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在饭店吃饭时,你点了一盘红烧排骨,却上来一盘凉拌黄瓜,你是什么心情?
最近岛国就出现了这样一家奇怪的餐厅,名字就叫“会上错菜的料理店”。
在这家餐厅,如下场景随时都在上演:
“您好,麻烦给我来一杯茶。”
几分钟后……
“这是您点的咖啡,请慢用。”
“咖啡真好喝,谢谢!”
在这里,上错菜非但不会引起顾客的恼怒,反而成为这家店的“卖点”,吸引无数人慕名而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服务员粗心,也不是因为忙不过来。
而是因为在这里做服务员的六位老人家▼
几位老奶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她们动作缓慢,听力下降,理解能力变差,导致整个餐厅点单的出错率猛增。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要请她们来当服务员?
原因是日本老龄化严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也在逐年递增。但人们对于这种病症依然缺乏了解。
这个餐厅的初衷,就是希望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也让患者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得以创造价值。
餐厅开门之前,老奶奶们会认真记下每一个注意事项,虽然下一秒可能就忘光了。
本来拿着纸笔给客人们点餐,转眼就忘记自己在干嘛。
“您是要给我们点菜吧?”
“是啊。。哈哈~”
客人点的沙拉,她可能忘了加调料。
客人点的汉堡,她却上成了饺子。
“那又有什么关系?饺子也很好吃啊!”
老奶奶们虽然经常上错菜,面对客人时,却是满脸的笑意。
她们会认真聆听每位客人的需求,慢慢下单,花很长时间和客人确认好几遍。
而来这里用餐的客人们,对于上错菜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并不介意。他们开心地吃着不是自己点的食物,整个餐厅洋溢着浓浓的善意。
而在这背后策划一切的男人,就是......
小国士朗是一位电视制作人。4年前,他在制作一档节目时,曾经和几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一起生活,买菜、做饭、做家务,让这些老人尝试自己生活。
老人也会做饭给工作人员吃,一次,小国士朗说想吃汉堡,老人们却给他做了饺子。
这件事他一直记在心里,并触发了他的灵感,最终策划了这样一场活动。
“会上错菜的料理店”是一家公益性质的体验餐厅,每次开业只开几天,为了刺激麻木的民众,唤醒人们对老人的关注,让大家更直观、深入地了解这种疾病。
这家餐厅虽然会上错菜,但食物的口味却很赞。
专业的大厨能够保证顾客无论吃到什么菜都很满意,因此这家餐厅从开业以来,客人络绎不绝,甚至火爆网络,成了热议的话题。
还被《人民日报》报导了▼
以上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每个人都会老,多给予老人一些关爱,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充满温暖与善意。就像小国士朗所说,“改善法律和制度去帮助这些老人固然重要,但社会上人们的宽容和理解,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少一些苛责,多一点包容,错误又何尝不是一种意外的惊喜?我点了牛排,你上了沙拉,那又有什么关系,沙拉也很好吃啊~
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菜品名
会有做法自动回复给你哦
▽ 多美食做法请点击 ▽
·----- 往期回顾 -----·
最简单也最经典的做法在这里!
6步搞定,0失败!
不用烤箱也能做!
好久不见,
我可想死你们了!”
小伙伴们阔别半年
再见面时心中难免有点小激动
出去吃一顿
那是必须的
当季小龙虾点起来
手慢则无
埋头吃苦才是王道
又来一道菜
“嗯?”
“点过伐?”
“没有!”
“吃!”
酒过饭饱
满足啊~
“买单!”
“怎么价钱不对!”
“这面我们没点,
你是不是给我们算错钱了!”
“那他在吃什么?”
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
这个单究竟应该谁来买?
法律小课堂: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规定:明知上错菜还吃完的,属于不当得利,应当依法赔偿饭店损失。
资料:闵晓法
编辑:毛海萍
果你到一家餐厅用餐,
发现这里不仅会下错单,
还会上错菜,
心里一定会很不爽吧!
但在上海徐汇区的永嘉路上,
就有这么一家
随时可能“上错菜”的餐厅,
不但没有人责怪,
反而来这里的客人还络绎不绝。
这家餐厅的名字叫做
“忘不了茶餐厅”
没错!
去年在东方卫视很火的
高分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
拥有同款线下实体店啦!
就在拍摄地原址!永嘉路570号~
在节目里,
明星店长黄渤带领了一群
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
经营着一家“忘不了”餐厅。
无论是朴爷爷的强迫症、
小敏爷爷的爽直可爱,
还是孔奶奶的“夸夸群”技能,
这些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爷爷奶奶
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食,
还有满满的温暖和感动!
而在现实中,
餐厅的装修已经焕然一新,
淡雅的粉色成为餐厅主色调,
墙上挂满了“忘不了家族”的各种剧照。
暖黄色灯光笼罩下,
橘色的桌椅和鲜活的绿植镶嵌分布,
如同家一般的温馨浪漫。
< class="pgc-img">>不变的是,
彩萍阿姨、冯爷爷、
小敏爷爷等多位参与节目的老人
依然作为店员在店里忙碌着。
他们还会和客人主动聊天,
有时高兴地像个孩子。
开张不到两个月,
餐厅已经成了永嘉路上的“网红”。
中午倘若来得早,
还能和爷爷奶奶们聊上几句,
到了12点,店内就已座无虚席。
平时,
周边的商务楼白领
在这里吃员工餐只要18元一份。
如果单点炒菜,
平均人均消费70元左右。
“忘不了当红脆皮鸡”、“鲍鱼红烧肉”、
“自家熏鱼”、“炸猪排”、“菜心”,
是小敏爷爷给大家推荐的几道菜。
他亲自品尝后,觉得是地道本帮口味,
推荐给顾客也比较放心。
忘不了当红脆皮鸡↓
< class="pgc-img">>鲍鱼红烧肉↓
< class="pgc-img">>自家熏鱼↓
< class="pgc-img">>炸猪排↓
< class="pgc-img">>不少食客都是看了综艺慕名而来,
见到了可爱的爷爷奶奶就很开心~
来这里用餐的顾客会发现,
其实店里上错菜的概率并不高,
更多人惊讶于爷爷奶奶们
也能自如地与人交流,
手脚也挺利索。
在采访中,有食客提到,
这种餐厅非常好,
让老人们到这儿来了解到,
即使生了这个病,也还能服务社会。
对于这群“在岁月中迷路”的老人来说,
在餐厅工作不仅是
一种非药物的干预治疗,
更能体会到被需要的快乐。
为了提供优质服务,
彩萍阿姨下了不少功夫。
平时在家,她一闲下来
就在背桌号、背菜名、背价格。
凡是新出的菜品,
她都要先尝尝味道,
以便更好地向顾客推荐。
“18块钱的工作餐既便宜又好吃,
炒饭里有腊肠,味道老灵额;
巨人柠檬茶老大一杯,够两个人喝……”
说起菜单上的吃的,彩萍阿姨滔滔不绝。
腊味炒饭↓
< class="pgc-img">>看着就很诱人的
5J火腿猪油温泉蛋拌饭↓
< class="pgc-img">>而大家的友善与温情,
也成了爷爷奶奶们
心中最珍贵的“忘不了”。
朱彩萍的女儿说,
有一次,
一位四岁的小客人
送给朱彩萍一张自己画的画,
老人一下子红了眼眶。
自此之后,这位四岁的“聪明囡囡”
就成了她的“忘不了”。
此外,
这家特殊的餐厅
还有一条“霸王条款”↓↓↓
只接受携带父母或长辈就餐的
客人的订位需求,
以此鼓励年轻人创造
与家人团聚的“忘不了时光”。
戳视频↓
你知道吗?
认知障碍是包括
最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
一系列脑部退行性病变。
很多老人都害怕这种病,
记忆被时间慢慢带走,
亲人、朋友全都在脑中消除。
因为害怕,不敢说话、不敢行动,
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
更多的老人选择闷在家里。
据不完全统计,
上海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超过30万,
而其中大部分人选择居住在家中。
而“忘不了餐厅”尝试打破
人们对认知障碍患者的偏见,
鼓励得病的老人直面病魔,
走出家门,参加社会活动。
通过接触不同的人,
意识到自己依然在世界上存在着,
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和他们一样的老人,
得了这种病依然能活出精彩!
你愿意去鼓励他们吗?
< class="pgc-img">>【田小鱼综合编辑】
新闻来源:@看看新闻 摄界 @文汇报 @上海徐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