达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奈雪向5000万会员推出虚拟股票”的词条登上微博的热搜榜,“奈雪的茶”在百度的搜索指数也在当天迎来了一波暴涨。
网上常言“黑红也是红”,对于很多品牌来说,和娱乐明星一样,有热度有讨论度总好过无人问津。
奈雪元宇宙
除了推出虚拟币和虚拟股票的玩法,活动推出当晚奈雪还上线了元宇宙奈雪乐园,虚拟股东可以进入寻宝领取官方奖励。在奈雪的微博超话里,有进入奈雪乐园的网友反映,“刚进去,券就没了”,看起来活动起了一定效果。
元宇宙奈雪乐园 图/奈雪的茶官方微博
元宇宙是个筐,什么行业都可以往里装。奈雪已经算得上是元宇宙的老玩家了,触电数字藏品甚至比星巴克、Nike、李宁还早。
去年12 月,奈雪迎来品牌成立六周年,奈雪官宣品牌大使“NAYUKI”,这个穿着奈雪特色服装的绿色人偶有一段看起来很酷炫的介绍:NAYUKI是一个宇宙共生体,将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生活中穿梭,探索每一个充满美好的宇宙空间。
同时奈雪还推出了发售限量300份的NFT盲盒作品和全球限量1000套NAYUKI潮玩。一次周年活动,奈雪便同时涉足了元宇宙、NFT、盲盒、潮玩四个消费风口。
NAYUKI 图/奈雪的茶官方微博
其实不仅是奈雪,之前李宁购买了NFT中最火热的“无聊猿”头像,并将该元素融入到服装产品中,耐克发布“NIKELAND”,江小白发布数字藏品,甚至连宝洁这样的百年老牌巨头也开始押注元宇宙。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在借势元宇宙、NFT拓展品牌边界,这俨然已成为时下的一股风潮。
无论是先前的元宇宙、NFT,还是这次的“虚拟货币”,本质上都是奈雪在茶饮行业“内卷严重”背景下的一次次探索。这样的探索背后,则是奈雪的盈利焦虑。
内压外压,业绩承压
在六周年活动时,奈雪还推出了储值卡充100得150的福利,有报道称最终72小时便达到GMV近2亿,300份NFT盲盒1 秒售罄,限量1000套的、单只售价699的潮玩也在发售当日销售一空。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奈雪的茶共开了817家门店,其中标准店446家,371家为PRO店型。奈雪的标准店、一类PRO店、二类PRO店的平均单店日销售额分别为2.03万、1.42万、1.1万。照此计算,一次元宇宙相关活动可比本业卖奶茶要赚钱不少,也难怪奈雪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尽管推出的元宇宙活动为品牌的宣传起到了一定效果,奈雪的茶经营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上市一年,股价却一直在走下坡路,甚至在推出“虚拟股票”活动的当晚,奈雪这个“茶饮第一股”还下跌了 1.04%。
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在港股挂牌,发行价为19.8港元,上市首日便跌破了发行价,之后一路走跌,截至发稿,奈雪报6.16港元/股,相较发行价已经跌去68.8%。
其财报显示,2021年奈雪的茶总收入为42.96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30.57亿元人民币增长了40.5%,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亏损1.45亿元人民币。
奈雪表示,收入增长主要源于门店规模扩张,亏损则与成本高压密不可分,材料成本较2020年同比增长20.6%,达到14亿元;员工成本同比增长55%达到14.24亿元。两项成本累计占总收入的65.8%。
其实当初上市时,奈雪的盈利能力便是外界质疑的焦点,产品的售价不低,却难脱亏损的泥沼。
2018年、2019年、2020年其原料成本分别为3.84亿元、9.15亿元、11.5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3%、36.6%、37.9%,同时,员工成本分别为3.40亿元、7.51亿元、9.19亿元,占当期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3%、30.0%、30.1%。如今来看,上市后奈雪在这方面并无太大改善,成本依然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还出现另一个不太好的信号,奈雪的客单价正在下降。2021年其“每笔订单平均销售价值”从2020年的43元下降到了41.6元,同比下降3.2%。奈雪在财报里表示,“在2021年下半年,我们感受到消费者把手中的钱袋子握得更紧。”同时,产品吸引力下降、行业竞争加剧等可能面临的挑战,也值得奈雪深思。
《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新茶饮增速为26.1%,2021-2022年增速下降为19%左右,预测未来2-3年,增速将调整为10%~15%。这也意味着,新茶饮市场从高速增长的阶段正过渡到平稳发展的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奈雪在内的一些一线新茶饮品牌纷纷通过降价来保持竞争力,同时在营销方式上各显神通以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6月30日奈雪推出“奈雪币”的当天,喜茶与电视剧《梦华录》联名推出两款定制的联名茶饮产品,茶百道则推出第二杯半价。各家开始另辟蹊径,想要拉开和对手的差距。
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即使放眼全世界的科技巨头,它们在元宇宙的布局至今仍连雏形都算不上,目前来说,奈雪的元宇宙噱头大于内容。奈雪如果真的意图布局元宇宙,仍需要在功能和玩法方面进行更多的开发,而这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盈利焦虑,奈雪想要找到新的增长点本无可厚非,但于一个茶饮品牌来说,元宇宙、NFT等新领域存在探索的意义,但也不能将其视作一条发展的捷径,自身的产品与服务仍是根本。一如网友调侃奈雪的虚拟股票玩法,“奈雪主题色是绿色,你搞股票不吉利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红奶茶,因为颜值高、口味好而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有人甚至不惜排队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不过,有网友指出,网红奶茶看着热闹,其实并不健康。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了验证真假,记者从南京采购了七大品牌14款网红奶茶,并请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实验室,对它们进行了一个全面检测。结果到底如何呢?
记者采购7大品牌14款网红奶茶,为保证科学,每款奶茶不少于两杯,总量不少于1000ml。14款网红奶茶分别是:
【1点点】
波霸奶茶
冰淇淋红茶加奶盖
< class="pgc-img">>【素匠泰茶】
招牌泰椰奶花
招牌泰满足奶茶
< class="pgc-img">>【coco都可】
17岁清茶
珍珠奶茶
< class="pgc-img">>【一芳水果茶】
一芳水果茶
金钻凤梨绿
< class="pgc-img">>【奈雪の茶】
霸气芝士草莓
冻顶乌龙鲜牛乳
< class="pgc-img">>【口渴了】
桃气彩虹1000
芒果果粒鲜奶茶
< class="pgc-img">>【喜茶】
芝芝芒芒
满杯水果四季春
< class="pgc-img">>记者将样品送至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根据奶茶的种类,工作人员决定对其中10批次检测:茶多酚、总糖、脂肪、蛋白质和咖啡因等五项指标,另外4批次色彩较鲜艳的水果茶则检测甜味剂和色素等添加。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人员刘晓萌介绍:“要先通过氧化镁对称量的样品进行净化,净化过后再采用过滤的方式把需要的滤液过滤出来,然后才可以上机检测。”
< class="pgc-img">>检测结果显示,以水果为原料,色彩较鲜艳的4批次奶茶,均未检出甜味剂和色素等。而其余10批次有些虽然口感较为相似,但检测数据却大不同:10批次奶茶均检出总糖,含量从0.98%到12.04%不等,素匠泰茶的这款"招牌泰椰奶花"总糖含量最高,每100克含糖12.04克。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每天总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 class="pgc-img">>刘晓萌分析:“这样一杯奶茶如果按500克来算的话,总糖含量就已经达到了60克,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所以对于一些控制体重或者三高人群就要慎用这款奶茶。”
这样来算,至少有两款奶茶喝过之后,都超过了一天累计总糖摄入指标。而不同品牌所谓的"微糖"、"五分糖"、"七分糖"也不具有横向可比性。比如喜茶的芝芝芒芒五分糖,实测总糖含量10.41%,高于同时测评的多款正常糖奶茶的总糖含量。而这款声称"无糖"的1点点冰淇淋红茶加奶盖,实测含糖量高达 7.15%,检测人员分析有可能是冰淇淋原料带入。
根据检测,9种奶茶中含有脂肪,素匠泰茶招牌泰椰奶花脂肪含量最低,仅为1.45克每100克。而1点点冰淇淋红茶加奶盖,脂肪含量最高,达到了7.57克每100克。
< class="pgc-img">>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8岁至49岁成年人一天推荐摄入的脂肪67.5g。如果饮用一杯500克的奶茶,脂肪摄入量几乎达到40克,超过日推荐摄入量的一半。咖啡因检测方面,除素匠泰茶摘牌泰椰奶花未检出咖啡因,其余9款奶茶均检出咖啡因,检出值含量从43毫克每千克至288毫克每千克不等,其中素匠泰茶摘牌泰满足咖啡因高达288.27毫克每千克。
刘晓萌说:“2015年欧洲食品安全局提出过人体每天单次摄入量在200毫克一下,全天在400毫克以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对咖啡因会有过敏反应的会发生亢奋,拉肚子,恶心症状的人群,就要对这种饮品慎用。”
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和茶多酚也是此次检测的重点内容,不过,检测下来发现,多款奶茶均不达标。根据国标《茶饮料》规定,调味茶饮料(奶)中蛋白质含量应≥0.5%,茶多酚含量应≥200毫克每千克,而检测发现3批次奶茶蛋白质含量不达标,均低于0.5%。2批次奶茶茶多酚含量不达标,分别是素匠泰茶招牌泰椰奶花和喜茶芝芝芒芒。
蛋白质含量不达标奶茶:
< class="pgc-img">>茶多酚含量不达标奶茶:
< class="pgc-img">>这样看来,有些网红奶茶不是像描述得那么美,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成分往往多,而对身体有益的成分反而偏少,有糖尿病、三高症状或者肥胖体质的人还是应该慎喝!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董雯 编辑/国正)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 style="">消费者购买奈雪外卖下单时间
消费者爆料截图
消费者购买的蛋糕为茉莉初雪蛋糕卷,蛋糕卷的标签显示,该蛋糕于6月8日22:52开始制作,食用的最佳日期为6月8日23:59前。
针对此事,6月10日,奈雪涉事门店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这款蛋糕没有过期,门店员工错把原料解冻效期当成食用保质期贴在了产品上。
该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歉意,并进一步解释称,奈雪总部于6月8日变更了效期规则并于当天执行,门店员工在6月8日晚上解冻了原料,6月9日早上才开始制作这款蛋糕,但是错将解冻标签贴在了产品,“我们全部面包和蛋糕都是早上现做现卖的,如有需要可以提供监控”。
对于奈雪门店贴标签出现失误,有网友认为,这主要是奈雪在更换贴标签规则后对门店员工的培训、管理不到位。6月10日,奈雪的茶总部方面回应媒体称,经查实,产品并未过期,系因使用新标签机,员工错将解冻标签贴成保质标签,已向顾客解释,并全面加强内部培训。
奈雪创立于2015年,主营业务为通过线下门店销售现制茶饮和烘焙产品。此次被质疑过期的烘焙产品是奈雪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不过,去年,奈雪的烘焙产品收入同比下跌了8.8%至7.1亿元,这也是奈雪去年唯一录得负增长的业务板块,而其现制茶饮收入同比增长了20.5%至37.8亿元。
整体而言,2023年,奈雪实现营收51.6亿元,同比增长20.3%;净利润为1116.6万元,同比增长102.4%,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为2091.2万元,顺利扭亏为盈。截至今年3月底,奈雪拥有直营门店1597家、加盟店205家。
@Hoten:这个确实有点难绷,制作日期是06-08 22:52,结果06-08 23:59就过期了?合着就一小时保质期?所以个人感觉应该是打错保质期了。
@透过缝隙:监控显示当天早上开始做,那原料没过期怎么证明呢?
@osiw:不爱喝这些奶茶,奈雪这次回应感觉有些牵强。
审 核丨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