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联商网&搜铺网
撰文/牧之
2021年,疫情依旧不断反复,而受冲击最严重的依然是餐饮业。
海底捞关店276家,呷哺呷哺关店229家、网红品牌茶颜悦色关店87家……2021年,纵然强如这些餐饮头部品牌,也纷纷选择关店止损,断臂求生。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16家上市餐饮企业在2021年均实现营收同比增长,但在净利方面表现堪忧:有7家企业出现净利同比大幅下滑,有8家企业实现亏损。其中,海底捞亏损41.63亿元,成为亏损王;呷哺呷哺亏损2.93亿元,位列亏损榜第二位。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均实现由盈转亏。
当然,也有9家餐企实现营收、净利双双大幅增长。如百胜中国实现净利65.98亿元,同比增长26.28%;九毛九实现净利3.4亿元,同比增长174.00%;广州酒家实现净利5.58亿元,同比增长20.28%;巴比食品实现净利3.14亿元,同比增长78.92%……
2021年,上市餐企的业绩呈现出冰火两重天之态势。
< class="pgc-img">>百胜中国
2021年,百胜中国实现营收656.66亿元,同比增长19.24;净利润65.98亿元,同比增长26.28%;全年系统销售额较2020年同期增加10%,其中肯德基和必胜客分别增加8%和14%;全年同店销售额较2020年同期下降1%,其中肯德基下降3%,必胜客增加7%;全年餐厅利润率为13.7%,2020年同期为14.9%。
2021年,百胜中国之所以取得营收、净利双双大幅增长,有赖于其数字化能力的增强。据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介绍,百胜中国全年数字化订单带来销售超过70亿美元,超过百胜中国餐厅收入的85%。
2021年全年,百胜中国共新开1806家门店,关闭门店524家。截至2021年12月31日,百胜中国门店总数达到11788家。根据规划,百胜中国将于2022年净新增约1000至1200家新店,并增加对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的投资。
海底捞
2021年,海底捞实现营收411.12亿元,同比增长43.6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1.63亿元,由盈转亏,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09亿元。
比巨额亏损更为不利的是,海底捞向来引以为傲的翻台率出现下滑。2021年,海底捞餐厅的总体平均翻台率为3.0次/天。而这一数字,为海底捞上市的最低点。2018-2020年,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分别为5次/天、4.8次/天、3.5次/天。根据国信证券测算,3次/天的翻台率是海底捞单店的盈亏平衡线,跌破该数值,即意味着处在微利或亏损状态。2021年,海底捞新开门店的表现不佳,翻台率仅有2.4次/天,这也拉低了海底捞整体翻台率的均值。
与此同时,海底捞顾客人均消费从2020年的人民币110.1元下降至2021年的人民币104.7元。其中,一线城市客单价由116.2元降至111.8元,二线城市客单价由105.7元降至101.7元,三线及以下城市客单价由100.2元降至95.7元。
2021年,海底捞新开业421家海底捞餐厅,关闭276家海底捞餐厅,其中,16家海底捞餐厅是因租约到期等原因而关闭。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全球门店共1443家,其中1329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114家位于港澳台地区及其他11个国家。
呷哺呷哺
2021年,呷哺呷哺实现营收61.47亿元,同比增长12.6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93亿元,由盈转亏,2020年同期净利润为182.7万元。
与海底捞一样,呷哺呷哺也面临着翻台率下降问题。2021年,呷哺呷哺的翻台率为2.3次/天,与2020年持平,但从2016年(3.4次/天)以来,这一数据是一直下滑的。与此同时,呷哺呷哺的企业内斗也在2021年引发业内强烈关注。一系列不利因素,也导致呷哺呷哺的市值缩水超过85%。
2021年,呷哺呷哺新开95家门店,包含52家呷哺呷哺门店和43家湊湊门店。与此同时,呷哺呷哺关闭了229家亏损门店。截至2021年末,呷哺呷哺共有1024家门店,其中,呷哺呷哺餐厅达841家,湊湊餐厅183家。
根据规划,呷哺呷哺计划2022年新开156家门店,选址上倾向于市场潜力大、发展基础好的地区。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地区之外开店的进程将加快,包括中国台湾、中国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
奈雪的茶
2021年,奈雪的茶香港上市,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上市首年,奈雪的茶实现营收42.97亿,同比增长40.54%;经调整后净亏损为1.45亿,而2020年同期为盈利1660万元;门店经营利润5.92亿元,较2020年提升约68.4%;门店经营利润率为14.5%,较2020年提升约2.3个百分点;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由2020年的5.74亿元下降约11.1%至2021年的5.10亿元。
奈雪之所以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主要是因为品牌还在不断扩张。奈雪疯狂拓店的逻辑背后,是用前期的亏损扩张,换后期的市场成熟。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奈雪的茶在80个城市拥有817家门店,均为自营。2021年,奈雪的茶净新增326家门店。2022年,奈雪的茶预计将新开350家门店。
九毛九
2021年,九毛九实现营收41.80亿元,同比增长53.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0亿元,同比增长174.00%。九毛九把营收、净利双双同比大增归因于:太二餐厅门店的持续扩张以及2021年的总餐厅营业天数的同比增加。
2021年,九毛九新开133家门店,包括1家九毛九餐厅、122家太二餐厅、1家2颗鸡蛋煎饼加盟餐厅、7家怂重庆火锅厂餐厅以及2家赖美丽餐厅。2021年,九毛九关闭了44家餐厅,关店原因主要为租赁协议终止以及相关餐厅业绩表现不佳。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九毛九共拥有470家门店。其中,九毛九餐厅83家,太二餐厅350家,2颗鸡蛋煎饼25家(8家自营、17家加盟)、怂重庆火锅厂餐厅9家、那未大叔是大厨1家、赖美丽餐厅2家。
广州酒家
2021年,广州酒家实现营业收入38.90亿元,同比增长18.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亿元,同比上升20.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6亿元,同比上升16.69%。
2021年逆势新开和复业“广州酒家”、“陶陶居”、“星樾城”各品牌门店共7家,完成并购海越陶陶居门店6家,合计新增门店13家。
截至2021年末,广州酒家拥有餐饮直营店32家,其中“广州酒家”直营门店21家,“星樾城”2家,“陶陶居”直营门店8家,“味来”智慧餐厅1家。公司授权第三方经营“陶陶居”特许经营门店22家。
太兴集团
2021年,太兴集团实现营收26.94亿元,同比增加13.41%;股东应占溢利0.85亿元,同比下降16.18%;毛利率上升1.7个百份点至72.3%。
太兴集团旗下拥有「太兴」「茶木」「靠得住」「敏华冰厅」「锦丽」「渔牧」「饭规」「夫妻沸片」「琼华冰厅」「亚参鸡饭」「稻埕」「点煲」「饺子駅」及「兴爷大排档」等众多品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太兴集团共有217家门店,分别位于香港﹑中国内地、澳门及台湾。
稻香控股
2021年,稻香控股实现营收24.07亿元,同比增长18.74%,归属母公司净亏损0.18亿元,亏损同比减少63.37%。
稻香控股是一家主要从事餐饮业务的香港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通过连锁式餐厅提供餐饮服务、饼店营运及食品及其他产品销售等,旗下品牌包括“稻香”、“稻坊”、“客家好栈”、“HITEA 巧味”及“泰昌饼家”等。
截至2021年末,稻香控股在香港共有43家门店,2021年新开3家门店;在大陆共有49家门店,2021年新开3家门店。与此同时,稻香控股共经营15家Bakerz180品牌的饼店。
味千中国
2021年,味千中国实现营业收入19.96亿元,同比增长9.6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94.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7786.8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
截至2021年末,味千中国拥有737家门店。2021年,味千中国在大陆地区新开门店93家、香港地区新开5家,共计新开98家;中国大陆地区关闭77家,香港地区关闭6家,共计关店83家。关店原因包括合同到期、店铺位置转移、业主撤场及营运表现不佳等原因。
海伦司
2021年,海伦司香港上市,成为“大陆小酒馆第一股”。2021年,海伦司实现营收18.36亿元,同比增长124.42%;实现净亏损2.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007.2万元人民币,由盈转亏。
不过,据海伦司的亏损主因在转换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与经营无关。海伦司解释预期净亏损的主要原因有3点:1、可转换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约1.98亿元;2、于2021年2月9日按面值发行若干股份而产生的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约0.92亿元;3、上市开支约3100万元。这些原因基本与小酒馆的经营并不相关。
截至2021年末,海伦司共有门店782家;截至2022年3月25日,共有854家门店,涵盖我国26个省级行政区域及152个城市,以平均每天新开1.18家店的速度狂奔。
同庆楼
2021年,同庆楼实现营收16.08亿元,同比上升24.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22.17%。
2021年,同庆楼新开门店5家。截至2021年末,同庆楼在安徽、江苏、北京等地拥有大型连锁直营门店59家。
巴比食品
2021年,巴比食品实现营业收入13.75亿元,同比增长4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78.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8.01%。
2021年,巴比食品新开4家直营店,关闭2家直营店。与此同时,2021年,巴比食品新增716家加盟店,减少344家加盟店。截至2021年末,巴比食品共有直营门店19家,加盟门店3467家。
唐宫中国
2021年,唐宫中国实现营收13.61亿元,同比增加23.18%;净利润4057万元,同比增加826.47%。
截至2021年末,唐宫中国共经营49家餐厅,其中,唐宫壹号2家,唐宫39家,唐宫小聚7家,唐宫茶点2家,胡椒厨房6家,唐宫汤品1家。另外,唐宫中国以合营方式经营13家餐厅。
全聚德
2021年,全聚德实现营收9.48亿元,同比增长20.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7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62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2021年,全聚德新开直营门店2家,分别是全聚德环球城市大道店、四川饭店和平门店;新开国内特许加盟门店2家,分别是全聚德济宁星城广场店、全聚德武汉沙湖路店。
报告期末,公司在北京、上海、杭州、长春等地及海外开设餐饮门店共计109家,其中包括全聚德品牌门店99家,仿膳品牌门店1家,丰泽园品牌门店5家,四川饭店品牌门店4家。
上海小南国
2021年,上海小南国实现营收6.92亿元,同比增长7.31%;净亏损0.82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32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截至2021年末,上海小南国共运营33家「上海小南国」餐厅、2家「慧公馆」餐厅、13家「南小馆」餐厅、1家「俺的」餐厅、1家「WolfgangPuck」餐厅、2家「DOUTOR」咖啡厅及1家「唐扬天才」餐厅;相比2020年,门店数量净减少6家。
西安饮食
2021年,西安饮食实现营收5.19亿元,同比增长26.39%;净亏损1.69亿元,2020年同期净利润为901.24万元,由盈转亏。
西安饮食拥有西安饭庄、同盛祥饭庄、老孙家饭庄、德发长酒店、西安烤鸭店、春发生饭店、大香港酒楼等21家分公司、18家子公司。其中, 11家餐饮品牌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结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同比增长18.6%,规模恢复至2019年水平。从这一数据来看,餐饮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恢复。
但是,从上市餐企的业绩数据可以看出,近半数餐企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而营收的增长也主要得益于门店的扩张。但是门店的经营情况并未提升,反而在翻台率、同店销售额和客单价方面有所下降。
当然,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之下,餐饮企业也变得更具韧性,积极磨炼内功,强化供应链管理,关闭亏损门店及时止损,徐图稳健发展。
与此同时,新一波餐饮上市潮来临。蜜雪冰城、老乡鸡、老娘舅、捞王、紫燕百味鸡、乡村基、杨国福麻辣烫、和府捞面等一批餐企冲刺上市。
2022年,餐饮业的发展关键词一定是“稳健”与“激进”共存,有绽放,有凋零……餐饮未来之路一定“道阻且长”,餐饮人唯有不断“上下求索”。
题
问题一
郝老师,我在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我们酒店给职工提供免费的员工餐,是否需要并入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复:
属于集体性福利,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2012年4月11日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就所得税相关政策中答复,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2、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2018年第三季度税收政策解读,目前对于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未向个人量化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原则上不征收个税。
问题二
郝老师,酒店收到的充值卡,比如客人充值2000元赠送300元,如何处理?
答复:
(1)客人充值的时候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预收账款-会员卡 2000
提醒:
赠送的300元不计入:销售费用,仅仅是内部记录就可以。
(2)客人消费的时候,假设第一次消费1000
借:预收账款-会员卡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1.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00/1.06*6%
(3)客人消费的时候,假设第二次消费1300,卡用完
借:预收账款-会员卡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1.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00/1.06*6%
提醒:
虽然第二次消费了1300,但是不按照1300来做收入,相当于折扣了300元,按照折扣后的1000元来做收入和计算增值税,在消费凭条上可以体现优惠300。
问题三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经营范围没有会议服务,但是有的时候会开具“会议费”项目发票,是否属于虚开行为?
答复:
不一定。
1、若是你餐饮酒店确实为客户提供了会务服务,即便是经营范围没有会议服务,也可以开具“会议费”项目发票,不属于虚开行为。
2、若是你餐饮酒店没有为客户提供会务服务,却按照客户要求开具了“会议费”项目发票,则属于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是虚开行为。
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
(一)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二)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三)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提醒:
开具发票是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事项来开具,而非根据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开具发票时虽然超出了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由于属于业务经营的需要,因此即便是超范围开票,也不属于虚开发票行为,大可不用担心。
问题四
郝老师,我是当地的一家餐饮酒店,前几天购入的400万元食材,这次疫情约计损失200万元,请问这些损失能否税前扣除?
答复:
上述存货财产损失可以税前扣除,不需要中介机构出具专项报告,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资产损失,仅需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相关资料由企业留存备查就可以。
同时提醒你一下:
对于存货报废损失,应整保存资产损失相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比如财产损失清单、自行出具的有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损失的书面申明等。
账务处理参考一下
1、当时原材料购进的处理:
借:原材料 40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6万元
贷:应付账款 436万元
2、材料过期报废的处理(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失 200万元
贷:原材料 200万元
3、材料过期报废的处理(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或者主营业务成本 200万元
贷:待处理财产损失 200万元
参考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 存货报废、毁损或变质损失,为其计税成本扣除残值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
(二)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变质、残值情况说明及核销资料;
(三)涉及责任人赔偿的,应当有赔偿情况说明;
(四)该项损失数额较大的(指占企业该类资产计税成本10%以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下同),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参考二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20项税务证明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5号,以下简称“65号公告”)的规定,自2018年12月28日起,企业申报资产损失需要中介出具专项报告的取消。
1、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让资产而发生的损失,或向关联企业提供借款、担保而形成的债权损失时,将需留存备查“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及其相关的证明材料”修改为“自行出具的有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损失的书面申明和相关材料”。
2、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特定损失时,需留存备查“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报告)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统一修改为“自行出具的有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损失的书面申明”。
参考三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资料留存备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5号)规定,企业发生资产损失,仅需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不再报送资产损失相关资料。相关资料由企业留存备查。
问题五
郝老师,我是当地的一家餐饮酒店,听说餐饮酒店从小规模纳税人公司取得的3%农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酒店可以抵扣9%,也就是低征高扣,是否允许?
答复:
允许的。
参考: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规定:
二、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按下列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一)除本条第(二)项规定外,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11%(现为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取得(开具)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的,以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现为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问题六
郝老师,我是当地的一家餐饮酒店,取得的免税税率的蔬菜的增值税普通发票,能否抵扣增值税?
答复:
不一定。看看上游是批发零售还是自产自销的。若是从专门批发销售蔬菜的公司购买蔬菜,取得一份免税发票,不得抵扣增值税。
参考一:
财税【2017】37号文件规定:
(四)纳税人从批发、零售环节购进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的蔬菜、部分鲜活肉蛋而取得的普通发票,不得作为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凭证。
参考二: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137号)规定:“经国务院批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
蔬菜是指可作副食的草本、木本植物,包括各种蔬菜、菌类植物和少数可作副食的木本植物。蔬菜的主要品种参照《蔬菜主要品种目录》(见附件)执行。
经挑选、清洗、切分、晾晒、包装、脱水、冷藏、冷冻等工序加工的蔬菜,属于本通知所述蔬菜的范围。
各种蔬菜罐头不属于本通知所述蔬菜的范围。蔬菜罐头是指蔬菜经处理、装罐、密封、杀菌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食品。
参考三:
财税【2012】7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
一、对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
免征增值税的鲜活肉产品,是指猪、牛、羊、鸡、鸭、鹅及其整块或者分割的鲜肉、冷藏或者冷冻肉,内脏、头、尾、骨、蹄、翅、爪等组织。
免征增值税的鲜活蛋产品,是指鸡蛋、鸭蛋、鹅蛋,包括鲜蛋、冷藏蛋以及对其进行破壳分离的蛋液、蛋黄和蛋壳。
上述产品中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所规定的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鲜活肉类、蛋类产品。
问题七
郝老师,我在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请问为什么自产自销的农产品既免征增值税、也免征企业所得税?
答复:
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1、《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所列免税项目的第一项所称的“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是指直接从事植物的种植收割和动物的饲养、捕捞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注释所列的自产农业产品。
3、《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部分免税项目的范围,限定如下:(一)第一款第(一)项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农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规定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
(一)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1.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
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3.中药材的种植;
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5.牲畜、家禽的饲养;
6.林产品的采集;
7.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
8.远洋捕捞。
问题八
郝老师,我在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大部分都是个人消费者,请问个人索取发票,是否需要提供个人的姓名、税号(身份证号)?
答复:
不需要。
参考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营改增纳税服务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6〕75号)第十八条规定,个人消费者购买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索取增值税普通发票时,不需要向销售方提供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开户行及账号信息,也不需要提供相关证件或其他证明材料。
参考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开具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6号):自2017年7月1日起,购买方为企业的,索取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向销售方提供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销售方为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在“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购买方的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收凭证。本公告所称企业,包括公司、非公司制企业法人、企业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其他企业。
也就是说:
提供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指“购买方为企业”。
问题九
郝老师,我在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我们酒店是一家个人独资企业,请问能否享受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
答复: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2号)规定:
一、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第二条规定的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本公告执行期限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因此,上述政策不适用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问题十
郝老师,我在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我们酒店是一家个体工商户,请问能否六税两费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
答复:
六税两费减半的税收优惠。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公告》(2022年第10号)第一条规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问题十一
郝老师,我在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我们酒店是一家有限公司,属于小型微利企业,请问企业所得税有何税收优惠?
答复: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2号)规定:
一、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第二条规定的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本公告执行期限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问题十二
郝老师,我在济南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我们酒店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请问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有何税收优惠?
答复: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减免的税收优惠。
2021年12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的通知》(鲁政发〔2021〕23号),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三个走在前”,聚焦聚力“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跨周期调节和政策统筹衔接,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了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包括《2021年政策包分类执行清单》和《2022年起实施的新政策清单》两部分内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稳定经济运行。
35.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执行期限,再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税务局)
问题十三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我们酒店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请问今年年底之前开具的发票允许免税吗?
答复: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免征增值税的税收优惠。2022年3月24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5号)公告,公告中这样提到,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
问题十四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请问购买的单位价值500万以上的设备器具允许100%一次性扣除吗?
答复:
2022年3月4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2号)第一条规定,中小微企业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单位价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选择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其中,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的100%可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单位价值的50%可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其余50%按规定在剩余年度计算折旧进行税前扣除。
问题十五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请问日常提供的餐饮服务是否需要缴纳购销合同印花税?
答复:
酒店提供的餐饮服务属于销售服务,不属于销售货物,不征收印花税。
(1)酒店购进原材料的环节需要按照购销合同计缴印花税;
(2)酒店单独对外销售酒水需要按照购销合同计缴印花税;
注意:
7月1日,印花税法正式实行!
《印花税暂行条例》我们适用了多少年?34年。本条例自1988年10月1日起施行。退出历史舞台了。总体上维持现行税制框架不变,适当简并税目税率、减轻税负。
《印花税法》简并了税目税率,修改了部分税目名称,实行0.05‰、0.25‰、0.3‰、 0.5‰、1‰五档比例税率,取消了按件五元贴花的定额税率。
万分之0.5 借款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
万分之2.5 记载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的营业账簿。
万分之3 买卖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建设工程合同以及商标使用权、专利、著作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等转让书据。
万分之5 土地使用权出让书据、土地使用权房屋等转让书据、股权转让书据。
千分之1 租赁合同、仓储合同、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证券交易。
请问:
我们知道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口头合同要不要缴纳印花税?
答复:
《印花税法》所列《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明确,应税合同指书面合同。
问题十六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请问外卖收入增值税率按照13%还是6%?
答复: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 房地产开发 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6]140 号)第九条规定,提供餐饮服务的纳税人销售的外卖食品,按照“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
注意:
由于餐饮企业主营业务是餐饮服务,收取的配送服务费和打包费应并入餐饮服务收入总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问题十七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属于一般纳税人,餐饮服务的同时也销售给顾客烟酒饮料,12月份销售给顾客烟酒饮料的销售额不含税收入100万元。请问增值税税率为13%?9%?6%?
答复:
餐饮服务的同时也销售给顾客烟酒饮料,属于混合销售,增值税适用税率6%。
参考一:
广州市国家税务局餐饮住宿服务业问题解答(2016-05-20):
问:以餐饮服务为主的纳税人,销售餐饮服务的同时销售烟酒,属于哪种应税行为?
答:属于混合销售行为,按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
参考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16〕36 号)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服务又涉及货物,为混合销售。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
问题十八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属于一般纳税人,酒店购买的烟酒取得专票,但是一部分用于餐饮销售,一部分用于内部业务招待领用,我们全部抵扣增值税了,请问有无税务风险?
答复:
内部业务招待领用的烟酒不得抵扣增值税,若是抵扣了需要做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参考: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第二十七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
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问题十九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酒店有的时候服务员忙不过来,会临时雇佣一些临时人员帮忙,报酬按天结算,每个人一般就是帮几天忙,请问是否需要临时人员去代开发票入账?
答复:
由于属于偶发性业务,不是长期性业务,因此属于劳务报酬,若是每天每人不超过500元的不需要代开发票就可以税前扣除。
提醒:
在代扣个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收入为一次。
参考一: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发布,以下简称28号公告)规定:
第九条企业在境内发生的支出项目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以下简称“应税项目”)的,对方为已办理税务登记的 增值税纳税人,其支出以发票(包括按照规定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对方为依法无需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者从事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个人,其支出以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或者收款凭证及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收款凭证应载明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
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判断标准是个人从事应税项目经营业务的销售额不超过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的起征点。
参考二: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增值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如下:
(一)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
(二)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
(三)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
2、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五十条规定,增值税起征点幅度如下:
(一)按期纳税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
(二)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参考三: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707号)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问题二十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我们餐饮酒店报销员工出差高铁票的进项税额,能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答复:
可以的。只要是属于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都可以享受10%或者15%的增值税加计抵减。由于你公司属于餐饮服务,可以享受15%的增值税加计抵减。
计算:
当期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5%
当期可抵减的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的加计抵减额
问题二十一
郝老师,我是一家酒店干会计,在酒店住宿赠送的早餐需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对吗?
答复:
酒店对住宿的顾客赠送早餐不属于视同销售,按酒店实际收取的价款按住宿服务计算缴纳增值税。
参考:
《2016年4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政策解答》(政策组发言材料)第二部分 其他政策问题 二、酒店业赠送餐饮服务是否视同销售的问题。酒店住宿的同时,免费提供餐饮服务(以早餐居多),是酒店的一种营销模式,消费者也已统一支付对价,且适用税率相同,不应列为视同销售范围,不需另外组价征收,按酒店实际收取的价款,依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问题二十二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从来没有“未开票收入”,是否也会存在税务风险?
答复:
对于餐饮行业来讲,由于直接客户就是个人,若是申报的增值税未开票收入过低,容易出现异常。
建议:
申报的增值税未开票收入应当占到20%左右。
当然:
若是你企业确实每次消费均依法开具了餐饮发票,也可以没有未开票收入,即便出现税务异常,据实合理解释就可以。
问题二十三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我们酒店附设门市部销售商品能否按餐饮收入申报6%的增值税?
答复:
不可以,需要按照销售货物适用申报13%的增值税。
注意风险:
餐饮业混淆收入,套用低税率主要是将不动产租赁收入计入会展服务收入按低税率申报、附设门市部销售商品按餐饮收入申报等。
防范化解:
企业申报及开票时,适用不同税率的销售收入应按照相应税率开具发票并申报,开具发票时应按照规定将商品名称和税率如实填写,不动产租赁服务与会展服务要分开核算。
问题二十四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我们酒店经常接会议,比如开销售会议,餐费花了10000元,会议费花了4万元,我想问一下开会期间的“餐费”能否在开具发票时开成“会务费”?
答复:
明确的答复你,餐费是餐费,会议费是会议费,不得将餐费开具成会议费。
建议:
(1)餐费可以单独开具普通发票,会议费单独开具专用发票;
(2)当然餐费和会议费也可以开具在同一份专用发票上分别2行开具,由于餐费不得抵扣,应及时做进项税额转出。
参考:
(1)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二十七条第六项的规定,纳税人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第六条规定,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问题二十五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顾客到酒店吃饭同时消费了烟酒饮料等,酒店给顾客开具发票的税率应是多少?
答复:
属于混合销售,开具6%的餐饮服务。
参考:
根据《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服务又涉及货物,为混合销售。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
本条所称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为主,并兼营销售服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内。因此,酒店应按照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为顾客开具发票的税率为6%。
问题二十六
郝老师,我是一家餐饮酒店干会计,出售会员卡资格,每个会员卡资格收费1000元,请问如何开票?
答复:
出售会员卡仅给顾客授予会员资格的,属销售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适用6%的税率,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出售会员卡并取得收入或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
会员卡中既含会员资格费、又含货物或服务的,会员资格费按上述规定处理,货物或服务收入在实际发生时确认;先开具发票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会计处理
附件:餐饮酒店常见的22笔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业务01:
6月1日,餐饮公司(一般纳税人)从某农场采购其自产蔬菜1万元(含税),并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税率栏为“免税”,货款未支付。
账务处理:
摘要:采购蔬菜
借:主营业务成本 — 食材 91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00
贷:应付账款 — XX农场 10000
业务02:
6月2日,从某农贸批发配送中心采购生鲜肉、鸡蛋10万元,并取得免税发票,货款银行支付。
账务处理:
摘要:采购食材
借:主营业务成本 — 食材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业务03:
公司从小规模纳税人公司B开具的一张鲜牛肉专用发票,不含税金额100000元,价税合计101000元。
账务处理:
摘要:采购鲜牛肉
借:主营业务成本 — 食材 92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000
贷:银行存款 101000
业务04:
6月10日,收到充值卡充值款2000元,并赠送客户300元,当月分两次进行了消费,第一次消费1000元,第二次消费1300元。
账务处理:
收到充值款时: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预收账款-充值卡 2000
第一次消费时:
借:预收账款-充值卡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43.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6.60
第二次消费时:
借:预收账款-充值卡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43.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6.60
业务05:
6月11日,当天开票收入10万元,其中现金收款3万元。
账务处理:
摘要:6月开票收入
借: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70000
库存现金 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开票收入 94339.6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660.38
业务6:
6月12日,当天未开票收入13万元,其中现金收款3万元。
账务处理:
摘要:6月未开票收入
借: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100000
库存现金 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未开票收入 122641.5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358.49
业务7:
6月13日,银行转账为员工缴纳社保费。
账务处理:
摘要:缴纳社保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 6950
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 2850
贷:银行存款 9800
结转社保:
借:主营业务成本-社保费 4865
管理费用-社保费 2085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 6950
业务8:
6月14日,发放5月份员工工资。
账务处理:
摘要:发放5月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89200
贷: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 2850
银行存款 286350
结转工资:
借:主营业务成本-工资 202440
管理费用-工资 8676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89200
业务9:
6月15日,支付燃气费3000元,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支付水费2000元,支付电费4000元,因与房东共用水表、电表,水电费发票直接开给了房东。
账务处理:
摘要:支付水电费
借:主营业务成本-水电气费 7200
管理费用-水电费 1800
贷:银行存款 9000
业务10:
6月15日,缴纳上月税款,其中上月计提增值税为25000元,可抵扣进项税额为10万元,附加税费1200元。
账务处理:
摘要:缴纳5月税费
借:应交税费 — 未交增值税 25000
应交税费 — 城市维护建设税 700
应交税费 — 教育费附加 300
应交税费 — 地方教育附加 200
贷:银行存款 11200
营业外收入(或其他收益) 15000
业务11:
6月18日,配送餐车报销加油费500元,取得专用发票。
账务处理:
摘要:报销加油费
借:主营业务成本-车辆费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5
贷:库存现金 565
业务12:
6月20日,采购冰柜10万元(不含税),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货款银行支付。
账务处理:
摘要:采购冰柜
借:固定资产 — 冰柜 10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0
贷:银行存款 113000
业务13:
6月21日,老板从公司借款50万元。
账务处理:
摘要:老板借款
借:其他应收款 — 老板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业务14:
6月22日,公司银行转账支付房东个人下半年房屋租赁费共计30万元,未取得发票。
账务处理:
摘要:支付7-12月份房屋租赁费
片来源:视觉中国
六年前从纽交所私有化退市的“乡村基”、初代网红餐厅“绿茶”、日料放题餐厅“上井”……今年以来,国内餐饮企业纷纷密集准备IPO。
扎堆上市的背后,餐饮创始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从最早的不接受融资到有示范效应之后,一起跟风。经营有佳的餐饮企业,现金流并不会差,杨国福麻辣烫、西贝等品牌创始人都曾拒绝过资本融资上市的意向。在国内资本市场,尤其是在2015年前,餐饮上市公司一直都是凤毛麟角。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瞄准港交所。
从上市要求来看,港股相对A股门槛较低,也有利于布局国际市场,另一重要的因素在于,餐饮行业也迎来了自己的发展周期。
进入千禧年后,国内餐饮行业迎来了三波上市潮。
第一波是在2007年到2008年前后,味千中国、全聚德分别在港股、A股上市;2015年开始,新三板成为餐饮行业十大热词之一,2016年到2018年间,百胜中国、绝味鸭脖、周黑鸭、广州酒家、海底捞也在港、A股竞相上市。
从2021年开始,捞王、绿茶、老娘舅、老乡鸡、蜜雪冰城、紫燕百味鸡相继披露上市计划,随着“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上市,2021年被称为是餐饮企业在国内的上市元年。
而2022年的餐饮行业,则在上演“冰火两重天”。
已经迈向资本化进程的餐饮企业,开始纷纷加快了上市节奏。但另一边,消费投融资环境持续降温,去年被投资机构关注的连锁餐饮公司,今年开始遇冷,且鲜被资本再度出手加注。
上市能不能讲出新故事?
菁财资本创始人葛贤通对钛媒体APP表示,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餐饮企业单店模型可复制性增强,SaaS系统和供应链平台完善与普及,财税也在规范化,再加上资本的推动,当前餐饮企业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在提高。
在今年的餐饮企业上市潮中,营收最高的为乡村基,去年前三季度收入为34亿元;利润最高、最能赚钱的是火锅正餐七欣天,去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达到2.59亿元,其次是另一家火锅正餐捞王和杨国福麻辣烫;而达美乐中国则亏损了近5亿元。
钛媒体APP制图
有投资人向钛媒体APP指出,最近这一波上市的企业很多也是受到疫情影响,缺少现金流,叠加背后资本的推动——投资机构的资金也会有一定时间限制的退出期。再加上很多企业都签订了对赌协议,企业不上市,资本没办法退出。
无论曾经的“初代网红餐厅”绿茶,已经18岁的日料品牌上井,还是抢跑老乡鸡、想要拿下中式快餐第一股的乡村基,都在试图讲出上市增长的新故事。
3次冲刺港交所2次被拒的绿茶,曾经是初代的网红餐厅,凭借人均50元以下的高性价比单客价和面包诱惑、烤鸡等招牌菜品吸引过众多年轻人打卡。2021年,拥有236家餐厅、营收达到23亿元的绿茶品牌餐厅,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的市场份额为0.5%,排名第四。
图片来源:绿茶招股书
具体营收和利润方面,2019年-2021年,绿茶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36亿元、15.69亿元和22.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0.55亿元和1.14亿元。
创始人王勤松曾在采访中透露,一天翻台率4次是保本,每天的翻台率上限是7次。如今翻台率难逃下滑趋势。从2018年-2021年,翻台率分别为3.48次/日、3.34次/日、2.62次/日、3.23次/日。
图片来源:绿茶招股书
在绿茶门店的公开厨房可以看到,很多食材与设备是在使用预制产品。招股书披露,绿茶将菜品的大部分制备过程分配予该等第三方加工食品公司的高度自动化设施。因此,在为顾客上菜前只需在餐厅对第三方食品加工公司所供应的食品进行相对较少的标准化制备工序,简化厨房操作。
目前,绿茶大部分招牌菜均涉及第三方食品加工公司制备的半加工食品。例如,招牌菜绿茶烤鸡仅需要厨房员工将预先腌制好的鸡放入烤箱烘烤一段时间便可上菜。
一位绿茶餐厅的门店员工告诉钛媒体APP,他们现在在做餐后消费者的口味调研。绿茶灵活的供应链安排支撑着高度标准化、新品的快速推出及可拓展的业务模式。但在更加注重菜品口味的餐饮实体店,菜品的锅气直接影响着味道,半加工食菜品提高着厨房员工的操作效率,很可能带来难以保持菜品“锅气”的难题。
绿茶急需上市来实现未来持续扩张的战略和野心,它将未来的目光瞄准了二线及以下城市。招股书披露,绿茶计划建设半加工食品设备、扩展餐厅网络并扩张下沉市场——2022年-2024年间,计划每年开设75家-100家新餐厅。
图片来源:绿茶招股书
其中开设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新门店约58%为小型餐厅,而在二三线城市中约88%为大型餐厅,且79%的新门店将布设于低线城市,并预计2025年,正式面世全新的绿茶零售产品。
从现金流来看,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绿茶分别录得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86亿元、2.73亿元、3.77亿元,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分别有1.19亿元、1.49亿元和1.31亿元。
绿茶在招股书中表示,每间新开餐厅所需成本估计为320万-370万元。而2022年-2024年将新增的超过200家餐厅,如果以最低320万的开店成本计算,仅2022年开店成本不低于2.4亿元,三年开店成本也不会少于7亿元。
图片来源:绿茶招股书
同样想在港股上市的日料放题餐厅品牌上井,在国内的的日本料理放题餐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开店速度和数量相对较缓,2004年成立,到2018年开了47家店,从2019年初的44家门店到2021年末,在国内只增开了1家。
2019年至2021年,上井的营业收入为3.25亿元、2.47亿元、3.60亿元,净利润为4900万元、1465万元、3106万元。营业收入、净利润在下滑,好在也实现了盈利。
上座率和不到1的翻台率并不高,招股书披露,2019年至2021年,平均上座率分别为63%、59.5%和64.8%,翻台率分别为0.6次/天、0.6次/天、0.7次/天,餐厅平均每日顾客量分别为107人、99人和108人,人均消费为305.8元、275.8元、282.7元。
今年2月,为了吸引肉食爱好者和年轻顾客,上井推出日式放题烤肉及寿喜锅附属品牌俩俩和牛,并表示上市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在全国开设新的餐厅,及发展新品牌。
与上井相似的日料放题餐饮品牌大喜屋也曾冲刺港股上市,2019年的营收就已达8.39亿港元,但受疫情影响,暂停了上市计划。
中式快餐成为继火锅类密集上市的品类,老乡鸡去年发布拟上市招股书后,乡村基今年也紧接着提交了招股书,开拓野心并不小——预计2022年将开设约250至290家新餐厅,2023年将开设约340至400家新餐厅。而截至2021年9月底,乡村基在国内拥有1145家门店。
2013年——2015年间,乡村基曾一度陷入至暗时刻。2013年开始全国扩张计划受挫,门店陷入快速扩张,经历了服务下降、口碑变差、客流下降,又为提利润,质量变差的恶性循环,2015年第二季度,旗下335家门店的大米先生净利润仅为60万元。
招股书披露,在2021年前三个季度,乡村基较2020年的净亏损242万元转亏为盈,净利润达1.6亿元,净利率4.8%。但在净利率一般为8-10%甚至超过30%的餐饮业中并不算高,区域性的品牌广泛复制,也要求着更强的渠道建设和品牌营销力作支撑。
去年资本连续加注,今年却“没人投了”
参差多态曾是餐饮行业在2021年一整年的代名词。
调味品、肉类、蔬菜接连涨价的背景下,茶颜悦色、海底捞等餐企闭店收缩,网红餐饮胖哥俩、蜜雪冰城、茶百道、海底捞、华莱士、杨国福麻辣烫被先后曝出食品安全问题被罚。
而资本纷纷加注连锁餐饮,在面类赛道,去年7月,和府餐饮宣布完成8亿元E轮融资,红杉中国给了马记永10亿元估值,遇见小面、陈香贵、张拉拉也接连融资。
去年上半年,烘焙赛道中的墨茉点心局完成融资后估值达到20亿元,虎头局渣打饼行单店估值高达3.75亿元,拥有100多家门店的鲍师傅收到了百亿元估值的投资意向书。而被普遍认为新消费遇冷的下半年,Seesaw精品咖啡、Manner、喜茶等新茶饮和预制菜品牌融资事件也持续接力。
在最近的绿茶、上井接连披露上市计划前,乡村基、杨国福、和府捞面等餐饮品牌就已开始了一波提交上市计划热潮。2021年中国餐饮业投资数量140起,同比上年增涨77.22%。但进入2022年以来,餐饮赛道准备要IPO的更多了,投融资却越来越少。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为什么投资人都不想投餐饮了?
源于时间差,有些餐饮企业不融资或者融资少直接IPO,绿茶在2008年成立第一家餐厅,到2017年5月,私募机构合众集团旗下的PartnersGourmet投资7063万美元,获得绿茶集团30%的股份,至今仅融资一次。
受各地疫情的影响,最近两个月,整个私募行业融资的事件开始减少。有来自上海的投资人对钛媒体APP表示,他们去年八月才开始摸索餐饮行业,还没投几家,今年过完年刚开始看,就又开始疫情了。“我们现在甚至不投餐饮了,特别是有线下门店的,今年来谈的餐饮项目,我们给的估值直接砍一半。”
另有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告诉钛媒体APP,资本目前对餐饮赛道的融资持续减少的背后, 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看不到前景,项目好投,但不好退。
从经营角度来讲,受到外在因素影响,餐饮企业的盈利也并不容易。
回顾二级市场上餐饮企业的表现,已经上市的百胜中国、海底捞、九毛九、呷脯呷脯,在上市初时股价向好,如今伴随着业绩下滑,估值和表现惨淡。
“最近很多投资人的压力都蛮大的,受被投企业的经营盈利不佳状况影响很大。”上述投资人对钛媒体APP表示,像本来上半年肯定再搞一轮大的,或者2023年能申报上市的,现在全打乱了。
“未来之路艰难,但只能走下去”
餐饮行业目前依旧不容乐观。“疫情对我们营收的影响是去年比前年还难,大餐饮甚至可能比不过小餐饮的利润率”,有连锁京菜餐厅的店长对钛媒体APP说。
新开的小餐饮店也开始选择逐渐放弃外卖平台这一选项。北京望京一位中式快餐品牌创始人在疫情爆发后的第二年开店创业。他告诉钛媒体APP,他的店铺不到200平,但因为选址和区位占据了优势,客流量不错,但成本费用并不低,仅仅租金和人工一个月就要花费15万左右,而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上外卖,而他身边和他一样选择放弃外卖的餐饮初创者并不少,“外卖太累了,而且难挣钱。”
餐饮赛道仍然艰难,翻红的希望,及未来的窗口期到底在哪?
机会也随着更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变革不断隐现。不止一家投资人都对钛媒体APP表示,预制菜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并且目前在二级市场上估值和股价表现不错。
从品类来看,高利润的粉面类曾成为关注重点,去年不止一家拉面品牌收获融资;以爆品思维打法的餐饮企业,也有九毛九孵化出的的酸菜鱼太二和旺顺阁的鱼头泡饼,但类似能够走出来的品牌并不多见。
大型连锁餐饮在看小餐饮和快餐的机会,海底捞从2020年开始推出“十八汆”“捞派有面儿”“乔乔的粉”“苗师兄鲜炒鸡”等快餐子品牌,并在今年开始尝试早餐和盒饭快餐。从2015年就开始推出各种快餐品牌的西贝,对标准化的快餐执念更深。
在粉面、茶饮、烘焙、低度酒等之外的餐饮方向,向企业、政府、学校食堂输送快餐的团餐并不是新鲜概念,却在“闷声赚大钱”。
传统团餐企业索迪斯已经发展数十年。1966年创立于法国的索迪斯,业务已遍及56个国家,2021财年合并营收17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达约1238亿元。
从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团餐业务是索迪斯中国最大的营业板块,中国也成为索迪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在其数百亿元人民币营收中占比高达55%。而在国内,团餐龙头企业麦金地,早在2015年就已实现10亿营收。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团餐市场规模为1.77万亿元,目前国内的团餐上市企业并不多,且由于团餐企业的利润相对较低,现金流比较好,对上市并没有那么着急,未来很有可能涌现出百亿级团餐企业。
To C端的餐饮品牌和互联网巨头也盯上了这块肥肉。海底捞近期表示,目前上海至少有50%的海底捞门店在做团餐;顺丰创办“丰食”、美团也已上线“美团社区团餐”服务。
餐饮行业准入门槛不高,竞争逐渐白热化。连锁化是目前餐饮企业做大后普遍的发展趋势,迅速拓店、抢占市场、提高品牌声量后更有机会在一片红海的竞争中存活。
连锁化下的加盟模式比自营模式更易拓店。杨国福就凭借着加盟店+供应链的模式优势,向加盟商销售货品成为主要营收来源,截至2021年9月30日,门店数量达5783家,净利润达到2.02亿元。
在餐饮投融资大降温的背景之下,连锁小吃品牌喜姐炸串,凭借外带+外卖的商业模式和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短短3年开出1876家门店,日前获嘉御资本7500万元A+轮融资,而距离第一次融资仅仅只过去半年时间。
随着上井准备赴港上市,细分品类中的日式料理品类的品牌化、连锁化有望成为新趋势,平价日料小店小森日禾近日则宣布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去年优客工场并购了平价日料餐饮连锁“晓寿司”,给出了过亿估值。目前晓寿司已近40家门店,薄利多销的模式下,盈利和翻台率并不低,门店翻台率达4.5次。
“尽管餐饮零售利润不高,也没有什么大的爆发力,但是经营发展一般比较稳健,只要建立了一定的渠道优势,生命周期并不短暂。”菁财资本创始人葛贤通告诉钛媒体APP,“而且餐饮企业的现金流一般不错。在美股,餐饮公司就是一个抵抗通胀的现金流产品。”
眼下,拥有完全的产业模式、工业化标准和极致的效率运营的麦当劳已经沉淀了几十年了,而在国内拥有提价权和强大标准化能力的“麦当劳”连锁餐饮企业寥寥无几,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国内餐饮公司还是有后发优势的”,菁财资本创始人葛贤通对钛媒体APP表示,五年可能能跑出好几家百亿美金的公司,千亿美金则需要十年之久。从投资方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始终报以乐观的态度。
餐饮与零售行业相关的供应链和SaaS平台也在走向资本市场。去年餐饮连锁背后的供应商千味央厨在深交所上市,是肯德基、必胜客、海底捞等餐饮品牌背后的速冻面米制品供应商,而零售SaaS服务商多点Damll近日被传即将赴港股上市。
但是也有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告诉钛媒体APP,他们则在二级市场上找对标。像如果没有成长起来的企业,一般不会投,大行业才有机会,小行业做的再好也很难受到关注。
未来的餐饮公司也会不停“进化”。瑞幸咖啡就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餐饮公司,未来各个相关行业之间的界限也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但资本会加速这个传统的行业,使其迎来更大的变革和机会。对餐饮公司来说,未来之路注定艰难,但无论如何都得先走下去。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柳大方,编辑|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