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新兴网红饮品“竹筒奶茶”凭借其别具一格的“国潮范”备受瞩目,在各大景区、商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帮助广大消费者安全健康地享用“竹筒奶茶”,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此发布消费提示。
关键三招,一起来看→→
来源 | 浙里好市监
杭州市养老机构服务如何?哪家最好?最新测评结果来了
消费教育微课第23期,干燕窝如何辨别品质优劣?戳进来!
开好车,卖名茶,背后的套路要当心
物原材料过期、“鲜奶奶茶”未添加鲜奶、“无糖奶茶”仍然有糖、含有咖啡因但不作提醒……4月16日,浙江台州市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对全区150家奶茶店的检查结果。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该局了解到,本次检查采取“现场检查+食品抽检”的方式进行,选取了“一点点”、“徐小包”等13家台州较知名的奶茶店为抽检对象,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定量检测。
检查发现,12家奶茶店存在果酱、糖浆等原材料过期的现象,最长的过期近1年半,最短的近1个月。市监部门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使用过期原料进行食品生产销售属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
同时,虚假宣传普遍。检查发现,13家奶茶店销售“鲜奶系列”奶茶,在名称中标注“鲜奶”,但实际使用植脂末(奶精)、牛乳基底粉、奶粉、纯牛奶为原材料,未添加鲜奶。据制作人员表示,使用奶精调制而成的一杯奶茶,成本仅需七八毛,使用纯牛奶为1元。
两家奶茶店售卖的“无糖奶茶”被检出糖含量分别为0.6g/100g、0.7g/100g。经营者承认,对奶茶糖量的控制全凭“手感”,没有规范标准,如其中一家的“鲜芝士红茶半糖款”的总糖含量为5.5%,正常糖款的总糖含量为5.7%,并不存在明显区分。
在定量检测的38批次成品奶茶中,有35个批次检出咖啡因,其中“一点点”奶茶店的“波霸奶茶”咖啡因含量最高,为297mg/kg。
“咖啡因对部分不适宜人群有一定的副作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方法及防止危害的方法。”椒江区市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检查的150家奶茶店均没有在店内醒目位置或包装上标注提醒用语。
目前,椒江区市监局已对涉嫌作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宣传,以及涉嫌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原料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共立案24起,正进一步调查。
花奶茶,是什么味道?
当下,江浙沪正在流行荷花茶饮, 嘿糖连上了4款,荷花茶底搭配牛乳、西瓜、柠檬等,收获了不少好评。
茉沏、亲又亲茶等茶饮品牌,也都上了荷花系列饮品。
今年品牌都在“追香”,山茶花之后,“荷花茶饮”有机会成为爆款吗?
“荷花奶茶”,江浙正在流行
杭州荷花咖啡火了之后,荷花茶饮也掀起一阵热潮。
这段时间,嘿糖先后推出了4款荷花茶,分别是荷花茶纯茶素颜荷花茶、荷花牛乳茶心机白莲茶;还有用西瓜、生椰、香水柠檬等元素搭配出的芙蓉西瓜椰、一盏心柠夏,价格10元~18元不等。
嘿糖研发告诉我,这4款饮品都使用了荷花茶底“青乌龙荷花”调香。入口有荷花香,尾端茶感鲜亮。
再辅助荷花花瓣、荷花糕等荷花元素,从视觉上,更加直观地让消费者感受到荷花的存在。
荷花牛乳茶中加入的木莲冻,是江浙地区不少人的儿时回忆,在风味上有类似于薄荷的凉感,让饮品的整体口感也变得更加清爽。
前段时间,茉沏也上新了3款荷花饮品:
荷戏莲叶间,在泰国香椰水中加入绵密的菱角泥、芋圆和蒟蒻冻(魔芋冻),再点缀上铜钱草和玫瑰花瓣,入口满满江南味。
曲水浮莲叶和莲叶醒山茶分别把茶底换成生椰乳+鲜牛乳和山茶碧螺春+厚乳,加上菱角泥和芋圆,细腻不厚重,又凸显荷花元素,很适合夏天。
扬州本土茶饮品牌亲又亲茶也推出了绿波芙蕖、粉荔芙蕖甘露等荷花饮品。
“江南夏天的浪漫属实被拿捏了!”小红书上,网友们好评不断,抖音上#荷花奶茶话题已经有157万次播放量。
以往,市面上其实不乏荷花相关产品,但更多都是注重外观的构造,比如之前大火的“荷花咖啡”,顶部用荷叶和荷花点缀,下面是“泥土色”的咖啡和莲子泥。
这次,品牌们开始在茶底上做文章,将荷花风味融入茶底中,让消费者能更直接感受到荷花。
今年春天,山茶花风潮席卷茶饮圈,很多品牌都做出了自己的热卖款;荷花入茶,是不是做夏季爆款的好思路?
理性分析:
荷花茶底有爆火的潜质吗?
在江南,无荷不成夏。
清朝年间,沈复所著的《浮生六记》中记载,苏州有用荷花熏茶的民间工艺。
我和众多研发聊了聊,他们都认为,荷花和山茶花一样,都是“有故事的花”。
提起山茶花,人们会想起香奈儿的标志性logo(一朵白色的山茶花),颜值之上,品牌又注入了美好、时尚的基因,所以山茶花茶底一上市,获得了很强的认知度。
而荷花本身有“花中仙子”之称,可以打造“有民间烟火气,但不落俗套”的产品定位;荷花制茶的传统,也为荷花茶带来了一定的故事感和历史底蕴。
故事记忆点有了,我们再来看味道。
我问了身边很多小伙伴和消费者,发现大家对荷花香气“说不清道不明”,总体下来就一个字,“淡”。逅唐华东区负责人张宇告诉我,这也意味着在香气打造上,品牌研发的发挥余地更大。
张宇描述,鲜荷花的味道有点类似嫩黄瓜,清新微甜,有淡淡的莲子香气,不像山茶、玫瑰等花香一样浓郁,而是更具有亲和力。
所以,不少研发都认为,荷花十分适合当作夏季“短打产品”差异化用茶,用夏日核心IP带动顾客打卡和尝鲜,赋予饮品情绪价值。
但是,人们缺少对荷花香气的认知,也是荷花茶底出圈难的一个原因。
今年以来,品牌们都在做“高香”,让顾客一口记住产品的、清晰高扬的香气,是高香茶底的特点,荷花味淡,在高香上不具备优势。
正值全国高温,消费者在短期内很容易因好奇心驱使尝试荷花饮品,但想被消费者记住,在竞争激烈的夏季脱颖而出,还需要品牌方主动去创造一些“意外感”,讲好荷花的产品故事。
下半年,还有什么“花”容易出圈?
那么,什么样的花适合做花香茶底?下半年又有什么花香茶底容易出圈?
我和多位研发讨论后,总结了爆火花香茶底要具备的4个特点。
1、贴近普通人生活,花香辨识度高
圆真真研发荆桦总结,市面上持续火爆的花香茶底,有一个共同特征: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且有明确的风味记忆。
比如,茉莉花、栀子花等香味,天然接受度就很高,应用到产品中,能真正让消费者喝到自己熟悉的风味,同时做到“唇齿留香”。
同时,日常能接触到的花香,也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只要平衡好茶香与花香,很容易就能长久留在消费者心中。
2、自然型香气,“久喝不闷”
再好的人工香气,也比不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观察市面上被长期使用的花香茶底,其花香都是天然香气,这不仅给消费者一种“纯天然”的心理感受,同时香气稳定不易出错,因此更加耐喝。
人工打造的概念性花香,因每个人接受度不同,口感偏好差异大,往往难以经受长久的市场检验,“久喝不闷”的茶,才是好茶。
在今年秋冬季,有极高受众基础的桂花和玫瑰风味,有成为爆款的可能性。
3、文化、民俗、潮流,至少要有一个传播潜质
在传播端,花香茶底也需要有出圈的特质。
比如上半年火出圈的山茶花,其背后所代表的古典精致,早已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稳定认知,这不仅是展现品牌调性的一种方式,在营销上,也能不断挖掘新的传播点。
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与山茶花有关的话题经常霸屏,有话题,产品才能维持一定的热度。
此次的荷花茶底,其“夏日记忆”的定位、荷花文化本身的魅力,也能让品牌有故事可讲,让消费者有拍照传播的动力。
4、与当下流行水果、元素适配
好的花香茶底,需要平衡好自身香气和搭配材料的风味。
浓郁的花香可能掩盖其他材料原本的风味;花香过淡,其风味可能会受到其他元素的影响,搭配的可能性就少了很多。
所以在花香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与当下流行元素的适配度。
“秋天第一杯奶茶”即将到来,新茶饮又将迎来拥抱“新花型”的契机。
什么花香茶底会在下半年卖火?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