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谈评论员 王默玲 杨有宗 朱翃
近日,上海警方披露了申城首例“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0余名,涉案金额逾7亿元。犯罪嫌疑人通过收购或注册“茶芝兰”等50余个奶茶品牌,以虚假宣传对外推销加盟服务,伺机实施合同诈骗。随后,作为“茶芝兰”品牌代言人的马伊琍,通过其个人及工作室社交网络平台发表致歉声明,并向受骗消费者、加盟商致以歉意。网友质疑:“明星代言又双叒翻车,一句道歉真的够吗?”
近年来,明星代言屡屡翻车,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网友整理的一张明星代言风波表中,从涉及食品安全的保健产品,到涉嫌虚假宣传的厨卫用具,再到违规招生被罚的培训学校,直至近来动辄涉案资金破亿、受害者甚众的平台爆雷、公司诈骗事件。明星代言五花八门、处处“踩雷”,但事件发生后,明星们的处理方式却很一致——“道歉+解约”“我敦促、不负责”“当下就自省、未来再严谨”……
道歉有用吗?这个答案不言自明。有的明星刚跨过一个代言风波,就又为另一个翻车产品站台。某明星网络社交平台账号评论中,不少网友指出,其代言的多款口服液、胶囊、降压仪等产品都涉及违法违规问题,虽“四处踏雷”,但网上依然能搜索到该明星最新代言的消息。一边踩雷、一边收钱,代言问题产品给消费者乃至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明星那里就如同掸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简单,转头又能拿钱代言。
为何愈演愈烈?诱惑太高,代价太低!虽然每每代言产品出事之后,明星们都强调要更加审慎严谨,但现实中明明有坑,“前有明星翻车,后有来者跟进”的事情并不少见。此前不少明星代言的P2P平台爆雷,让众多参与者损失惨重。明星本应对此类金融产品代言更加审慎,但此后又有不少明星站台的金融产品出现涉嫌非法集资、忽略风险误导投资等问题。更不用提虚假宣传高发的保健品、中老年养生产品等,多少明星虽明知这是“密集雷区”,但一批批代言人却前赴后继帮无良商家收割一波又一波的“韭菜”。
代言时冲在前头,出事后躲在最后。因为目前的法律法规对于代言人是否要承担连带责任,还存在界定难等问题,且不少明星不再以“代言人”自居,而是以“首席体验官”“明星推荐官”等模棱两可的身份“暗中代言”,这些都使得明星在代言过程中应负的责任变得难以厘清,而明星们也乐得“浑水摸鱼”:只要“钱到位”,冒着风险也要上,反正最终责任不由我担!
明星代言岂能变成诈骗“帮凶”?不应给明星打“擦边球”、钻法律空子的机会。对于不爱惜自己羽毛、不惜以恶劣社会影响为代价谋取利益的明星,社会不能一忍再忍,应探索出台措施追究其连带责任,让其“凉凉”!
来源:半月谈
华网上海5月14日电(记者杨有宗 王默玲)绿色低碳的航空燃料、极具科技含量的金刚石、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的原生态农产品……在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中国品牌博览会现场,一系列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原字号”品牌大放异彩。
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
沙棘汁、奶制品、蜂蜜、大豆……在历年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博览会展区中,各具特色的地方展馆总是现场一抹亮丽的风景线。在各个地方展馆中,原生态农产品总能引来更多关注。
在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中国品牌博览会现场,湖北展馆门口围拢了很多参展者,大家在这里歇歇脚、喝杯茶。
5月10日,中国品牌博览会现场,陈孟秋(左)在为参展者讲解利川红茶特点。
“大家有没有感受到,我们的茶汤有一股浓浓的花蜜香味?”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陈孟秋一边招呼大家喝茶,一边讲解利川红茶的特点。
5月10日,中国品牌博览会现场,陈孟秋(左)和同事们在推介利川红茶。
“讲好中国茶叶的故事,要积极拥抱年轻消费群体。”陈孟秋说。很多年轻消费者并没有饮茶习惯,但习惯喝奶茶,这同样给包括利川红茶在内的中国茶叶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前不久,一家网红茶饮品牌推出新品“不识庐山真面目”,采用的茶底就是利川红茶。有网友评价,“原来利川红茶这么好喝!”
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也需要在“原字号”上下功夫。废秸秆、甘蔗渣、地沟油……在中国航油的展台上,一字排开的几个瓶瓶罐罐里,看似是“废料”的材料,其实是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宝贵原料。中国航油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与传统航空燃料相比,它最高可减少85%的碳排放量。
中国航油的展台展示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原料。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用量将从2020年的5万吨,大幅提高到2025年的630万吨,再到2050年的3.58亿吨。
据介绍,中国航油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聚焦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协同推进国内国际市场有序衔接,抓实可持续航空燃料储供设施改造确保安全供应,在航空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根本性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被视为大自然结晶的钻石如今也可以人工培育而成,并且在工业领域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河南展区力量钻石展位上,光彩夺目的钻石潮货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打卡、参观。这些钻石的价格只有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
力量钻石展位上展示的培育钻石。
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有什么不同?“培育钻石是人工模拟天然金刚石结晶条件和生长环境,采用科学方法合成出来的宝石级大单晶金刚石,兼具性价比、符合环保趋势、款式多样化等优势。”力量钻石展商项目办公室主任陈亚男说,人造金刚石中颜色、重量和纯净度达到一定标准的宝石级金刚石大单晶,可作为培育钻石。
金刚石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最硬物质,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和化学性能,被誉为“工业牙齿”,享有“材料之王”美誉,是公认的“终极半导体”。
“河南钻石”走红,是我国材料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人造金刚石单晶和金刚石线锯的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金刚石锯片、磨块、薄壁钻等先进工具也已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并不断在机械加工、半导体、国防科技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从农业,到工业,从餐饮到能源,“原字号”在中国品牌日活动上擦亮“金招牌”!
源:读特
除了肥宅快乐水,奶茶近几年也不断出圈,逐渐成为当代人快乐的源泉。
那么,你每天喝的奶茶是真的吗?
近日,一则#网红奶茶花1个亿打假#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一时间引起网友广泛讨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各类商标维权事件层出不穷。一些鱼目混珠的山寨品牌、山寨店铺、山寨产品的出现,不仅损坏了正规品牌的声誉,也给企业和品牌造成损失,扰乱了市场秩序。一些创业者还因为加盟了山寨品牌,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加盟奶茶店先后投资90万元,奶茶口味遭质疑
据央视网快看微博报道,赵羽喜欢喝奶茶,同时梦想着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奶茶店。
2018年9月的某一天,她点击了一个奶茶品牌加盟的弹窗,留下了联系方式,立刻有客服人员联系她。随后,赵羽先是交了30多万的加盟费,然后又投资了60多万元,开了一家奶茶店。
但奶茶的口味却被很多顾客质疑。赵羽表示:“好多粉丝就不再来了,每天都是在煎熬当中,边赔钱边做。”
赵羽表示:每天都是在煎熬当中边(赔钱)边做,当时房租是每月28000元,再加上水电费每月大概是4000元,一直坚持到2019年12月份,大概赔了得有一百三、四十万。
山寨店的开店速度比正版都快
开店一年多后,赵羽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对方告知赵羽,你开的是一家假店。赵羽表示:“受骗的加盟商还有很多,当时有7000多家店跟我一样被骗的。”
得知事情的真相后,赵羽更换的相关设备,店铺的生意也开始扭亏为盈。
据央视财经报道,这家奶茶品牌的首席执行官告诉赵越超记者,2017年初开了第一家店后,品牌方在当年的9月份开始申请注册餐饮服务类商标。在这期间,山寨门店的开店速度远远大于正版店铺。
真店只有114家,假的高达7000多家
网红奶茶花1个亿打假
赵越超表示:“最夸张的时候我们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但假的店就高达7000多家。当我们取得商标权以后,进行了一个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动,其经济成本就达到了一个亿左右。”
防不胜防!
清理山寨门店,又出现冲泡奶茶
据了解商标共有45大类,需要分类别进行注册和保护。这家茶饮品牌企业介绍,一开始他们只注册了第43类餐饮服务商标,而忽略了第30类方便食品与第32类啤酒饮料的注册,在清理了7000多家山寨门店后,市场上却又出现了大量的山寨冲泡类奶茶。
该奶茶品牌法务部经理表示:“这些冲泡类的奶茶,一般都在超市里面,维权的过程跟门店类其实是相似的,时间周期在半年到一年之间。”
鹿角巷发布声明致歉
据悉,报道中提到的奶茶品牌正是“鹿角巷”。17日@TheAlley鹿角巷发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对商标注册细则不详,让假店钻了法律空档”,对此深表歉意。
业内专家:睁大眼睛分清楚,正规的加盟有正规的注册商标
业内专家表示,商标的注册与保护直接关系到连锁品牌的健康发展。中国烹饪协会供给侧服务委员会委员秦朝表示“你一定要睁大双眼去分清楚,它是真正的品牌,还是一个山寨的品牌。正规的加盟它有真正的商标,正规的注册商标。”
网友直呼:4年后,我才知道我买的奶茶是假的
此事一出,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不管是啥东西,只要网红开头的,就感觉产品质量低了一半;还有网友质疑,假的居然多达7000多家,怎么注册通过的?也有网友直呼,4年后,我才知道我买的奶茶是假的!
盘点那些被抢注商标的知名品牌
无独有偶,其实有很多知名的品牌都有这样痛苦的经历,咱们就来盘一盘那些被抢注商标的知名品牌吧:
一、路虎
LANDROVER(路虎)是很多人熟知的越野车品牌,然而公司本来的商标“陆虎”却在1999年就被吉利集团注册。吉利集团称之所以注册“陆虎”商标,是因为自己当时准备收购LANDROVER,没想到后来收购计划失败,LANDROVER被印度塔塔集团收购。
二、BV
意大利奢侈品品牌Bottega Veneta(BV)在中国耳熟能详的“宝缇嘉”名称遭到抢注,不得不在2013年启动了新的中文名字“葆蝶家”,咋听上去像朋友圈卖的山寨面膜名字,一下Low了不知多少个档次。
三、乔丹体育
晋江的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拥有“乔丹”、“QIAODAN”、“侨丹”等系列品牌,由于和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重名,商标也与其1997年拍摄的灌篮照片剪影高度近似,所以该品牌一度被认为与迈克尔·乔丹有关系,以低廉的价格在中国的小城市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2010年的销售收入高达29.1亿元,甚至一度谋求上市。
四、同仁堂
同仁堂今年加快海外发展,立志于将中医传播出去,海外发展包括美国,美洲地区,非洲等地区,但是目前还是进不了日本,就是因为“同仁堂”商标早在1983年就被日本企业抢注。
五、海信集团
1999年,博世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注册了“HiSense”商标。该商标与海信的“Hisense”商标只在中间的字母“S”处有大小写区别。当时海信产品对欧洲出口有限,因此受到的影响不大。随后几年,海信海外销售增长,但是“HiSense”商标就会像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一样威胁着海信。一旦海信要在德国甚至欧洲发展,西门子的行为就犹如一块“绊脚石”,让海信步履维艰。
六、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德国遭抢注
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抢注。在与对方协商未果后,王致和集团表示,将在德国柏林提起诉讼,追讨商标权。王致和腐乳、调味品、销售服务三类商标被一家名为欧凯(OKAI)的德国公司注册。这是王致和商标第一次在国外被抢注。同时,王致和集团也在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抓紧注册,以避免商标再次在国外被抢注。
七、“五粮液”在韩国的维权之路
2003年,五粮液集团发现一名韩国人将五粮液的汉语拼音“WULIANGYE”在韩国注册成商标。按照韩国商标法,一旦正式受理商标申请和发布公告,异议时间只有一个月。五粮液集团随即向韩国商标总局递交了异议申请,并出具了“五粮液”作为国际知名商标和品牌使用在先的证据。“对方的注册方式属于恶意抢注,想要误导消费者。”但韩方辩称“五粮液”在韩国并不知名,注册不存在误导,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抢注商标,此类行为多是外国知名品牌未及时注册中国商标,导致一些人故意抢注以便捞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开始注重中国市场的开发,这就避免不了中文商标的注册。在中国注册商标需要外国企业引起重视,最好在产品未推出之时就其前铺好路,免得日后引起纠纷。
一旦遭遇抢注,企业就不得不以高昂代价与之合作,或被迫重新打造新品牌。
所以,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明人要把与自己有关的口号、外号、甚至名字都注册商标了吧。
对此,你怎么看?
(原标题《网红奶茶花1个亿打假上热搜,鹿角巷致歉》)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