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2日,处暑,和炎热告别的最后一个节气,33度的北京,正抚平热浪。旋开了冷热交替的按钮,由夏入秋的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季节的改变容易察觉,但人群的改变往往需要更加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拒绝内耗的年轻人,决定改变,寻找更真实的自我,回归更纯粹的需求。
值此之际,中国新闻周刊携旗下有意思报告、动漫IP哎呀我兔,举办了以“趣!改变”为主题的“2024有意思生活方式大会”。
今年已是有意思生活方式大会举办的第四年,众多拥有跨界影响力的学者、大咖、品牌与有意思的朋友,一起探索关于改变如何带来春风化雨的可能。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作家、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包慧怡,脱口秀演员、编剧程璐,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米其林中国区品牌与传播副总裁郑晓燕,COACH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全渠道总经理张贺,Snow Peak中国区总裁史洪恩,稻香村集团副总裁、营销中心总经理周立源,哪吒汽车副总裁常冰,马蜂窝副总裁、内容社区负责人倪佳,以及主办方代表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张雷,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吕振亚,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王晨波出席活动。
《2024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发布
洞察年轻人生活与消费之变
“对外界的目光保持‘钝感力’,年轻人不装了,悦人不如悦己。”“今年《中国新闻周刊》二十五岁了,我们也是勇敢做自己的年轻人。”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王晨波表示。十年前,中国新闻周刊创办了聚焦年轻人群体的有意思报告;七年前,孵化了动漫IP“哎呀我兔”;四年前,开始举办“有意思生活方式大会”。中国新闻周刊正在有意义和有意思的内容坐标里不断进化。
< class="pgc-img">>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 王晨波
今年的有意思生活方式大会发布了《2024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报告围绕参与调研的7725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与消费变化,归纳出了当前在消费潮流上“做自己”的新趋势:年轻人更加自我、更热爱自然,也变得更自在。
< class="pgc-img">>《2024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
“自我”是拒绝消费的内耗。年轻人再次回归“该省省、该花花”的朴素真理,一边勇于对消费陷阱说不,一边又在演唱会、看展等情绪与精神消费上须尽欢,一切都从需求与本心出发。
“自然”是追求身心上的轻盈饱满。随时按下暂停键,即便不Gap Year,也可以随时Gap Moment实现短暂逃离,用公园20分钟“满血复活”,穿上瑜伽裤、溯溪鞋去去班味。
“自在”则是在审美上获得了普世与共识。从抛弃高跟鞋、挎上帆布包,再到挤爆3.5分餐厅,悦己比悦人更重要,简单才是获得松弛感的不二法门。
有意思演讲:金句频出的故事大赏
脱口秀演员、编剧 程璐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获得快乐似乎变成了一个挑战。曾被李诞称为“全上海最快乐的男人”的脱口秀演员、编剧程璐,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重新快乐起来。
经过诸多尝试,程璐发现,快乐就藏在你对自己兴趣点的探索与挖掘中。对他来说,快乐可能只是一次独自前往迪士尼的奇妙旅程,可能只是一次和朋友喝酒的桌上脱口秀。
程璐还基于脱口秀行业的经验总结了另一条快乐秘诀。他表示脱口秀的一个核心要诀是“降低预期,提高期待”,快乐也是如此,如果把生活中很多事情的预期调低,就会发现生活也简单了许多。
< class="pgc-img">>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 姜铁红
因穿着Polo衫、西裤和皮鞋跳蒙古族舞蹈《奔腾》而走红的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在大会现场倾情演绎一曲《鸿雁》,点燃了现场氛围。
从舞台走向讲台,如今再次迈向前台的姜铁红,自称只是一个“爱跳舞的人”意外地成为网友口中的“网红院长”。在他看来,为自己喜欢的事,大胆去努力去拼搏,就是一个足够有趣的人。
< class="pgc-img">>作家、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 包慧怡
作家、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包慧怡聚焦在了年轻人的生命力上。针对年轻人的焦虑与内耗,她给出了三种应对建议:去接受变化,去关心他者,不放弃创造。
面对变化,学会把无常当作唯一的恒常来接受。面对世界,关心他者,保持好奇,时不时把目光从自己的身上移开。面对日常,创作是无中生有的“魔法”,无论日常工作多么机械重复,都要给自己喜欢的创造性的工作留出一点空间。
< class="pgc-img">>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 朱宁
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教授在谈到年轻人如何搞钱时给出三个建议:一是早,投资好比滚雪球,越早开始,雪道越长, 雪球才能滚得越大;二是稳,在滚雪球的过程中,不要投机取巧,做特别高风险的投资;三是多,不仅是拿出更多钱,更重要的是扩展自己的视野,从全球的多资产角度投资。而有一种消费,也可能是最好的投资,那就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通过学习让自己有更多的本事、见识、人脉,就有可能挣更多的钱。
< class="pgc-img">>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胡泳
研究传播史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还有一个头衔——数字媒介批评者,他总是在反思手机究竟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什么。
胡泳发现,不少父母带着子女外出就餐时,对手机的关注就大大地高于对孩子的关注,子女不得不和手机来竞争父母。人们一边极其害怕无聊,不能忍受自己和自己相处,又丧失了和别人相处的能力。他呼吁人们放下屏幕,去建立一种活生生的、面对面的、有血有肉的关系,而不是让你的化身行走在虚拟世界里。
有意思品牌分享:如何拥抱年轻人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 兰珍珍
“追求美需要大无畏的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随美的指引,找到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感。”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分享了欧莱雅为了让年轻人去勇敢、去闪耀、去成长所做的“有意思青年”“科技女生赋能计划”等青年赋能项目。年轻人的生活因“美”变得更加美好,这也是欧莱雅“创造美,让世界为之所动”的美丽使命所在。
< class="pgc-img">>米其林中国区品牌与传播副总裁 郑晓燕
“卖轮胎、评餐厅,都是同一个米其林。”米其林中国区品牌与传播副总裁郑晓燕表示,“做一时的网红比较容易,但当一个百年网红挑战不小。”如今的米其林指南,已经从餐厅推荐衍生出提供酒店推荐的米其林星钥。同时,米其林也在轮胎上不断创新,推出月球探测车免充气轮胎等产品。米其林永不满足于今天的进步和成功,正是这种精神驱动着它不断去创新,成为始终创新、始终有趣的米其林。
< class="pgc-img">>Snow Peak中国区总裁 史洪恩
“年轻人不喜欢千篇一律,他们喜欢自成一格。他们用简单的一个户外单品、一套风格穿搭,就能实现人在上班、心在野游的愿景。”Snow Peak中国区总裁史洪恩表示,当年轻人遇到了困惑时,步入户外、走进自然,便会回归本真,找到未来的方向,而Snow Peak则用“野游”风服装、钛杯和社群活动和年轻人建立连接,让他们在以自然为本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人生乐趣。
< class="pgc-img">>稻香村集团副总裁、营销中心总经理 周立源
早在清朝,开在苏州观前街的稻香村就在包装上印了生产日期。“稻香村在100多年前的超前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稻香村集团副总裁、营销中心总经理周立源分享了稻香村持续了两个半世纪的创新故事。清朝时成为“顶流”,20世纪初注册品牌商标,如今出口至近50个国家和地区。“面包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稻香村根据国民饮食习惯生产的老面包出口量却很大,特别受到欧美市场消费者的喜欢,这是中西烘焙文化交融的典型案例。”
< class="pgc-img">>哪吒汽车副总裁 常冰
哪吒汽车副总裁常冰分享了汽车发展史中,那些为了满足消费者更多体验而设计的“去班味的车”。比如追求运动与舒适兼顾的“肌肉车”和追求多功能与浪漫生活主义的“旅行车”。常冰表示,在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人们能够更自由地体验不一样的汽车。合众新能源也正尝试着用电动跑车哪吒GT与即将上市的哪吒S猎装车,为中国汽车制造更多可能。
< class="pgc-img">>COACH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全渠道总经理 张贺
“鼓励年轻人走出自我的怀疑,冲破规则的束缚,勇于追求真实的自我,倡导自信和自我表达,真实又独特的你,才是独一无二完美的你。”COACH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全渠道总经理张贺分享了对年轻消费者的洞察。她表示,COACH是一个鼓励年轻消费者,更自信、更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阵地。希望COACH不仅成为大家的心头所爱、消费所选,更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 class="pgc-img">>马蜂窝副总裁、内容社区负责人 倪佳
“年轻人期待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兴奋,对抗忙碌和焦虑。”马蜂窝副总裁、内容社区负责人倪佳表示,如今在马蜂窝社区已经有4000多个小众出行玩法,能带大家真正了解新一代的年轻人是怎么玩的。“当前年轻人的出行新玩法,更Local。新玩法的魅力在于,让旅行像在另一个地方生活。”
这是有意思生活方式大会举办的第四年,变与不变,是成长道路上的恒常坐标,如何用改变获得生命力,是包括有意思生活方式大会在内的每一个年轻个体的永恒功课。“这个世界从不完美,但总有人正年轻,我们相信,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改变未来。”
附:2024年度有意思品牌案例(按首字母排序)
安利、蔡司光学、COACH、大众点评、稻香村、大窑饮品、HUAWEI MatePad Air、海尔电视、惠达卫浴、和府捞面、沪上阿姨、康师傅、科沃斯机器人、Keep、徕芬、米其林中国、马蜂窝、哪吒汽车、欧莱雅中国、OPPO Reno 12、汽车之家、荣耀Magic V3、神州租车、Snow Peak、URBAN REVIVO、VOSS、星巴克、西贝餐饮集团、雪花、闲鱼、58同城
到中年失业又不想打工,可转行5个小职业,再辛苦也能赚钱养家!
小张是一家大型国企的中层干部,今年46岁。这几年,国企改革大潮来袭,有不少中年职员下岗失业。小张很幸运留在了岗位上,不过他的职位也岌岌可危。一次偶然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在外地经商的老乡,从他那里听说了一些创业赚钱的小门路,于是开始暗暗筹划着创业,为失业未雨绸缪。
小张说:"如今的大环境变化太快,尤其是我这种中年人,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编制不保,即便还在编制内,也拿不到高薪。失业在所难免,为了养家糊口,必须自己另谋出路。可是,一个中年人要创业又没有经验,门路无从下手,风险太大。我们应该在没有失业前,就提前规划好小本生意的项目,一旦被波及到,立即转行就能快速赚钱,解燃眉之急!"
于是,小张经过仔细调研市场,列出了5个项目,供大家选择。他说,这些项目不需要太多启动资金,而且操作简单,中年人完全可以做,只要肯付出一些辛劳和汗水。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小张列出的5个赚钱神项目有哪些。
第一个项目:小区代购员
现在社会的工作节奏太快,很多人上班很忙,即便在社区生活,也没时间采购日常用品。你可以成为小区的代购员,把小区居民缺少的生活品、家用品、食材等代为采购。
办法很简单,搞一辆自行车或电瓶车,提前收集小区居民的购买需求,然后统一到附近的超市、农贸市场、高档商店等地进行采购。再通过配送和入户派送的方式,把居民需要的商品送到家。
你可以给每单收取几元服务费,只要你做事尽心尽责,主动贴心服务,业务肯定会越做越大。工作虽然辛苦,但独立承包,没有上下级约束,客源稳定,实在太自在了。
第二个项目:月嫂/保姆
做月嫂或保姆可以有两种路子:一种是去一家人力公司应聘登记成为月嫂,有工作机会了人力公司通知你去做;二种是自己在小区里拉一些客人,与需求家庭直接对接。
优点是灵活自由,休息时间自由掌控,并且可以赚取一些外快。缺点是没有稳定收入保障,相对来说收入较低,但总比失业在家待业强。我就遇到过一位做月嫂的退休阿姨,60多岁了精神头很足,平时老公退休金加上她月嫂的收入,两个人就能在城里衣食无忧。
第三个项目: 兼职家教
孩子的辅导教育一直是一大消费热点,各类补习班从来就不缺生源。不过现在的家长更倾向于一对一的贴心家教模式,可以因材施教。一个月课时费加起来收入也不菲,月收入在8000-10000元。
只要你是一名既有耐心又有专长学科的人员,哪怕是离退休老师,未就业的大学生,持家主妇等,都可以从事家教工作并且收获丰厚的报酬回报。如果教学岗位紧缺的话,城乡低线城市的缺口会更大,发展空间也会更好。
第四个项目:小区物业管家
物业管家其实就是一种高级保洁服务商,在小区或个人家庭中提供专业化的家居清洁服务。传统的保洁公司业务大多涉及公共区域和大面积区域,而物业管家更侧重于家庭和单体住宅的装修后保洁、开荒清洁、钟点工服务等。
张先生说:"社会在发展,服务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延伸。尤其是一些精细化和专业的分工服务,家庭的保洁需求甚至还要超越公共区域。对于想创业的中年人来说,这个行业无疑是一片蓝海。"另外,我们可以在服务内容中持续延伸,比如包括家居维修、家电维修、家具保养等增值服务。以家庭和小区为单位,为业主提供更多贴心入微的综合服务。
第五个项目:社区小老板
除了工厂化的区域分拣外卖,餐饮业对社区的需求也从未中断。对于很多中年人来说,自己开一家社区便利店或者做一些中小型餐饮生意,是最合适而且趁手的选择。
一是门槛相对较低,投资开支少能自主经营;二是依托固定的社区聚集地和社区商圈,稳定客源;三是根植社区文化,服务水准契合当地需求;四是采购、供货渠道方便,主打区域性服务。
张先生说,他有个朋友几年前下岗后一家人就开了一家米粉馆,靠着勤快本分和老家乡亲们的支持,不仅很快就站稳了脚跟,生意还在不断发展壮大,现在不但自己挣钱养家,还给家乡老伙计们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实现了当家作主不受人压制的梦想。
综上所述,对于一些中年人来说,年龄的不断增长带来的才是主动权的递减。当我们失去了那个可以主宰自己前程命运的年龄时,就必须要学会自谋出路。哪怕是再苦再累的小本生意,也总比干等下岗被动裁员来得有尊严得多。
只要我们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相信定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合适的出路。再苦再难,总比被动去打工要强得多。不妨现在就启动新征程,让我们一起共同加油!#职场# #退休# #微头条首发瓜瓜乐#
通人除了去工厂上班还有很多选择。
·可以从事服务业工作,比如餐饮服务员、酒店前台、快递员、外卖骑手等。
·可以尝试销售工作,在商场、门店等推销商品。
·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开个小店,如便利店、小吃店等。
< class="pgc-img">>·或者进入物流行业,做仓库管理员、物流调度员等。
·还能成为安保人员,负责各种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
·从事家政服务,如保姆、保洁员等。
·做网约车司机也是一个途径。
< class="pgc-img">>·另外还可以学习一些技能,如美容、美发、美甲、烘焙等,然后从事相关工作。
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寻找适合自己的其他职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