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北京2月3日电 题:人间真味是团圆
辛识平
春节的脚步近了,家人团圆了,年货“配齐”了,年夜饭该上桌了。面对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顿饭”,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年夜饭散发着欢乐的味道。在灶台的水汽氤氲间,一碗红烧肉、一盘酥炸鱼、一碟油焖虾、一屉白馒头,一一地摆上餐桌,再斟满醇香的好酒,一家人其乐融融。
如今的年夜饭,内容比过去丰富了不少,风味也更加多元。最近,一份“年味地图”在网上流传:烤鸭、四喜丸子、带把肘子,让北方的吃货们在过足“肉瘾”的路上刹不住车;左手年糕、八宝饭,右手腊肉、白切鸡,烟雨江南化作唇齿余香。
流动的中国,烹制出多彩的味道。得益于现代物流与人员往来的便利,来自川渝的毛血旺实现了南北通吃,广东火锅打边炉竟然“乱入”无锡等地最受欢迎年菜榜单。更不用说,借助市场和互联网的力量,天南海北的各色食材、菜肴奔走四方,天津人迷上了云南米线,南京人吃上了成都串串,不同地域口味的流动和融合,激荡出新时代的中国味道。
年夜饭的变化,折射出大时代的变迁。如今,“过年吃顿好的”已不再是件难事,“吃出健康”成了年夜饭的主流。年夜饭下馆子早已不新鲜,不少老年人改掉了过年囤菜的习惯,开始用手机软件一键呼叫新鲜蔬菜送上门。网购半成品年夜饭,正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吃法”。
有人说,辛辛苦苦一年,最盼望的就是回家和家人围坐一起吃个年夜饭。人生的味道,酸甜苦辣咸,唯有团圆才是暖心的真味。当久别的游子重新踏入家门,当年迈的老人来到儿女工作的城市,所有的爱与祝福,都在年夜饭里升华。
不管走多远,家都是最温暖的港湾,而味蕾常常能辨识出家的方向。一桌年夜饭,是舌尖跳动的美味,也是深藏心底的情愫。让我们在亲人欢聚的时刻,尽情享受家的温暖,尽情品味团圆的味道。
潮来袭,冰冷的天气带动了火锅市场的热度,12月11日,北京消费季“京津冀火锅节”开启,为今冬寒冷天气下注入暖暖的味道。
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烹饪协会承办的活动为期一个月,期间将围绕火锅品牌推广、火锅文化传承、火锅畅销单品榜、全民寻找火锅锦鲤等多项线上活动,联动100多个火锅品牌500多家门店,为消费者送上温暖的冬日烟火气。
诱人的锅底或清汤或麻辣,“万物皆可涮”的八方食材南北通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相信是很多人在冬季的心头爱。此次京津冀火锅节期间,以传统京味儿涮羊肉为代表的品牌:东来顺、阳坊胜利、满福楼、鸦儿李记、阳坊大都、匹夫涮肉、北平三兄弟、老门框爆肚涮肉、南门涮肉、羊大爷、京门老爆三、京虎门等纷纷联动推出热门单品,将更有特色、更具诱惑力的产品和独具魅力的火锅文化呈现给食客。
据悉,特色火锅品牌海底捞、呷哺呷哺台式小火锅、湊湊精品火锅、新辣道鱼火锅、重八牛府特色火锅、西部马华火锅、王家渡火锅、羯子李、吉野家小火锅、捞宴海鲜火锅、捞捞福火锅、浩爷羊蝎子等,将在火锅节期间,推出到店主题活动。以鱼火锅闻名遐迩的新辣道,通过直播等形式,推出藤椒梭边鱼火锅,精选四川原产地藤椒,搭配梭边鱼,劲爽鲜麻。
据了解,作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热门品类,近年来火锅行业涌现出了众多新品牌,如花家怡园旗下的八爷涮肉主打京味国潮概念;大董餐饮旗下的大董涮,以首创的鲍鱼、烟熏牛肉火锅树立新特色;小海鲜火锅扑贝卜卜贝,捞宴海鲜火锅,黑珍珠餐厅珍滋味海鲜火锅,以及时下受到小朋友喜欢的巴蜀王婆大虾,日式火锅伊豆野菜村、桃山旬野菜村、将太无二日式小火锅等均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打卡地。
此次火锅节期间,各餐饮企业联合向消费者推出优惠让利活动,包括满赠、推新品、会员日、满减、抵扣、折扣等优惠,同时开展“百家火锅企业回馈消费者”集中优惠活动,通过活动小程序为消费者派发火锅消费券,吸引不同消费者体验消费,持续助力冬季火锅消费热潮。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疫情常态化防控促进了火锅到家销售的日趋便捷,美团、盒马、京东等电商平台也纷纷推出冬日火锅节,为居家用餐的小伙伴备足了鲜美的火锅食材。在京东七鲜,火锅节期间将为消费者带来超百款品质商品,更有爆款商品买一送一等福利活动。
本次火锅节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烹饪协会承办,得到了天津市烹饪协会、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的特邀支持,并联动当地品牌自主参与,并由劲牌有限公司、美团、燕京啤酒集团等协办。同期,围绕北京消费季开展的丰台区火锅节、海淀区火锅节、平谷区菊花季等各类活动也将同步展开,共同打造创新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力。
据北京烹饪协会负责人介绍,北京消费季活动已经成为餐饮企业增收提质的平台。随着近年来火锅逐步成长为餐饮行业的重要品类,协会将进一步助力火锅产业的品质提升,助力冬季火锅企业的旺季消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高艳
<>< class="pgc-img">>年,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上,汪涵问蔡澜:“如果世上有一种食物,你觉得应该消失,应该是什么?”
答曰:“火锅。”
一石激起千层浪。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火锅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言论而就此消亡,因此,没必要着急上火。该烫的继续烫,该涮的继续涮。
< class="pgc-img">>对于火锅,我向来抱这种态度:不主动、不拒绝。
作为一个四川人,我过去经常感到惭愧,因为不太能吃辣。这几年功力稍有提高,但在很多外省人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风。
基于这个原因,我以前少有吃火锅。
最近三五年,吃了大量的火锅。每年差不多要吃上百家火锅吧,最频繁的时候,一周就要吃四五顿。
没办法,谁让现在火锅市场如此繁荣昌盛呢。差不多每天都有新店开业,作为饮食媒体人,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喜好而拒绝,必须走进去了解,最简单的方法之一,那就是吃。
< class="pgc-img">>以前,火锅吃得少时,我对火锅也有一些偏见。
这些年吃得多了,也有了些不一样的心得。
这些年火锅一直在改良创新,不管是从市场、经营,还是装修、环境,锅底、菜品,跟以前比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而这里面的门道也是越来越多。
随便放点料掺点水煮开就叫火锅?NO!
火锅真是千锅一味?NO!
就现在的市场竞争状况,特别难吃的火锅,不多见。当然,特别让人惊艳的火锅,也不多见,这和川菜馆的情况一样。味道暂且不提,能立足的火锅,尤其有品牌知名度的火锅,要么是模式,要么是环境,要么是菜品,要么是营销,要么是管理……高手林立,总得有出奇制胜之处。
为什么这几年火锅江湖会如此热闹?原因很多。
< class="pgc-img">>一是有知名火锅的现象级效应,大家都跟风头部品牌。不但跨界者首选火锅,连一些传统中餐企业也会新增火锅业务,而由火锅转中餐的则屈指可数。成都好多知名传统中餐企业都新创了火锅品牌,比如红杏开了红忆火锅,而赤里火锅的背后则是大蓉和与南堂馆。我身边的川菜大厨,改行开火锅的也不少。
二是跟中餐馆比,开火锅的确有很多优势。标准化程度高,容易复制。一个新品牌,一年半载开上几十上百家,都不是什么难事。中餐馆能比吗?
三是食客喜闻乐见,现在不只是川渝地区,火锅已经席卷全国,就算在海外,也相当受欢迎。麻辣之味非常强势霸道,你的味觉一旦被它攻占,往往自陷其中,不可自拔,而这还不可逆。
故,火锅不是谁说消亡就消亡的。它不但不会消亡,而且还会持续变强。
每当新的模式,新的品牌出来时,让我们感觉已经到顶,再难超越,可是总会有新生力量冒出来,各领风骚一两年。随着经验资金、营销推广、经营管理、后续供应链等越来越成熟和强大,企业成功的时间跨度也越来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