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中国人一天要喝好几杯奶茶,
其实这种饮料在国外也深受喜爱。
今天就来说说让很多人欲罢不能的奶茶。
01.
奶茶的诸多英文名
< class="pgc-img">>奶茶的英语是milk tea。很多人问,波霸奶茶和珍珠奶茶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波霸奶茶就是大颗粒的珍珠奶茶。
- Bubble (milk) tea:珍珠奶茶,波霸奶茶
- Pearl milk tea:珍珠奶茶
Bubble就是泡泡的意思。波霸奶茶还可以直接说boba[?b??b?]:
- Boba is a variety of tea containing balls of pearl tapioca, originating in Taiwan in the 1980s. 波霸奶茶是含有木薯球的茶类,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
“奶茶控”是milk tea buff:
- Milk tea buffs know that they should cut down on bubble tea. 奶茶控们知道他们应该少喝点奶茶。
02.
各种各样的奶茶
< class="pgc-img">>很多奶茶是用红茶做的。绿茶的英文是green tea,但红茶却不是red tea。
- Black tea:红茶
对于奶茶,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flavor:
- Jasmine tea: 茉莉花茶
- Matcha: 抹茶
- Taro milk tea:香芋奶茶
还有一种茶叫做“脏脏茶”——dirty tea。脏脏茶之所以“脏”,其实是因为里面含有brown sugar(黑糖)。
< class="pgc-img">>奶茶也在不断创新,比如现在有一种潮流是奶盖:
- Snow cap tea:雪顶茶,奶盖茶
这个英文名形象地表现出奶盖像雪一样覆盖在茶上面的形态。
奶盖里含有芝士,所以它也被翻译为:
- Cheese topped tea
03.
Toppings
< class="pgc-img">>奶茶、冰淇淋、披萨都可以选择不同的toppings。
- Topping:(菜肴、蛋糕等上的)浇汁,佐料
奶茶里的珍珠是用木薯粉做的:
- Tapioca [.t?pi'??k?]:木薯粉
除了珍珠以外,奶茶里还可以加红豆、仙草、椰果……
- Grass jelly: 仙草
- Coconut jelly: 椰果
- Sago: 西米
04.
Sugar level & ice level
< class="pgc-img">>甜甜爽爽的奶茶虽然好喝,但是毕竟含糖量高。又不想长胖又想喝奶茶,就自己选择糖量吧。
- Customise:定制,按顾客的要求定做
- Half sugar:半糖
- Sugar free:无糖
同理,不想奶茶太冰,可以说:
- No ice: 去冰
- Half ice: 少冰
最后再教大家一招点咖啡、奶茶时的说法——如果想留点空间给自己另外加东西,可以对服务生说:
- I would like an Americano with room. 我要一杯美式咖啡,不要加满。
你是一个bubble tea buff吗?
你喜欢喝哪种奶茶?
都可以留言告诉我们。
><>在的年轻人都特别喜欢喝珍珠奶茶和波霸奶茶,逛街休闲来一杯、办公室白领们下午茶来一波,那么波霸和珍珠是一样的吗?其实很多人的心中都有这个疑问。接下来菓碰茶就来和大家谈谈两者的区别。
< class="pgc-img">>珍珠奶茶的起源有很多版本,一个民间美食家把一种木薯淀粉做成的糯米团子加入奶茶里,意外发现,好喝又饱腹,顿时大受欢迎。后来有人想到把丸子做大一点,改名叫波霸奶茶,结果大卖。
奶茶的出处已经闻名,世界各地都有其踪影,倒是加了粉圆的珍珠奶茶是 30 年前才开始从台湾流行到全世界的新鲜事物。在台湾奶茶文化里,珍珠奶茶用小颗粉圆,而波霸奶茶用大颗粒粉圆。
< class="pgc-img">>大多数喜欢喝珍珠奶茶的朋友们,都是喜欢吃里边的珍珠,一粒粒的珍珠非常的圆润,在奶茶的底部聚集起来,不仅十分的好看,而且特别的有嚼劲,Q 弹软糯的珍珠和香甜顺滑的奶茶,美味与口感,便胜却人间无数了。
一些奶茶店,一般使用的都是较大颗粒的粉圆的珍珠,蒸煮之后的直径大约在7毫米以上,这样的大颗粒可以令消费者更加的方便咀嚼。不过有一些人就是喜欢喝最初的那种正宗 的台湾奶茶,是小颗粒的,喝起来可以享受满嘴都是珍珠的乐趣。要知道,珍珠奶茶珍珠的口感好坏会直接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珍珠其实是使用地瓜粉制成的。
< class="pgc-img">>其实要说波霸奶茶和珍珠奶茶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所加入的珍珠的大小不一样,也许口味也会有不一样,但这一方面和使用来制作奶茶的原料有关, 另一方面可能和制作方法有关。那么到底珍珠奶茶和波霸奶茶哪个更好喝呢?这个其实也是说不定的,要看个人喜好,有些人可能就喜欢珍珠的那种嚼劲,他可能就喜欢波霸奶茶更多一点。
< class="pgc-img">>在菓碰茶看来,不管是波霸奶茶还是珍珠奶茶,味道都很好,各有各的风味。菓碰茶之前使用的是以小珍珠为主,在将来也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喜好,引入波霸,必定有一种满足您的口味。毕竟现在潮流的是波霸奶茶嘛。
>茶甜蜜的口味能够给人带来快乐感,90后、00后等年轻一代更是靠喝奶茶“续命” 。
但同时,大家也生出许多担忧:一杯奶茶到底含多少糖?半糖的含糖量会不会长胖?有没有加甜味剂/糖精?“珍珠”有没有塑化剂?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喝了奶茶后为什么容易睡不着?
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开展珍珠奶茶比较试验发现,喜茶、奈雪の茶、台盖、YO!Tea有茶、COCO都可、一点点、KOI、维星、大卡司、米芝莲十个品牌奶茶均被检出含有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mg/kg。
其中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黑糖波霸)咖啡因含量最高,为522mg/kg(换算成365mg/杯),1杯该奶茶的咖啡因含量相当于7罐红牛(或3.5杯中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总量。
怪不得喝了奶茶睡不着!
来看下面具体的实验结果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根据前期调查结果,消费者对珍珠奶茶更关注的是糖分、塑化剂、甜味剂、咖啡因、反式脂肪酸5个方面。经过与检测机构及食品专家的沟通讨论,本次检测的指标确定为珍珠奶茶的总糖、塑化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咖啡因、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甜味剂、塑化剂未检出,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10款奶茶均符合我国关于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的公告所作的要求,反式脂肪酸、甜味剂(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塑化剂六项均未检出。
反式脂肪酸
不易被消化吸收,长期积累可能致肥胖。奶茶中反式脂肪酸一般来源于植脂末、植脂乳(奶精)。
甜味剂
过量添加可能有神经毒性,可能致食欲障碍、代谢紊乱、肥胖。我们常说的糖精就是甜味剂的一种。
塑化剂
长期食用可能致生殖系统异常、畸胎、癌症。奶茶中塑化剂来源于包装容器,也有可能来自珍珠(如果‘珍珠是塑料做的’)。
结果显示,这10款珍珠奶茶,全部符合大众对奶茶用料“尽可能纯天然”的要求——不用糖精、不用奶精,珍珠里不含塑料。
1杯米芝莲丝袜奶茶≈7罐红牛,咖啡因多,睡不着正常
近年来,除了发现奶茶易发胖,大家的关注点又多了失眠这一项。和咖啡、红牛一样,奶茶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是里面含有咖啡因。
咖啡因:中枢神经兴奋剂,暂时驱走睡意、恢复精力,吸收过多可能会心悸失眠。奶茶中的咖啡因主要来源于茶叶。
首先做个小小的科普:
1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约为108mg
1罐红牛饮料的咖啡因含量:约为50mg
本次抽检中,10款珍珠奶茶均检出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mg/kg。其中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黑糖波霸)咖啡因含量最高,为522mg/kg(换算成365mg/杯),1杯该奶茶的咖啡因含量相当于7罐红牛(或3.5杯中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总量。
果然,喝奶茶比喝咖啡还精神是有原因的。累了困了?来杯奶茶?
1杯一点点波霸奶茶≈13.2块方糖,半数高糖易致发胖
香港卫生署认为:若100mL饮料中的糖含量超过7.5g,则为含高糖分饮料。
本次测评的10款珍珠奶茶中,5款属于高糖饮料,其中一点点波霸奶茶总糖含量最高(9.30g/100g),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总糖含量最低(3.8g/100g)。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数据,我们将奶茶中的总糖量与方糖数量进行比对。
按每款茶的总体积算出它们各自的总糖值,10款珍珠奶茶每杯总糖值范围为:26.6g~60.9g。以每块方糖4.5g计算,一点点波霸奶茶单位总糖含量最高,每杯总糖量约为13.2块方糖量。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单位总糖含量最低,每杯总糖量约为5.9块方糖量。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金晖说,“一个正常成年人要求每天葡萄糖摄入在40-50g,最好不要超过25g。”
一杯奶茶喝下去就达到甚至超过一天的糖摄入量,显然糖分含量过高。在此也特别提醒:血糖偏高、糖尿病的朋友,要控制奶茶的摄入,毕竟身体才是快乐真正的本钱噢~
全糖与半糖不成比例,半糖含糖量是全糖七八成
调查时一些消费者表示,平时买奶茶明明选了半糖,总感觉还是偏甜,想知道奶茶店所谓的“半糖”到底是不是全糖的50%。
好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珍珠奶茶的糖分情况,我们测评了三款奶茶全糖和半糖的总糖值,结果发现:所谓的全糖与半糖并不成1/2比例,而是全糖奶茶的七成至八成含糖量。
注:
1.本次比较试验结果仅对所购买的样品负责,不代表同品牌不同批次、不同规格产品的质量状况。
2.标注价格均为当次购买产生费用,仅供参考。
3.比较试验结果不得用于商业宣传的条款。
(综合自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品质研究院、江苏卫视公共新闻)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