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制定产品价格及价格策略?本篇文章将从成本加成定价法、尾数定价法、随行就市定价法、渗透定价法、招徕定价、声望定价、捆绑定价、数量折扣、价格锚点等方面,为您阐述制定产品价格及价格策略的基础知识。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上加上一定的加成额作为企业盈利的定价方法。计算公式为:最终的售价=成本加期望的毛利。例如,某餐饮企业研发了一款新产品,成本为15元,期望毛利为32元,那么这款产品的定价应该是多少呢?答案是15+32=47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尾数定价法是指在确定零售价格时,利用消费者求廉的心理制定非整数价格,以零头数结尾使用户在心理上有一种便宜的感觉,或者是价格尾数取吉利数,从而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商品销售。例如,麦当劳的黑椒牛肉堡价格为19元,鸡腿堡价格为18元。
随行就市定价法是指将本企业产品按照当时市场通行价格定价。例如,市场上一般的牛肉拉面价格在15-25元之间,因此在牛肉拉面定价时也会参考这个范围。
渗透定价法是指以打入某市场或扩大市场占有率、巩固市场地位为目标的定价方法;
< class="pgc-img">>餐饮企业将菜品价格定得较低,目的是为了吸引顾客快速打开市场,击退其他竞争者。
应用:适用于新品上市,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耐受力。例如,杭帮菜以低价格低成本的方式进入上海市场,最终成功站稳脚跟。
< class="pgc-img">>招徕定价是指企业针对消费者求廉的购买心理,将一些商品价格定得低于常价以招徕顾客。这些价格低的商品其目的在于吸引大量顾客,在购买这些特价品时还会购买其他价格正常的商品。
声望定价是指不是为了让人觉得价格便宜,而是故意将价格定得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贵,以显示商品或企业的名贵超群与众不同。
< class="pgc-img">>例如,海底捞的牛小排价格为122元,比普通的牛肉价格贵了一倍,体现出它的价值。
< class="pgc-img">>捆绑定价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服务作为一揽子服务,以特别优惠的价格销售给顾客,例如餐饮的很多外卖产品有套餐的活动,例如黄焖鸡原价23元,可乐5元套餐价则为25元。
数量折扣是指卖方为鼓励客户大量购买而采用的一种价格策略,通过购买某种产品达到一定的数量或金额给与不同的折扣。
< class="pgc-img">>例如,餐厅最新推出的数量折扣活动是新疆烤包子一个3元,两个5元,五个10元。
价格锚点是指商品价格的对比标杆。企业通过各种锚点招数或利用对比和暗示等手段制造幻觉,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评估。
例如,在相同的食材和比例下,将小盘的量减少到原来的60%,但价格仅为大盘的60%,大多数顾客会选择小盘,而大盘的价格只是为了暗示小盘很实惠。价格带是指餐厅菜品销售价格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它决定了目标顾客的范围。
例如,一家火锅店的牛肉价格从36元到98元不等,共十个单品。如果最低价的牛肉价格是66元,那么能接受36元-65元牛肉价格的顾客就会流失。
例如,某家火锅店的各种牛肉最低价是36元,最高价是98元。那么,价格带是多少呢?答案是98-36=62。中心价格带指的是某一类商品中某个价格区间内商品数量较多的区间。中心价格带会影响消费者对餐厅菜品平均价格水平的感知。如果感知的价格超过了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范围,他会觉得这家餐厅很贵,从而产生不敢进店消费的心理。
例如,某家火锅店的牛肉价格从36元到98元不等,共十个单品。如果价格在50元到70元之间的有七个单品,那么牛肉产品的中心价格带就是50元到70元。
今天的小课堂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你学会了吗?喜欢的话就请点赞并关注吧!
发出一道新菜品,该如何定价?高了,市场难接受;低了,毛利率难保证。怎么做才能在保证毛利率的同时,又让客人觉得可以接受?下面,就告诉大家一些常用的菜品定价公式。
所有餐厅的困惑
我来?告诉大家几种菜品定价的方法。
关于菜品定价,大家要避免餐厅常规的定价方式,也就是成本定价法。很多餐饮老板在制定菜品价格的时候都是采用成本定价法,也就是流程化定价法。
这种定价方法的弊端是,顾客可以通过倒推餐厅的成本从而推算出菜品的利润,这会让顾客觉得没有价值感,从而很难增加附加值。
小结
总之,菜品定价是一门学问,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定好价格的,定高了,销量上不去;低了,不能赚钱、白忙活。只有掌握了顾客的消费心理,恰到好处的定价才能赢得不错的人气,提升营业额。
很多做餐饮生意不好的老板,总会纠结于店铺的选址,装修特色,菜肴的口味,但很容易忽略一个非常致命的环节:定价。
菜品价格定的合理,哪怕菜肴口味70分也能活;
菜品价格不合理,哪怕菜品口味90分,可能也得死。
那么菜品价格怎么算合理呢?
有餐饮老板昨天吐槽,说看到饿了么外卖平台上有商家搞活动满25减19,满30减24,觉得这价格太夸张了,简直不是人做的,这特么是亏本赚吆喝吗?
我如果说可能这个价格,人家老板还赚钱,你相信吗?
首先,他网上的单价可能已经比堂吃的价格提升了不少,相当于商场节日里提高原价再打折的套路;
其次,人家老板可能是把这个自己贴的钱,当成一种营销投入,把单量,排名给短期内刷起来,效果立竿见影,这个比你花钱去让某些餐饮大号写软文,要好很多,可能还更省钱。
最关键的,人家老板的进货渠道牛逼,成本便宜到你想象不到,所以人家赚了吆喝,也赚钱。
最最最关键的,网上点外卖的,还是贪便宜的吊丝多,价格是王道,没有忠诚可言,性价比高的永远受欢迎。
延伸一下,餐饮老板定价格,最该考虑的是你的目标消费群体的可接受,愿意花的价格。至于你所自我定位的档次,装修,可能是锦上添花,但绝对没大用。
消费者来你这吃饭,不会算你装修花了多少钱,营销花了多少钱,他只看菜品质量和价格,最多加点服务。
对于普通餐饮来说,从消费者评价角度来简单分类,有以下四个类型:
1、好吃又便宜; 2、好吃但贵; 3、不好吃但便宜; 4、不好吃还贵。
基本上类型4,会先死,死得一点悬念也没有,把消费者当傻子?的店,后果都很惨。
其次,3这个类型,可能会先走一步,因为价格便宜,初期还能吸引点贪便宜的顾客,但因为不好吃,基本没有回头客了,多活了那么三五天。
1和2这两个类型,现实中,都活的不错,因为各自的目标群体不同;
2的客户群是对价格不敏感,但追求口味,就餐环境和服务;
1的客户群,就是最广大的普通消费者。
其实还有一类的定价,也能做的不错,就是口味绝对可以85分,但价格中等偏上点,不算便宜也不算贵。
现实中很多餐饮老板会往这个方向上靠,觉得纯低价的餐饮,赚钱太累,跑量嘛,太高端的,自己也玩不了,中端点的,正适合自己的定位。
但残酷的现实是,死掉的餐饮,多数都是走中端路线的。
这里面有个陷阱,其实中端定位的餐厅,竞争是最激烈的,
而且那些看似生意兴隆的中端餐厅,其实很多菜肴的口味可以算到有强烈特色,或者不比高端餐饮口味差,但人家放低身价,降维打击,来到中端市场,马上就能圈粉无数,比如上海本帮三林菜馆,口味是普通餐饮中绝对一流的,上过舌尖上的中国,价格中档偏高一点,整体性价比很高。
而有些本来就是低端口味菜品的老板,以为装修得有逼格点,菜式弄得花哨点,就挤进中端圈子了,其实是拔苗助长,猪鼻子插根葱----你装象啊,结果当然不会好。
餐饮菜品定价,不是低就一定好,也不是高就能吸引人?
< class="pgc-img">>A餐饮人黄芷薇18707134570
张开了一个小餐馆,主要客群是餐馆附近几个小区居民。然而,开业一段时间后,顾客纷纷反映饭菜太贵,自然也就不再来就餐。
无奈之下,老张只好降价,但是一个月后计算营业额时,老张发现餐馆属于亏本状态。
菜品价太高没顾客上门,菜品价太低又会亏本,到底要如何定价呢?
合理的定价是餐厅保持竞争力的第一步,然而餐饮界的很多新手,菜品定价十分随意,这个10块那个20,基本完全凭感觉,这样怎么能抓住顾客的心呢?
这里有几种定价的方法,各位餐饮人不妨学一学。
一 随行就市法最简单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定价方法,具体方法是:收集餐厅周边同行的菜单价格,然后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拟定菜价。
这样既可以避免价格过高,消费者买不起,也能避免因价格过低而使消费者对菜品品质产生怀疑。
运用“随行就市法”定价时,一定要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筛选,生意不好的餐厅、品类相差过远的餐厅不适合作为价格参考对象。
二 系数定价法控成本
餐厅经营者要想把店铺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采取这种方法就比较合适。
如果某餐厅老板打算把菜品成本控制在40%,那么定价系数就是1/0.4=2.5,菜品的价格就等于菜品的成本乘以定价系数。
举个例子,假设一盘番茄炒鸡蛋的成本是4块钱,按照40%的成本率,即2.5的定价系数来计算,这盘番茄炒鸡蛋的定价就是4*2.5=10元。
然而这种方法有个弊端,即要求经营者对于成本率的估计比较合理,因此这种方法更适合比较有经验的餐饮老人,而不太适合新手。
三 定价尾数有奥妙
商场有一种常见的价格现象,很多商品的价格都是以“9”结尾的,9.9、99、199等价格非常常见。
以“9”结尾的价格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这件东西并不是很贵。比如199和200,虽然只差了1块钱,但在消费者心里199代表100多块,而200就意味着200多块,买100多块的东西显然划算多了。
同样地,这个定价策略也适用于餐厅的菜品,不过餐厅主要用到的是2和7这两个数,因为餐厅消费的顾客,一般都会以5作为标准衡量菜品的价格。
如果一道菜定价为22元,就会让顾客觉得,这道菜还不到25,比较便宜;尾数是7呢?比如27,就让人觉得和25、26差不多;但如果定价28元,消费者就会觉着这道菜和29元、30元差不多,消费的意愿就下降了。
四 “亏本价”吸引消费者
用“亏本价”定价法对菜品定价,不是让老板把价格定得很低,而是挑选一些菜品作为特价菜,吸引顾客上门。
所以特价菜的价位,一定要足够地低,要让消费者一看就有购买的冲动。
很多餐厅深懂这个道理,经常会推出此类的特价菜式,比如xx元一只烧鸡、xx元一份酸菜鱼之类的。
推出特价菜的目的是为拉客进门。现在食客也精明得很,有的店在门口立块牌子,推出特价菜,茄子鲶鱼15元一份,客人到别的餐厅一打听,比这个价还便宜,那么这个店以后就不好做了。所以要特价就要低得超出客人的想象,这才能起到作用。
这种方式关键在于拉客进门,开餐厅人气最重要。但每天不宜多推,只推一款就够了,每天一款,保持新鲜感。其实特价菜不见得会亏多少,比如时蔬类,如果一次购买量大,采购价格还能便宜,成本会因此大大降低。
五 “特色菜品”能多赚就多赚
特价菜毕竟是不赚钱的,怎样从其他菜品上把钱赚回来呢?这就要说到特色菜了。
济南有一家餐厅试营业期间,每天桌桌翻台都在三四次,原因在于他们把眼光盯在“特色菜”上。
店里的“特色菜”,因为客人一般不常见,因此价格一定要定高。比如餐厅平均毛利在40%,这个菜就可以定在毛利50%,客人一般感觉不到。比如大黄鱼,成本在10多元,可以定在38元。
将特色菜品价格定高些,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用来弥补有的菜品毛利率的不足,从而保证整体菜品的毛利率。运用这种方法的技巧是使用低成本的原材料做出高档次的品相,或低档与高档原料相结合,顾客会觉得菜品档次高,价格还不是太贵。
一般说来,正常利润定价,也就是按照餐厅内部规定的毛利率对菜品进行定价,这部分菜品的比例要大,以占整体比例的60%左右为宜,低利润的菜占10%、高利润的菜占20%左右比较理想。
六 针对目标顾客定价
菜品定价虽然可以玩点小心机,但是并不能超出消费者心理承受力。每一道菜品,每个顾客对其认知是不同的,比如白领或者商务人士对于价格不太敏感,但是刚毕业的或者学生就会十分在意了。所以菜品的价格如何定,还得看自己的目标顾客群是谁。
综合考虑菜品的成本和顾客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动点小心思,自然就能玩转菜品定价了。
上述所说的六种方法是几种常见的菜品定价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价位菜品在菜单上的排列顺序也是有讲究的。
很多餐厅习惯上把相同价位的菜品放在一起,以为这样可以方便客人点菜,其实不然。如果消费者不想点高价菜,他就会直接把高价菜的菜单略过,只关注低价菜所在的位置,这样餐厅的客单价就会变低。
如果把价格不同的菜品分散在不同的页面,情况就会不一样。不管顾客想点哪个价位的菜,他都必须把整本菜单看完,这样一来每种菜品的曝光率就增加了,同时也方便服务员推荐高价的特色菜。
文章来源:幸福餐饮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