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行业调研 - 江苏餐饮企业金融需求问卷调查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餐饮服务单位:为及时了解我省餐饮企业金融需求情况,研究金融支持相关政策。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开展江苏餐饮企业金融需求问卷调

餐饮服务单位:

为及时了解我省餐饮企业金融需求情况,研究金融支持相关政策。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开展江苏餐饮企业金融需求问卷调查,请各单位如实反馈需求情况。感谢支持。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

2022年4月2日

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广东省消委会组织暗访调查了100家餐馆是否存在最低消费情况 近半有低消 最高五千元

餐饮最低消费问题由来已久,争议较大。国家曾出台规定明令禁止,但实际情况怎样呢?空中一号包间最低消费3500元,黄埔华苑酒家最低消费400元且茶位费比大厅贵,小龙坎包间人均最低消费100元……

近期,广东省消委会组织暗访调查了100家餐馆,发现有47家设置了最低消费,包间“低消”收费最高达5000元!“低消”收费已不局限于高档中餐馆,中餐、西餐、料理、自助餐、火锅店,粤菜馆、湘菜馆、川菜馆、江浙菜馆、日本菜馆、泰国菜馆等均有涉及。省消委会表示,近半数餐馆仍设置最低消费,部分经营者漠视法律规定及消费者权益。

现状:

最低消费 包间收费 名目繁多

47家餐馆设置最低消费,包间最低消费幅度由一百多元到数千元不等

其中,一些高档餐馆,包间最低消费高达3500-5000元,如广州空中一号包间最低消费3500元,深圳四叶寿司大包间最低消费5000元;一些餐馆根据包间大小、景观特色分别设置最低消费标准,如“小包间1600元、大包间2500元”“江景房1200元、花园房800元”等;也有部分餐饮场所小包间没有设置最低消费,但大包间仍设置最低消费。

57家餐馆(含部分已设置最低消费)巧立名目变相低消

其收费形式主要包括:收取包间费、指定消费高价菜、收取高额茶位费、限制特价菜消费、提高菜式价格等。

32家餐馆加收服务费

加收服务费收取标准普遍为消费总额的10%。其中,有14家餐馆既设置了最低消费,同时还加收服务费,涉嫌重复收费。

餐饮最低消费能不能收?

2014年起全国已明令禁止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餐饮行业存在的一些乱收费问题长期困扰着消费者,其中收取最低消费(以下简称“低消”)问题尤为突出,曾经引发不少社会争议及消费纠纷。

餐饮最低消费能不能收?早在2014年11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就联合颁布《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这意味着“低消”问题有了明确定性及制度约束,广大消费者对摆脱“低消”困扰充满期待。

《办法》出台三年多来,执行情况怎样?效果如何?广东作为全国餐饮消费大省,多年市场份额全国第一。今年8-9月份,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围绕“最低消费”等消费者最为关切的餐饮收费问题,在广东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餐饮场所收取最低消费及相关问题调查”活动。

调查从广东10个代表地市抽取100个知名热门的各类餐饮企业,通过电话暗访和调查问卷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餐饮行业落实《办法》情况,掌握广东餐饮“低消”及相关问题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观点PK:

声音1:低消对法律权威和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针对餐饮行业最低消费问题,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办法》,给予明令禁止。但《办法》实施三年多,餐饮行业并没有作出太多实质性改变,仍有相当多的餐饮场所,罔顾法律规定,肆无忌惮收取最低消费。餐饮场所收取最低消费禁而不止,对消费者多年反映的意见置若罔闻,这正说明了一些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守法自觉缺失,是对法律权威和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调查显示,一些餐饮场所虽然不再收最低消费,但取而代之的是包间费、高价茶位费、套餐费和服务费等其他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消费者认为这是变相的最低消费,商家却强调“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不能收”,双方争议大。

声音2:包间环境安静或可适当加收服务费

也有市民认为,消费者想要获得私密安静的用餐环境,包间自然是上佳选择,享受更优质的服务付出相应的费用也无可厚非,但要公平合理并提前告知。省消委会表示,如餐饮场所收取包间费、高价茶位费、套餐费和服务费等费用,须定价公道合理,并尽到主动、全面、准确告知的义务,要让消费者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自主做出决定和选择,保障明明白白消费,否则便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等权益。

此次抽样调查的100家餐馆中,有47家设置了最低消费

对策:

解决“低消”问题需要社会总动员

省消委会表示,餐饮行业最低消费禁而不止,社会媒体屡有揭示,消费者诟病多,但依然逆法而行,顽固存在,成为了行业的“痼疾”。《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了监管处罚的责任和方式,明确餐饮企业违反相关规定,将可能被处以最高3万元罚款。但实际上,由于相关部门执法监管力量薄弱,缺乏有效执法检查,监管覆盖不到数量庞大的各类餐饮主体,行业一些违法违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查处,久而久之,发展成为普遍现象。

为推动餐饮行业彻底整改最低消费等乱收费现象,省消委会建议有关部门要亮出利剑,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定期组织执法检查,及时惩戒违法行为,加大商家违法成本,形成违法警戒效应,彻底铲除行业“痼疾”,逐步规范并净化餐饮行业市场。

同时,省消委会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为打造友好和谐餐饮消费环境发挥力量。餐饮企业要守法经营,规范定价,确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行业协会要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制定行规公约,有效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消费者组织和媒体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大胆揭示并监督“低消”等乱收费行为;广大消费者要增强权益意识,发挥“用脚投票”的作用,主动抵制最低消费,倒逼餐饮企业主动整改。下一步,省消委会将整理汇总各方意见,适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推动广东加强餐饮执法监督,构建放心舒心餐饮消费环境。同时,将采取约谈相关企业、持续加大舆论宣传、联合媒体“回头看”等形式,推动餐饮行业整改最低消费等乱收费行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情之下,餐饮行业受到较大影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生存、发展、成长、破圈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所有餐饮人面前。外卖、摆摊、预制菜、半成品、数字化、关店止损、优化组织,同时呼吁更多政策支持落地,餐饮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回血”之路、发展之策。

自6月6日到目前,北京恢复堂食已近两个月的时间,餐饮业人气恢复如何?还面临哪些待解难题?餐饮业未来的“流量密码”在哪里?7月18日至7月24日,新京报联合北京烹饪协会,面向北京的餐饮企业发起“餐饮业复工之路”问卷调查,聆听餐饮企业真实声音,助力餐饮企业复工复产、助力烟火气重燃。同时,新京报记者还采访了多家不同类型的北京餐饮企业,实地了解餐饮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的意见、建议和对企业未来之路的思考。

截至7月24日,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34份,涉及火锅、中式正餐、西式正餐、中式快餐、西式快餐、粉面类、卤味熟食、烧烤、麻辣烫、日本料理等十余个餐企类型。大型企业占比22.39%、中型企业占比31.34%、小微企业占比46.27%。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餐饮企业恢复正常营业时间,超过六成餐企客流恢复至正常水平一半以上。房租、人工、食材的成本压力依旧较大,近八成受访餐饮企业希望减免房租的政策可以更加“普惠”。

67.91%餐企客流恢复至正常水平5成以上

今年5月1日,北京的餐饮企业暂停堂食服务,6月6日,餐饮经营单位开放堂食服务。此次问卷显示,在134家餐饮企业中,116家已经恢复正常经营,占到受访者的86.57%,4.48%的餐饮企业“部分门店恢复正常”,还有8.96%的餐饮企业“没有完全恢复”。

随着堂食服务恢复正常,北京餐饮的“烟火气”也在逐步升温。新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餐饮企业的客流恢复到正常水平的七成,有一些门店已经恢复至九成,用餐高峰时段,门口又出现了排队等位的消费者。本次问卷调查显示,客流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的5成以上”的餐饮企业占到受访总数的67.91%,13.43%的餐企客流“恢复至正常水平”,另有18.66%的餐企表示,客流恢复“不足正常水平的5成”。

门店数量缩减、产品线拓宽

恢复堂食后,很多餐饮企业都表示,在企业人员、经营品类、门店数量以及供应链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大变化。新京报记者通过采访也了解到,由于5月初疫情的不确定性,导致很多餐饮企业的员工有了较大比例的流失。

在暂停堂食期间,很多餐企都在原有菜品基础上,增加了便民主食、家常炒菜、酱货、卤菜、凉菜等品类的销售,拓宽了产品线。堂食恢复后,不少餐企已经保留了这部分品类,并考虑发展成为社区店、便民档口,在便民利民的同时,做到“未雨绸缪”“多条腿走路”。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以来,一些餐饮企业就在收缩门店,其中,海底捞发布公告,决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呷哺呷哺也于去年关闭了229家门店。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餐企选择“断臂止血”,关闭亏损餐厅;另一方面,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甚至出现了重新洗牌的局面,在“危”的情况下也要看见和抓住“机遇”,在好的商业地段继续保持扩张战略。

房租成本压力最大

6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2022年对承租京内各类国有房屋的在京注册或在京纳税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3个月房屋租金,其中对承租朝阳、海淀、丰台、房山、通州、大兴等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国有房屋的,减免6个月房屋租金。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45.52%的受访餐企表示“部分房租有减免机会”,但是也有38.06%的餐企表示“减免房租不易实现”,另有16.42%的餐饮企业表示目前关于门店租金的减免“在协调之中”。

在“企业希望得到哪些政策帮扶”这个问题中,79.85%的受访企业希望减免房租,66.42%的受访者选择了希望平台给予更多支持,59.7%的受访企业希望可以用“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刺激消费”。

新京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多数餐饮企业的房租成本占到企业成本的12%-18%。在本次问卷调查中,54.48%的受访者选择“房租成本”是餐饮企业复工的最大压力成本,占比最高。其次,人工成本、食材成本的选择分别占比30.6%、8.96%。在人工成本方面,多家餐饮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餐饮行业都存在“用工荒”。

疫情发生,很多外省餐饮从业者离开北京,用人难题更为凸显,整体薪资水平水涨船高,很多餐饮企业依然存在较大用人缺口。在问卷的“其他”选项中,有餐企表示“基层人员招募困难加剧”“人员成本偏高20%以上”。

越来越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

疫情导致餐饮企业难以正常经营,“现金流”成为支撑餐饮企业度过疫情的“命脉”之一。57.46%的受访餐企表示“现金流压力很大但能承受”。自2020年疫情出现以来,“现金流”这个词频繁出现,也成为餐饮从业者关注的焦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表示,疫情对餐饮业的各种能力测试之一,就是现金流测试。“家中有粮,心里不慌。还记得2020年疫情暴发之时,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发出现金流吃紧的消息。行业头部企业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大部分餐饮企业面临的现金压力。”

王洪涛说,不是所有的餐饮企业都有充足的现金流保障,很多企业也被迫做出了一些关店止血的举措。“银行对于餐饮企业的授信风控方面是相对严格的,资金供需关系还需要一个匹配的过程。”新京报记者通过采访注意到,很多餐饮企业的负责人经历了疫情,都越来越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维持至少可以抗风险1至2个月的现金流”已经成为很多餐企老板的共识。

48.51%餐企计划开发销售预制菜品

疫情给餐饮业带来了很大影响,但餐饮人并没有“等、靠、要”,而是尽己所能开展了一系列既可以保证收入、又便民的做法。48.51%的受访餐饮企业选择了“开发销售预制菜品”。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很多餐饮企业都已经在预制菜赛道上发力。2021年3月,眉州东坡旗下子公司王家渡食品完成了近亿元A轮融资,眉州东坡的预制菜业务随之迈进新阶段。今年4月,贾国龙功夫菜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

中国全聚德集团总经理周延龙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聚德正在发力研究餐饮产品食品化的转换,也就是预制菜。“‘Z世代’消费者对于在家吃饭的需求、对于到家以后菜品呈现方式等,都是我们现在研发预制菜品逻辑的起点。”

业内人士认为,餐饮行业已有长足发展。但由于管理制度的不成熟,招工难、用工成本高、人员流动大等行业问题愈加凸显。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经营者开始认识到,餐饮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管理者和优秀的服务人员。有49.25%的受访餐企表示,将在业务方向和产品线方面进行调整,31.34%的企业认为,“门店数量和布局”是企业自身首要解决的问题。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郑明珠

校对 翟永军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