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光阴,浓缩盐城往事;一个空间,留住时间与记忆,积蓄向新而行的力量。
10月30日,盐城竹林大饭店迎来一周岁生日。
此次竹林大饭店周年庆活动从商业、文化、现场三方面展开,打造了新业态引进、主题作品征集、颁奖仪式&创作分享、全天金曲嗨唱、沉浸式周年派对等特色亮点,精彩纷呈,实现全网的声量级传播。
< class="pgc-img">>最怀旧 最潮流
新旧融合打造特色城市烟火
竹林大饭店内,一到三楼,老街老巷交错纵横,地道美食弥散其间,老盐城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10月30日,城市文化娱乐博物馆ZOO、特色料理万福炭火烤肉、潮品生活集市INLIFE三家新店在四楼、五楼开业。新业态新潮流,与原有一至三楼的业态有机融合,拓展着新的文化与消费空间。
< class="pgc-img">>作为在全国的第三家店,ZOO品牌盐城地区负责人吴乾说:“ZOO是集合了多种商业样态的综合体,与竹林大饭店具有很高的契合性。我们希望将老盐城的本土特色与时尚理念融合,用年轻化的语态在竹林打造出更时尚、更具特色的城市烟火。”
< class="pgc-img">>万福炭火烤肉店的店主丁唐则是土生土长的盐城人,此前在南京经营。听闻竹林大饭店重新开业后,便想着将经营的美食带回家乡来,“竹林大饭店承载了几代盐城人的记忆,希望我们能在这里续写新故事。”
开业一年来,竹林大饭店的文化商业景观不断丰盈,老字号与新业态碰撞交融。老街巷描摹出温暖的旧日,新潮流则赋予竹林更多现代及青春的律动。一步一景间,竹林的魅力在开放、包容与多元之间延续流动。
“未来,竹林将承载老盐城的记忆不断向前,也将以不断融合进来的新业态,满足大家更多维的文化消费需求。”建军路商业街管委会副主任孙书甜表示。
老记忆 新体验
全景记录“我与竹林”的故事
竹林大饭店,承载着几代人的似水年华。一个老物件、一声吆喝、一砖红墙都能唤醒一份独特的情感。不同年岁的人走进竹林,都能触发一段独属于自己的故事。
作为周年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与竹林”主题征文&摄影征集活动于10月初启动。活动由盐城市文明办、盐城市教育局、盐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盐城市全民阅读促进会联合主办,盐城市建军路商业街管委会承办。活动期间,千余人走进竹林,用笔尖和镜头记录下了竹林大饭店的不同切面,累计征集作品1036个。
10月30日上午,征集活动评选结果在竹林大饭店揭晓。经过专业评审,分别从征文青少年组、成年组及摄影组中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 class="pgc-img">>颁奖仪式后,四位获奖代表从60后到00后,上台分享了作品背后的故事,交流了对城市记忆留存、对文化传承保护的思考。
< class="pgc-img">>“竹林大饭店的回归,为几代人交流提供了新环境,使得老记忆在新时代中被激活,得到新生。”原盐城市人大秘书长徐国均点评道,“相信在未来,‘我和竹林’的故事将会继续书写、更新和流传。”
< class="pgc-img">>所有的获奖作品都已刊登在《竹林报·特刊》上。部分优秀作品进行音视频录制线上传播,线下诵读分享活动也将陆续展开。
< class="pgc-img">>既燃情 又温情
周年派对引爆庆典氛围
10月29日,竹林大饭店内上演了全天金曲嗨唱。华语老歌、粤语经典、民谣弹唱轮番上演,带来一场缤纷炫目的歌舞盛宴。
10月30日晚,一场沉浸式周年派对在人民大舞台拉开帷幕。原创情景演绎《烫头舞》《小裁缝》《快乐的炊事员》取材于竹林大饭店的实景,生动还原了上世纪盐城的烟火气息。而后上演的潮流劲舞、动感小提琴、互动视频秀韵律十足,演绎歌舞青春的时代活力,唤醒流光时代的纯粹情感。
< class="pgc-img">>派对上,还举行了一场创意颁奖活动。“念念不忘奖”“意气风发奖”“护光使者奖”“可盐可甜奖”“暖心暖胃奖”“有汁有味奖”……九位竹林商家一一上台,捧回暖心的定制奖杯。这些多是经营了多年的烟火小铺及盐城老字号,在竹林开业之初便入驻进来,人气更加旺盛。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徐三妈凉粉店收获了“披星戴月奖”。盛夏一碗凉粉,是老盐城人心中的白月光。这家店铺人气爆棚,常常是竹林营业最晚的几家之一。“这个奖项特别有意思。搬到竹林后,我们家客人更多了,老客人追过来,还有很多新顾客。”徐三妈的女儿徐玲说。
随着倒计时声响起,巨型周年庆蛋糕被推至中庭,将现场氛围推至高潮。建军路商业街管委会代表及商户代表一起切开蛋糕。漫天礼花下,全场观众齐声祝竹林周岁生日快乐,分享蛋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家住新区的90后盐城姑娘小蕊特地赶来为竹林大饭店庆生。她还记得去年开业时自己初次踏入的情形,暗绿的水磨石地面、红砖水泥墙、花窗铁门、四合小院......仿佛一脚踏进了时光穿梭机,眼前的一切都令她着迷,“这里带给了我很多美好的记忆,跨年夜、春节,好几次节庆活动我都是和朋友在这里度过的。”
全维度 多层次
整合传播助力品牌建设
竹林一周年庆典活动,凭借全新的创意亮点,吸引中央、省市众多主流媒体关注,实现全媒传播,达到“高度、广度、热度、效度”的成效。
新华社推出视频直播《江苏盐城:“城市记忆”解锁消费新业态》,由记者沉浸式体验竹林往事。
< class="pgc-img">>江苏城市频道、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推出报道《盐城:品味乡愁 竹林大饭店成为城市新“名片”》,解码竹林大饭店的“人气秘诀”。
< class="pgc-img">>《盐阜大众报》则推出整版报道《守望流年温暖 心向星辰大海——写在竹林大饭店重建开业一周年之际》,细腻回溯盐阜文脉,追寻竹林大饭店的“前世今生”。
< class="pgc-img">>本次活动共有十余家媒体参加报道,包括央广网、中新网、新华日报、交汇点、现代快报、扬子晚报、新华网、中江网、荔枝新闻、盐城广电、盐阜大众报、鹤鸣亭、盐城123、瓢城网等。
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多家媒体还对周年派对进行了网络直播,让广大网友零距离感受周年派对氛围。通过推动形成全媒宣推矩阵,多层次打造竹林品牌IP,实现传播效应最大化。
一新一忆,拔节生长。文商旅融合唤醒消费活力,竹林烟火正浓。一岁是一段旅程的目的地,也是再出发的新起点。竹林将载着老盐城的记忆不断向前,打造盐城文旅新地标。
月27日“中秋国庆”前夕 ,全聚德集团旗下川菜名店四川饭店,在新街口店“锦鲤厅”举行建店64周年庆典活动。值此店庆之际,四川饭店北京第4家直营店东坝店即将在朝阳区东坝万达广场开门迎客。庆生现场,四川饭店举行了隆重的“敬匾仪式”,开启了“红火金秋、百菜尝鲜”美食文化节,发布多道秋冬创新菜品,四川饭店新街口店、王府井店、和平门店及新开业的东坝店共同为消费者献上四重好礼。
致敬金匾 荟萃匠心
“敬匾”作为中国全聚德集团独有的文化传承仪式,成为了全聚德集团旗下每个老字号品牌店庆活动中的亮点。四川饭店的敬匾仪式,表达了每一位四川饭店人守正创新的初心和决心。64年前,由川籍老帅朱德、陈毅等人提议,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并批准修建的四川饭店正式开业。多年来,四川饭店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如今已成为中国川菜餐饮品牌中的一张亮丽的名片,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店庆当天,四川饭店新版宣传片首发,片中展现四川饭店新场景、新菜品、精湛的技艺、非凡的味道,呈现出京彩川味的非凡魅力。
时值双节,喜逢店庆,四川饭店4家门店共同发布“品牌庆四重好礼”优惠活动,第一重好礼:会员粉丝卡内惠赠64元的店庆生日礼券,即日起至10月6日店庆期间消费满300元抵用;第二重好礼:在大众点评平台推出1-10人不等的团购套餐,最低折扣达到6.9折;第三重好礼:10月1日~10月7日,每日推出半价菜品和超值套餐;第四重好礼:幸运顾客将获得价值158元四川樟茶鸭无门槛礼券,以此感恩回馈新老顾客。
老菜新做 吸引年轻人
就此次四川饭店推出的秋冬新菜品,烹饪大师、四川饭店品牌总厨付立生师傅表示,一提到川菜,大家就想到麻辣、红油,这次推出的菜品主打健康美食,力求在食材、口味、造型上都有所突破。同时,通过推出季节性菜品,不断尝试老菜新做,让四川饭店的新老食客感受到川菜的持续创新,吸引到更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本轮推出的秋冬新菜包含4道凉菜、4道热菜和3道点心,营养健康兼具美味、高颜值,令人耳目一新。凉菜中的“葱油甜笋”,突出产地食材的本味,选用四川都江堰原生态地区的水果甜笋,可直接食用。热菜中的“大红袍焗闸蟹”,突出技艺,采用下焗上烧之技法,使花椒和闸蟹的口感达到完美结合,花椒香气浓郁,闸蟹美味可口;“青桔怪味脆鳝”大胆创新,“怪味”本是川菜技法中的凉菜味型,此道菜将它用在了热菜上面进行调味,带来了口感上的新突破,值得品尝;“花开富贵”用虾肉打蓉,插上杏片炸制,成菜后色泽金黄,像一朵朵盛放的牡丹,在国庆之际祝愿祖国生日快乐,十分应景。面点“柿柿如意”是一道象形菜,用糯米粉和胡萝卜汁和面,包上豆沙和柿粒,形象逼真,软糯香甜,寓意吉祥,受到消费者的喜欢。
守正创新 老店换新颜
四川饭店从北京西单西绒线胡同霱公府老店,到如今已遍布上海、沈阳、大连等全国多座城市,在北京门店也已遍及东、南、西、北各个方位,是全聚德集团战略规划的重要的一环,更是全聚德集团“老字号天团”中最具活力的品牌。
据新开业的四川饭店东坝店经理郝刚介绍,东坝店以“回溯旧址”设计思路,将院落规制、园林景观、品牌元素逐细化分析,力求展现出老店原有的院落风格。在菜单设计上,保留了包括仔姜烧江团、山城毛血旺等点击率高的传统川菜,又添加了临江手撕鳝鱼、豆花牛肉等创新菜品,其中临江手撕鳝鱼口感香辣软弹、食之不燥,而且鳝鱼含有丰富的DHA和软磷脂是一种适合秋冬季节的滋补食品;豆花牛柳是一道菜集麻、辣、鲜、香于一体的味浓味厚的川菜佳肴,既能品尝到牛柳的肉嫩味美,鲜香爽口,还能品尝到豆花细腻滑嫩,入口即化的独特口感。像这样的创新菜品一共添加了21道,以供广大食客的品尝。新店开业,正逢双节,东坝店推出了惊喜入会享折扣、面面俱到送好礼、“试试如意”大抽奖等多项优惠。9月29日和中秋节10月1日国庆节当天,还特意邀请知名川剧变脸表演艺术家,现场演绎千年川蜀文化,为消费者开启一场传统文化的探索之旅。
时光荏苒,四川饭店已经走过了64年的风雨历程,如今仍坚守初心匠心,用真心服务百姓,以行动保证品质。展望未来,四川饭店将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企业理念,为广大食客提供经典川菜和优质服务,在全聚德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下,抓住新机遇,开拓新市场,努力将“四川饭店”打造成中华餐饮的一颗璀璨明珠。
来源:中国日报网
月29日,顺德容桂餐饮行业协会八周年庆典暨顺德九大簋文化宴·春生夏长发布仪式在容桂味可道宴荟举行。在协会八周年庆之际,再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2024“九大簋文化宴·春生夏长”。
活动还举行了“品味容桂·不时不食”春夏季一店一名菜发布,现场共37个菜式、34家企业参与,根据自家餐厅的搭配创新出不时不食初夏季菜式。力求春夏季不时不食、顺时而食的食养理念,继续秉持以文化赋能美食、以美食传播文化的宗旨,竭力把“九大簋文化宴”打造成粤地盛宴的响亮名片。
“北有满汉全席,南有九大簋宴”。美食文化纪录片《中国宴》主持人兼品鉴官刘仪伟概言。
九大簋,是粤地中以九道菜肴为主的筵席代称,粤语有言,视请人品尝“九大簋”为最具诚意、最高规格的款客之道,虽各地食俗、礼仪、菜式不一,然而数百年来,“九大簋”已成无数粤人心中,粤菜盛宴的代名词。
本次活动中,容桂餐协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升级打造了2024“九大簋文化宴·春生夏长”。(文末有“剧透”)
数据显示,目前,容桂从事餐饮的市场主体超过6000家,其中拥有9家“中华餐饮名店”、7家“食在广东”钻石名店、11家佛山市粤菜名店、3个佛山市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容桂渔人码头入选广东粤菜美食街和佛山市市级美食集聚区,容桂时光片区被重点纳入“佛山顺德世界美食产业集聚区”。
自2016年4月成立以来,容桂餐饮行业协会(以下简称“餐协”)本着“团结餐饮同仁,弘扬顺德美食”的宗旨,在业务主管单位和指导单位的领导下,在理事会的带领下以及在广大会员的积极配合下,逐渐成为促进顺德餐饮行业发展的重要行业协会之一。
近年,协会陆续成立了容桂餐饮行业协会党支部、容桂餐饮行业工联会、容桂餐饮行业协会妇联,在2017年成立容桂餐饮经理人协会和容桂厨点师协会。
2024年,根据专业特色协会分别成立七个专业委员会:康养膳食专委会、咖啡烘焙专委会、粥粉面饭小食专委会、鱼生专委会、酒文化推广专委会、茶与花食材专委会、青年餐饮专委会,未来将结合协会使命、职责及工作任务,多方位链接资源,进一步深化餐饮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协会持续优化“961美食文化项目,顺德九大簋文化宴、六大节日、一个容桂著名菜式,将传统文化和美食结合,实力推动容桂乃至顺德餐饮高质量发展,更推动粤菜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吃货”彩蛋:
“九大簋文化宴·春生夏长”菜品剧透
第一道——银针织霄汉·海底芽菜鱼云羹
“昔日老饕心头好,得此海芽如获宝。
巧取鱼云姜花配,爽滑鲜香匠心高。 ”
鱼类汤羹本是顺德人最拿手的家常菜,但此羹选料刁钻,采用顺德人称大头(即鳙鱼)每鱼仅有一条的鱼头软骨,以及鱼腮边仅有两片,如云朵般的螺旋肉“鱼云”作主材。鱼头软骨别称“海底芽菜”,因其稀少且入口爽脆,向被老饕视若至爱,而鱼云嫩滑细腻,富含胶原蛋白,搭配清热解毒的时令姜花巧制鱼羹,把顺德人食不厌精,顺时而食的理念展现尽致。
第二道——锦绣展鸿图·鱼子酱化皮金猪
“千年炮豚不老容,古今盛宴品位高。
金珠为冠显声价,腹藏锦绣展鸿图。”
烤乳猪是古今盛宴的当然主角,早在西周即以“炮豚”之名位列“八珍”。寓意红皮赤壮的烤金猪,色如琥珀,圆润大气,切件以鱼子酱缀面,铺香芒、菠萝等应时佳果作底,观之斑斓悦目,啖之众味谐和。金猪件之脆化,鱼子酱之咸鲜,众鲜果之清爽,令这千年不老的盛宴名菜美而不腻,焕发出与时俱进的青春气息。
第三道——丹凤鸣九天·岭南真味鸡
“粤菜无它不成宴,真味从来最喜人。
出浴丹凤现本色,鲜香嫩滑再求新。”
粤人嗜食鸡,故有“无鸡不成宴”之说,而白切鸡,更堪称粤菜第一名鸡,是最能体现顺德人执着追求“食出真味”的代表性菜式。此鸡严选自然放养土鸡,在传统制作技艺上谨慎求新,除精到拿捏浸制时间与火候外,还在浸制时加入适量保健食材增味,令鸡身恰熟,皮肉紧致,纤维水分保持良好,细品时皮脆弹牙,骨软肉滑,鲜香清爽,食味毫不违和之余,亦令人有惊喜之感、益体之功。
第四道——应时品至味·古法蒸三鯬
“东坡康熙为其醉,昔日甘滩美名扬。
邑人最擅烹鱼王,应时巧食见真章。”
鲥鱼,因在4—6月准时由海入江产卵,故名,又因在农历三月游至珠江水域,故广府人称三鯬(取粤字“嚟”之音义)。鲥鱼古称鱼王,苏东坡康熙帝等名人帝胄均爱其鲜美,昔日顺德甘竹滩曾被誉为最佳产地,故邑人尤擅烹制此鱼。蒜头豆豉蒸三鯬,向为顺德传统菜式。此菜精选大三鯬,配以杜阮凉瓜铺底,彰显其香浓鲜美之余,更以凉瓜之苦寒性味,中和豆豉之湿热性味,堪称应时而食的绝佳搭配。
第五道——盛会聚良材·宝鼎满罈香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黎和名菜震遐迩,容桂盛宴求脱胎。”
宝鼎满罈香,原为誉称“粤菜创新状元”的粤菜泰斗、顺德名厨黎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创的粤式佛跳墙名菜。今以此菜致敬经典的同时,亦力求呈现贴合时代口味之作。吉品干鲍、海皇参、宗谷瑶柱、黄花胶等多种高档食材,经泡发、焖扣等处理后,再共煨一坛,令其互为渗透,亦存各自特色,力求浓而不俗,味中有味。开坛之时,香气扑鼻,沁人心脾,入口软嫩柔润,厚而不腻,滋味无穷。
第六道——万岁披金甲·金菊叉烧鳝
“顺邑名产水人参,一段鳗鱼一段金。
巧厨妙思添新意,惹味清雅亦滋阴。”
鳗鱼,也称白鳝,美味滋补,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誉。顺德是著名的“中国鳗鱼之乡”,顺德人向来对鳗鱼的烹制及食用素有心得,古今名菜多不胜数。此菜把鳗鱼分段,创造性地以制作叉烧的手法精制,惹味之余,减其油腻,再配以夏菊鲜食,口感更添清雅。鳗鱼性平味甘,可随季节变化增腴减腻以应所需,而菊花清热解毒,向为夏天降火佳品。如此搭配,实为长夏品鳗鱼的理想之选。
第七道——腾龙绕祥云·龙虾炒牛奶
“巧将玉液凝仙酪,誉称中华软炒王。
引得银龙出东海,穿云尝味登华堂。”
炒牛奶始创于民国初年,至20世纪40年代,凤城名厨龙华在含脂量极高的大良金榜水牛奶中,加入鹰粟粉、鸡蛋清、虾仁、榄仁等炒制,使其成为驰名中外的顺德名菜,誉称中华软炒王。此菜以龙虾球代替传统炒牛奶的虾仁,并配以金华火腿、宗谷瑶柱等高档食材,成菜既如祥云盘龙,又似雪峰微屹,色纯香滑,味和型美,经常被作为高档筵席,或顺德菜作海外推广时的代表性菜式。
第八道——礼云拱双宝·虾喇膏节瓜柚皮
“应时美味黑毛节,脱胎换骨绿柚皮。
取其精华虾喇膏,定教寻常变稀奇。”
顺德节瓜多长在塘上瓜棚,由于吸收水面反射的阳光和充足的水分,具有乌青油亮的特点,而称黑毛节瓜,以产自容桂幸福马路基、容桂小黄圃、杏坛桑麻等为佳。柚子皮本是废弃之物,但在顺德厨师精工巧制下却被变废为宝,成为老饕恩物。礼云子,取蟛蜞怀卵之时,双螯护腹前行,犹如频频作揖,而取典《论语》“礼云”二字,作为蟛蜞卵的雅称,但物稀难寻。此菜以不逊其味,亦甚矜贵的虾喇膏代礼云子,熬出鲜美汁液,慢火煨焗节瓜件与柚子皮,使其入口腍鲜甘美,力显待客之诚、礼云之实。
第九道——罗汉擎华盖·上素酿珍菌
“三菇六耳和九笋,罗汉上素享美名。
慈航普渡擎华盖,护佑众生乐清平。”
顺德人摆酒,有备斋以顾及健康饮食者之良习。罗汉斋是一道历史名菜,南宋已有文字记载。正宗罗汉斋相传根据十八罗汉朝观音的故事设计而成,被称斋王,以“三菇”、“六耳”、“九笋”象征十八罗汉,以“竹笙”象征观音。此菜把上素酿入羊肚菌后,再以清汤淋煨,入盅奉客。成菜制作精细,造型别致,意蕴独到,堪称素菜创意之作。因十八罗汉朝观音的故事,亦为容桂名胜观音堂之缘起,故以此菜压轴,亦表容桂餐协不忘感念地方,协力行稳致远之意。
南都:陈飞龙
图源:顺德容桂餐协、容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