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城,城头没得神,住了一群重庆人。男的黑(很)耿直,女的黑(很)巴适,火锅没得海椒他们从来不会吃……”这一首重庆小调,可谓唱出了重庆人的心声。一提到重庆,很多人总会想到火锅,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重庆火锅跟码头的渊源。
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的水运枢纽,两江环抱的特殊地形,让码头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老重庆影像志《老码头》中,曾经这样描述了一幅古重庆城的衍生发展景象:巴国故都,自古扼踞水路要冲。两江汇流,万民累居,商旅辐辏,百业兴旺。数千年来,由码头而集市,由集市而城池,开埠以来,遂为一大都市。依山为城,凭水而兴,江河码头,便成就了重庆的辉煌。
重庆码头老照片
明清时期,重庆的水上运输规模空前,商运也十分兴旺,此时的重庆,已经有了很多热闹的水码头。重庆开埠后,南来北往的货物都在重庆集散,当时还有大量的洋船,都停泊在“洋码头”。洋码头就是玄坛庙码头,在今天的南滨路一带。往来船只的货物都需要在码头上起卸,周边的许多农民为求温饱,养家糊口,从四面八方涌到山城闯码头,凭一身劳力肩挑背磨,将堆积如山的货物搬运进城,疏散到各地。
长江码头搬运工老照片
重庆本就气候潮湿,这些在江边讨生活的力夫们,更是常年泡在江中,挣的钱往往只够家里人糊口,但是他们在吃方面有着自己的智慧,例如纤夫在拉纤过程中,渴了就掬一捧江水喝,饿了累了也有“小零食”,他们在河边捡一些蚕豆大小的鹅卵石,洗过之后放到锅里和盐一起炒,石头沾上了盐味,乏了就拿出一粒放进嘴里,补充因为流汗失去的盐分。
码头力夫老照片
由于生活拮据,这些下力人往往舍不得花钱,总是会找一些便宜的东西用来果腹,别人吃猪肉,他们就吃猪杂碎,别人吃新鲜蔬菜,他们就捡烂菜帮子。当时沿江的一些屠宰场宰杀牛、羊等牲畜后,会把下水等东西扔到江里,这对下力人来说,却是丰盛的晚餐。这些难得的肉,被他们打捞起来,用石头架起一个锅,把洗干净了的下水和菜叶、杂碎煮在一起。为了让这些便宜的食物可口一些,他们会再加一些盐、辣椒、花椒,吃起来麻辣鲜香,便宜又可口,花椒跟辣椒吃下去还能除湿气。
码头工人围坐吃火锅漫画
大家围坐一起吃这一大锅菜,菜品都是捡来或者贱买来的,你凑一点,我凑一点,热腾腾的晚餐就煮好了,几口下肚,便能缓解一天的疲劳。这种码头上的大锅菜,便是“重庆火锅”的起源。重庆火锅诞生在码头上,是下力人最丰盛的晚餐,由于吃时围坐一圈,吃起来汗流浃背,符合重庆人热情、直爽的民风,因此这种吃法渐渐在街头巷尾流行起来。
一些挑担子的小贩看到了商机,便将内脏买来洗干净后切成小块,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麻又辣又咸的卤汁,挑到码头去,被称为“水八块”。力夫们身体劳累,体内湿气大,便喜欢围着担子吃,每人一格,边烫边吃,吃了多少块,便算多少钱,经济实惠。
老重庆吃火锅
随着“水八块”被搬进饭店,吃火锅的风气便渐渐盛行起来,发展到全城,毛肚火锅也不再是“下流”的吃法,渐渐变得高大上起来。抗战初期,重庆的火锅遍地开花,除了一些简陋的小店,也不乏陈设雅致的高档火锅店。一些高档火锅店内,设了瓷面圆桌或方桌,每桌四人,桌面中央挖一个圆洞,放入泥水炉,卤汁多是用铜锅或铝锅盛放,装菜用的碟子是金边瓷盘。解放前,重庆的女子多穿长旗袍,坐着高凳才方便,因此不少的火锅店矮桌配着高凳,大家围坐一桌,埋头开怀大吃,也是一副有趣又经典的画面。
此外,连许多外省人也爱上了重庆火锅,有的人甚至吃上了瘾,军政要人宴客多以火锅为席上珍肴,如国民党的军统头目戴笠,就曾经摆过五百人的火锅宴以示阔绰。一些金融巨头宴客也不到大餐馆而上火锅店,认为吃火锅既能开胃又别有风度。当时文化界的名流(作家、演员、画家)也成了火锅店的座上客。
重庆火锅油碟
上世纪八十年代,火锅店里面的桌数都不多,很少有人单独烫一口锅的,“打组合镶起吃”在当时很流行。几家人围烫一口锅,锅里则放着九宫格,方便分隔菜品,也方便各认各的格子,一般是小桌四人,大桌八人,要坐满了喊堂倌来开火。
九宫格火锅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庆火锅更为普遍了。那时候的火锅又叫“三拖一、四拖二”,这里面的数字,是指菜的价格,荤菜三元素菜一元,就叫“三拖一”,荤菜四元素菜两元,就叫做“四拖二”。
“三拖一”火锅小店
到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重庆火锅在制卤、食材、吃法和油碟方面都有了创新,火锅的吃法也走向多元化,有众人围坐的酣畅淋漓,也有一人一锅的小资情调。火锅的发展,也是巴渝文化随着时代变迁的侧面写照。
老重庆街头照片
如今在码头上,你既看不到人挑肩扛,也听不见下力人的号子,老重庆的豪迈,也许在火锅店里,还能看到一些影子。重庆人爱吃火锅,从来不看季节,有时盛夏临锅,在炉火熏烤中汗流浃背。重庆人吃火锅的气吞山河之势,是其他地方的人无法相比的,这也正是古老巴民族勇武豪放性格和饮食文化心理的表现。
熬制火锅底料的彩画
没有码头,也就没有如今的重庆,更不会有火辣的重庆火锅和重庆崽的泼辣直爽。悠悠岁月中,毛肚鲜香脆嫩,在红汤中起伏,鸭肠烫到打卷……巴渝饮食文化,合着这些菜品一起下锅,在时间烹煮中,历久弥香。
老重庆火锅记忆
重庆人最火锅到底有多热爱呢?
在重庆,火锅店遍布大街小巷,想吃火锅都不用找的,拐角就有一家。
而火锅之于重庆就像饺子之于东北人,汤煲之于广东人,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说不喜欢火锅的重庆人,那应该是没有的。
逢年过节必吃火锅,三五聚会必吃火锅,团建散伙必吃火锅,久别重逢必吃火锅,有事庆祝必吃火锅,外地人来重庆被请的第一顿是火锅,重庆人到外地第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火锅,如果不是火锅,那就是串串。
前面说起重庆火锅离不开码头,那你知道火锅本身的起源吗?
火锅(英文名:Hot Pot),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解放后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即为火锅。
中国最早汉朝火锅实物(海昏侯墓出土)
唐朝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到宋朝,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朝,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至清朝,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
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有着“农家乐审美”的乾隆爷真是大手笔
火锅是大众美食,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吃法,重庆也不例外。重庆火锅的正确打开方式,了解一下?
重庆火锅吃法一
锅底的正确使用为牛油锅
牛油是吃重庆火锅的最高配置,牛油锅底闻起来不仅香,而且味道吃起来会更加醇厚,深受好吃嘴们的喜爱。
重庆火锅吃法二
一定要会点菜
会点菜很重要!
火锅虽然是对食材禁忌最少的烹煮方式,但也不能老是吃荤菜,也要讲究荤素搭配,平衡饮食,解腻。
人们在实际的食用过程中发现,如果先放素菜,会先把火锅底油“裹”走,后面再吃荤菜,味道和口感就会差很多。所以重庆人吃火锅一般是先吃荤菜,再吃素菜。
这个地方着重说一下,你看重庆火锅的素菜都是根比较多,叶比较少。
豆芽
土豆
藕片
山药
贡菜
因为叶子菜更容易“裹油”,太辣、太油。
重庆火锅吃法三
煮菜方式
食材决定了重庆火锅是“烫着吃”!
很多地方吃火锅时,一上来就是一锅火锅底料汤,然后把食材都倒进去,那叫 “煮火锅”。
像鸭肠、毛肚、腰片等重庆人常用的食材,不适于煮,因为煮久了嚼不动,煮“老了”,就没有那个脆劲了,口感和体验要差很多。
鸭肠
毛肚
腰片
重庆火锅吃法四
好的吃相就成功了一半
选择吃火锅就为图个热闹,吃相上大意不得。
偶尔张开血盆大口,吞咽一张铺盖毛肚绝对加分。要是赶在鸭肠变老之前,就往碗里堆成山,才能一举奠定家学渊源火锅达人的地位。
重庆火锅吃法五
油碟不加那么多只加一点点
一个油碟要注意尺度,只加麻油、蒜泥即可。
发源于山城重庆的牛油火锅底料,已经浓郁重味,有些朋友抖机灵,葱姜蒜蚝油香菜醋味精盐什么都来点儿,显得花团锦簇,但掩盖了火锅原始的香气。
所以火锅好不好吃,油碟也是非常重要的。
重庆火锅吃法六
相互询问熟没有
吃火锅参与感很重要,一大堆菜一股脑下锅,根本不分轻重缓急,下锅后能夹到啥就吃啥,不讲礼数。
但这时候要注意,如果同桌就餐人多,夹到菜相互询问熟没有,是一个必要的礼节,相当于抱拳礼、投石问路,既打开话题,也能增进友谊,是关系到饭局“生死存亡”的大事。
结果并不重要,生熟与否问的就是面子,纳过“投名状”,大家才能守着一张桌子共续前缘。
重庆火锅吃法七
坐大厅
火锅这种发端于“底层人士”的饮食方式,最好选择在大厅就座,咳嗽打嗝各种生活习惯相互交融,特别亲切,加菜也很方便。
重庆火锅吃法八
避免饭后打包
火锅锅底为流质,烫熟的菜也就裹着汤汤水水的,还油乎乎的,打包实在是不太方便。
但为了行使好节约这项传统美德,建议打包还没有下锅的剩菜,带回家可煮可炒随你便。
你平时是不是这样吃重庆火锅的呢?说一千道一万,重庆火锅最重要的还是,吃得豪爽和开心。
来源:慈云老街百家号、行走的耍娃儿微信公众号、鸣蜩社微信公众号、人人爱重庆微信公众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一起来涮毛肚吧!摄影/吴学文
-风物君语-
每次吃火锅涮毛肚的灵魂三问——
为什么火锅的头牌是毛肚?
毛肚为何只涮15秒就熟了?
毛肚到底是牛的哪个胃?
一筷子挑起大片毛肚,在红红亮亮的滚汤中“七上八下”,微蘸蒜泥香油,在口中“咔嚓”一声……
一场香辣热闹的火锅“江湖”,便由此开幕。
< class="pgc-img">>▲ 来,吃火锅!图/图虫·创意
“火锅”两字,道出多少人间热闹。最“火”的锅,莫过于麻辣鲜香的川渝火锅。其中,更以牛油红汤的重庆火锅,突出麻辣与“霸道”。
而说起涮火锅的头牌菜,灵魂菜品,那莫过于爽滑鲜脆的毛肚了。《2017年火锅大数据报告》称,“川渝系火锅称雄六大派系火锅”,毛肚以37%的占比高居最受欢迎菜品榜首,成了“万人迷”。
▲ 霸道麻辣九宫格,是重庆火锅的经典配置。图/网络
最爱吃火锅涮毛肚的,莫过于生猛硬核的重庆人。别的地方吃毛肚按斤,重庆人涮毛肚,按吨。
一天五十吨,重庆人对毛肚火锅爱得有多深?
在重庆,数万家火锅店里的汤锅,在时时刻刻沸腾。涮毛肚,就是这热气腾腾的火锅江湖里的一大快事。
据有关数据,若把毛肚在重庆的一年销售量铺平摊开,大概有4800万平方米,足够给整个澳门盖1.5层“夏凉被”,这一种吃货的力量,实在是如同重庆火锅一般,热火霸道!
热火霸道,是重庆火锅的汤底本色。对于热爱生活的重庆人,“秋老虎”越热,他们越要吃得红火香辣。这是对炎热天气的最好回应。
“六分牛油四分水,姜蒜花椒和海椒”,这样的锅底,尤其厚重浓郁。红亮的汤锅咕噜咕噜翻滚,牛油香气混着蒜泥香油蘸碟里的芝麻香微微泛起。让食客们翘首以待的,就是那第一个闪亮登场的主角毛肚了。
▲ 火锅未动,调料先行。图/图虫·创意
也只有毛肚的独特结构,才能饱饱地吸满这浓郁的汤汁。它鲜嫩薄脆的质地,保证了食客们能够完整享受到欢腾汤锅的第一抹味道。
▲ 毛肚,火锅第一“香”。图/网络
吃火锅必点毛肚,不只是在重庆人的心目中分量极重,对于懂火锅的老饕而言,这其实是一个常识。
祖籍广东潮州的美食家蔡澜,虽然对火锅兴趣不大,却独爱火锅中的毛肚,对他来说,“吃不到毛肚,就像没吃火锅”。
▲ 吃火锅必吃毛肚,可以说是吃货界的共识了。图/《极限挑战》
今年夏天最热的综艺节目里《向往的生活》中,黄磊也给大家普及了毛肚火锅的历史知识。
▲ 为什么毛肚是火锅的代名词?图/《向往的生活》
这话可就有意思了,能涮火锅的有很多菜,各种肉肉肉肉自不必说,鸭肠黄喉也都是15秒就熟的狠角色、还有豆皮腐竹金针菇、各类绿菜……为什么毛肚会成为火锅的灵魂角色呢?
这,就要从一百多年前的重庆江边码头说起了。
在清末民初,毛肚就是火锅的代名词
“巴奴”二字,道出了毛肚火锅的前世百年。
所谓巴奴,就是在重庆川江航道上拉船的纤夫。清末民初,这些纤夫在劳累之余,以方便获取的牛肚等内脏,就地“野炊”。他们发挥智慧,因地制宜,用石块架起锅,和着菜叶熬汤,用花椒、辣椒、盐与牛肚等齐煮,别有一种天然风味,于是一种火遍大江南北的美食——毛肚火锅便诞生了。
▲ 当年生猛的“野炊”,如同今日的麻辣牛杂锅。图/soogif
便如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牛肚,补中益气”。这一种简单的麻辣鲜香,为劳动人民所用,既充饥解馋,又发汗健体,煮出了川渝火锅的百年热情。
毛肚自此在文学大师、川味名家李劼人的笔下,伴随着川渝火锅一起“野蛮生长”:最初,这种江边野炊被江北小贩依样效仿。他们挑着担子,以泥炉铁盆,调制麻辣卤汁,烹制各式水牛内脏,这种“移动火锅”,被叫做“水八块”,成为江北远近闻名的美味。
▲ 一身都是宝的牛,处处都是美味。图/网络
民国十年(1921年),终于有一位较场坝的“千里眼”店主,把泥炉搬上桌子,让毛肚火锅登堂入室。他换用赤铜小锅,以毛肚为压轴食材,甚至准备了自选蘸料的服务,可以说是非常亲民了。
< class="pgc-img">>▲ 最初的毛肚店所用的赤铜小锅,便类似这种羊肉火锅用锅。图/soogif
此后二十多年,毛肚火锅逐渐成熟。李劼人先生同样记载了丰富的火锅配料:有“骨汤,固体牛油,豆办(瓣)酱,豆母,辣椒末,花椒末,生盐……”。今天的芝麻香油碗,在当时也已成型,香油之外,还要加生鸡蛋,以便“清火退热”。
涮毛肚在当时已经是压轴好戏,比起今日别有特色,要先在汤锅中加蒜苗提味,待到“将卤汁煮得滚开”,再细细涮烫,最后与煮好的蒜苗共食,汤汁麻辣、蒜苗辛辣、毛肚香辣……两个字,地道。
▲ 香油蒜泥是基底,蚝油、剁椒、香菜、葱花……任君挑选。图/soogif
1946年的秋天,一句化用唐诗《社日》的广告语“日暮汉宫吃毛肚,家家扶得醉人归”更是让毛肚火锅名声大振。
当时的文人雅士,都以毛肚配酒为一闲趣。用医学史大家陈邦贤的话说,“毛肚味道鲜脆,下酒吃饭都好”,火锅女招待,也成为热门职业,“公教人员望尘莫及”。
< class="pgc-img">>▲ 火锅开锅咯!图/图虫·创意
带壶酒吃毛肚,人间寻常事也。“毛肚开堂啰!”的吆喝,伴随着一股股浓浓的牛油香味,扩散开来。一叠叠毛肚、牛肝、血旺、蒜苗……展览似地陈列在桌上,炭火在炉子里熊熊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炸裂声……人们尽情地把毛肚往嘴巴里面送,往肚里咽,一刻也不愿意停,任由汗珠子从毛孔中冒了出来,这小天地里,简直是春天,人们已不会感到秋的肃杀,和冬的荒凉。”
< class="pgc-img">>▲ 人们尽情地夹起毛肚,一刻也不愿意停。图/吴学文
这一种吃火锅的热闹滋味,跨越几十年,仍然活色生香。
当时的毛肚火锅店,也被爱打麻将的重庆人开出“牌面”。“三六九”、“二五八”、“一四七”等毛肚火锅店,生意如火锅般红火。
“三六九处处,二五八家家”,毛肚,就这样火到今日,吃火锅,必点毛肚,已成为一种吃货的常识。
< class="pgc-img">>▲ 上世纪80年代,重庆八一路的国营火锅老店“一四一”,两块钱解饿,五块钱吃爽,是一张老重庆们的童年回忆名片。图/《八千里路云和月》
而巨大的商机也从小小的毛肚身上开始显现出来,比如被称为“毛肚火锅大王”的巴奴将毛肚带热到了全国,大街小巷的很多火锅店都以毛肚为招牌。
< class="pgc-img">>▲ 最近大火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里,黄磊煮毛肚火锅,用的就是巴奴的底料。图/《向往的生活》
巴奴在北京的店,风物君经常与朋友一起体验,却总是人山人海,需要排队。他们家的招牌,就是大片大片的毛肚,下锅即熟,蘸上经典的香油蒜泥,口感超级脆嫩,令人停不下筷,只想再来一盘。
< class="pgc-img">>地道毛肚怎么吃?薄到透亮,脆到蹦迪!
有句话说,“幸好牛有四个胃,不然还真不够重庆人涮的”,这当然是一句戏言,牛的其他胃固然好吃,但真正适合涮进火锅的,还是脆脆嫩嫩的“毛肚”。
▲ 七上八下刚刚好。图/soogif
不过在介绍毛肚之前,还得介绍下它的其他三个“美食”兄弟。
第一胃“瘤胃”,另称之“牛草肚”,炖煮牛杂,滋味醇厚;第二胃“网胃”,表面似立体网状分布,弹性十足,酥而不烂,被称为“金钱肚”。做粤式卤味,浓香悠悠;第四胃“皱胃”,也就是一般动物的“胃”,传说中的“牛肚”。它很有嚼劲,是卤煮里的常客,也适合酱制焖锅。
▲ 牛瓣胃独特的结构,是为了处理难以消化的青草。图/乌堆
而隆重登场的火锅的主角“毛肚”,源自牛的第三胃“瓣胃”,瓣胃的结构表面凹凸不平,是调料汤汁的天然“旅馆”,除了在北京、河北一带被炒成爆肚,蘸芝麻酱外,更适合的,还是在火锅中作为头牌菜品。
▲ 爆肚蘸麻酱,是老北京经典小吃。图/网络
细细分说,毛肚在火锅店里也有黑毛肚、黄毛肚、白毛肚等等分类。不同的牛吃饲料或是粮食庄稼,会让毛肚有黑黄之分,比如上好的毛肚,多选用来自天然牧场的牛,毛肚的颜色就会显得发青一些。
▲ 光线让毛肚充满“层次感”。图/图虫·创意
曾经有一些不良商家,为节省成本,多采取火碱发制毛肚,对健康有害,今天的高端毛肚火锅,已将食材处理与最新的技术结合。木瓜蛋白酶既能保证健康,又能部分适当分解毛肚中的蛋白,让它变得脆嫩Q弹。将处理好的毛肚放至手掌上,轻拍手腕,甚至能看到它在手掌上“跳舞”。
▲ 弹弹弹,弹走饥肠辘辘。图/soogif
搞明白了食材问题,地道的吃货专家们,对好的毛肚,同样有一套讲究。要问毛肚为何是重庆火锅的灵魂?大抵无非几点:易吸附汤汁,易熟,口感好,火锅底料去其膻腥。吃毛肚,便是依照这几点,逐次满足。
一块好毛肚,首先尺寸要足够大大大大,巴掌大小是起步,所谓“大刀毛肚”,吃的就是一种江湖纵横,人间快意;毛肚颜色需幽深,颗粒明显,刺根直立,结构完整,才能涮进味道。
▲ 直立的刺根是毛肚口感的保证。摄影/吴学文
薄厚则决定口感,太薄没有嚼劲,非常疲软;太厚嚼半天不动弹,汤汁全失。恰恰超过硬币厚度,是毛肚口感均衡的黄金比例。拿筷子挑起毛肚,隔光来看,如果没有透光但微微发亮,那就对了。
< class="pgc-img">>▲ 毛肚最适合涮牛油锅底。图/吴学文
这样足够新鲜脆嫩的毛肚,在沸腾的红汤锅里“七上八下”十五秒,也就足以入口,若是担心涮不熟,时间也不要超过一分钟,再涮下去,毛肚就会变成一块考验你牙口的纠结“小恶魔”。
选好毛肚,终于来到了锅底,骨汤、菌汤……都是鲜香醇厚的新式吃法,但是涮毛肚最经典的吃法,还是涮牛油红汤,蘸香油蒜泥。
< class="pgc-img">>▲ 牛油红汤,香油蒜泥,地道毛肚味。图/吴学文
用筷子夹起这大片大片的“火锅之灵”,在翻滚着红色的汤锅里轻轻抖动,让它饱饱地吸一层火锅汤汁,再沉入香油蒜泥碗,消去些许火辣的躁热,一筷送入口中,任它在舌尖上跳跃起舞。心中唯有一句:
巴适,巴适。
< class="pgc-img">>除了毛肚,你还喜欢在火锅里涮什么?
- END -
文丨苹果
封图摄影 | 吴学文
参考资料
《火锅考》文史杂志 江玉祥 2019
《火锅中的重庆》 重庆出版社 余勇、林文郁 2013
《毛肚火锅流源》 南京晚报 1949
《漫谈中国人之衣食住行》李劼人 1948
《自勉斋随笔》陈邦贤 上海世界书局 1947
><>锅是吃货们永远的主题,开着空调吃火锅,那才叫真的“爽”。那感觉比冬天的一把火都爽!我也是火锅控,无辣不欢,还喜欢吃麻辣味道的牛油火锅。
< class="pgc-img">>前几天就发现了一家火锅界的大侠:正宗的四川味道火锅,女老板是成都人,已经在乌鲁木齐开了两家火锅店,我们去的是其中一家。我吃饭不喜欢踩着饭点去,因为那点人太多了,吃的不清静,所以这次也是一样,在饭点前去吃。这家不是饭点时间,比较清静,我喜欢这样了,可以随意拍拍,这就是美食达人的嗜好。进门就是门厅,挂着喜气的中国结。
< class="pgc-img">>第一次发现码头故事,还以为看错了,没想到码头都可以做为火锅店的名字
< class="pgc-img">>这是自助区,由于我来的早,好多水果和蘸料都还没上齐全,不过,这里还算很多了
< class="pgc-img">>进门就大厅,大厅两边都是包厢
< class="pgc-img">>这里的包厢很特别,都是用地名作为包厢的名字,这个广州码头,是不是感觉去了广州的码头了
< class="pgc-img">>大厅的墙上都挂着提醒食客的吃火锅的秘诀,真的太贴心的商家了
< class="pgc-img">>在我逛了一圈之后,我们点的菜,也在陆续上了,不需要等待,上菜很快的。首先必须吃肉,还的是鲜切的牛腱子,这家很符合我们几个吃货的口味,很实惠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麻辣牛肉,用秘制的调料腌制出来,真嫩真鲜美,符合种重口味的吃货们
< class="pgc-img">>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小伙伴们都知道吧,这是店里的新菜品“草船借虾”,特受欢迎啊。服务生都说,出镜率太高了,煮好后可以直接拿着签子吃虾,特好吃又好玩,去了一定要尝尝哟。
< class="pgc-img">>毛肚,吃火锅不点毛肚,简直就算是白来了。毛肚一直就是四川火锅的必点菜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火锅食材之一。据媒体报道,四川人一天就能吃下十万斤毛肚!毛肚烫火锅,已成为重庆火锅的标配。这家火锅店的毛肚,口感细腻爽脆,久煮不老,不缩水,最适合吃火锅
< class="pgc-img">>这么大块的毛肚片,我发在我的美食群里,就有群友问,毛肚不用切吗?哈哈,以为是整个毛肚了,这是在新疆,新疆人喜欢大块吃肉,也喜欢大片吃毛肚哟,这才叫过瘾!
< class="pgc-img">>牛气冲天,是不是很牛啊,器具就是一头牛,里面有牛腱子、牛肉,下面还有牛蹄筋、金针菇作为搭配,这是店的新品,是不是很有创意?
< class="pgc-img">>麻辣筷子牛肉,店的新菜品,里面可是纯纯的牛肉条,很有创意的摆盘吧!用辣椒粉、孜然粉等裹住的,下锅煮煮里,看着就红红的彩虹,吃起来真是又鲜又嫩,口感极好,不能错过的美味哟!能摆成这样,也是看出火锅店的经方式了,真是用心在经营!!!
< class="pgc-img">>雪花牛肉,肉食者吃货们,今天要大开杀戒了,都和牛肉,羊肉较劲了,一盘盘的肉上来了,吃货们的眼睛都亮了,不停的刷啊刷,牛肉就是好吃,太鲜嫩了,我吃火锅,牛羊肉是首选哟!
< class="pgc-img">>羊肉,具体菜名不知道,就看到摆盘很漂亮,羊肉随意一烫,就很鲜嫩美味,绝对是新疆的羊羔肉,肉质细嫩鲜美!
< class="pgc-img">>又是牛肉,看着那么多的牛肉上来了,吃货们的筷子更起劲了,话都不说了,刷啊吃啊,这家店的牛肉真是太好吃了,太鲜美鲜嫩了,每盘都是严格按照克数上来,绝不偷工减料啊!
< class="pgc-img">>我实在受不了那几个吃货的口味了,就点了新鲜香菇和豆皮我, 我吃火锅豆制品又是必须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我们的火锅底料上来,要的是牛油麻辣味道的,是厨师长亲自上的,他说用的三十余种香料全部来自四川,用油温把控、下锅顺序、炒制时间,都极为讲究!炒出的红汤锅底汤色红亮、麻辣醇香,才能辣却不燥、麻而不烈、香味浓郁、回味悠长!
< class="pgc-img">>厨师长还特意提醒我们,因为是传统的四川味道,所以店内的锅底都偏辣,微辣就相当于其他火锅店的中辣程度!一般可以不特别要求,锅底都是中辣,特意提醒,码头故事底料分为:微辣、中辣、爆辣三种!
另外,有清油和牛油之分,还有菌汤锅底和番茄锅底,吃辣和不吃辣的可以同时上,就选择鸳鸯锅底哟!让不同的口味都可以吃到火锅。
< class="pgc-img">>这就是我们的全部菜了,吃货们开始大快朵颐了,我拍照的同时,吃货们都在流口水了,这么多吃的,就让看着,不让吃,还让人活不活吗?吃货都在小声嘀咕了,我也不拍了,开始进入吃货的世界了。
这张图片被我发到我的美食群里,群友都点赞,都说只有新疆人才这么点菜的,全部是肉
< class="pgc-img">>后来,吃的太辣了,我的眼睛不舒服了,因为天天对着电脑结膜炎犯了,我就又要了鸳鸯锅,麻辣和菌汤锅底,太鲜美的菌汤锅底了,这大一桌的牛羊肉,被吃货们,全部消灭了!
< class="pgc-img">>邻桌的几位帅哥美女吃的太嗨了,那气氛太热烈了,我也被吸引了,出于职业本能,拿起相机就拍了几张,被发现了,新疆人豪爽大气,这就是!都笑笑,不介意我拍,谢谢帅哥美女们,能在同一家火锅店遇到也是“缘”,祝你们吃得开心,事事如意!
< class="pgc-img">>一次大开肉戒的吃火锅,太过瘾了,这家就适合肉食者们,其实还有好多蔬菜,豆制品,各种新鲜牛肉丸子,菌类等等,凡是火锅店这里都有,别家没有的,这家也有,吃货们尽情的去吃吧!如果你幸运的话,老板娘在店爆满时,会在现场高歌一曲,老板娘的歌声很能嗨住全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