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某地组织部门整理出来的领导排序规则,真的很实用,供大家参考!
一、单位正职的名次排列:
1.单位正职,以党内职务排先,行政职务次后。
2.因工作需要组织上明确的排名次序,以组织上发文或宣布的次序为准。
二、单位副职的名次排列:
1.单位副职,常务副职排先;不设常务副职的,以党内副职或在同一级别中兼有党内副职的排先,然后按级别大小为序。排名次序一般为:常务副书记(副局长、副主任)、副书记、副局长(副主任)、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党委委员(党组成员)。
2.同一级别、同一职务,以任同一级别时间的先后为序;同一级别、同一职务,并同一时间任职的,以到本单位工作的先后为序;同一级别、同一职务、同一任职时间,并同时到同一单位工作的,以姓氏笔划为序。
3.因工作需要组织上明确的排名次序,以组织上发文或宣布的次序为准。
部队转业干部的任职时间以地方任职时间为准(仅用于排名参考)。
各单位接通知后,没按以上要求排名的应作自行调整。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单位内设机构,以及非领导职务的排名可参照执行。未尽事宜,由本部负责解释。
附:排序的要素
排序第一要素:
领导职务的大小。这条好理解,根据《公务员法》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十档,非领导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分为八档,处长大于副处长,调研员大于副调研员。
排序第二要素:
实职大于虚职。同一职级,领导职务大于非领导职务、所谓即处长大于调研员、副处长大于副调研员。
排序第三要素:
领导任职机关的大小。如同一职级的三位领导分别来自中央、省、地市的,以中央的排首、省次之,地市为末。
例如: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厅厅长(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局局长(市、县)
排序第四要素:
领导岗位的重要程度。如某县副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皆同属副县(处),以在领导序列的重要性排序:副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
排序第五要素:
领导同一职级任职时间,如两位处长一位任职10年,一位5年,以年限长的为先。
排序第六要素:
领导的年龄大小,体现工龄资历。适用于同一级别,统一工龄的若干领导排序。
领导座次这样排,千万别再犯错误!
一、会议主席台座次安排
主席台座次排列,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可参见下图的座次排列图:
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可参见下图的座次排列图:
二、宴请座次安排
A:中餐
主陪面对门↓
很多时候还可以这么排↓
B:西餐↓
三、照相
次序排列等同与主席台排列方式↓
四、沙发室小型会议/商务接洽
五、长条桌会议/商务接洽
1. A为客方(或上级领导)↓
2. 主方在进大门的左边,客方在进大门的右边↓
六、小车座位的安排
司机驾车时↓
主人驾车时↓
坐大车时↓
说明:
1. 小轿车1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3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中轿主座在司机后边的第一排,1号座位在临窗的位置。
2. 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3. 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如果主人夫妇搭载友人夫妇的车,则应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妇坐后座,或让友人夫妇都坐前座。-
4. 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5. 旅行车接送客人: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
七、电梯礼仪
这么巧!“五一假期”遇“五四”,会多放假吗?加班工资翻倍不?
中央最新规定:必须落实干部带薪休假、津补贴、职务职级!
官宣!最缺人的职业排行,这个连续稳居第1位
来源: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 / 公务员高参微信公众号
编辑:邹 松 唐浚中
你“在看”我吗?
者按:会议、活动中,领导座次如何安排?这个问题为什么总是一个问题。铁打的办公室,流水的工作人员。办公室是一个人员变动较多的地方。新进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一定掌握办公室工作的一些基本套路,特别是会务技能。“隔行如隔山”,“不懂会务”一直是困扰办公室新进人员的突出问题。所以,领导座次安排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每年都拿出来探讨一下。根据读者要求,特编发《领导座次安排(2021年修订版)》,希望大家喜欢。
一、会议主席台座次安排
通常,老师傅们会教导新人们:主席台座次排列,应区分奇数、偶数来排。
领导人数为奇数
领导人数为奇数时,主要领导居C位(居中),把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的左手位置,把3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的右手位置;把4号领导排在2号领导的左手位置,把5号领导排在3号领导右手位置……
领导人数为偶数
领导人数为偶数时,把1号领导和2号领导同时排在中间位置,当然,2号领导仍然排在1号领导的左手位置,然后把3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的右手位置,把4号领导放在2号领导的左手位置……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不管主席台领导人数是奇是偶,2号领导总排在1号领导的左手位,3号领导总排在1号领导的右手位,扩大一点,偶数领导都在1号领导的左手位,奇数领导都在1号领导的右手位。
所以,方便记忆起见,建议按最简单的办法来记:
先确定1号领导位置,其他领导按“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依次排下去,排完为止(根本不用管奇偶)。
是不是很简单?
其实,就这么简单。
有时候,我们为了更加突出1号领导,主席台人数是偶数时,往往也把1号领导往中间排,即使主席台显得不够对称。我们暂且称之为“相对居中”。如下图就是把1号领导的位置作了“相对居中”摆放。
图中1号领导作了相对居中摆放
二、宴请座次安排
A:中餐:主陪面对门
< class="pgc-img">>很多时候还可以这么排
B:西餐
三、照相
(次序排列等同与主席台排列方式)
四、沙发室小型会议/商务接洽
五、长条桌会议/商务接洽
1.A为客方(或上级领导);
2.主方在进大门的左边,客方在进大门的右边。
六、小车座位的安排
司机驾车时
主人驾车时
坐大车时
说明:
1.小轿车1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3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中轿主座在司机后边的第一排,1号座位在临窗的位置。
2.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3.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如果主人夫妇搭载友人夫妇的车,则应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妇坐后座,或让友人夫妇都坐前座。-
4.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5.旅行车接送客人: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
附:某地组织部门整理出来的领导排序规则
一、单位正职的名次排列:
1、单位正职,以党内职务排先,行政职务次后。
2、因工作需要组织上明确的排名次序,以组织上发文或宣布的次序为准。
二、单位副职的名次排列:
1、单位副职,常务副职排先;不设常务副职的,以党内副职或在同一级别中兼有党内副职的排先,然后按级别大小为序。排名次序一般为:常务副书记(副局长、副主任)、副书记、副局长(副主任)、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党委委员(党组成员)。
2、同一级别、同一职务,以任同一级别时间的先后为序;同一级别、同一职务,并同一时间任职的,以到本单位工作的先后为序;同一级别、同一职务、同一任职时间,并同时到同一单位工作的,以姓氏笔划为序。
3、因工作需要组织上明确的排名次序,以组织上发文或宣布的次序为准。
部队转业干部的任职时间以地方任职时间为准(仅用于排名参考)。
各单位接通知后,没按以上要求排名的应作自行调整。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单位内设机构,以及非领导职务的排名可参照执行。未尽事宜,由本部负责解释。
排序的要素
排序第一要素:
领导职务的大小。这条好理解,根据《公务员法》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十档,非领导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分为八档,处长大于副处长,调研员大于副调研员。
排序第二要素:
实职大于虚职。同一职级,领导职务大于非领导职务、所谓即处长大于调研员、副处长大于副调研员。
排序第三要素:
领导任职机关的大小。如同一职级的三位领导分别来自中央、省、地市的,以中央的排首、省次之,地市为末。
例如:教育部部长(国家)---教育厅厅长(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局局长(市、县)
排序第四要素:
领导岗位的重要程度。如某县副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皆同属副县(处),以在领导序列的重要性排序:副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
排序第五要素:
领导同一职级任职时间,如两位处长一位任职10年,一位5年,以年限长的为尊。
排序第六要素:
领导的年龄大小,体现工龄资历。适用于同一级别,同一工龄的若干领导排序。
来源:历史传奇档案
< class="pgc-img">>们很多领导总想着让员工有狼性,但是,自己却啥啥不是,最终也很难把团队变成狼性团队。
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种观点:狼领导的羊群,要比羊领导的羊群更具战斗力,执行力更加到位。
这看起来好像有点绕,实际上是很有道理的,人与人之间长期相处,必然会彼此影响,管理者作为团队的老大,自然会对员工有所影响,更何况管理者还有一些权力在身。
所以说,一个团队是否足够强大,所以说,在狼带领下的羊肯定要比羊带领下的羊能干,因为狼比羊的作风更加“犀利”。
< class="pgc-img">>管理者要想带出狼性团队,那么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狼。换句话来说,想让员工以积极的心态来工作,管理者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就像有位老板曾说:“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想当一个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项重大责任。”
那么,管理者应该给团队一种怎样的工作态度,来引导团队呢?
其实,要做到良好的工作态度并不是太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避免情绪化管理,保持内心平静,懂得自己释放工作压力,避免在工作中宣泄情绪,避免浮躁。浮躁就会草率、草率就会犯错;在平时跟员工相处的时候,做到与员工坦诚沟通,让他们知道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要利用团队的力量,上下一心。
具体来说,管理者应该具备以下4个工作态度。
< class="pgc-img">>1、把员工看作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毕竟,只有人才能创造出财富,机器也得人来负责操作嘛!正是因为员工的努力,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世界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在一次采访时,曾这样说:“我宁肯有100人,每个人付出1%的努力来成功,我也不愿意用我一个人,付出100%的努力来成功。”
一个成熟的管理者,一定是重视员工的,因为小成功靠个人能力,大成就靠团队齐心。对于管理者来说,重视、关爱每一个员工,就意味着效率、效益的提高,管理效果的改善。
所以,作为管理者,不要把你的重视体现在口头上,要付诸于实际的工作之中。
例如,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在这方面做得就十分到位。
有一次,松下邀请几个重要的客户,品尝一家西餐厅的美食。这家西餐厅的招牌菜是一道牛排,大家都慕名点了一份。松下等吃到一半后不吃了,让助理去把烹调牛排的主厨请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去找经理,我要找主厨。”
助理不知道松下是什么意思,稍微迟疑了一下,看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时,顿时明白了,八成是牛排做得有问题,一会儿主厨估计要挨一顿批评了。
主厨大概也是这么想的,来到松下跟前很紧张,他知道把自己招来的客人有很大的来头,自己搞不好还会把饭碗给搞砸了。
主厨战战兢兢地问道:“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
松下笑了笑,解释道:“不是你想得那样。你的牛排烹调非常不错,但是,我已经80岁了,胃口没法跟以前相比了,所以,我只能吃一半了。”
听到这里,主厨跟周围的客人都有点疑惑,松下继续解释说:“我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之后,很容易让你误会。所以,我只好当面跟你解释一下。”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重视员工,看了这个故事后,想必你就明白了。松下幸之助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是因为他能够做到重视自己的员工,并时刻真情关怀员工的感受,从而完全捕获员工的心,并让员工心甘情愿为他赴汤蹈火!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
< class="pgc-img">>2、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客户
我们很多企业,都是有一个口号,“客户就是上帝”。客户自然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但是,没有员工维护你的衣食父母,你的企业还能不能搞下去?
只有员工发自内心地为客户服务,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管理者千万不要忽视了员工,他们也是你的客户。
管理者千万不要把自己放在“官位”上,你要有服务员工的心态,让员工满意了,他们才能很好地去服务企业的客户。
< class="pgc-img">>3、管理者要有自省心态
很多企业有问题,只能是想着让员工去改变,其实如果企业真的有问题的话,那一定是管理出来问题。
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有一种自省的心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断反思和检讨,越是重视自省、善于自身的管理者,他的管理效果往往就越好。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早年的汉武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还想着探索神仙之道,又挥霍无度,导致了国内民力枯竭,国内形势很是严峻,到了晚年的时候,他非常后悔,于是有了著名《轮台罪己诏》,有了这样的自省。作为一个国家的至高管理者,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尤其是他在自省之后,全面调整了国家的内外政策,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为昭、宣中兴打下了基础。
亨利·明茨伯格曾说,从繁忙的日子抽出一些时间来反省一下你自己,反省一下你的团队要向哪个方向前进。
可以说,对管理者来说,自省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归罪于外,不如反求诸己。只要你改变了,你周围的世界就发生了改变,你就会抓住非常多的机会。
< class="pgc-img">>4、要有容人的心态
在职场,很多管理者怕下属超越自己,怕下属取代自己,虽然不会明说,但是,总是会防着点,会留一手。
尤其是有一些管理者,有了出众的下属,他不仅不会扶持,还会想着法的去压榨和挑剔。
事实上,如果你的手下都比你差,你很难取得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团队成就上。当手下的员工都在为你一个人服务的时候,慢慢变成你在拖着团队走,累倒的只能是管理者自己。
比尔?盖茨曾经说:“我又请了比我更聪明的人为我工作。你的企业是一个人才比一个人才更好,更棒,还是一个人才不如一个人才呢?跟一群品质并不是很好的人一起工作,将把这个企业带向何方,所以一定要选择非常优秀的人为你而工作。”
< class="pgc-img">>总之,管理者一定要正视管理工作,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思维,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在影响着整个团队的思维和态度。
就像老师一样,最后学生培养成什么样子,往往会跟老师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有教练思维,用你的格局、经验、方法、思维、态度,影响员工,打造狼性团队,而不是要求那些吃草的羊去装大尾巴狼。
当你不再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功,而是靠自己的格局、胸怀、思维、态度等成就别人,成就团队的时候,你也就真正成功了。成就别人,别人会反过来成就你。这就是管理者格局。
正如《不懂带团队,你就自己累》这本管理书中提到的那样:“培养一群帮你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自己解决所有问题。”有了强大的团队,你就成功了90%。强大的团队从哪里来?是你带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