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西冷
< class="pgc-img">>菜品特点:这是把西冷牛排与中式茶肴相结合而创出来的一道新菜。
制作:
1.把西冷牛排纳盆,先加入盐、红酒、蔬菜汁和水果汁腌渍备用。用开水把龙井茶泡成茶水,茶叶沥干后,下油锅炸至酥香,而茶水则加入少许绿茶粉调匀,均待用。
2.平底锅里放少许油烧热,下牛排煎制,其间倒入适量茶水,煎至八分熟时铲出来,切成小块待用。
3.锅里放少许油烧热,下蒜片炒香后,放入牛肉块和炸好的茶叶翻炒,其间加适量茶水,炒匀便出锅装盘造型,最后在盘边摆上吐司块,即成。
藿香牛蹄
< class="pgc-img">>制作:
1.把牛蹄治净并汆一水,放进加有姜葱、料酒和清水的高压锅,压至软糯时倒出来,冲冷后斩成小块待用(可批量压制)。
2.锅里掺清水烧开,下入牛蹄块,汆一水便倒出来备用。
3.锅里放色拉油烧热,先下郫县豆瓣酱、姜米和蒜米炒出色,再依次放入泡椒碎、野山椒碎、葱花和藿香碎一起炒香。
4.倒入牛蹄块翻匀,其间加味精和白糖调味,用湿淀粉勾薄芡后下黄瓜条推匀,起盘装盘再撒少许藿香碎,即成。
冲菜剑阁鸡
< class="pgc-img">>菜品特点:所谓“冲菜”,是四川民间百姓家中一种常见的腌菜,以芥菜或菜苔为原料,汆至断生后装入密闭容器发酵一天,便能发出类似青芥末般的呛鼻气味,加上酱油、醋、香油、辣椒等调料拌匀,成为一道极佳的配饭小菜。成都“柴门头啖汤”餐厅的大厨将冲菜与棒棒鸡丝拌匀,在传统调料的基础上另加了两种干果酱、两种辣酱,增加复合香味。
冲菜制作:
菜苔洗净,下入烧至80℃的宽水中烫至断生,捞出切成小粒、挤干水分,放入无油无水的坛子中密封发酵一天,第二天即可取出食用。
< class="pgc-img">>制作:
1、仔公鸡5只(重约1200克/只)宰杀治净,斩去头、爪、屁股,用竹签在鸡胸、鸡腿等肉厚处扎出数个小孔以便吸入汤汁、尽快成熟。
2、锅入清水8000克,放姜块(拍破)、葱段各200克烧开,下入公鸡,烧开后打去浮沫,转小火煮30分钟,期间保持水面似开非开,在煮到15分钟时还需将鸡身翻面,煮好后捞起晾凉,去骨后用木棒在鸡肉表面用力敲18下,待肉质变松,改刀成长约两寸的粗丝备用。
< class="pgc-img">>3、盆中舀入拌鸡料50克,放入棒棒鸡丝120克、冲菜70克拌匀,装盘后顶端点缀葱白丝10克即可。
关键:
1、做冲菜时温度很关键,水温烧至80℃将原料下锅,断生立即捞出,不能全部烫熟,否则没有嚼头。
2、制作全程动作要麻利,一定要趁着菜苔热乎劲儿消散前放入密封盒中,凉了温度不够,菜苔的自然发酵过程就不充分。
3、制作冲菜时无需调味,若是加入了盐和白酒,产生的就是酵香,而无“冲”味。
豆汤芋儿肥肠
< class="pgc-img">>制作:
1.把猪肥肠头洗净后,放开水锅里煮1小时,捞出来切成条待用。
2.把小芋头削皮后,送入蒸箱里蒸30分钟,取出切滚刀块待用。
3.把小白菜在开水锅里焯熟,捞出控水后,放盘里打底。
4.净锅入化猪油烧热,先把蒸烂的豌豆泥倒进去炒香,待掺入高汤烧开后,才把切好的肥肠条和蒸熟的小芋头放进去,加盐稍煮一会儿,便可出锅装盛器内,最后撒些葱花即可上桌。
注:
此菜在调味时,不能加味精和鸡精,否则会影响到成菜的口感。
灯影鲍菇牛爽肉
< class="pgc-img">>制作:
1.冰鲜牛舌刮去外皮,用刨片机切成厚2毫米的片,纳盆倒入清水5千克,撒入食用碱10克,搅匀浸泡2小时,然后在细流水下冲净碱味,再次纳盆,每500克牛舌片加蚝油25克、老抽10克、辣鲜露5克抓匀,密封后入冰箱冷藏码味。
2.杏鲍菇切成与牛舌等厚的片。
3.走菜时取杏鲍菇片100克入五成热油炸至定型,捞出控油;取牛舌片200克、红椒2片滑油备用。
4.净锅内入底油,倒牛舌料汁约30克烧开,放两种原料快速翻匀,淋少许水淀粉勾薄芡即可出锅。
冬瓜丸子汤
< class="pgc-img">>原料:
猪里脊肉300g,冬瓜200g,粉丝100g,葱姜、胡椒粉、食盐适量。
制作:
1、猪里脊用绞肉机打成肉泥,加葱姜末和少许清水,顺着一个方向搅打上劲。
2、冬瓜去皮切片,锅中倒油,放入冬瓜皮炒至断生。
3、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将肉馅团成丸子,依次放入锅中煮熟。
4、加入粉丝,放胡椒粉、食盐煮制3分钟出锅。
砂锅香豆腐
< class="pgc-img">>菜品特点:
豆腐要吃辣、烫、嫩,为了给其保温,此菜以小砂锅煲制,放在炭火上加热至熟,不占炉灶,玲珑有趣;以掺入大量蒜蓉的红油豆瓣酱调味,随着持续加热,豆腐泡在其中不断吸味,制熟后颜色红亮、蒜香诱人。
制作:
1、卤水豆腐改刀成15厘米见方、厚2厘米的片,摆入小砂锅,撒花椒碎10克。
< class="pgc-img">>2、再浇红油豆瓣酱50克,扣盖放在炭火炉上加热7分钟,开盖撒香葱碎10克即可走菜。
< class="pgc-img">>红油豆瓣酱:
锅入色拉油1000克烧至五成热,下入糍粑辣椒300克小火炒出红油,放红油豆瓣酱300克、老坛人家红泡椒蓉150克、蒜蓉100克继续炒出香气,加盐50克、醪糟40克、十三香25克、冰糖碎20克炒匀,关火盛出,加盖焖一天即可使用。
秋天吃芋头,年年有余头”,眼下正是芋头丰收的季节,虽然其貌不扬,但吃起来可是十分美味——绵软细腻又带有丝丝香甜,不仅是平民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品,更是受到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喜爱:
杜甫说:“我恋氓下芋,君思千里莼。”苏东坡更是夸它:“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唐代孟诜还在《食物本草》中提到芋头能“疗烦热,止渴,令人肥白,开胃,通肠闭。”因此,对人体也大有裨益。
但芋头怎么吃最美味?想必大家都各有所爱。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番芋头的“花式吃法”,当主食、当菜品、当甜品,样样都拿得出手,吃得满足。
荔浦芋头扣肉
芋头配肉,那叫一个“绝”,一出锅,热气腾腾的,芋香夹杂着肉香,直勾勾地馋人!而在广西,不仅有荔浦芋头,还有非遗名菜荔浦芋扣肉,酥而不烂,肥而不腻,粉糯香甜。
腊味香芋煲
腊肉煮芋头,鲜香可口饭菜都有,汤汁浓郁,芋头甜、香、糯,又有腊味的咸、鲜、香,一口就是大满足。
香芋清蒸羊肉
秋季天气转凉,羊肉性温,正适合进补,配上香芋,加点白兰地,各类食材的香气相互融合,让人回味无穷。
芋头排骨汤
芋头很适合和富含油脂的肉类一起食用,因为其中富含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另一方面能加速多余脂肪的排出。因此,秋季配上排骨炖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芋子包
吃饺子,可不一定要用面粉。芋子包,外皮口感Q弹,浓浓的芋头清香搭配鱿鱼的鲜嫩、春笋的鲜甜、香菇的柔韧,一口咬下去,真是口齿留香。
芋泥香酥鸭
软糯的芋泥包裹着香酥烤鸭,有了糯米粉的加持,拿起来会拉丝,吃起来糯叽叽,简直是味蕾的三重暴击,超过瘾!家里有孩子的一定得试试!
桂花糖芋苗
桂花糖芋苗,是“南京四大甜品之一”,吃起来又糯、又香、又甜,吃完口齿留香。
最后,再来分享一波“如何挑选芋头”的窍门,希望大家都能买到好吃的芋头。
①一看外表
拨开表皮上的毛看看里面是否发霉、腐烂或变硬干瘪。
②二看新鲜度
新鲜的芋头比较硬;如果发现芋头比较软,很可能是放置时间太长了。
③三看根须
用刀将根须部位切开,在切口处会出现乳白色黏液体,如果粘液十分浓稠且呈细腻白色,并能快速干结成小白粉,则说明这个芋头品质很好。
天去表姐家吃饭,小外甥女一见到我,就屁颠屁颠地给我展示她的小书柜。
“姨姨,妈妈给我买了好多新绘本,你陪我一起看吧!”
< class="pgc-img">>说是一起看,结果全程都是我在角色扮演。
没怎么费体力,就是挺费口水的。
现在小朋友的绘本,也太馋人了吧。
比如我昨天读的这本《胡椒南瓜汤》,讲了一群小动物为了煮南瓜汤,进城买盐,却因突发奇想换成胡椒而走丢的故事。
< class="pgc-img">>情节简单,画风可可爱爱。
南瓜和胡椒瓶会长出手脚,携手共舞,香气从锅中袅袅上升~
就连从前并不爱吃胡椒的外甥女,都问我:姨姨,胡椒真的那么香吗?
< class="pgc-img">>那是自然!
胡椒可是东方香料里元老级的存在,还曾作为朝臣俸禄发放,能当硬通货使用。
中世纪时,它更是成了欧洲的风云香料,地位甚至高于黄金白银,有“黑色黄金”一称。
一方面,是由于稀有;另一方面, 自然是因为它做菜有神功!
< class="pgc-img">>胡椒有特殊的辛香味,是去腥增香的一把好手,还具有抑菌保鲜、散寒止痛、开胃助消化等功效。
平时煎肉排、炒菜,我就总爱拧上一把胡椒。
在广东人民的冬日之光——猪肚鸡里,胡椒可是点睛之笔,能将暖意传透四肢百骸。
< class="pgc-img">>新加坡菜里,有一道著名的黑胡椒蟹,就是用黑胡椒的辛辣反衬出蟹的鲜美,中和一部分蟹的寒凉。
< class="pgc-img">>啊,越想越馋!
正好最近广州天气变化,身边好多人都感冒了,安排一道胡椒菜可谓合情合理——
胡椒大虾
< class="pgc-img">>用两个字形容这菜:惹味!
虾肉香嫩微弹,好似在胡椒海洋里游过一圈,一入口是鲜、香、辣,奶香若有似无,让这份辣意变得柔和。
吃进肚,从口腔到胃有种微微发热的舒坦。
< class="pgc-img">>这菜的灵感,来自于木棉餐厅的热门菜,胡椒啫鱿鱼须。
用类似于啫啫煲的粤式做法,再加入整粒的胡椒提味,整体是好吃的,但究其细节,总觉得香辣不够尽兴。
< class="pgc-img">>所以我今天改良了一下做法,将鱿鱼须换成了开背大虾,先煎出香脆,再猛火爆炒来调味。
黑胡椒粒研磨成粉,用一把来腌制,去腥;
爆炒时加一次,充分煮入味;
出锅时再添一把,把挥发的香气补足。
< class="pgc-img">>此外,我还借鉴了新加坡胡椒蟹的做法,加了少许黄油,为整道菜裹上乳脂芬芳。
只可惜手机没法发送香味,不然准叫你们闻着流口水!
- 黑胡椒大虾 -
[ 食材 ]
< class="pgc-img">>黑虎虾/大基围虾/九节虾500g 红葱头1颗 蒜瓣4瓣 姜1小块 彩椒少许 黑胡椒粉1-2大勺 盐1小勺 糖1/2小勺 蚝油1小勺 生抽1大勺 黄酒/米酒1大勺 无盐黄油1小勺 食用油适量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谱 ]
1.买回来的黑虎虾/大基围虾/九节虾,洗净剪去虾尖虾须,深开背
< class="pgc-img">>2.处理好的虾清洗干净,沥干水分,撒少许盐、现磨黑胡椒粉腌渍片刻
< class="pgc-img">>3.小料红葱头、蒜瓣、姜剁/打成末,小碗里拧1大勺现磨黑胡椒粉
< class="pgc-img">>4.起锅倒入食用油没过锅底,烧至五六成热,放入大虾,两面煎香,起锅待用
< class="pgc-img">>5.锅中留少许底油,小火煸香小料和1小勺无盐黄油,加入1-2大勺黑胡椒粉煸炒出香味,锅边淋入1大勺黄酒/米酒炝锅,加入小半碗水煮沸,煮出胡椒的味道
黑胡椒粉比黑胡椒粒更好深入食材中
< class="pgc-img">>加入1大勺生抽、1小勺蚝油提鲜、少许盐、糖调味,煮1分钟后
< class="pgc-img">>倒入煎好的大虾,大火收汁,烹煮1-2分钟即可出锅,出锅前撒入彩椒翻炒均匀,撒少许黑胡椒粉提升香气
< class="pgc-img">>黑胡椒加得猛了,忍不住哈啾一声,打了个喷嚏。
虽说如此,手却没停下,努力地翻炒均匀。辛辣停留得短暂,香气不一会儿就占了上峰。
出锅后更是一刻也等不住,用手拈起一只大虾,敷衍地呼几口气,立马送入嘴里让味蕾去细细感受。
< class="pgc-img">>熟透的虾蜷成一团艳红,唇齿合力,肉壳即可分离。
火候正正好,虾仁鲜嫩中带点弹,牙齿一张一合间,酱汁便倾巢而出。
手指吮一吮,又继续朝下一个伸去。
< class="pgc-img">>同样的做法,你们还可以将主角换成杏鲍菇、土豆、鱿鱼须、牛肉、鸡脆骨等等。
< class="pgc-img">>在凉爽的春夏之交,斟一杯甜米酒,慢慢吃,细细酌。
清爽解辣,人生值得!
< class="pgc-img">>听说这两年,因为气候的变化,胡椒产量锐减,所以价格也有所上升。
不过再怎么上升,也不可能恢复到当年价比黄金的年代,因为风味辛辣的胡椒,有了另一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辣椒。
< class="pgc-img">>而且,辣椒走进我们的生活,和胡椒还颇有渊源。
15世纪以前,欧洲的胡椒贸易掌握在威尼斯人手中。为了打破这一垄断,哥伦布在西班牙女王的资助下,开始出海远航,寻找通往香料原产地印度的新航路。
哥伦布虽然没有找到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却意外连通美洲大陆,带来了新的风味调料——辣椒。
< class="pgc-img">>如今辣椒大有称霸世界的势头,而开启大航海时代的胡椒,则退居二线,成为一味普通香料。
厨房里看似不起眼的它们,也曾上演过传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