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新式茶饮发展得如火如荼,喜茶、奈学的茶、丧茶、答案茶、因味茶……资本涌入、品牌林立、日新月异,看得消费者眼花缭乱。
殊不知,茶饮界还位高手,在三四线城市闷声发大财,成为“隐形冠军”!
7年开出了1200多家店,年流水高达11-12个亿!
十几平米的小店日营业额突破2万!
它,就是王云安创立的古茗。
< class="pgc-img">>01
理工男做茶饮生意
7年开出了1200+家店!
古茗的创始人叫王云安,1966年出生,台州人,他在大学的时候学的是材料化科学,不曾想一个正儿八经的理工男居然做了茶饮。
< class="pgc-img">>上大学时,王云安就不是个安分读书的人,自己创过业,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接触到了茶饮这个行业。
大学毕业后,2010年王云安在台州市大溪镇开了一家茶饮店,把它取名为“古茗”,古是老,而茗是茶的意思。
王云安觉得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远,应该把它发扬光大。
但传统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茶叶的消费——复杂的工序、考究的茶具让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望而却步。
王云安就想通过快消品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茶。
8年时间,王云安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从一个不知名的十几平小店变成了拥有1200多家店的知名茶饮品牌,打造了一个产品、渠道、运营、管理、营销的品牌闭环。
他到底做了什么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 class="pgc-img">>02
不去一二线城市
却深耕三四线城市?
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是很多茶饮店的首选之地,拼死拼活地入驻购物中心或者商业街道,门店设计精美,产品做得特色化一点,再做做营销,尽快地打开知名度,这是很多品牌的套路。
可古茗偏不走寻常路,8年来坚持固守在三四线城市。
< class="pgc-img">>古茗第一个店就开在台州温岭大溪镇,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先是布局了台州各大乡镇,再杀入到了台州市区,并以台州为中心辐射浙江、江西、福建等多个城市。
“我们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只做符合我们定位的市场,就连杭州都没有开店,上海离我们很近,我们也不去开店。”王云安说。
看似大有前途的一二线城市,其实是个烧钱的坑,没有资本大佬的背书,品牌后端供应链的支撑,标准化的运营体系,就如同一个吃人的恶魔,随时成为它的囊中之物。
租金昂贵,商业中心区更不用说,再加上门店设计、人工费、原料费……任意一项都是在割创业者的血。
反而在三四线城市,在投入资金上就少了诸多的压力,降低了门槛,更易延续自己的生命力。
再者,一二线城市的茶饮品牌竞争林立,今天甲“第二杯半价”,乙就立马“买一杯送一杯”,尽管流量大,但是想分得一波羹并不容易。
所以,古茗转战三四线城市,也是不错的决策。
03
花4000万自建仓库
只为做出新鲜、健康茶饮!
网上流行一个说法:“1杯奶茶6罐可乐”,虽然奶茶不加糖难以避免,但是用各种植脂末,添加剂调配出来的奶茶我们坚持说不 。
随着消费升级,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也在更新,如今他们更加追求天然、新鲜、0添加、健康的食品。
而古茗奶茶从一开始就抓准这个趋势,对产品的核心要求就是:新鲜、健康、营养,坚持纯手工制作。
< class="pgc-img">>原料采购严格,使用的牛奶、柠檬等一些材料都是进口的。
珍珠也是用木薯粉做成粉圆,再加焦糖熬制而成,所有原料均是现煮现卖。
为了保证原料的新鲜,古茗不惜重金自建仓库、冷链配送系统,对于每种原料的配送都有特定的温度要求。
< class="pgc-img">>好的产品会说话,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才能形成美誉度,获得好的口碑,再逐步形成忠诚度。
04
绝了,像优衣库学习,来卖茶饮?
除了产品的高品质,在产品的类别上,古茗也独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有人把古茗形容为奶茶界的优衣库。
古茗的品类不多,但个个都是茶饮中的经典。
< class="pgc-img">>一开始,古茗和很多的商家一样,不断地尝试新品,试图寻求产品的差异化,鲜果茶、芝士茶、咖啡、布丁等都出现过。
可到最后却发现越做越迷失自己,于是,王云安决定砍掉咖啡、布丁、沙冰等受众小的产品,只留下经典款。
这样,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满足他们大多数人的口味。
尽管没有给顾客太多的选择,但留下的都是精品,能保证消费者买到的都是好喝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而对于古茗而言,专注经典款降低了原料采购的难度,在原料的选择上可更加讲究与谨慎。
王云安说:“在三四线城市,只要把经典款卖好,市场空间同样很大。”
05
营销做得妙,奶茶卖得好
王云安曾说:“一个品牌是否有爆发力、是否有经营思维很重要,这毕竟是一门生意,连营销都不懂,怎么做生意。”
古茗扩张速度如此之快,它的营销方式为它助力不少。
1.合理掌握“排队”时长。
说起排队,消费者是又爱又狠,没人排队,说明生意不好;排队太长,意味着要等很久,算了,不吃了。
所以,这也给店家出了道难题,排队是获取新客的好方式,比如:排队还成为了喜茶的一大特色,但是时间长怕影响顾客体验。
< class="pgc-img">>为此,古茗的做法是,给员工做培训,顾客较多的时候奶茶做得快一点,顾客较少的时候做慢一点,尽量保持有3-5个人在排队,让新顾客产生“这家店生意挺好,口味应该不错,排队也不用太久”的感觉。
2. 拉新客、 增“回头客”的营销方式多样化
新店开业,是获取新客的关键时刻,于是,古茗采用“买一赠一、一元一杯、免费”等促销轮番上演或组合搭配,这在小县城吸睛力满满的。
< class="pgc-img">>在增加“回头客”的打法上,古茗采取 “积分卡”的方式。古茗的积分卡只有一个门槛,就是买满10杯免费送任意一杯饮品。
< class="pgc-img">>假如你和朋友第一次买古茗就得到下面这张积分卡,还剩4杯就送一杯,很大可能会来第二次。这就是积分卡的营销原理“损失厌恶”。
古茗的成功就告诉了我们:
尽管小城市远离了过度追捧的资本,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源,不得不认真接受市场的考验,不得不接受一个店一个店慢慢地开。
但是却回到了行业最本质的东西,一开始就打牢了基础,逐步打造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品牌,而不是用资本手段提前透支去激发需求。
总而言之:路很长,妖孽不少。诱惑太多,而有耐心的人又太少。
茶饮之路,是万里长征,很多人才迈出了第一步,要想在这条路上活的足够久,走的足够远,就得脚踏实地、审时度势、敢于创新。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顾喆翡 实习生 吴桐
“我叫吴邪,家住在河坊街西泠印社旁的吴山居。”——《盗墓笔记》
8月的杭州,已然成了一座巨大的《盗墓笔记》“痛城”(在二次元文化中,痛城指的是被各种喜爱的角色周边、海报等装饰物包围的城市。笔者注)。
作为一个现象级的超级文化IP,《盗墓笔记》和杭州有着深厚的渊源。作者南派三叔,正是在麒麟街畔的老宅里,灵感迸发,开启了这部传奇巨著的创作之旅。故事中的灵魂人物之一吴邪,则在风景如画的西泠印社旁开了一家古董店,这一奇妙的设定也成了连接现实与奇幻世界的神秘纽带,让杭州更添一抹神秘与魅力。
自2015年开始,每年8月17日,《盗墓笔记》的粉丝们(后文简称“稻米”)总会赴一场“十年之约”——2005年8月17日,乙未年农历七月初四,张起灵代替吴邪前往长白山守护青铜门,两人相约十年后重逢;2015年8月17日,十年期满,来自天南海北的“稻米”自发在长白山等待,开展“静候灵归”活动。此后,每年的8月17日便成了稻米约定俗成的节日,长白山的雪经久不化、西湖畔的人迟迟未归……
武林银泰门口的“吴山居”吸引了不少粉丝 吴桐/摄
“从南派三叔的公众号上看到这次吴山居快闪活动的消息,我就和朋友从宁波赶来参加了。”杭州武林银泰A馆门口有“稻米”对潮新闻记者说。今年稻米节,古茗茶饮与盗墓笔记IP联名,于8月10日~11日和8月17日~18日的10:00~22:00在杭州武林银泰A馆开展“吴山居快闪”活动。
粉丝排队有序等待进入快闪店 吴桐/摄
盗墓笔记COSPLAY 吴桐/摄
古茗茶饮搭建的外景整体还原吴山居的建筑外观,现场的“稻米”组成4~6人探险小队,跟随盗墓笔记主角团的脚步,沉浸式重温小说中“七星鲁王宫”、“西沙海底墓”、“秦岭神树”、“云顶天宫”、“西王母宫”、“张家古楼”、“青铜门”的神秘奇景,探险小队可以在体验区入口处领取集章册,有“吴三省”、“陈文锦”、“潘子”、“阿宁”、“老痒”、“陈皮阿四”六位角色的管委coser引导探险者完成探险活动、收集“山湖印记”。
此外,工作人员在“吴山居”门口为稻米们发放“茶聚吴山,一盏清欢”(限量)惊喜手幅,为稻米们准备了“藏宝阁”和“珍宝盒”——“吴山鉴宝”游戏互动,参与者可以免费获取古茗与盗墓笔记联名亚克力场景冰箱贴和人物旋转立牌周边。
古茗 X 盗墓笔记联名周边 顾喆翡/摄
吴邪说:“生活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和你一起的人组成的时空。”杭州的高温酷暑阻挡不了稻米们的热情,从五湖四海而来,再赴一场“十年之约”。
古茗茶饮的工作人员默默地为这场“重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无论是在吴山居快闪现场免费供应的清凉贴、纯净水还是还原程度较高的实景搭建、时刻在角色里的coser老师,都是古茗茶饮为稻米们圆梦做出的小小努力,希望每一位满怀期望的稻米都不虚此行,乘兴而来、兴尽而归。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好,我是小肥良。
众所周知,依法纳税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然而有的明星和网红,搁这偷税漏税,接着就被封杀了。
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连奶茶店都开始偷税漏税了!
而且也不是什么野鸡奶茶店,居然是古茗出事了!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被行政处罚,罚款金额为1161.324万元。
违法事实为:
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在账簿上不列或少列收入。
事情一出,网友们纷纷感叹这世道,喝个奶茶也能塌房,绝了:
有网友表示偌大一家奶茶店,也没邓伦逃的税多(当然了这税率不太一样):
也有网友是邓伦和古茗的前双料粉丝…这个就不吐槽了,太惨了:
还有网友扒出了当年罗振宇在2017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举的,有关古茗的例子:
当时罗老师表示古茗的经营诀窍是:
“灯要比旁边店更亮,顾客会本能觉得更好、更干净。”
抛开古茗这次塌房不谈,不得不说罗振宇老师这番话还是有点小尬啊…
要知道在罗振宇跨年演讲中提过的品牌
有部分的结局都不是那么的好:
这下古茗也倒了,这个梗又被拿出来调侃了一下。
罗振宇老师,真有你的。
而作为连锁奶茶店,截至2021年,古茗在全国门店突破6000家。
涵盖浙江、福建、安徽、重庆、湖北、河南、广东等国内众多省份。
只是它主打三线城市,因此可能有的小伙伴只听过没喝过:
而一开始的古茗,可不是这样的。
古茗起家于浙江台州,2010年,浙江理工大学毕业的王云安,回到了家乡寻找创业机会。
创立之初,古茗从温岭出发。
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势头,先是布局了台州各大乡镇,再进入台州市区,并以台州为中心辐射到其他省份。
古茗为人称道的,是他们的供应体系。
从2012年开始,王云安就已经用自己的车为县城的加盟商配送原料等货物。
这可以算是古茗供应体系的雏形。
当学习借鉴了7-Eleven的模式之后,古茗斥资4000万元建立仓储基地,并自建冷链配送系统,保证原材料新鲜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因此,古茗是全国连锁茶饮店铺中,唯一能保证生鲜物料隔日低温配送的品牌。
供应体系完善了,古茗在定价这块就有了很大的空间。
因此早期的古茗,一直以亲民、高性价比著称:
门店疯狂扩展背后,是资本对古茗茶饮的青睐。
2021年年初,有报道透露:
古茗在2020年10月,获得由美国对冲基金寇图资本(Coatue Management)领投的新一轮融资。
此前,古茗2020年7月已完成来自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以及美团龙珠等机构的首轮投资。
2021年8月,古茗被传出考虑最快于2022年赴港IPO,并预计筹资3亿至5亿美元。
对此,古茗方面对相关媒体否认该消息,并称“没有收到有上市计划。”
去年的古茗,甚至还被传出“加盟商77选一”的高标准加盟要求。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且按部就班。
然而在古茗壮大的背后,一些东西却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比如价格,奶茶的定价比以前稍贵。
另一方面,古茗连最基本的「质量问题」,都无法保证。
今年2月22日,B站UP主「内幕纠察局」,就曾卧底武汉某家古茗加盟店。
调查的结果可谓是触目惊心。
其中,该加盟店的芒果发黑:
冰箱里的柠檬放到发霉:
店长直接用手挖一口奶油品尝:
过期酸奶不仅继续用,还改标签:
黑猫投诉上,古茗奶茶累计投诉量为139条,但均未收到商家回复。
不少消费者投诉称,曾在古茗奶茶中喝到异物、头发、虫等。
而关于古茗偷税漏税的方面,早在2020年,就有加盟商对古茗进行抗议。
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最难过的恐怕还是自己喜欢的奶茶店塌房了吧。
讲道理,古茗的奶茶味道真的不差,人家能在全国开6000多家门店也是有说法的。
百香双重奏、桃气麻薯小丸子和杨枝甘露也都不错的。
我这几天在网上,看到很多小伙伴,明明就很爱喝古茗,却因为最近的丑闻而有所迟疑。
古茗你真的对得起这些粉丝的厚爱吗:
目前摆在古茗的问题,大概就是它会不会像此前那样的明星网红一样,直接被封杀。
这个我也说不准,只能静待后续发展了。
但看了古茗的遭遇,我只想说:
希望蜜雪冰城、茶百道、一点点这些奶茶店能好好缴税!
毕竟你们也塌房了,我上哪去喝奶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