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商务委《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餐饮食品供应保障工作方案》等有关要求,为切实做好进口博览会期间展馆内团体膳食外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遴选工作,编制场馆内团体膳食外卖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推荐目录,市商务委组织开展了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馆内团体膳食外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推荐目录遴选评审工作,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相关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检查评估。现将拟纳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馆内团体膳食外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推荐目录的企业名单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向市商务委服务业处反馈。
公示日期:
2024年7月15日至7月21日
联系电话:
23110679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馆内团体膳食外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推荐目录
14家团膳外卖单位名单
上海鑫博海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上海蓝森宴会餐饮有限公司鲜橙餐饮分公司
上海珍鼎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灵麟餐饮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新区香格里拉酒店有限公司
上海银湖酒店有限公司佘山翰悦阁酒店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国展洲际酒店管理分公司
上海吉祥房地产有限公司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
上海扬子江大酒店有限公司
上海常州丽华快餐有限公司宝山分公司
上海商城有限公司(波特曼丽思卡尔顿酒店)
上海华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静安瑞吉酒店
上海秀仕酒店经营有限公司分公司(上海柏悦酒店)
中国金茂(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分公司
12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名单
上海龙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全福快餐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常州丽华快餐有限公司宝山分公司
上海誉程餐饮配送有限公司
上海朗富快餐盒饭有限公司
上海鑫博海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上海珍鼎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蓝森宴会餐饮有限公司鲜橙餐饮分公司
上海莘莘营养配膳有限公司
上海粮全食汇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上海良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一片天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撰稿:服务业发展处
编辑:张瀚森
月以来,北京交管部门查获两处配送站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扣车30多辆。随着外卖送餐拓展成为即时配送,行业发展迅猛。而配送电动自行车的各类违法乱象、交通事故、以及对社会交通带来的隐患风险也随之加剧,成为交通安全监管的“重灾区”。面对即时配送新业态,配送人员车辆监管也需要更多创新治理。
外卖配送车违法多,造成交通事故多
中午12点多,正是外卖配送高峰,在东大桥路口,12分钟里,西向东一个方向通过的不同配送平台的电动自行车超过80辆,全都没有脚蹬。能够在停止线后等红灯的不到10辆。至少十多辆配送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通过路口。
市民感叹,这些骑手骑车的速度快,有的时候为了抢时间,也不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大家都理解送外卖是有时间卡着的,晚了会有投诉,但还是希望骑手们能注意交通安全。还有市民认为,平台既然赚这么多钱,就应该有这个社会责任去优化这个管理功能。
< class="pgc-img">骑手在刚变红灯时抢行通过路口/记者拍摄
>< class="pgc-img">外卖骑手逆行/记者拍摄
>< class="pgc-img">少数骑手在停止线后等红灯/记者拍摄
>有骑手坦言,相比交通规则和安全,派送速度才是他们更关心的。“我们是肯定是超速行驶,你说你中午的时候拿着七八单给你半个小时,一单也得三四公里,跑那么慢你送不过来。”骑手表示,有很大的小区,从大门到要配送的那个单元楼有四五百米,一来一回再上楼等电梯最起码15分钟,再加上商家出餐慢点,时间是肯定来不及,就肯定得路上往回赶时间,“逆行、速度过快这些安全隐患肯定会有,但是实在是没办法。”一位外卖小哥说。
有骑手坦言,相比交通规则和安全,派送速度才是他们更关心的。“我们是肯定是超速行驶,你说你中午的时候拿着七八单给你半个小时,一单也得三四公里,跑那么慢你送不过来。”骑手表示,有很大的小区,从大门到要配送的那个单元楼有四五百米,一来一回再上楼等电梯最起码15分钟,再加上商家出餐慢点,时间是肯定来不及,就肯定得路上往回赶时间,“逆行、速度过快这些安全隐患肯定会有,但是实在是没办法。”一位外卖小哥说。
< class="pgc-img">外卖车辆不能进入商业区,骑手搬运出来装车/记者拍摄
>< class="pgc-img">外卖焦急等待商家配餐/记者拍摄
>据统计,2019年以来,在北京亡人交通事故中,电动自行车事故占比逐年递增。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发生的电动自行车死亡事故已超过百起,超过110人在事故中罹难。根据北京交管部门通报,超速是导致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2019年实施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明确车辆应有脚蹬,最高行驶速度不超过25公里每小时。而外卖骑手普遍承认车辆的时速能达到30公里、40公里以上。而时速超过25公里之后不显示具体速度,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能跑多快。
< class="pgc-img">骑手走机动车道逆行/记者拍摄
>除了行驶乱象,非法改装和“超载”问题进一步造成交通秩序混乱。绝大多数配送电动自行车都没有脚蹬,车座后方的载物箱明显比车把宽,还有骑手的车后座甚至是一大一小两个箱子。骑手们说把脚蹬拆了是因为碍事,也有车是从别人手里买的,没有脚蹬。还有装货的箱子都是公司强制买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超载”配送/记者拍摄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一条规定,电动自行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对于明显超宽的配送箱,仓储超市工作人员表示,配的所有的箱子都是定做的,除了车不是统一的。
相关配送平台客服进一步介绍,大型超市有些客户需求量比较独,配送箱也配置的比较大一些。每一位骑手的餐箱都是在平台上面自行购买,选更大的餐箱就会“解锁”订单权限,可以同时接更多单。
即时配送交通专项治理是当务之急
商务部资料显示,2022年以来,即时零售行业迅猛增长。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比2022年增长3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在开展电动自行车相关调研中也发现,对配送车辆的治理已经是当务之急。需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更严格规范和约束违法行为。
“若干个城市大体上都是电动自行车相关的交通事故占到整个事故的一半左右。再一个这些电动自行车的事故中,又有一半左右是快递外卖相关的,也就是说快递外卖数量占的比例比较低,但是事故占比很高。”程世东认为,应该首先整治配送群体,因为事故率太高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外卖员逆行、抢灯/记者拍摄
>事实上,对即时配送引发的交通乱象,全国多地都在探索治理办法。杭州市2023年5月实施《杭州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办法》,第四条明确了市场监管、商务、公安、网信、城管、交通运输、消防等10部门的监管职责。合肥2022年11月起实施的外卖配送管理办法也是同样列举了7个以上的部门。
北京强化对外卖平台企业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但由于行业特点,配送骑手量大,末端管理路面执法警力不足;人员流动性大,企业平台的管理难以落实到人。一名新入职骑手说,自己的车是从离职的上一个骑手手上接过来的,也就相当于是自己花钱买的,而接车后平台没有登记过人员变更信息。
< class="pgc-img">北京交管部门在路口加强执法管理/记者拍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指出,外卖配送行业交通乱象的管理难点,正是传统管理手段正面临的无法解决新技术、新需求所带来的问题。
程世东表示,交通是安全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罚一方面要处罚骑手,同时也要处罚平台。因为本身配送是一个经营行为,是跟平台密切绑定在一起的,所以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的风险,平台企业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 class="pgc-img">平台和商家的经营需要骑手配送完成/记者拍摄
>新业态发展迅猛,治理也需创新
2021年,上海对电动自行车实施新规,要求对配送用车核发换发专用号牌。而由于专用号牌需要搭配专用的路口监控设备,才能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非现场执法,在没有覆盖监控设备的路口,一些骑手的交通违法行为依旧。而且根据当地相关部门调研,实际上不少外卖、快递电动自行车并未按照规定悬挂专用号牌,甚至存在故意破坏专用号牌等现象。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上海代表团呼吁对快递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实施备案制差异化管理。
程世东认为,配送车辆的差异化管理,是创新管理思路的可行路径。可以借鉴现在的快递挂上机动车牌,快递员都考了相应的驾照,创新性的一个举措,“我们能不能把这些骑手的电动自行车按照轻便摩托车的标准来进行生产、销售和使用以及相应的管理?”程世东提出。
< class="pgc-img">上海外卖配送车辆悬挂专用号牌/来自网络
>< class="pgc-img">上海配送车辆违法集中在监控没有覆盖的区域/来自网络
>北京快递行业从2016年以来持续升级规范化管理,利用新技术解决人员流动性大、末端管理不利等问题。去年底建设完成的“快递末端配送数智化服务平台”在今年4月入选了交通运输部首批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项目。参与试点的平台配送人员交通违法率下降超过80%。
北京快递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牛建明介绍,通过“小哥无忧”小程序,还有扫码开车人车绑定,对于人员的状态跟企业同步。“原来比如小哥违章,没法第一时间接到信息,他可能在同一地点同一路况多次违章,但他并不知道。通过我们这种精细化管理,发现他有违章行为的时候,我们会第一时间一个是通知企业,一个是通知到小哥本人,防止后边的违章行为。”牛建明说。
现在是有一个快递小哥知道交通违法了,经提示,站点其他人也都不违法行驶了,群体的违法率也会下降。另外一方面,扫码开车定位到人,责任压实,大家的重视程度就会高。
< class="pgc-img">小哥无忧小程序截图/北京快递行业协会提供
>另一方面,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统一研发的电动自行车数字化号牌管理平台,近年来也正在一些城市陆续推广试点应用,通过核发换发电动自行车电子号牌,实现监控识别和非现场执法管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024年1月8日赣州市发出首块电动自行车电子车牌/来自网络
>在此基础上,本周五,天津市现代物流协会新成立即时物流与低速交通分会,将建立车辆和人员大数据平台,与交管部门联动加强行业治理。副会长刘惠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协会把以前很松散的配送企业聚沙成塔,便于整个行业更加法制化、规范化。
“现在的配送交通工具基本上是电动自行车,通过数字化号牌把骑手的人、车、牌加上企业的信息进行关联及绑定,对骑手人员进行管理。比如换了配送平台公司,在后台系统是可以进行修订的。”刘惠娜说,通过协会和交管联合,把违规骑手的信息推送给企业,由企业层面对骑手进行宣传教导,达到路面执法的净化。
< class="pgc-img">骑手在多个平台承接配送业务/记者拍摄
>人员车辆需要建立统一管理机制,对配送平台企业的监管方式、处罚依据,也都需要革新。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认为,我国对于互联网的监管,绝大部分领域都遵循的是政府管平台,间接管平台内的一些主体。比如商家,包括骑手,因为这些骑手都让监管部门去监管,受到有效的监管手段,监管的成本太高。这种情况下,第一,骑手的交通违法行为带有危害性。第二,平台掌握技术手段,履行管理的职责,相对来讲成本更低。因此有必要对平台规定,对平台内的骑手要履行一定的管理责任。而这个方面,需要通过立法来解决对平台的管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进一步提出,要有适合的处罚力度,让平台企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真正发挥监管作用。“在处罚方面符合现在的平台网络经济的新业态的特点,比如说一个月积累了这个平台上多少单处罚,(结合订单量)视同认为百分之多少的违规率,就按照违规率的营业额处罚。“在程世东看来,配送本身就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让平台企业落实管理骑手更合规开展即时配送业务。
记 者 任雪娇 编 辑 王琛琛 主 编 程 艳
源:中国青年报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这是公司出钱给我们租的4人间,隔壁有共享厨房,社区里还可以打篮球;每个月我只需要和室友平摊支付几十元的水电费,到手的7000多元工资,可以存下5000元。”1月20日下午,在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25岁的安徽宿州青年吴涛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自己的新家。
“十四五”以来,上海市不断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力度,于2023年创新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吴涛所住的社区正是闵行区首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这里周边工业园区、开发区多,相关从业人员达18万人,租赁住房需求旺盛。吴涛住的4人间属于“一张床”产品,每张床400元,共138间。每个房间面积在35平方米左右,还有每床900元的两人间。此外,社区里还有2158间“一间房”和179间“一套房”两种租赁产品。
吴涛是一名物业主管。去年因工作调动搬家之前,他住在浦东新区陆家嘴附近,“那个地段房租高,我跟朋友合租的‘老破小’,没有电梯,挤在一起,每人每月要出2600元。这里环境好多了,公共设施都很方便”。吴涛的宿舍里还放了篮球,闲暇时间,他可以和室友一起在社区篮球场打球。
为了满足年轻人的多元生活需求,该社区设有700平方米的公共活动区,租客可以享受政务办理、健康卫生、阅读自习等多元化服务。社区设有户外健身区,室外配置了420平方米篮球场、180平方米羽毛球场、超600平方米主题露营草坪;另有涵盖餐饮、超市、理发、快递驿站等多种业态的社区商业配套。
1月20日当天,社区的共享厨房十分热闹,写春联、拍形象照、医疗问诊、政策咨询等服务都有不少人排队。这是上海团团暖“新”集中行动的一部分。春节临近,团上海市委和各团区委多方募集资源,面向“两企三新”青年群体,重点聚焦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及其子女,为大家做好服务。
正在共享厨房排队等着领春联的租客向记者讲述了选择这里作为新家的理由。
80后彭蓝银从湖北嫁来上海,和丈夫一起经营一家面馆,他们在网上看到这个新开发的社区后前来“考察”,一下子就看中了月租金2088元的“一间房”产品,当即决定从松江区搬过来住,“这里环境好、绿化多,虽然离我们的店有12公里,但开车过去20多分钟,也还可以”。
28岁的设计师官文浩来自福建,租的也是2088元的房间,他对比过周围的房租,比这里高10%左右。“这里的缺点是比较偏,好处是清静,所以我从公司附近搬过来了。”官文浩告诉记者,他在上海工作了五六年,月薪两万元左右,“一直在上海租房,打算30岁前看看有没有可能在上海落户、买房”。
来自上海几家不同医院的青年医生热情地为租客们义诊、科普。记者注意到,这些医生都来自上海“王牌医院”的“王牌科室”,比如华山医院皮肤科、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等。
华山医院皮肤科医生陈力告诉记者,她发现来问诊的不少00后青年存在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的情况,出现了青春痘、神经性皮炎等与紧张、压力相关的皮肤问题;龙华医院的医生朱雯特别受欢迎,请她把脉的队伍排得很长;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王加兴注意到,不少年轻人出现了颈椎、腰椎等关节问题,他提醒大家要改善坐姿,走路尽量采用“企鹅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这些由团团配送的服务并非春节前夕的“一次性”服务。团闵行区委书记郑晓珺告诉记者,闵行目前正在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区。2024年全年都会有青年配送“青春5益”服务,其中,闵行的青年公寓、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等青年聚集的租房社区,是服务配送的重点。
“青春5益”包括益苗计划,配送创新教育资源;益业计划,配送青年就业服务;益居计划,优化青年居住环境;益心计划,完善青年健康服务体系;益友计划,搭建婚恋交友平台。
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防治科副科长宣国这两天正在制定2024年的全年服务计划,根据2023年的下基层情况,他发现青年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自我认知、职业规划、沟通能力、婚恋问题等方面,2024年的服务配送菜单将重点在以上方面发力。
城市的温度,在细微之处积累。上海各区近期频频发力,在春节前为青年群体提供各类服务。比如,普陀区将为新就业青年群体提供累计1000张床位的“无忧安居”,让劳动者留得下、住得安;静安区正开展青年中心“夜间活力地图”等活动,做好关爱阵地的日常运营维护;黄浦区“新咖计划”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公益咖啡……未来,上海市各区还将针对区域“两企三新”青年的实际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