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成人用品商店,还是自助的,可自由进出。近日,市民常先生向本报热线反映了他在滨河小学附近看到的情况,他担心一旦开学,这家特别的店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家长反映
市民常先生的孩子在滨河小学就读,本学期情况特殊,尚未开学,常先生一般也不路过学校周围。前几天,不经意从学校门前经过的常先生发现了问题。
常先生介绍,滨河小学往东约100米处,以前的一家奶茶店,尽管依然是原来的店头,店里却发生了本质变化。这里居然变成一个成人用品自助店,无人值守,自助购买。常先生入内观察,发现售货机为透明玻璃,其中放着各种非常暴露的器具。
常先生担心地说:“商店装的是透明玻璃,往里一看就能看到里面的东西。还是自助购物,无人管理,孩子们可以自由进出。这样一来,孩子们要受多大的影响。如果是简单的计生用品,我也可以理解,但这里全是仿真器具,实在无法接受。”作为一名父亲,常先生觉得问题挺严重,感觉成人用品不应该这样堂而皇之地开在学校门口,而且还是自助售货。
记者探访
就常先生反映的问题,记者来到滨河小学附近探访。从校门口出来往左走100余米,就是这家“奶茶店”,店门大开,无人值守,也无任何联系方式。售货机里的物品可一览无余,顾客扫码支付。
记者采访中,一位家长无奈地说,他家就住在附近,有一次经过时,孩子看到里面的东西,好奇地打听,让他无法回答。之后,每每与孩子一起经过此处,这位家长就选择绕道而行。他还表示:“这种情况与普及性知识是两码事,绝对不能相提并论。”
另一位路人也表示:“孩子们的好奇心强,对事物的判断力又有限,这些商品好多包装几乎是透明的,很露骨,会不会对孩子造成误导?即便要开店,也应该距离学校远一些,稍微遮挡一些,别太暴露,不合适。”
如何管理
常先生介绍,有此意外发现后,他与其他学生家长沟通,大家表示对此难以理解,更难以接受。对此,有家长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但得到回复,不属于校园内事物,与学校也无其它关系,无法干预,更无法管理。也有家长向工商部门反映,但事情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山西硕浩律师事务所杨贵明律师认为,该涉事商铺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相关通知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曾在2011年12月发出相关意见通知,其中第三十二条规定,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禁止在中小学校200米内开办网吧,禁止在学校周围设立电子游艺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和成年人性用品商店。
如果商铺拒绝整改怎么办?杨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在中小学校园周边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由主管部门予以关闭,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就此情况,记者与市政府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取得联系,工作人员表示随后会进行核实,对接相关部门。记者申波(报料人:常先生报料费:50元)
来源:太原晚报
5月财经新势力#
投了十几万在县城开奶茶店,连连亏损,苦苦支撑了一年左右最终关门倒闭,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李晓,编辑:洪君。
成功的经验各有不同,失败的教训总是极其相似。
近日,一位创业者和红餐网分享了他在广东某县城开奶茶店失败的经历。从投资十几万开店,连连亏损,再到三个合伙人闹矛盾分道扬镳,他的故事值得一看。
投资十几万,39平米小店月租5500元
大家可以叫我老付。我今年三十四岁,是两个娃的爸爸。我是2022年年初开的奶茶店,当时老婆刚怀上二胎。
回小县城开奶茶店之前,我常年在深圳工作。我家就我一个独子,父母身体又不太好,远在深圳使我常常顾不了家里。所以后来,堂弟邀请我一起在老家县城开奶茶店的时候,我心动了。
我这个堂弟一直在老家县城工作,做财务的,人脉广路子多。去年刚好有个朋友找他合伙开奶茶店,投资不高,一共也就十几万。堂弟觉得我常年在外打工也不是办法,就想着让我入伙一起开奶茶店。
我们老家小县城,没有什么大的支柱产业,最大的消费群体就是学生和老师。不说那些职业学校,单是高中县城里就有五间,更不用说小学和初中了。因为教育资源比较好,周边一些乡镇的家长也会送孩子来这里上学,一到节假日,那些接小孩放学的车都能把县城的交通挤爆。
在县城,大家的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消费意愿还是比较高的,消费水平也不低。在市区(县城中心区),各种餐饮店、奶茶店都有。我曾经在放假的时候去市区玩,看到那些餐饮店和奶茶店的生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堂弟告诉我,现在大家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他选的门店就在市区人流量最集中的地段,只要做得好,肯定不愁客源。
出于就近照顾父母的需要、对堂弟的信任,以及对县城市场的看好,我拿了几万块钱入伙。
我们一共有三个合伙人,堂弟管财务,堂弟的朋友管营销,我原本是做技术的,就负责管产品研发。
经过考察,我们在沿江路商铺林立的地段选了一个中等的位置,39平方米,月租5500元。因为门店正对着大马路,面积小,再加上当地人买奶茶都是即买即走的,我们就没有设置什么座位做堂食。
当然,县城里也有一些奶茶店会混搭卖一些小食,设置几张小桌子,这些门店的地方会大一些,租金就更高。我们不考虑增加这些小食,一是空间不够,而是加了产品,设备和人手又要相应增加,成本就上去了。
< class="pgc-img">>主打20元左右的养生茶,开业后连连亏损
我们三个人都是新手,对奶茶店的经营不太了解,只能一边做一边摸索。
为此,我们专门去了几次广州的金达食品城(现在叫金达咖啡饮品城)考察采购。金达食品城是一个类似义乌那样的咖啡饮品物料集中地,奶茶、特调饮品、咖啡、果汁等水吧相关产品应有尽有。在这里采购产品,他们还会将品牌策划、技术培训、物料供应、新品开发等整套模式教给你。我对奶茶产品的认知就是通过这个地方学习到的。
经过筹备,我们做了定位,主打养生茶,在县城做中高端的奶茶店。为了打出差异化,我们单独研发了一系列的养生奶茶,比如针对女性养生的红糖姜茶、桂圆枸杞茶,还有养颜美容的木瓜奶茶、桂花奶茶、玫瑰奶茶等,几款常见的珍珠奶茶、柠檬茶等则作为补充产品。
因为主打养生茶,很多原料本身就贵一些,我们的整体定价也稍微高一些,最贵的养生茶22元一杯,引流产品柠檬茶则定价11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39平米的店,我们请了三四个员工,每人一个月的工资2500元左右。不出意外,第一个月奶茶店是亏的,除去租金、人工还有材料成本,门店的收入连我们几个合伙人的工资都没办法支付。
第二个月的时候,合伙人制定了新的营销政策,派传单,搞优惠打折活动,生意有所起色,但是活动一停,生意就会变差。
这样连续亏了两个月后,我萌生了退意。我原本家境一般,老婆年底要生了,父母也要经常去医院看病,再这样耗下去我承受不住。后来,我将这个想法和堂弟说了一下,堂弟也表示理解,他说开店都是这样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回本,让我再坚持几个月。
< class="pgc-img">>合伙人矛盾加剧,终于分道扬镳
碍于情面,我又坚持了几个月。
期间,我们几个合伙人开始产生矛盾。首先是堂弟的朋友,他觉得我产品研发做得不好,产品有问题。他说,我们做的是针对女性的养生茶饮,这个虽然能和周围的奶茶店拉开差异,但是也让我们的客群变窄,学生怎么会考虑养生呢?
但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我的问题,当初说做养生茶饮是大家都同意的,现在出了问题,就都怪我。当时我很气不过,就说他才更有问题,总是搞促销打折,搞得我们累得半死还不见钱。
各种各样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激烈,我忍不住又提出要退出,要求拿回开店时入股的几万块。堂弟对我比较关照,最终他掏钱将我的股份买走了。
我退出后,堂弟和他朋友继续开奶茶店,几个月后他们在县城另外一个偏僻一点的地方开了第二家奶茶店,老店则转让了出去。
今年过完年,听堂弟说他们开的第二家奶茶店也关了,亏了20万左右。我当时只觉得庆幸,幸好自己早退出了,不然亏的人是我。
后来对于这次开店的经历,我也做了简单的复盘,确实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首先,我们都将市场想得太理想化了。比如,我们觉得县城学生的消费能力强,但是却忽略了一点,高中的学生只有周末或者假期才能出来,平时学校连外卖都送不进去。建议大家开店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市场,不要被一些想当然的想法或者经验所误导。
其次,我们低估了县城激烈的竞争。就我们开店的那条街,奶茶店就有将近20家,其中不乏一些比较知名的连锁品牌,我们这样的自创品牌开在这样的奶茶街,品牌、产品和价格都不具备什么优势,很难拼得过人家。
总而言之,在小县城自创品牌要跑出来也很难,如果项目不是特别好,人脉也不是太强,有经济实力的还是建议加盟一些知名品牌。
第三,租金和人工太高了,没有做好成本控制。39平米,5500元的月租,三四个员工的人工,还有我们三个合伙人的工资,一个月的固定支出就有两三万了。门店的营业额一直不理想,有好几个月连收支平衡都难。
最后,合伙开店问题多多。我们三个合伙人也算分工明确了,但是实际干下来总是难免互相干涉牵制,很多决策和调整都需要一起讨论,执行起来又很难到位,有问题又容易互相推诿,这也直接导致我们最后散伙。奉劝大家,开店千万不要选择合伙,有能力的最好自己单干,可能会轻松很多。
编后语:
老付的开店经历是当下很多餐饮创业者的缩影。他们或对餐饮一知半解,或对自己的能力和定位认知不清,看到别人生意好就想当然地觉得自己也能干好,最后往往以失败告终。
在访谈的最后,老付将奶茶店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归于没有经验和合伙开店。但相信很多读者都能看出来,老付开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两个。
< class="pgc-img">>首先是定位。看完整个故事不难发现,老付三人根本就对茶饮市场、门店经营等不甚了解,对市场不了解直接导致初始定位偏离轨道:三人想做差异化,但却偏偏选了一个特别小众的养生茶。
养生茶这类小众茶饮即便是放在一线城市,大多数消费者也都是抱着猎奇的心理去尝试的,很难持续复购,更别说在一个消费群体大都是学生的小县城了。
其次,抱着赚快钱的心态开店。创业开店有一个回本周期,也不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老付幻想着一开店就能有收入,一看到亏损就打退堂鼓,亏了两个月就想散伙。
这样的心态,其实是不适合投资创业的。当你决定创业开一家店时,你理应要做好迎接一切困难以及随时可能亏本的准备。
最后,红餐网也提醒各位创业者,没有一门生意是简单又来钱快的,开干前一定要三思。
本文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墙只能自己去撞吧。
说说最近的我!
1. 最近又迷茫了,工作可能真的找不到了。这两天没有学习,大多数时间都在外面闲逛,还总是在思考转行的事情。
< class="pgc-img">>2. 我就发现但凡要是想做点什么事情总是会遭到周围人的反对,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什么也不能干,就在家里面躺着。比如最近考察了一下我姐这个小区的附近,我说想开一家雪王奶茶店,因为这里开了一个新学校,小学、初中一体的。明天就要开学了,而且本身这个小区的入住率还可以,年轻人和小孩都挺多的。这个门面的位置也还可以,就在这个学校的对面。
< class="pgc-img">>3. 但是跟我姐和姐夫说了之后,他们说投资风险太大了,而且我没有做生意的经验,最好别做。我说跟你学卤菜去摆个摊怎么样?他们又说不会应付城管,也不会处理摆摊摊主之间的纠纷问题,这里面的水很深,还是别做了。
4. 最后我说要不然回村做自由职业、写小说、做自媒体之类的,他们说回去人就废了。我问他们应该做什么?总不能一直当无业游民吧?结果他们也不知道,我知道他们也是在为我考虑,但是也不想一直不做事。
所以总觉得如果真的想做什么事情,直接着手去做就好了,不要跟任何人商量,南墙只能自己去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