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12点了,店里没人。以前这个点已经有翻台率了,可今年,呵呵!别说翻台了,就像最近可火可火的抖音视频里:有人,有人!
没复工前,心里焦灼着;复工后,只能外卖,心里揪心着!
随着堂食的恢复,心想这下应该好点了吧,食客应该有报复性消费的心里吧?可过了一个星期,也没见有啥报复!
小餐饮,今年是真的难!
静下心来,坐那换位思考想想!消费者的心理,好像不去饭店也可以!疫情期间,都在家里待了将近两个月,可能现在谁都会弄俩拿手菜了!再者,房贷,车贷,还有日常开支,还有随着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破产,倒闭,还有降薪!换咱,咱也在家吃吧!
小餐饮难,那餐饮企业更难!长期不开张,人员工资,房子租金,那更是压力山大啊!想想03年非典时,街头门店10家都有7家关门歇业了,那些餐饮连锁企业,更惨!想想都是泪啊!
现在只希望,国家安好,疫情结束!才能换来国泰民安!各行各业才能真正复苏!在观望观望吧!你觉得呢?
>老板小赵提到熟客小刘在店内占座不点餐,还骂她、摔东西这事,气愤地说:“咱说话得凭点良心哈,我这一中午这么忙!我都退钱给客人们走了。我这么多客户,你知道,一个中午让我损失了多少钱吗?”
对方回答:“你问了我两遍,我说我的朋友要来,对不对?”
小赵说:“那你骂什么人啊?你把手机一扔,那么大的动静。客人都看着呢,你扔给谁看啊?”
< class="pgc-img">>争锋相对、互不相让的两人,女子是饭店老板小赵,男子是就餐的熟客小刘。小赵的这家小饭店开了3年多了,小刘是饭店的老顾客了。如今二人却吵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原因竟然是因为小刘占座。
这其中的缘由,到底是什么呢?
正值午餐高峰期,饭店里人满为患。这时,小刘来到了店里。他还约了3个朋友一起吃饭,但是店里没有空着的四人坐了。
小赵想到对方是熟客了,就特意让别的顾客给小刘腾了位置,空出来一个4人座。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小刘的朋友还是没有到来。
< class="pgc-img">>眼看着还有好多人没有位置坐,小赵就问了小刘两遍:“你的朋友们还来吗?”小刘听了这话,大男子主义就涌现了商量。他当时心里就不舒服了。自己既然是占了位置,肯定是要吃饭的。不吃饭来店里干嘛呢?为什么小赵要一直问他?难道自己还能恶意占座不成?
越想越气愤的小刘当场摔了自己的手机,拍了桌子。看到这一幕的小赵也气不打一处来。小赵说:“人家顾客都可以在这里给我做证,你当时脾气不好,说你在我这吃饭了,能不来吗?”
当时店里正是生意好的时候,小刘这么大声嚷嚷,扔手机。别的顾客吃饭的心情大受影响,有好多客人饭都没有吃完就走了。
看着客人走了,小刘还这么生气。小赵的语气就稍微重了一些,难道自己问都不能问一下吗?
< class="pgc-img">>听了这话的小刘就更加气愤了,他当场骂了小赵,还弄坏了店里的门。店里的客人也走得七七八八了,也没有人再进来吃饭。在店里的客人,小赵也当场全部退了钱。
这时,小赵的老公,也就是店里的大厨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他走出厨房,过来查看情况。看到自己的妻子被人骂了,客人也走光了。他的气不打一处来,上前直接打了小刘。
矛盾被进一步激化,警察赶到现场时,双方都没有消气。小赵指着店里的门说,小刘将门都打坏了,还骂了自己,把客人赶跑了。旁边的小刘听了这话,也不甘示弱。他很是生气地说:“大厨一上来就打我,我还打不过!”
二人又争吵推搡了起来,警察来到小赵的店内查看:门把手坏了,店内的桌椅被移动过。除了这些,店里的其他东西没有任何的损伤。本来这事也不大,两人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老交情了。吵成这样完全没有必要。
< class="pgc-img">>小赵的丈夫走了出来,他说:“我看到的是他在我的店里开始朝着我的妻子摔东西了,还听到他骂我的老婆,我过去先动的手。看到客人站在门口,不进来。”
双方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是都不愿意承担赔偿。民警无奈地把双方带到了派出所,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再处理。
从小刘来说,先摔东西骂人肯定不对。中午店里本来就忙,在这么多客人面前摔东西显然是不合适的。小刘也承认自己冲动了,不该这么激动。
< class="pgc-img">>小赵的老公打人肯定是不应该的。而且他还是在自己家的饭店里打人,更是不应该。做生意的人都懂,和气生财的道理,不能意气用事。
遇事冷静处理,吸取教训,而不是通过打骂去解决,作为商户更不应该如此冲动,打客人。占座本就是一件小事,如今却闹到了这个程度,吃一堑长一智。以后经营过程中,更懂得和气生财的道理。
个单位餐厅不大,最大就餐容量也就八十来人,加之本单位员工、友邻单位就餐人员,尽管是错峰用餐,但遇到用餐高峰,餐厅内仍然很拥挤。
< class="pgc-img">>本来不大的餐厅,又加上单位有很多工程正在施工,有些施工人员也要在餐厅就餐,这是个开放的餐厅,只要消费都可以在里面用餐。
实际上,施工人员、保洁、保安以及友邻单位就餐的总人数,远大于本单位员工就餐人数。尤其是在中午就餐高峰期间,餐厅坐不下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有的买完拎回去吃,有的算计着时间,错开高峰期去用餐。
餐厅就这么大,高峰期想不拥挤也不现实,也就那么一阵,过去就好了。个人感到,人多吃饭还是好事呢,说明这里有人气,而且也热闹,挺有意思的。
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了一个说怪不怪的现象,就是每当施工人员,或者是保洁人员身边有空位时,其它区域座位不多时,一些员工,特别是年轻点的员工没人愿意挨着他们吃饭,宁可站着或者是挤巴点也不到他们身边。
刚开始没注意这个现象,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还不是个别。个人理解,无非就是嫌他们不卫生,特别是一些正在施工的人员,从工地到餐厅,衣服也来不及换,甚至有的手都不洗,有的满身满头都是灰尘,都是正在干活的人员,就吃顿饭谁有这功夫又洗又抹的,根本没这个时间,吃饭都很仓促,对他们来说活要紧,一顿饭有的就是十分八分的。
到哪个工地不都这样吗,除非晚上下班后,他们才换衣服,工作期间都是工作服,肯定是脏兮兮的,尤其是装修的人员,身上粉尘更多。这个倒没什么,完全可以理解,施工人员能像蹲办公室的人员一样吗,穿得整洁干净利索的,不可能的事。
这些人员很不容易,工作量很大,都非常辛苦,坐在他们身边吃饭没什么,反而还是很亲切友好的,反之和他们保持距离、远离他们,真容易让人多想,是不是在歧视他们,或者是不尊重他们。
有这想法真的不对,人都是一样的人,只是从事的工作不同罢了。应该说,他们最伟大,最崇高,最应该受到尊敬,从事的是最艰辛的工作,很多人之所以能够生活和工作在良好的环境中,不都是他们的付出吗,没有他们的付出大楼能够建起来吗,办公环境能够窗明几净吗?
不尊重他们就等于不尊重自己。说得直白点,有的人就是瞎装穷装,怎么不想想,自己的父母有的就是农民工,就是一线建筑工人,就是起早贪黑的装修人员,不和他们一样吗,难道回家吃饭也远离父母,也瞧不起父母。有的现在还啃老,啃的不就是父母的血汗钱吗?
< class="pgc-img">>有的上两天班,买两件干净衣服,就了不得了。和他们坐在一起吃个饭好像就挨半截了似的,真的不应该,这样不好!没有这些人的辛苦付出,哪有今天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