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在地铁上吃吃喝喝、刷抖音的小伙伴注意了!这些不文明行为要被管起来了!
4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其中,“车内进食”、“手机外放”等影响运营秩序的7类行为将被约束。
资料图:上海地铁1号线车厢。高志苗 摄
地铁上,7类约束性行为都有什么?
“地铁上那些刷抖音的,声音还开的贼大,真的比较烦。”陈女士表示,确实应该有规定制止这类行为,“地铁上吃韭菜盒子的行为一样不能忍!”
多位乘客反馈,他们平常在地铁上见到的不文明行为,《办法》中都有相关规定。其中,乘客不得有7类影响地铁运营秩序的行为包括:
1.在车站或者列车内涂写、刻画或者私自张贴、悬挂物品;
2.携带动物(导盲犬、军警犬除外)进站乘车,携带有严重异味、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进站乘车;
3.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活动,乞讨、卖艺及歌舞表演,大声喧哗、吵闹,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
4.骑行平衡车、电动车(不包括残疾人助力车)、自行车,使用滑板、溜冰鞋;
5.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
6.随地吐痰、便溺、乱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躺卧或踩踏座席;
7.在车站和列车内滋扰乘客的其他行为。
另外,《办法》明确10类影响运营安全的禁止性行为也不能做,包括提示警铃鸣响时强行上下列车;在车站、列车内吸烟,点燃明火;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逆行、推挤、嬉戏打闹等。
问题来了:奶茶、矿泉水允许喝吗?
对于上述规定,多数网友认为“早就应该这样”,但也有人担心“万一忍不住想要喝水怎么办?矿泉水也不可以吗?”还有人问:“地铁喝奶茶可以吗?”
张小姐认为,“可以不喝饮料,但是自己带的水应该被允许吧?另外,矿泉水没有气味感觉问题不大。”
“有些人从始发站开始坐,要经过十几站甚至二十站才到目的地,时间很长,不喝水也受不了。”陈女士觉得,如果规定不能喝水有矫枉过正的嫌疑。
根据《办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按照上述条款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规范。
作者致电北京地铁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目前确实没有明确规定某种饮料或者食物,但还是建议车内不要食用任何食品,“因为地铁是一个短途旅行,还是遵循规定比较好。如果确实是身体不适,可以进食。”
“刚上去喝了口‘一点点’就被罚了20元,我的心也太痛了。”有网友表示,南京地铁上不仅不准喝奶茶,矿泉水也同样不能喝。
新浪微博上网友晒出因在地铁上喝奶茶收到的罚款单据。
据了解,这是依据2014年7月1日制定的《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它属于地方性法规。其中第三十八条规定了“禁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第四项至第十项规定的,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责令改正,并可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
南京地铁方面曾表示,依据法规车厢内饮食确实会罚款20-100元不等,但条例实施以来,对饮水行为仅仅给予过警告。
“地铁车厢是密闭环境,吃的东西和甜饮料洒到地面上,引来老鼠对设备会有损害;影响乘车环境,气味不太好。”南京地铁方面还补充说,此规定仅针对车厢,站厅等地则不受约束,乘客可以变通补充饮食。
处罚措施是什么?是否会纳入征信?
除了“地铁内能否喝水”引发讨论外,《办法》如何落实、处罚规定是什么也受到关注。
“我专门去看了《办法》原文,没有惩罚措施的条款。”严先生认为。《办法》提到,“拒不遵守乘车规范的,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应报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资料图:北京地铁昌平线沙河高教园站的工作人员做出发车前的确认手势。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北京地铁方面的工作人员表示,地铁车厢内随车的乘务管理员会进行巡视,如果发现违规行为会进行劝阻,至于处罚规定是由北京市交委来执行。
2019年5月,北京曾发文规定乘客在地铁车厢内进食、一人同时占用多个座位、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活动、大声外放视频或音乐等五类不文明乘车行为,将被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
深圳则规定,若乘客在一个自然年内被查实三次逃票行为,一经查实不仅将其逃票行为函告公共征信机构,情节严重者还将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成表示,《办法》虽然对影响安全和秩序的行为以“禁止”和“不得”进行明确,但并没有明确乘客违反相关规定后的法律后果,因此需要与相关法律规定结合起来,依法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提升法律震慑力。
虽然《办法》没有明确处罚措施,但网友们纷纷认为,“地铁不文明行为,还是悠着点吧”。
欢在地铁上吃吃喝喝、刷抖音的小伙伴注意了!这些不文明行为要被管起来了!
4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其中,“车内进食”、“手机外放”等影响运营秩序的7类行为将被约束。
资料图:上海地铁1号线车厢。 高志苗 摄
地铁上,7类约束性行为都有什么?
“地铁上那些刷抖音的,声音还开的贼大,真的比较烦。”陈女士表示,确实应该有规定制止这类行为,“地铁上吃韭菜盒子的行为一样不能忍!”
多位乘客反馈,他们平常在地铁上见到的不文明行为,《办法》中都有相关规定。其中,乘客不得有7类影响地铁运营秩序的行为包括:
1.在车站或者列车内涂写、刻画或者私自张贴、悬挂物品;
2.携带动物(导盲犬、军警犬除外)进站乘车,携带有严重异味、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进站乘车;
3.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活动,乞讨、卖艺及歌舞表演,大声喧哗、吵闹,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
4.骑行平衡车、电动车(不包括残疾人助力车)、自行车,使用滑板、溜冰鞋;
5.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
6.随地吐痰、便溺、乱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躺卧或踩踏座席;
7.在车站和列车内滋扰乘客的其他行为。
另外,《办法》明确10类影响运营安全的禁止性行为也不能做,包括提示警铃鸣响时强行上下列车;在车站、列车内吸烟,点燃明火;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逆行、推挤、嬉戏打闹等。
问题来了:奶茶、矿泉水允许喝吗?
对于上述规定,多数网友认为“早就应该这样”,但也有人担心“万一忍不住想要喝水怎么办?矿泉水也不可以吗?”还有人问:“地铁喝奶茶可以吗?”
张小姐认为,“可以不喝饮料,但是自己带的水应该被允许吧?另外,矿泉水没有气味感觉问题不大。”
“有些人从始发站开始坐,要经过十几站甚至二十站才到目的地,时间很长,不喝水也受不了。”陈女士觉得,如果规定不能喝水有矫枉过正的嫌疑。
根据《办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按照上述条款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规范。
作者致电北京地铁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目前确实没有明确规定某种饮料或者食物,但还是建议车内不要食用任何食品,“因为地铁是一个短途旅行,还是遵循规定比较好。如果确实是身体不适,可以进食。”
“刚上去喝了口‘一点点’就被罚了20元,我的心也太痛了。”有网友表示,南京地铁上不仅不准喝奶茶,矿泉水也同样不能喝。
新浪微博上网友晒出因在地铁上喝奶茶收到的罚款单据。
据了解,这是依据2014年7月1日制定的《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它属于地方性法规。其中第三十八条规定了“禁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第四项至第十项规定的,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责令改正,并可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
南京地铁方面曾表示,依据法规车厢内饮食确实会罚款20-100元不等,但条例实施以来,对饮水行为仅仅给予过警告。
“地铁车厢是密闭环境,吃的东西和甜饮料洒到地面上,引来老鼠对设备会有损害;影响乘车环境,气味不太好。”南京地铁方面还补充说,此规定仅针对车厢,站厅等地则不受约束,乘客可以变通补充饮食。
处罚措施是什么?是否会纳入征信?
除了“地铁内能否喝水”引发讨论外,《办法》如何落实、处罚规定是什么也受到关注。
“我专门去看了《办法》原文,没有惩罚措施的条款。”严先生认为。《办法》提到,“拒不遵守乘车规范的,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应报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资料图:北京地铁昌平线沙河高教园站的工作人员做出发车前的确认手势。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北京地铁方面的工作人员表示,地铁车厢内随车的乘务管理员会进行巡视,如果发现违规行为会进行劝阻,至于处罚规定是由北京市交委来执行。
2019年5月,北京曾发文规定乘客在地铁车厢内进食、一人同时占用多个座位、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活动、大声外放视频或音乐等五类不文明乘车行为,将被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
深圳则规定,若乘客在一个自然年内被查实三次逃票行为,一经查实不仅将其逃票行为函告公共征信机构,情节严重者还将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成表示,《办法》虽然对影响安全和秩序的行为以“禁止”和“不得”进行明确,但并没有明确乘客违反相关规定后的法律后果,因此需要与相关法律规定结合起来,依法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提升法律震慑力。
虽然《办法》没有明确处罚措施,但网友们纷纷认为,“地铁不文明行为,还是悠着点吧”。(彭婧如)
源:纵相新闻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王玲
8月20日,微博上有一个话题特别火——#不要在南京地铁上喝奶茶#,阅读量将近4亿,讨论数好几万,外地的朋友们可能会一脸懵:为什么?这是什么梗?
8月20日晚7点多,微博网友“刘子娟77233 ”发出这样一条帖子:“来南京没有垃圾分类 但是千万不要在地铁上喝奶茶千万不要 ”。没想到这样一条看似很普通的内容,却引发了好几万网友的转发评论,点赞数超过60万。
有一个跟我们一样对此事不明就里的网友在评论里问:“可以拿着不喝吗?”博主回复道:“可以拿着不喝但是不要尝试喝一口 他们来的真的很快 笑死”。
他们是谁呢?原来,南京地铁是禁止在车厢内饮食的,如有违反会被地铁工作人员罚款。很多网友分享了他们被罚款的“惨痛”经历。
28岁倒计时:
上次在地铁口渴了喝的水果茶,正在打开盖子插里面的西瓜,被罚了40
可以不吃但没必要:是真的,我至今记得那天我喝的是coco的铁观音青稞奶茶
KkKkKkkcL:
对 真的 之前刚嘲笑完别人被抓然后吸了一口柠檬茶就被罚了
图by微博网友“KkKkKkkc”。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香糯小丸子Ariel:
不要提了,我就吃了一口枣糕二十块钱没得了
Super蘐:
永远记得那个朝我走来开罚单的帅气小哥
Palette木木KIM:
我以前知道南京地铁上不能喝水,没想到会这么严格……直到去年夏天我在南京地铁上看着旁边有个小哥喝了一口饮料,饮料瓶盖还没盖上地铁工作人员就来制止让交罚款了……快是真的快
还有一位网友讲述自己从外地第一次去南京就被罚了,“我就叼着,我甚至没喝”,语气真的很委屈了。
开心果浚萍:
我上次没喝饮料,就叼着吸管,外地人第一次去不知道,记身份证还罚了二十,我就叼着,我甚至没喝。
原来,自2014年7月1日起南京就开始施行《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其中第38条第6项规定,禁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如有违反,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责令改正,并可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不过,还有不少人并不知道南京的这项规定,依旧会在南京地铁上喝奶茶,所以地铁工作人员只好“罚单”送上。
图by微博网友“jl27_”。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除了有被罚的,还有因为生怕被罚,趁着在上车前赶紧把食物“包”进嘴里的,真是心疼他们。。。
亿中的梦境:
我真是,每次中午做三号线去上课。买个饭团在站台狂塞,那个列车员还就一直盯着我。车来了我饭团还没咽下去,我只好把包装袋扔了,捂着嘴巴嚼,然后我就卡住了。我也没有水,我都快疯了!卡的我喘不过来气儿,差点以为我要死了。
Klin的704号掌中宝:
我有次买了个烤肠,老烫了,地铁来了忘了扔只能一嘴吞,在车上一点都不敢张嘴啊,烫死我了,太惨了,只能闭嘴慢慢咀嚼
执行这么严格,有网友发出了“灵魂拷问”:那糖可以吃吗?对此,很多网友站出来“现身说法”:不行!
leeeapfrog:
不行 我吃棒棒糖被警告过
ShI_YuE_:
我吃了一颗QQ软糖。被罚了20 我哭了
哎呦哎呦Xxy:
看你嘴在动,就会带着罚单过来了
他仁-:
我今天刚想吃个奶糖 旁边的阿姨告诉我说 不要吃 吃了马上有人过来开罚单
另外要特别提醒近期去南京的朋友注意一下,矿泉水也是不行的,以及保温杯里的水也不可以在车厢内饮用。
SVE1R:
上次我刚拿出农夫山泉开盖他们就带着罚单来了
图by微博网友“刘子娟77233”。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既然车厢里不能饮食,那在站台上吃完可以吗?答案是:可以。站台还有售货机,卖饮料和吃的,只有车厢不可以饮食。有网友出了个点子,“可以趁着地铁中途停车的时候下车猛吸一口,再挤回车厢里去”,为了这一口,真是太拼了!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南京,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也都有明确规定地铁车厢禁止饮食。
北京地铁:《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明确提出,车厢内禁止饮食、禁止吸电子烟。
上海地铁:《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第十一条规定,不得在列车车厢内饮食。
广州地铁:《城市轨道交通乘坐守则》规定,禁止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使用可能伤及他人的餐具(餐刀、餐叉等)。
深圳地铁:《深圳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车站付费区及列车内饮食,但婴儿饮食除外。
不过调侃归调侃,不少网友对于地铁这样严格管理还是理解的,毕竟地铁是公共交通,如果大家都在车上吃喝的话,一是不利于环境的整洁清新,同时也会造成不小的乘车安全隐患。
譯夢機:
我觉得这个规定还挺好的,毕竟我之前坐武汉地铁看见一小孩子吃橘子直接把橘皮扔地上了,家长也不管管。
-是个废柴:
其实各地方管理规定一直都存在,不同的是监管力度不一样。既然是从安全隐患的角度出发,就和有些人认为安检必要,有些人认为不必那么严格一样,规定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觉得人性化,更多的是自我约束罢了
鹿与森_lu:
南京人表示从不在地铁吃喝,城市文明靠大家!
南京地铁:《关于地铁车厢内饮食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