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微博视频截图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全国都进入了一种“全民隔离”的紧急状态。外出购物如何减少接触,成为顾客和商家思考的重点。于是,有商家就想出了各种无接触的收银方式。
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商场都用过类似的收银方法。不过,当时是在收银台和柜台之间传递票据和现金,传递的媒介则是一根根钢丝。
一根钢丝完成收银?
过去,人们到百货商场购物,商品都是摆放在柜台里面的,不像现在,超市里的商品都敞开货架,顾客们可以自由挑选。
人们如果看中了商品要付款,售货员们就会填写票据,接下来,就会用到刚才所说的钢丝。
钢丝两端连接的是柜台和收银台,其上有一个铁夹子,售货员们将票据和现金夹在夹子上(或者放在袋子里夹上),然后用力一甩,夹子便通过钢丝,“嗖”的一声飞到了收银台。
< class="pgc-img">售货员抛用力一甩,夹子飞到收银台。
>
收银台一般在整个商场的中心,收银员抬手能够到的地方,就是一根根固定的钢丝。
当夹子传到收银台,收银员取下夹子,收钱,找钱,敲章,分单据。再抬手,轻轻一推,“嗖”的一声,夹着找零和小票的夹子,便又飞回售货员的手中。售货员取下夹子,拿出票据和找零,连同商品,一起交给顾客。
< class="pgc-img">收银员轻轻一推,夹子回到售货员手中。
>
这一来一回,“嗖”“嗖”两下,交易就算完成了。
钢丝飞抛 售货员上岗必备技能
对当时的售货员们来说,没有钢丝收银之前,拿到顾客的现金之后都要到收银台排队交费。
一方面虽然柜台和收银台的距离并不远,但一天下来,所走的步数也不可小觑。另一方面,售货员们也难免为了谁先来谁后到产生矛盾。
采用钢丝收银后,不仅大大减少了售货员奔波在柜台和收银台之间所耗的时间和精力,结账时先来后到的问题也解决了。
最重要的是,收银效率大大提升了,顾客也可以钱货两讫。
< class="pgc-img">浙江绍兴越城区一老人手绘的“铁丝结账”钢笔画,图源水印。
>
因此,在钢丝上飞抛夹子,成为了当时的售货员们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并且还要熟知遇到故障的处理方法。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有的商场在收银台装上了电动马达,用电动的方式来回传送铁夹。
< class="pgc-img">杭州中山中路一家老字号店里的钢丝收银,就安装了小马达,操作全程不需要售货员再飞抛,图源网络。
>
随着银行卡的兴起,再到手机支付的流行,这种收银方式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潮流中,只在个别商店还保留着。
疫情当前,为减少接触,我们看到了火神山医院里的“无人超市”,看到了美团、盒马生鲜等快递的“无接触配送”,也看到了诸如“钢丝收银”这样的无接触售卖方法。
如今正处特殊时期,
希望大家能多一些耐心,
多一些理解,
不聚集,少接触,
共同抗击疫情。
致谢和声明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章
[1] 绍兴晚报,“铁丝结账”!越城区一老人用钢笔画还原当时的消费场景
[2] 青春上海,钢丝收银 20年前的“线上”交易
[3] 青年时报,你还记得老底子的商场里钱在半空中飞来飞去吗?那叫“钢丝收银”,杭州中山中路有家老字号还在用
西单旧影 | 60年前西单这些老字号 你都知道哪些?(1)
西单旧影 | 西单菜市场、国泰照相馆、桂香村、西鹤年堂,这些老店您还记得吗?(2)
西单旧影 | 这些老字号 曾在西单叱咤风云(3)
西单旧影 | 这些老字号 曾经名噪一时(4)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传统文化联盟”了解)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前两天,在浙江绍兴诸暨市高湖路一家面店开业的第一天,有位顾客结账时付错了钱。原本只要100元,但他却刷了整整100万。事后这位顾客对银行卡少了百万元这事,竟浑然不知。
记者来到这家面店时,女店主袁燕正在准备中午的食材。提起这件事,她仍然心绪难平。袁燕告诉记者,由于事发当天是面店正式营业的第一天,生意还不错,一直都很忙,直到第二天才有时间盘账。结果发现,账面有着一笔巨款,顿时让她傻了眼。
经过查询,另一位面店负责人陈偌暄回忆起了事发经过。原来,那天一起来吃面的有四个人,总共消费了85元。付钱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店里正在搞充值优惠活动,没想到100元的充值竟然会变成支付100万元。“盘账时一看怎么这么多数字,我们吓了一跳。数了数,有一百万零一千三百多。”
店主袁燕告诉记者,一开始都以为是柜台的收银系统出了问题,就立即联系了美团客服。经过美团客服核实,袁燕的账面上确实存在这么大一笔钱。
为了能把钱立即还过去,袁燕在美团客服的指导下,将钱原路退还给了顾客。同时袁燕也通过充值会员留下的电话,联系上了这位粗心的顾客。跟对方讲了这事后,他竟然浑然不知。
袁燕告诉记者,自己原先在服装厂做裁缝,但由于身体原因就想换个行当,于是就在不夜城附近开了一家面店。不过对于主动还款这事,袁燕觉得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没必要进行大肆宣传,做人做事应该坚守诚信,这样才能长久。
虽然开店很辛苦,但对面百万巨款,能经受住诱惑,坚守诚信,让我们为这位实诚的老板点赞!
(素材来源:绍兴公共频道 编辑:周一)
018年,65岁楼老太到某超市购物,结账时“顺走”物品被当场抓包后病发,家属要求超市赔偿16万元。之后,楼老太因为医疗费等损失的问题与该超市协商不成,遂诉至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法院依法驳回当事人全部诉讼请求。楼老太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近日,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8年12月21日上午8点46分,楼老太到超市买菜,近一个小时后采购结束,拿着筒骨和猪肝到收银处结账。结完账后,她往超市外面走去,工作人员看到老人手中的环保袋鼓鼓的,怀疑可能有未付款的商品,故让防损员上前查看,发现购物袋内还有两件未付款商品,分别为藕和洋葱。
超市负责人让楼老太到超市二楼办公室接受调查。9点49分,超市员工搀扶着楼老太到达二楼办公室坐下,后超市负责人和她进行了谈话。说了不到五分钟,楼老太便开始头晕,后有呕吐、尿失禁等症状,超市负责人见状立刻拨打120急救和110报警电话。期间,超市一名工作人员对楼老太实施了按摩、擦拭、敞衣透气等简单救助。
10点03分,民警到达现场后,为节省救治时间,同超市工作人员合力将楼老太抬到路边大树下,并用纸板垫在其身下。等待救援的同时,民警还找了附近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为老太急救,直到救护车抵达。经医院诊断,楼老太为脑干出血、呼吸衰竭、高血压病、脑出血后遗症。
2019年3月5日,楼老太转入杭州某医院继续治疗。住院期间,超市工作人员给其送去了2000元慰问金。之后,楼老太因医疗费等损失的问题与超市协商不成,一纸诉状诉讼到法院,要求超市赔偿各项损失159572.31元。经过三次开庭审理,诸暨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驳回楼老太的全部诉讼请求。楼老太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绍兴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不诚信购物 后果得自己承担
面对伤者在法庭上否认式的辩论,诸暨法院在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多渠道调取案发当时的监控视频、搜集目击证人及证言。法院认为通过监控视频及双方当事人的庭审陈述,可以证明楼老太确实存在不诚信购物行为,对此,超市有权利予以制止,并采取初步调查了解、口头批评教育等适当措施。
“楼老太存在不诚信购物行为,过错在先,而超市在老人病发后处置措施得当,未对其实施侵权行为,故楼老太要求超市赔偿各项损失159572.31元,依据不足,应当不予支持。”承办法官韩华说,从监控视频、证人证言,也反映超市工作人员和楼老太系正常交流,并不存在言语或肢体冲突。且工作人员在楼老太病发后已尽到了积极施救义务,遂认定其没有过错。
楼老太有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病史等,该次病发系因其自身购物未付款被发现后情绪波动所致。“老太境遇虽令人同情,但任何人都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法官再次提醒道,法院不会因为“谁伤”而判“谁有理”,也不会因为“谁闹”而判“谁有理”。司法不会让任何一个守法者为他人的违法行为或过错买单,任何人违反法律规定,因自身过错造成不利后果只能由自身承担。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余建华 张璐妮
编辑:任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