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部分饭堂打饭人的手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手“抖”。但是今天我要说一下我们公司饭堂打饭阿姨,她的手却是正常的,有她给我们员工打菜,我们可有口福了,她在我们心中可是女神一样的存在,同事们封她最美打饭阿姨,她请几天假不来上班,我们都念她了。
我们公司自己不做饭,叫外面的团膳公司供应员工餐,团膳公司每天中午,晚上把做好的饭菜送到我们公司饭堂,到饭点了,同事们就去饭堂就餐。给我们打菜的有两个阿姨,张阿姨上班比较稳定,几乎天天过来给我们打菜,另外一个打菜的阿姨不知道为什么经常换人,所以印象也不深。
张阿姨四五十岁,人很和气,每次打菜时给的菜量很足,阿姨经常对现场干活的男同事们说,你们干体力活,消化的快,要吃饱饭才有力气干活,你们想吃哪个菜,给我讲,我都会给你们加的。每次我们都很满足的对阿姨说,够了够了,谢谢阿姨。
前段时间,阿姨家里有事,她请假回老家了。换另一个人给我们打菜。我的天呀,那人说话跟吵架似的,我们想吃哪个菜,让她帮忙多加一点,她就不开心的说,给你打多了,菜不够了,后面的人吃什么?那几天过的好慢呀,同事们都盼着张阿姨快点回来,我们都想她了。
同样的工作,不同的人去干,大家的反馈就不一样。所以,不管干什么,一个人的人品决定了事情的结果。所以,不管你干什么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你都会收获满满的。
日,咖啡师的手备受关注。记者卧底一家咖啡店,工作第二天就出现了手指干裂、脱皮的情况。近一百个工时后,记者确诊手部湿疹。网络上,还有更多的发帖者讲述自己在咖啡店工作后,手部脱皮、皴裂的经历。
据估算,在瑞幸做咖啡师,按工作8小时算,一名员工每个班至少洗8次手,清洗抹布22次,触碰消毒水22次。
12月12日,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来到武汉一家瑞幸咖啡店,试图记录一小时内,咖啡师清洗手部的频率。
据观察,店里的三名店员全程佩戴手套。一个小时里,一名店员戴着手套清洗手部两次,擦拭工作台两次,擦拭后需要手搓抹布。其余的时间,每做几杯咖啡,她都会清洗器皿,这时大多是靠水冲刷和浸泡,她拿着器具边缘,手和水的接触较少。
而在星巴克咖啡店里,店员说,这样的清洁要求在食品行业并不少见。他们也有每隔半小时清洁一次手部的要求。
武汉一家瑞幸咖啡店内。
【1】食品行业里洗手要求不少见,长期接触消毒水,伤口更不易愈合
工作日的上午,瑞幸咖啡店里新订单的提示音断断续续地响起。偶尔也会有几分钟的空闲,店员们可以商量中午吃什么。
更多的时候,三位店员交替制作咖啡,清洗器皿和工作台。粗略统计下,一位店员在半小时里至少5次在洗手台作业,主要是冲洗制作咖啡的器皿。这个过程中,她拿着器皿边缘,尽量减少手和水的接触。
记者在店里的一个多小时,视线所及的地方,三名店员全程戴着半透明的手套。即使是外出买盒饭,回来时也不曾摘掉手套。
到了中午,其他店员进仓库吃饭,一位店员留在工作台继续制作咖啡。除了擦拭工作台,冲洗量杯、搅拌棒和抹布外,她两次清洗手部,隔着手套,将洗手液揉搓出泡沫,洗了大约半分钟。随后,她先用纸将手擦干,隔着纸关上水龙头。
店员小菲(化名)说,她的手并不像网上描述的那么严重,但工作久了,会觉得手很干。对此,她们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靠自己涂护手霜进行保护。
在武汉一家星巴克门店,店员说,食品行业里,瑞幸咖啡店的洗手要求并不少见,“可以去奶茶店、咖啡店问问看,他们也都是这样的。”在星巴克,店员被要求每隔半小时就清洗手部。除此之外,如果接触到污染物,也需要立即洗手。
一名店员伸出双手,他说,自己工作后,手变得粗糙了,伤口似乎也愈合得更慢些。好在,他对消毒水和清洁剂暂时没有过敏反应。
当被问及手部防护措施时,店员说公司有配发手套。但实际上,在这家星巴克里,没有一位店员佩戴手套。关于原因,他没有多说。
东方网的报道中提到,在瑞幸咖啡店,公司没有规定一盒手套需要用多久,但“损耗率不能太高”。除此之外,戴手套工作会影响拿取物品,降低工作效率。为了完成工作量,员工常常顾不上保护双手。
社交平台上发帖者们发布的“烂手照”。图/社交平台截图
【2】店内所用洗手液、消毒粉不建议徒手使用,员工认定工伤后有权向公司索赔
因为频繁洗手和长期接触清洁剂、消毒液而导致皮肤病是否属于工伤?
根据相关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利民称,该咖啡店员工所使用的洗手液和消毒粉都不建议直接接触手部皮肤。“这两类含氯产品长期使用会对皮肤敏感人群造成手部过敏。”
但在现实中,职业性皮肤病诊断较为复杂,且需要企业的配合。上海皮肤病医院过敏性皮肤病诊疗中心负责人邹颖接受采访时表示,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后,用人单位要提供盖有公章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在岗时间、工种、岗位、接触的物质等。
广东至信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董亚民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的劳动防护用品。此外,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也是员工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作业中的人身伤害。
他进一步指出,瑞幸员工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向瑞幸推荐合适长度和材质的手套,并要求瑞幸提供适合工作岗位的劳保用品,包括手套、护肤乳等;并建议瑞幸按照工作岗位不同灵活处理洗手问题;当因为工作需要治疗手部皮肤问题时,员工可主张医药费应由瑞幸承担。
北京盈科(合肥)律师事务所汪伦律师告诉记者,若“瑞幸咖啡”门店的员工被认定劳动关系,在工作中手受到伤害,变成“烂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完全符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属于典型的工伤情形,故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主张工伤赔偿应先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再到市级劳动能力障碍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障碍鉴定,后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任何一方不服可以法院起诉等程序主张劳动权利。
若没有被认定劳动关系,这些兼职员工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可以向法院起诉主张损害赔偿责任。
(九派新闻)
2月11日下午,#瑞幸咖啡师烂手之痛#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据报道,瑞幸咖啡要求门店员工必须经常洗手,如果按工作8小时算,一名员工至少洗8次手,清洗抹布22次,触碰消毒水22次。而在频繁洗手和接触消毒水之后,部分瑞幸门店员工手部皮肤变得粗糙,甚至出现皲裂、褪皮等现象。为了应对检查和减少手部受伤,瑞幸门店一些员工会假装洗手。
12月11日,多位一线瑞幸员工向记者证实,瑞幸员工经常需要洗手的要求属实,一些员工确实出现手部皲裂的问题。同一时间,针对此事,记者向瑞幸总部了解情况,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因为频繁洗手
有瑞幸门店员工出现“烂手”
今年10月,记者以员工的身份卧底了上海一家瑞幸咖啡店,据其了解,瑞幸的门店员工每个整点必须洗手,摸过头发、围裙要洗手,双手至少揉搓20秒,关水龙头要隔着擦手纸。
除此之外,瑞幸员工还必须每30分钟更换用于清洁食品接触面的消毒抹布,更换抹布时则会接触到消毒水。按工作8小时一个班计算,一名员工每个班至少洗8次手,清洗抹布22次,触碰消毒水22次。而在闭店之后,员工还要用清洁剂清洗奶缸、剪刀、冰勺、量杯、茶夹、咖啡机奶仓等。
卧底的记者在瑞幸门店工作两天后,双手十指干燥紧绷,右手的食指粗糙得像树皮,又干又裂,一道道“口子”密密麻麻,像纵横交错的沟槽。
尽管在工作时可以佩戴PVC手套或一次性透明手套,不过该卧底记者发现,除了手上有伤口按规定必须戴手套外,在实际工作中,很少瑞幸员工一直戴手套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手套易湿、不便工作,容易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影响绩效。
图片源自:小红书
12月11日,记者向多名瑞幸一线门店员工了解到,瑞幸员工经常需要洗手的要求属实。
在广东一家瑞幸门店兼职的员工小林(化名)告诉记者,在门店工作时,他每小时需要用洗手液洗手20秒,洗手要求搓出泡沫、冲洗干净后再用纸巾擦干,而双手无论触碰到身体任何部位或是触碰到除了操作台以外的东西,抑或是走出吧台,都要洗手。“即使是休息时,遇到整点也要洗手。”
此外,其所在的门店员工需要每30分钟更换一次清洁食品接触面的消毒抹布,每3小时要更换一次消毒水,晚上门店打烊则要用多用途清洁剂清洗店内的物品。
小林透露,频繁用洗手液洗手后,其双手又干又痒,并出现脱皮和过敏症状,“戴手套非常不方便,手套并不好用而且容易烂掉,还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会懒得戴。不过,我的手受伤不算严重,久了也习惯了,回家用护手霜就可以了。”
在上海一家瑞幸门店工作的员工同样告诉记者,因为需要频繁洗手,她的手很快就皲裂了,入职约一个月,她因“烂手”离职。
在湖北一家瑞幸门店工作的员工告诉记者,在瑞幸工作后,她的手一直处于皲裂状态,不过她认为问题并不严重,只是日常需要好好涂护手霜。
某头部咖啡品牌的一名门店店长向记者透露,瑞幸对门店员工的卫生要求并不少见。其所在的品牌对门店员工的要求也是半小时洗手一次,转换岗位也要洗手,消毒抹布同样也是半小时更换的。
为应付检查减少受伤
有瑞幸门店员工假装洗手
除了门店员工需要频繁洗手外,根据东方网·纵相新闻报道,为了应付检查和减少手部伤害,一些瑞幸门店员工会假装洗手。
记者卧底的门店,只有1个摄像头对准吧台。摄像头位于洗手池较远处的斜右上方,加之洗手池左侧有挡板,借着角度,双手可以放低至挡板旁假装洗手,摄像头无法拍到。在门店工作期间,该记者观察到有同事假装洗手。假装洗手即通过“按洗手液”的假动作,洗手池前搓空气而非泡沫满20秒实现。
除了假装洗手外,还有员工减少额外的洗手次数。该记者卧底的门店,仓库的摄像头由于角度关系无法拍到仓库全貌,有时成箱的货物堆放至天花板处也恰巧遮挡了摄像头。因此,员工每次要用到手时,都会进入仓库,比如系上松了的围裙、摘口罩喝水、扔垃圾等,然后重回吧台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图片源自:小红书
不过,针对减少洗手的行为,瑞幸门店员工小林则告诉记者,其所在的门店有严格的视频监控,区域经理也会每天查看监控,其同事曾经还因为洗手仅仅少了1秒被扣分,“所以每次我都会洗超时,害怕店里的计时器不准确,我们基本不可能减少洗手次数或者假装洗手。”
前述湖北门店员工同样向记者透露,其所在的门店,可以称得上是“无死角监控,而且监控录到的声音还非常清楚”,因此想要假装洗手、减少洗手次数很难。
手部受伤算工伤吗
瑞幸员工该怎么办
瑞幸员工因为频繁洗手出现手部皮肤粗糙、皲裂、褪皮等问题,这是否能算得上工伤?
据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利民指出,瑞幸门店使用的洗手液是广谱抗菌剂,广泛用于化妆品、洗涤剂,一般不建议直接接触手部;消毒粉也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杀菌剂,不建议徒手使用。“这两类含氯产品长期使用会对皮肤敏感人群造成手部过敏”。
广东至信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董亚民告诉记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的劳动防护用品。此外,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也是员工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作业中的人身伤害。
“瑞幸制定严苛的卫生标准,确保产品的卫生无可厚非,但在许多员工出现手部皮肤问题的事实下,瑞幸也应当认识到为员工提供合适长度和材质手套的重要性。瑞幸员工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向瑞幸推荐合适长度和材质的手套,并要求瑞幸提供适合工作岗位的劳保用品,包括手套、护肤乳等;并建议瑞幸按照工作岗位不同灵活处理洗手问题;当因为工作需要治疗手部皮肤问题时,员工可主张医药费应由瑞幸承担。”董亚民进一步指出。
瑞幸是目前国内门店数量最多的咖啡品牌。根据瑞幸2023年11月发布的最新财报,今年前三季度,瑞幸实现营业收入178.38亿元,同比增长了85.85%;在美国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25.51亿元,同比增长了488.19%。
截至2023年9月,瑞幸门店总数达13273家,其中自营门店8807家,联营门店4466家。在最新财报中,瑞幸并未公布其门店员工数量。而根据2022年年报,瑞幸拥有14599名全职员工,19045名兼职员工,彼时瑞幸拥有门店8214家。
(齐鲁晚报据南方都市报、东方网·纵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