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不是简单的工作汇报、走形式,应该有逻辑、有方法、抓关键。
知名上市企业经营实战专家,将带你掌握复盘的增长逻辑。
餐饮老板内参 大鱼君/文
最近两个月,很多公司都开启了半年总结复盘工作,以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成果,总结经验并指导第三、四季度的工作。
这种半年总结、年度总结,最害怕走形式。最怕上半年的目标没有达成,会开完了,却没有修正的思路和方法,各层级员工仍然不清晰接下来半年的工作重心和执行策略。
当企业利润增长遇到瓶颈,如何突破现状,持续增长?我们特邀请《激活增长闭门课》的主讲老师4N绩效CEO周辰飞老师带来一节线上直播课——《年中复盘,如何激活下半年的经营增长》
本次直播课介绍
企业每半年、每年需要进行一次全局复盘,不是走形式让各部门做工作汇报而已,企业的持续成功需要复盘“战略-经营-管理”的一致性,才能激活企业持续增长!
一、巨变时代,企业需要变中求胜
持续成功=战略*组织能力*应变速度
二、全局复盘:“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增长策略+员工执行”是否打通形成一致性?
战略聚焦了吗?
经营聚焦了吗?
增长策略形成组合拳了吗?
员工执行抓住牛鼻子了吗?
三、激活增长逻辑下的复盘案例
讲师介绍
周辰飞 行动教育集团4N绩效 CEO
13年绩效辅导实战专家,15年企业一把手经营经验;
金融/餐饮/房产/教育/贸易/连锁企业人力资源顾问;
中国银行 / 建设银行 / 工商银行常聘轮训讲师;
累计为40000余名学员提供了300多场系统课程;
带领4N绩效团队走进100多家大中型企业进行绩效落地辅导,提升经营利润。
如何参与学习
2019年08月03日
周六 晚上20:00
在专属微信群内线上学习
两步报名:
1、保存下列图片,转发至朋友圈,并截图。
2、添加小餐君微信号或长按上图的二维码添加,将截图发送给小餐君,并回复“增长直播”四个字(注意,一定要给小餐君回复这四个字哟)
常见问题
Q1:为什么按照上述操作后,小餐君还没有拉我入群?
A1:可能存在进群人数较多的原因,小餐君会依次拉大家进群,还请您耐心等待。
Q2:本节线上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A2:课程为限时免费课程,需要提前报名,报名进群后可反复学习该课程。
更有精彩线下闭门课
战略的实施与战略的制定同样重要。
为解决企业战略落地问题,激发组织动力,我们特邀请了行动教育首席内训师、4N绩效CEO周辰飞带来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激活增长闭门课》。让你能够通过战略聚焦+经营目标聚焦+策略聚焦+机制聚焦,掌握企业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
你将收获到:
1、四步聚焦,为企业找准战略,拆解目标,匹配策略和激励机制
2、两天一夜,方法论讲授+案例教学+方案演练+讲师点评
学员口碑
避风塘
4N绩效是非常有经验的企业医生,他们教会了我们很多方法、工具,让我们的门店在行业增长放缓的今天,精准把握用户需求,获得单店业绩的逆势增长。
辉哥餐饮集团
4N绩效的一整套系统不仅能为企业诊断经营问题点,同时能够将问题点转化成实际可操作的利润增长点,并制定落地实操的策略方法,同时配套评估检查以及激励机制,这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最为宝贵的。
课程大纲
报名须知
时间:
8月21-22日(周三、周四)
地点:
北京(具体地址开课前一周通知)
费用:
6980元/人,包含两天午餐
会员价:
5584元/人,包含两天午餐
适用人群:
餐饮企业创始人/联合创始人/CEO/高级职业经理人等(为保证知识同频,建议老板带人力资源/财务一同学习)
年度组织力闭门课
· end ·
轮值主编|艳子 编辑|于聪聪 视觉|于聪聪
转载联系:首席小秘书 微信 neicanmishu
去一年里,餐饮投融资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里希;编辑:景雪。
不确定时期,资本市场对餐饮的态度依旧保持谨慎。
据红餐大数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餐饮行业相关融资事件共发生了175起,与2022年的238起相比大幅减少,更远不及2021年。
不过,沉闷的市场中亦有亮色。西式快餐、自动化设备等领域获得融资的品牌数量有明显上升。
为什么有的赛道炙手可热?有的赛道却开始遇寒?餐饮投融资的逻辑又发生了哪些转变?我们尝试对2023年餐饮投融资事件进行盘点,以期从中得到思考和启发。
< class="pgc-img">>持续降温
2023餐饮投资已愈发冷静
总体上看,过去一年,投资人对餐饮业的态度已愈发谨慎。反映到资本市场,行业投融资的降温就在意料之中。
以近三年来的餐饮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餐饮行业总融资金额超过400亿元。平均下来每天都有新的融资事件,茶饮、咖啡、快餐等赛道不乏大额投资案例。但到了2022年,融资情况急转直下。该年全年餐饮行业融资事件仅238起,与2021年发生的337笔融资相比,融资事件少了近百起。
根据红餐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餐饮行业相关融资事件共175起,与2022年相比,又有大幅减少。
从融资金额上看,2022年总融资金额不过300亿元,除未透露融资金额的案例外,过亿元的融资事件有28起。到了2023年,除未披露融资金额的案例外,亿元级别的融资案例也仅20起,融资总金额约为43亿元。
< class="pgc-img">>这当中,粉面赛道的降温尤为明显。
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里,粉面赛道仅产生了3笔融资,只有爆爆姐螺蛳粉、碗丰亭板面和粉大大3个粉面品牌获得了资本投来的橄榄枝。融资金额上,也都只拿到了百万元的融资。这一数字与两年前形成了鲜明对比。据红餐大数据统计,2021年,粉面赛道融资事件共21起;2022年,降至13起。
< class="pgc-img">>同样降温的还有烘焙品类。
据红餐大数据统计,2021年烘焙赛道融资数量达到了16起,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略微降至14起,再到2023年,该赛道总计只发生了8起融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咖啡市场虽然火爆,但咖啡在资本眼中的光环已经开始有所消退,全年仍有27个咖啡品牌拿到融资,但咖啡品牌们拿到的总金额已经大幅降低,相比2022年下降了65.4%。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投资人的钱流向了哪里?
2023年,投资人为何而投?在对这一整年餐饮市场的投融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我们发现,以下四大趋势值得关注。
1、投向小吃小喝,“轻”“快”是关键点
高性价比,已经成为餐饮消费市场的主流,资本也同样对具有这类产品特色的品牌寄予希望。
2023年,获融资的餐饮品牌中,小吃、小喝类型占据了绝大一部分,小吃和饮品两大赛道共产生85起融资事件。
比如老韩煸鸡、夸父炸串、物只卤鹅、腿老大等都是主打小吃产品的品牌。舞莓娘、小咖主、星茵咖啡、茶百道、茶亭序等则专注于饮品赛道。
事实上,从近几年的投融资趋势来看,小吃小喝一直是资本重点押注的方向。毕竟小吃小喝类品牌,往往都是小店型、轻模型,标准化程度高,能够更快、更简单复制,利于规模化发展,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拿下万店王冠的品类。
而品牌一旦迈入“万店”,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品牌影响力方面,都会是另一番天地,资本自然也就会紧盯这一潜力赛道。
2、“地方特色”“新中式”等具有差异化的品类更吸金
过去一年里,更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开始吸引资本的注意。包括豆校长、八只牛、京脆香、京腔调等地方特色小吃都在去年拿到了融资。
< class="pgc-img">>“地方特色”之外,“新中式”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据红餐大数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包括山茶涧、汉唐序在内,共计有10余家新中式茶饮品牌拿到了融资。
在西式快餐领域,也有一批主打“中式汉堡”的品牌揽获了投资机构的芳心,包括林堡堡、奥丁顿、肯卫汀等。过去,很多人一直觉得西式汉堡味道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而中式汉堡之所以能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正在于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痛点,从堡胚、馅料入手,创新出了更适合中国胃的汉堡。同时,价格上又普遍低于西式汉堡,故而也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总的来看,无论是新中式茶饮,主打“中式汉堡”的西式快餐品牌,还是高举地方特色的小吃,本质上,它们都是因产品创新、差异化而受到关注。
产品永远是餐饮品牌立足市场的基础,未来,餐饮行业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品牌如果没有自己的产品特色,也将很难在市场长期立足。
3、咖啡还有机会,差异化的咖啡品牌受关注
前面也提到,去年的咖啡赛道相较2022年已有所降温,但也不能由此就否定咖啡赛道本身的投资价值。
2023年,具有差异化的咖啡品牌,仍然得到了不小的关注。
例如,“将咖啡店开进大公司”的“小咖咖啡”,在选址上找到了差异,拿到了4.48亿元的融资。区别于开在写字楼、商圈的咖啡品牌,其开设了很多小店在国、央企一楼大堂,且主打自助鲜奶现磨咖啡;还有一年内获得两轮融资的星茵咖啡,主打茶咖,其将咖啡与中国茶文化融合,从碧螺春到西湖龙井到云南普洱,具备产品差异化。
星巴克CEO纳思瀚在2023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当前的年人均咖啡消费量是12杯,日本是200杯,美国是380杯,中国咖啡市场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未来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2023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国内咖啡产业规模可达3693亿元。另据Allegra Group旗下研究机构World Coffee Portal发布的报告,中国品牌咖啡门店数量在2023过去的12个月增长了58%,达到创纪录的49,691家。
成瘾性强、复购率高,可以预见,咖啡还是一个具有成长性的赛道。但在头部品牌激烈的价格战、规模战之下,未来只有更具差异化的产品才能在夹缝中跑出来。
4、力争上游,盯上数智化
2022年,投资机构的目光已经逐渐投向上游。到了2023年,投上游的现象依然明显。
一批专注于研发、生产和运营自动化设备的企业,以及一些餐饮软件服务商获得了资本关注。
包括主营研发和生产商用服务机器人的普渡科技,在2023年获得两轮亿元级别融资;专注于连锁门店饮品设备的自动化升级的咖爷科技,也拿到了高瓴创投、前海仁智资本参投的近亿元天使轮投资。为餐企提供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上游供应商奥琦玮,在2023年5月获得了超5亿元的战略融资。
从投资机构的视角上看,上游赛道往往具备了较高的技术壁垒,而且与前端餐饮品牌们做大众生意不同,主营业务以调味品、餐企服务、冷链物流、供应链为代表的To B生意近年来已经有摆脱“地域性”“小作坊”的趋势。
有投资机构也指出,“如今,产业资源加速向头部餐饮企业集中,同时,中国餐饮产业数字化进程也在提速。”在其看来,资本纷纷围绕提供数智化服务的企业押注并不意外。
结 语
2024,已加速到来。此前,红餐网在与很多投资人交流后,大家普遍表示,2023年审慎、理智的投资趋势可能会延续到2024年。
毕竟,餐饮业的2024,大概率上可能仍会是:“总体艰难,局部灿烂”。这样的情势下,消费投资方也会更重视品牌的造血能力。
对餐饮品牌而言,则意味着要将更多精力放回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经营效率地提升等方面。在可预见的未来,做好这些会远比紧盯融资节奏来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