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真的很棒,中午站在阳台上晒了一个小时的太阳,筹划着第四篇火锅该推荐哪家……那就依然以逼格为主,以辣为主。
“火辣辣的情呀火辣辣的爱……”
为大家推荐来自重亲的老火锅——李香蓝,太原的火锅店新开张的速度太快,别的还没有吃过瘾,所以李香蓝只去过一次,但记忆犹新。
在重庆的时候,看到满大街都是火锅店,觉着重庆的火锅和咱太原的面馆一样,店面可大可小,环境可好可差,屋里吃也行,门口摆一张小桌子还可以。怎么吃不讲究,但是味道一定要正宗的,重庆人顿顿吃火锅也是很正常的。
四川的火锅开到了太原,摇身一变,必须是高大上的,依靠门牌和装饰也要吸引很多人来,然后再拼味道。李香蓝重庆老火锅,结合视觉和味觉于一体,赏的舒心,吃的开心。
老规矩,高德地图为您导航
年底该和高德结下账了
城府很深,招牌献上
霓虹交错
走进去看看
已是热火朝天
自助小料给力
走进一家餐馆,第一眼肯定是看看环境,有一个词儿叫秀色可餐,环境好自然胃口就好。
锅底很有特色,有很多人是冲着可爱的Hello kitty去的,但是为了大家的口味还是鸳鸯锅吧,这个辣也是一绝,越煮越辣,和上期的大龙燚有的一拼,但是辣的不太相同。
怎么样,这个品相
Hello kitty锅长这样,纯辣,极其喜欢辣的就要这个锅,看着都开心
推荐菜品,有图有真相
芭比肥牛,主打造型,口感普通
嫩牛肉,特点是薄,下锅即可出锅,爽滑
挂架鸭肠,脆,口感一级棒
鲜毛肚,皮薄片大
小酥肉,趁热,蘸着干辣椒粉
干炸豆腐皮
四川笋条
分量比较足,其他配菜自选吧,菜品的价格,由于是四川空运而来,保持了食材最正宗的味道,所以价格稍高一些,但人均90足矣。个人感觉辣锅越煮越辣,到最后还有点发苦,仅供参考。
吃四川火锅唯怡豆奶是标配,太原的火锅店统一零售价28一瓶,常吃火锅的朋友们,淘宝买两箱,家里车里常备,一瓶只需要10块钱,还包邮。
李香蓝火锅延续了所有重庆火锅的底蕴和内涵,将正宗的重庆味儿带到了太原,风格华丽,菜品独特,口感不错,值得推荐给大家。
><>全年营收过亿元,覆盖全国104座城市”。平均每个城市卖100万元,这火锅外卖做的有点辛苦吧。火锅外卖的市场极小,海底捞106亿的总营收,外卖才做了2亿多,仅占2%,这是明证!
有门店的火锅企业,没必要把外卖作为主攻方向,最好是作为堂食的补充。淘汰郎有风险资本作推手,他们的打法是普通火锅企业学不来的。
火锅企业如何做外卖?
在淘汰郎外卖包装盒上,印着这样一句话:人生就是不断淘汰自我的过程。
事实上,淘汰郎也在身体力行着这句话。
2015年2月,淘汰郎创始人赵子坤萌生做互联网外卖小火锅的想法,开始筹划组建团队;2015年3月,想法被付诸实践,赵子坤注册了公司;半年后,淘汰郎已是火锅外卖销量榜首的品牌;创立至今先后4次获得由真格基金、真成基金、创新工场、智明星通CEO唐彬森等联合投资的累计数千万融资。
< class="pgc-img">>、针对传统火锅外卖痛点,首创1-2人食的单人小火锅
与传统的外卖火锅用大锅和电磁炉送餐的方式不同,淘汰郎将用户定位为1-2人在家的中高端人群。
火锅是个特殊品类,过去在家叫大锅的火锅外卖意味着要准备三四百元钱去点虾滑、鸭肠、毛肚等等一系列东西,点完了之后会发现人均要一百多甚至更高。但是火锅恰好是要多人食用才能把高客单价按人均平摊下去。因此当时的火锅外卖市场没什么人去做,因为没有解决1-2人这样的消费痛点。2015年以后倒闭的火锅外卖企业,几乎都有这样两个共同点:大锅,客群定位是家庭消费。
赵子坤判断中国的主要外卖人群实际上是85后90后00后,这部分人群有三个特征,收入不高。居住面积不大。单身或和男女朋友生活。所以以上三点和过去的火锅外卖是非常冲突的。
< class="pgc-img">>而淘汰郎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痛点。淘汰郞推出的99元套餐同时锅具赠送给顾客加上小份配送的模式,使火锅外卖的单价被大部分年轻人接受,同时小份配送的方式可以使1-2个年轻人在家食用火锅可以不受食材的限制。
切合年轻客群消费需求,用心做品牌
“我们要做成一个互联网的火锅品牌”赵子坤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业初衷,“互联网人创业的特质是,天生有本事把产品做到极致。”虽非互联网人出身,赵子坤却一直在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
为挑选适合的麻酱小料,赵子坤团队几乎尝遍了全北京市面能买到的麻酱,最终选择了黑龙江本地的手工麻酱,因为它的糊味比较淡。
市面上的火锅牛肉大多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压合而成,而淘汰郎则选择澳洲雪花牛肉,只用牛肩部、背部真正肥瘦相间的眼肉,涮过之后不会散开。
淘汰郎采用的火锅燃油也是经过特殊技术研发而成,即使燃料罐被打翻,也不会引起火灾;锅具免费赠送,如果用户下次继续使用,则可替换50元以下的任意菜品。
赵子坤表示,淘汰郎的包装费,一单就要20多,没有一家企业会拿客单价的10%投在包装上;淘汰郎的物流也是用的最贵最快的闪送,一单成本20多块钱。在外卖行业中,淘汰郎的产品和包装是最好的。
< class="pgc-img">>2017年7月,高速发展的淘汰郎正式推出“百城计划”,计划在1年内将淘汰郎品牌拓展至100座城市,同年12月,淘汰郎提前7个月完成百城覆盖,淘汰郎外卖店的快速扩张是有其原因的。
淘汰郞供应链的方式是把生鲜等产品从食品加工厂直接供给成品到店,门店仅需要拆包装送到用户家里。这样淘汰郞可节省大量的中央厨房的费用,以及同城物流和装修人工等成本。另外,淘汰郎总部给所有合伙城市提供运营和宣传支持,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合伙城市盈利的步伐。
此次,积累了成熟城市合伙人经验的淘汰郎再推出“千店计划”,它又会在多长时间内打造它的全国城市单店覆盖5公里的“蜂巢式”布局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果要问一个人打算辞职准备做什么?80%的人会回答开餐饮店,如果再问打算做什么餐饮店?其中50%的人会说:开个火锅店?为什么想开火锅店?因为他简单呀,不需要厨师,只要底料放进去就好了,而且菜品利润还高!很多人都会这样想。
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今天的餐饮行业,火锅品类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希望看完之后对你有所帮助。
< class="pgc-img">>2017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39644亿元,同比增长10.7%。前100强企业的收入仅占餐饮行业总收入的5%;其中,正餐前50强收入超过1000亿元,火锅餐饮20强超过440亿元,快餐10强超过150亿元,团餐10强超过550亿元,西餐及休闲餐饮10强超过100亿元。
< class="pgc-img">>根据中国餐饮协会数据,全国火锅餐饮收入达3856亿元,增速为24.72%,占国内餐饮行业收入的比重为9.73%,成为餐饮行业中的黑马。火锅行业“量价利”齐升,远超其他餐饮行业。
从量的角度看,需求端的坚挺和供给端的易复制使得快速拓店成为可能,标准化的火锅店1-3个月达到首月盈亏平衡,6-13个月收回投资,一般第六个月就可以筹划新店;2017年,火锅行业门店增长20.75%,餐位增长24.76%,营业面积增长27.52%,员工总数增长21.84%,除门店增长率比正餐行业增长稍低外,其它均是增长最快。
< class="pgc-img">>从价的角度看,近五年,火锅桌均价从111元提升至132元,提价近20%,是除小吃之外价格提升最快的餐饮。
从利的角度,火锅行业每平米营收为2.63万元,平均净利率高达11.76%,远超过正餐和快餐行业。
< class="pgc-img">>火锅行业产业链
火锅行业产业链已经成型,从上游原料生产、中游火锅料和火锅调料到下游火锅餐饮等。
——上游原料生产基地
火锅产业链上游是火锅配菜和原料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并提供现代化配送服务。常用原料包括肉制品、辣椒、香油等。大型火锅连锁企业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以保证食品安全、降低采购与配送成本,如小肥羊建立了养殖基地,陶然居建立了辣椒生产基地。
——中游火锅调味料与火锅料制品
龙头企业自建调料生产基地。火锅调味料包括火锅底料与蘸料两类,而火锅料制品则以鱼糜制品与速冻肉制品为主。火锅底料主要原材料包括植物油或动物油、辣椒、各类香辛调味料以及配料。
火锅连锁品牌大多走过“经营火锅优也卖底料”的道路,如海底捞、呷哺呷哺、德庄均自主研发并生产火锅底料,布局火锅调味料不仅是纵深产业链的重要一步,更是看中火锅调味料细分市场在中国巨大的潜在规模。
——下游传统火锅门店与新兴方便火锅
火锅产业链下游主要有火锅门店和方便火锅两大行业。前者即传统火锅餐饮业,满足消费者外出火锅聚餐的需求;后者是新兴方面火锅,作为火锅行业标准化的快消品,方便火锅解决了传统堂食火锅无法满足的一人食、方便快捷等消费需求。
< class="pgc-img">>在火锅餐饮行业需求的拉动下,火锅底料市场快速发展,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2017年中国火锅底料市场规模约169亿元,2011-2017年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12%以上。
火锅调味料、底料已经形成以红九九、颐海国际、红太阳(000525)、天味和德庄为行业带头人的竞争格局,五家企业约占整个市场份额的三成。另外,在火锅底料的中高端市场,小肥羊杀出市场,前三名分别是颐海国际、德庄和小肥羊。
< class="pgc-img">>此外,火锅料制品行业分享扩大火锅餐饮业红利,2017年市场规模约683亿元。火锅料制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安井作为龙头行业,市占率仅5.1%,海霸王、海欣等不足5%。
安井、海霸王、海欣的火锅料制品中速度鱼糜产品占比比较高,主要销往华东及东南地区,海欣速冻肉制品主要销往北方地区。
< class="pgc-img">>火锅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极地。火锅行业由于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较低的准入门槛吸引了大量行业竞争者,但多数品牌是以单店经营。
开设2家及以上门店的品牌有3万余家,其中,开设2-5家店的火锅品牌占比在80%以上,仅有0.32%的火锅品牌开店数超过100家。
行业的集中度较低,2017年前五大火锅行业竞争者市场占有率为5.5%;其中,海底捞的市场占有率为2.2%,呷哺呷哺的四场占有率约0.8%。
行业格局的分散,恰恰意味着潜在的市场机遇,能够在红海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护城河,就有机会成为行业龙头。
< class="pgc-img">>传统火锅和快速休闲火锅对比
海底捞和呷哺呷哺最大的区别就是,海底捞是传统火锅,呷哺呷哺的服务是“一人一锅”,以快速休闲为主。海底捞在火锅行业中连续四年占据火锅品牌之首;而在集中度高的休闲小火锅市场,呷哺龙头地位也无人能及。
在快速休闲小火锅领域,呷哺以50%以上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排名二、三名的千味涮与红舵码头的销售收入仅为呷哺的十分之一。
< class="pgc-img">>——海底捞稳坐行业龙头交椅、呷哺呷哺跃居品牌第二根据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公司年报披露数据,2017年,海底捞经营收入达103.88亿元,餐厅经营利润为23.14亿元;2017年,呷哺呷哺的经营收入为23.14亿元,餐厅经营利润为8.02亿元。
海底捞作为火锅行业龙头,当之无愧;连续四年从,在火锅十大品牌占据第一名。而呷哺呷哺从2016年的第四名一跃而上,成为火锅十大品牌第二名。二者作为传统火锅和快速休闲火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其成功模式各有千秋。
海底捞把服务体验做到极致。在餐饮五要素:口味、价格、服务、地点和环境中,火锅餐饮对于服务的需求强于中餐,中餐对于口味和环境的需求强于火锅。海底捞把握需求本质,定位差异化服务,从而取得成功。
呷哺呷哺把性价比做到极致。呷哺呷哺定位快餐式火锅,解决了性价比和方便两大痛点,首创一人食火锅模式,套餐点单居多,满足都市白领快消需求。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规模经济叠加高效的商业模式成就火锅行业
火锅行业的高标准化带来的强复制性以及有序的扩张策略,海底捞和呷哺呷哺不断扩大市场规模,门店数量遥遥领先于行业其他连锁火锅品牌。
2017年,海底捞门店达273家,呷哺呷哺门店数量高达738家。
受益于规模效应,公司通过大规模采购,可以获得较强的采购议价能力、租金议价能力以及提前拿货优势,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会随着公司市场规模的扩张不断加强。
这一成本优势,正是呷哺呷哺在以高性价比吸引客户的同时,盈利能力仍较为领先的主要原因。
< class="pgc-img">>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火锅连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文末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