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证券日报
2024年至2028年,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现制茶饮店市场预计将分别以15.0%、18.0%、15.0%的年复合增长率进一步增长。对于新茶饮企业而言,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都极具吸引力
本报记者 李 静
继扎堆申请上市后,新茶饮企业纷纷降加盟费、挖掘下沉市场、冲万店,争相寻找新的突破口。近日,新茶饮品牌甜啦啦推出加盟优惠政策,房租最高补贴80万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茶饮市场竞争加剧,降低加盟费可吸引更多潜在加盟商,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等。
降加盟费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获悉,甜啦啦对新开店的加盟商给予加盟费、货物、房租等相应补贴政策。其中,房租最高补贴80万元,成为众多品牌中房租补贴最高的品牌。
甜啦啦方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补政策是甜啦啦为快速打开空白市场、同时提高品牌区域影响力的有力举措。
面对新茶饮行业的激烈竞争,高额补贴也是甜啦啦与其他品牌竞争的一种方式。“降低加盟门槛可以吸引更多的加盟商,从而推动品牌向规模化、连锁化方向发展。”甜啦啦方面如是说。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沪上阿姨等新茶饮企业就已纷纷降低加盟门槛并推出丰厚的补贴政策。
1月初,喜茶在合伙人大会上公布了三项最新优惠政策,承诺2024年一季度新签约伙伴合作费全免;上半年签约并开业的合伙人,每开满3家门店获得6.6万元装修补贴等。2月底,上市公司奈雪的茶公布2024年加盟新政策,单店投资降至58万元起,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签约的加盟店,可享受单店6万元营销补贴。同样,沪上阿姨也将加盟费调整为4.98万元,分三年付清,每年1.66万元。茶百道近期发布相关加盟政策,新加盟伙伴开店总计减免4万元至27万元,老加盟伙伴开店总计减免9万元至18万元。
此外,“0加盟费”也成为众多品牌吸引加盟商的亮点。古茗于今年年初宣布,自3月29日起实施签约首年实行“0加盟费”政策及加盟费延期首付,支持分摊三年的规则。书亦烧仙草也发布新版加盟政策,除“0品牌费”“0服务费”外,新老加盟商均可申请设备费分期支付,分期额度最高可申请至3万元。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茶饮市场竞争加剧,品牌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加盟商。此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品牌需要快速布局新的市场领域,提高市场占有率。
降低加盟费用不仅吸引着新的加盟商加入,也让老加盟商扩大了经营规模。“原本我加盟了三家店,今年优惠政策力度较大,我也扩大了规模,预计再开三家店。”四川省成都市某古茗加盟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挖掘下沉市场
“当下新茶饮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市场份额或决定了新茶饮的发展潜力。”中国食品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少新茶饮企业降加盟费抢加盟商的背后,是其急于达到万店目标。
往前回溯,2020年6月份,蜜雪冰城在全球的门店达1万家。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4年5月17日,蜜雪冰城门店数为29273家。古茗位列第二名,目前的门店数为9312家。
据了解,茶百道、沪上阿姨、甜啦啦等一众新茶饮品牌均立下了“万店规模”的目标。沪上阿姨创始人单卫钧在此前召开的全国合作伙伴大会上曾称,目标门店超过一万家。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目前,沪上阿姨门店数量达7794家;茶百道门店数已达8193家。甜啦啦门店超7000家,甜啦啦计划在2024年新增门店3000家,跻身新茶饮品牌万店行列。
詹军豪表示,从竞争壁垒视角看,突破一万家店意味着新茶饮品牌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规模效应可以帮助品牌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广泛的门店分布还可增强品牌的知名度和口碑,进一步吸引消费者。”
“今年各品牌都把门店规模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市场存量已经不大,行业正进入新一轮竞争周期。”茶饮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红利见顶之后,下沉市场成为了新茶饮品牌的必争之地。沪上阿姨对外宣布,计划未来5年内提升品牌在二三线城市的门店网络密度,同时结合“轻享版”品牌概念升级,覆盖更多三线以下城市。
茶百道称,低线城市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计划进一步在二线及以下城市进行门店加密,抢占下沉市场。古茗也表示,未来增长空间重点在国内市场:一是加密目前所在省份门店,二是开垦尚未进军的另外19个省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24年至2028年,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现制茶饮店市场预计将分别以15.0%、18.0%、15.0%的年复合增长率进一步增长。对于新茶饮企业而言,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都极具吸引力。
“出海”谋增量
随着新茶饮在国内迈入“万店时代”,行业进入存量破局和品牌溢价发展阶段,新茶饮品牌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外,在海外市场开辟第二战场,寻求新的增长点。
今年以来,新茶饮品牌不约而同地加快了“出海”步伐。“目前,菲律宾门店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位于吕宋岛马尼拉大湾区的甜啦啦品牌旗舰店即将对外营业。”甜啦啦方面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甜啦啦走出国门的第一站是印尼,目前在印尼已开设13家门店,2024年,甜啦啦计划在东南亚的3个至5个国家继续布局,并逐渐走向全球。
同样加速海外布局的还有霸王茶姬。霸王茶姬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品牌在海外的门店数突破100家,今年还会继续拓展海外市场,辐射更多国家。据了解,霸王茶姬早在2018年就开始开拓海外市场。2018年,霸王茶姬海外事业部成立;2019年8月份,霸王茶姬海外首店落地马来西亚,随后又进入了新加坡和泰国。
较早布局海外市场的还有蜜雪冰城。2018年,蜜雪冰城在越南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门店。目前,其已经拥有接近4000家海外门店。
茶百道将2024年视为“出海元年”。据茶百道方面介绍,在“出海”的三个月时间里,茶百道的海外月销售额均实现了40%的增长。对于未来的出海计划,茶百道方面透露,计划在韩国再开30家门店。未来还将推进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拓展。
詹军豪表示,从海外市场发展前景来看,新茶饮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时尚生活方式的追求,新茶饮愈发受到关注和喜爱。同时,全球化趋势也为新茶饮品牌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家新茶饮公司港股IPO申请失效的消息引发关注。8月14日,沪上阿姨港股IPO申请文件失效。目前,蜜雪冰城、古茗的港股IPO申请文件也处于失效状态。这意味着,今年申报港股IPO的三家茶饮品牌,当下申请文件均已失效。
对此,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联系了沪上阿姨、古茗等新茶饮品牌,得到的回复普遍为“不予置评”。
“在港股IPO过程中,上市申请资料的失效是常见现象,并不直接意味着上市进程的失败。发行人在递表6个月内未有进展,上市申请将处于失效状态,但可以通过更新6个月以内的财务信息等重新申请并激活上市程序。”一家港股上市公司的董秘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尽管IPO申请失效是正常程序,但今年以来新茶饮行业竞争愈发白热化已成共识,这也间接导致不少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
8月9日,茶百道发出上市后首份盈利警告,根据初步评估,预期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将较去年同期下降不超过36.45%;净利润预计介于约2.2亿元至2.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95亿元下降不超过63.03%。
对此,茶百道在公告中表示,经调整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考虑到消费者习惯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而改变对公司造成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公司加大对加盟商的政策支持,以及向加盟商出售货品及设备的优惠力度,并且增大了整体市场投入费用。现阶段,集团经营状况保持稳定,业务营运有序推进。
在发布盈利预警后的8月12日,茶百道股价一度跌至5.40港元/股,创上市以来新低,此后几个交易日股价有所反弹,截至8月15日收盘,最新报收6.9港元/股。
另一家上市的现制茶饮品牌奈雪的茶最新公布的上半年业绩也并不乐观。8月2日,奈雪发布盈利预警,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收入约为24亿元至2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4.2亿元至4.9亿元,半年预亏额已接近2022年全年净亏损额。
对于预亏,奈雪的茶解释称,消费需求未有显著恢复,门店收入承压,而集团门店端成本优化已基本到位,人力、折旧与摊销等成本短期内优化调整空间有限,从而导致门店经营利润率受到较大压力,以及集团计划关闭部分表现不及预期的门店,并为此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致。
“在新茶饮上市公司中,奈雪的茶代表了以自营模式运营的大型店铺模型,而茶百道则代表了以加盟模式为主的小型店铺模型。这两家公司的业绩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行业现状。目前,新茶饮行业正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新茶饮品牌的产品线越来越相似,整体产品创新已经接近瓶颈。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品牌加快扩张步伐,而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导致了单店收入的下降。因此上半年业绩下滑也在意料之内。”一家头部新茶饮公司高管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也认为,当前新茶饮行业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不仅加剧了品牌间的价格战,还降低了行业的整体利润率。同时,随着租金、人力等成本的不断上升,新茶饮品牌面临着巨大的成本控制压力。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投资者态度审慎,新茶饮品牌的估值普遍承压。这使得品牌通过融资来扩张和发展的难度增加,甚至可能影响其日常运营和扩张计划。
茶百道在此前发布的招股书风险因素部分也直言,公司面临着与中国现制茶饮店行业其他头部参与者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由于现制茶饮店品牌数量不断增加且该等品牌在产品供应及价格水平等主要方面的产品差异化不太明显,未来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此外,茶百道门店网络主要包括由第三方经营的加盟店,加盟店的业绩也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实际上,近年来,新茶饮市场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各大品牌在加盟模式的快速扩张和价格竞争方面的争夺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而市场饱和的迹象也开始显现成为共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我国现制茶饮店行业规模2018年至2023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2%,远高于中国软饮料行业4.4%的整体增速;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44.3%放缓至2025年的12.4%。
在竞争愈发激烈背景下,不少头部品牌加速出海寻找增量成为行业一大特点。以霸王茶姬为例,8月7日,霸王茶姬方面宣布,8月份,霸王茶姬在新加坡连开3家直营门店,截至目前,霸王茶姬拥有100多家海外门店,分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其中马来西亚的门店数量最多。
近期,喜茶宣布其英国伦敦NewOxfordSt店正式开业。2023年以来,喜茶海外门店布局加速,截至目前已在海外布局近30家门店,而近期喜茶悉尼George街店、喜茶洛杉矶比弗利店、喜茶首尔弘大店也即将开业。
“至于出海寻找新增量,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但也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做出谨慎决策。通过国际化战略,企业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同时也需要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环境、文化差异等挑战。”盘古智库研究员江瀚对记者表示。
王鹏表示,出海确实可以成为新茶饮行业寻找新增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出海,品牌可以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同时,海外市场对茶饮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新茶饮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过,出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如文化差异、市场准入门槛、供应链管理等问题,需要品牌充分准备和应对。
过去的几年里,奶茶几乎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潮流,每天无数顾客花费十几块来享受这一杯甜蜜。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涌现,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奶茶行业的暴利神话正面临着挑战。
首先,市场的饱和让消费者的选择日益增多,使得价格战不可避免。原本小有名气的小店也不得不跟风打折,试图吸引顾客,这无形中推动了整个行业的降价趋势。
其次,原材料的成本上升,尤其是奶源和糖价的上涨,让很多奶茶店感到沉重压力。这意味着,想要维持盈利,就必须狠下心来调整售价,但又怕失去既有顾客。
再者,消费者的口味变化也在影响着奶茶的生意。如今的年轻人更加追求健康,低糖、无添加的产品逐渐成为主流,传统的高糖高热量的奶茶似乎已经不能再满足他们的需求。
所以,面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奶茶行业并非处于暴利的巅峰,而是悄然走向了降价的边缘。
未来的奶茶店究竟该如何突围?也许,创新与品质将是重新赢得市场的关键。不再是简单的甜蜜,而是健康与美味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