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君的姐姐至今没有吃过一口牛蛙。
“姐姐,我们吃牛蛙煲吧!”“不吃,有寄生虫!”
“姐姐,我们吃牛蛙面吧!”“不吃,有寄生虫!”
“姐姐,我们点一个烤牛蛙吧!”“要吃你自己吃,反正我不吃!”
……
无论我怎么色诱皓姐,皓姐都咬紧牙关不吃牛蛙。
所以,每次都是我一个人吃牛蛙,我很孤独,蛙也孤独。
牛蛙体大肥美,肉质鲜嫩,Q弹紧致,这样的神口感是其他肉类不能比拟的。
而且牛蛙超百搭,碳烤,火锅,水煮,煲汤,酸汤、剁椒、酱锅……没有一个违和的!
氮素!牛蛙再努力,也抵不过“寄生虫”的杀伤力。
这世上有许多人像皓姐一样恐惧于牛蛙体内的寄生虫,而拒绝牛蛙。
而那群爱吃牛蛙的人却又毫不在意,要么吃,要么死?那当然是选择大快朵颐!
那么正经地讲:
吃牛蛙真的会感染寄生虫吗?
蛙类体内确实有寄生虫,我们叫做裂头蚴。除了蛙类,蛇类体内也会有这种寄生虫。
裂头蚴不是指某一种虫子,而是指某些种类的绦虫在一个被称为“中绦期”的发育阶段的幼虫的总称。它运动能力很强,因此裂头蚴能给寄生宿主带来很大伤害。
在人体中,裂头蚴可形成包块,长期存活,如在眼部,脑部、内脏,还可造成全身反应。(有一些什么恐怖故事,描述眼睛里面爬出来虫子,大概就是来源于裂头蚴吧)打虫药物只对极少数位于肠道的成年绦虫有效。而对付裂头蚴,就得开刀取虫(或者等它自动爬出……)
在中国,超过半数的裂头蚴感染者都是由于敷贴生蛙肉而染病。另外,有些人还有生吞蝌蚪,这也容易造成感染。(说到这我后背就是一凉,推味君小时候还真的被家长逼着喝了一碗小蝌蚪,就是迷信青蛙有清凉解毒的功效!)
另外,不正确地食用蛙类、蛇类也会大大增加感染裂头蚴的风险,比如说喝蛇血、蛇胆泡酒、牛蛙泡酒啥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就特别流行泡这些药酒!甚至泡一整条蛇进去的都有。(回去检查一下,要是你家有这种玩意就扔了吧,酒也醉不死裂头蚴!)
那么如何避免感染裂头蚴?
记住三点就好了:
第一:别吃野生蛙类,蛇类。
第二:不要直接用手接触生蛙肉、生蛇肉。
第三:吃蛙肉,吃蛇肉,就要长时间地加高温!
野生蛙类体内的寄生虫最多。而养殖的蛙类,吃的食物有可控性,本身存在寄生虫的概率就特别的低。
如果自己在家做牛蛙,那么在杀牛蛙的时候,最好带上橡胶手套。以防裂头蚴经由手上的创口进入人体。装过生蛙肉的盘子、砧板、刀具什么的都要高温消毒清洗。
至于吃蛙肉的方式……有些人喜欢涮火锅吃,有些人喜欢爆炒牛蛙吃,这个可要注意了!
很多人喜欢鲜嫩的肉质,在火锅里涮几十秒就捞起来吃了。这样的牛蛙肉外面是熟的,里面可能还是生的,虫子还没死。就很容易感染寄生虫,爆炒也是同理。
裂头蚴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耐受从零下10℃到56℃的温度变化。因此不管蛙肉、蛇肉,只要煮熟了,裂头蚴也就完全被杀死了,可以放心食用。
死去的裂头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一般对人体无不良影响。用蛇、蛙煲老火汤、煮粥,起码得一两个小时,肯定熟透了,所以都很安全。
其他的什么用酒泡,用姜汁、酱油、醋啥的腌制,这些方式都不能彻底消灭食材中的裂头蚴!千万别冒这个险。
至于敷生蛙肉和生吞蝌蚪这种愚蠢之事……现代文明社会不应该有这种行为发生!(虽然我也喝过蝌蚪,我发誓那是我经历过的最恐怖的事情!)
所以,只要老老实实吃养殖蛙,再老老实实地吃做熟了的蛙,享受蛙肉美味完全没必要担心寄生虫!
这会皓姐该放心和我一起去吃老汤牛蛙面了吧!
更多美食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推味( tui_wei )
>者 | 卢奕贝
编辑 | 牙韩翔
2月20日,“牛蛙”冲上了微博热搜前五,网友们不断询问,以后我们还能吃牛蛙吗?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令野味被视为祸乱之源,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整治行动,与野味相关的餐厅、菜品等全部叫停。一些地方甚至把“牛蛙”列入禁止交易的名单当中,惹来争议。事实上,我们日常在大众餐厅里吃到的牛蛙,并不属于野生动物,它与小龙虾一样为人工养殖。
而让人们产生“不能吃牛蛙”焦虑的,是来自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的一篇文章。
2月16日,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微信公号发表了一篇名为《野生动物养殖是人类祖先的伟大创举》的文章称,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将是武断的,不科学、不理性,对于人类而言,对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从未停止,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刚性需求”。
这篇文章引发了公众关注,相关部门也立即做出反应。2月18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就上述文章发布声明指出,“在当前全国展开抗击疫情阻击战、公众普遍要求禁止滥食野生动物的情况下,该文章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深表歉意,并已决定撤销蛙类养殖专业委员会。”
事实上,牛蛙曾从餐桌上短暂“消失”了一段日子。
在疫情爆发伊始,本就有食用野味习惯的广东,最先对“禁野”做出了反应。1月23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0年第4号文件,既加强野生动物经营行为监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而广东省外的许多城市也陆续有了类似举措。
虽然没有明确牛蛙属于野生动物,但1月24日,一些餐厅就陆续收到了来自各地市场管理局、大众美团等平台的疫期禁售牛蛙通知。此后不久,大众点评封禁了“牛蛙”“田鸡”等关键词,甚至牛蛙类餐厅的信息也不予显示。
一旦禁售牛蛙,影响到的将是一个价值千亿的产业链条。
一位牛蛙供应商向界面新闻提供了一组数据,2019年牛蛙的产量超过50万吨,包括养殖户、合作社、水产公司、饲料企业以及餐饮店在内的从业人员要以百万来计,整个产业的价值将近2000亿。
于是,当禁令到来后,牛蛙产业链上的人都急了。不少人立刻收集相关资料,拜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想证明牛蛙是一个经济型养殖水产品,而非野生动物。
禁售牛蛙14天后,转折出现了。2月7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0第17号文件,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中明确了水生野生动物范围,牛蛙不在其中。
事实上,牛蛙一直是热门的食材。一个行业估算数据为,2019年中国牛蛙类餐厅超过了2万家。而在水产品中,除鱼类和小龙虾外,全国养殖量最高的就是牛蛙。
我们日常吃到最多的牛蛙也叫古巴牛蛙,1959年古巴赠送了周恩来总理5对牛蛙,放在广东省水产养殖场试养,随后推广到其他省市。到1980年代,中国才真正可以大规模养殖牛蛙。
虽然我国各个省市都有牛蛙养殖,但目前全国牛蛙的主要产地仍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因为牛蛙养殖有季节性,冬天牛蛙会冬眠,所以生长周期会被拉长。而在气候较为温热的南方,一年可以养殖两季牛蛙。
但目前,中国还没有规模化牛蛙养殖基地,基本上都是个体农户小规模养殖,全国市场则是以饲料厂配合公司的方式组织起来。专做牛蛙、每天消耗量特别大的品牌,会与养殖基地合作,稳定送货。
而微博上大家广泛讨论的话题是,我们今后还能不能吃到牛蛙了?目前各地在疫情防控阶段,都停止了市场上的活禽交易,这一部分限制了牛蛙餐厅的营业。例如在长沙市,不少牛蛙火锅门店都没有开门,因为商家买不到牛蛙。而湖南省市场管理局对《三湘都市报》的回应称,目前无法买到活牛蛙市因为停止了活禽交易,是暂时的管理方法。
而各地管理办法仍有不同。虽然广东省没有把“牛蛙”列入“水生野生动物范围”中,但是在美团上,广州地区仍然无法搜到“牛蛙”相关的餐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州的风有点凉意了,大街小巷的火锅店也都跟着热闹起来!重麻重辣的老锅底,混合着每个人的口水荷尔蒙,那必须得把牛蛙火锅给安排上呀!
牛蛙8元一只,5只起点,麻利的点了16只,每人分4妥妥够味儿!特意叫商家不拦腰砍断,毕竟整只的新鲜牛蛙在辣锅里翻滚,这景象颇为震撼!
< class="pgc-img">>合适时机,爱老吃老,爱嫩吃嫩出来已换了身红嫩的外形,但肉质细腻紧实,吃着超级有味!怎么说呢,吃牛蛙的感受如同赤脚从礁石走向细腻的沙滩,无论何时味觉都是接受并且享受的!
< class="pgc-img">>鸡胗很多时候都不吃,除非改刀改的很漂亮的,才有食欲!28RMB一份,尝个鲜儿,也未尝不可,何况刀工还是极美的!入锅焯一下,立马缩成一团,如迷你海胆般,等候品茗!
< class="pgc-img">>再来一份38RMB的雪花牛肉做打底,上菜后得立即下锅,高热的环境会使肉质松软,糊塌成堆,难保品质!这时候提点下,一个独门蘸料,专门针对牛肉而来~醋+花生碎+芝麻+炸蒜+蚝油+芹菜末,简直人生巅峰!
< class="pgc-img">>有了豆制品的火锅才算是完整的,冻豆腐,豆腐皮,千张结低于15RMB的单品,可谓是美食届的爆款榜单常驻嘉宾了!
< class="pgc-img">>豆腐皮相较于其他豆制品,不容易果腹,却能解馋撩味儿!老豆腐特别容易吸油吸味吸辣,减肥期间的盆友们可要注意适量食用哟!
< class="pgc-img">>鸭肠必定是烫火锅的好搭档,特地叫服务员切小段,喜欢在辣锅中翻滚找寻的感觉!16RMB 的高性价比,分分钟来两盘!出锅的鸭肠,真的超美味~
< class="pgc-img">>鸭血16RMB 超级大一份,新鲜鸭血亮釉色,入辣锅也不吸油,顺滑好味道!而且鸭血吃了可以排脏,还是很可以的!
< class="pgc-img">>羊肉卷就不用多说了,牛羊肉下火锅,每种各一份已是火锅友共有的默契了!也不易摆放过久,否则,肉质也坍塌的不行!
< class="pgc-img">>喜欢小酥肉,小馒头,小面的朋友们还可以自行加餐,各种苋菜,菌菇,豆类亦无须多说,均价10RMB一份,加餐十几小盘真真也是没问题!某个瑟瑟发抖的夜晚,围涮火锅还需要理由妈?
冬日火锅,牛蛙首选,牛肉次之,其余而而!生活的快乐就是那么简单,没有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不行,就两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