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职业餐饮网 王依
湘鄂情的孟凯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局外人!
他被自己曾经亲手创立的企业踢出了局!
在6月24日,*ST云网(即曾经的湘鄂情)实际控制人孟凯的股权被成功拍卖。
这一长达数年跌宕起伏的股权纷争,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对于一年前已经回国的孟凯来说,这一次,他真的和这个自己曾亲手创立的公司,再无半点关系了。
博弈3年,曾经的“救火队长”将他彻底踢出局!
关于这一次的股权拍卖,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所拍卖的孟凯的股权为1.8156亿股,最终以6.79亿的成交价格,被上海臻禧收入囊中。
而上海臻禧的实际控制人陈继,与孟凯的渊源颇深。曾经在孟凯的授权下进入*ST云网的陈继,帮助解决其公司的部分债务问题,一度被称为“救火队长”。
但是在股权的处理上,陈继和孟凯出现了分歧,并因此而决裂。
陈继曾经多次表示,有意承接孟凯的股权,但是孟凯并不打算让位,并为此展开了长达两到三年的博弈。
从2015年开始,孟凯就屡次提请异议要求终止拍卖,然而,由于孟凯的个人债务这一根本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他最终并没能阻止股权的拍卖。
最终,*ST云网的股权纷争终于画上了句号,而孟凯则被踢出局,这个他曾经亲手创立的企业,与他彻底的划清了界限,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 class="pgc-img">>从4张桌子起家,用15年成为餐饮首富!
1988年,孟凯下海深圳,来到蛇口创业,结识了湖南姑娘周长玲,造就了一段“湘鄂情”。
孟凯第一次又了开餐馆的想法,是源自一次探亲之旅,他有一次陪妻子回长沙探亲,孟凯觉得蛇口的湖南、湖北人多,口味重,如果到那里开一家湘菜馆应该有生意。
1994年,“湘湘菜馆”开业,也就是湘鄂情的前身。
孟凯个性豪爽,爱交朋友,很快他的店慢慢变成了两湖人在蛇口聚会的“根据地”。
最初只有4张桌子、肮脏不堪的大排档,慢慢变成了一座1000余平米的酒楼,“湘鄂情”品牌正式出世。
1999年,孟凯凑足300万元,满怀豪情地来到北京海淀区定慧寺周边创业,开出了第一家湘鄂情高端酒楼,在原本湖南湖北菜的基础上,引入粤菜海鲜,一顿餐费价格常常过万。
随后,孟凯也在长沙,深圳,武汉继续布点,湘鄂情逐渐成为全国连锁品牌。
2009年11月11日,湘鄂情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A股民营餐饮上市第一股,40岁的孟凯也以36亿元身价,一跃成为餐饮第一富豪。
孟凯用了15年的时间,把湘鄂情送上市,而他自己也攀上了人生的巅峰。
一时间,无论是湘鄂情还是孟凯,在国内餐饮界都是风光无两的。
< class="pgc-img">>风光3年,债务缠身的餐饮首富出逃国外!
然而,2012年,国八条出台,高端餐饮市场风云突变,湘鄂情业绩严重下滑。
2013年,湘鄂情亏损更是高达5.6亿元。
没想到上市后,湘鄂情和孟凯风光了3年,就开始面临各种各样,令人焦头烂额的问题。
尝试转型大众餐饮失败,转型做小店也失败,随后,门店悉数关闭,只剩寥寥几家。
此后,湘鄂情还先后尝试过环保、影视、大数据等转型方向,但都以失败告终。
2014年国庆节后,孟凯因个人和公司债务问题“出逃”澳大利亚。
2015年4月,因偿债资金筹措不足,“ST湘鄂债”发生实质违约,成为国内首个本金违约的公司债案例。
为了偿还公司和私人债务,孟凯走上了卖商标自救的道路。
那段时间,孟凯曾对媒体表示:“在各方压力下我的精神几近崩溃,无力回天”,并且还发誓不再做餐饮。
< class="pgc-img">>跑路3年,回国重头再创业!
然而,实际上,出逃在国外的孟凯,在餐饮的道路上,从未离开过。
他在位于悉尼唐人街的位置开出了面积为2400平米,上下两层的“外滩海鲜”,当时也是唐人街规模最大的酒楼。
奈何国外的餐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加上孟凯一直心系国内餐饮,他观察发现家庭消费、商务餐饮、朋友聚会,这些在国内餐饮市场里都是刚需,市场也更加火爆,他更看好中国目前的餐饮环境。
2017年,跑路3年的孟凯将悉尼2400平的酒楼卖掉,毅然决然回国,选择深圳蛇口,操盘运作新湘鄂情。
< class="pgc-img">>20年前孟凯的首家湘鄂情就在此开张,虽然20年后,已经物是人非,但孟凯还是把重整湘鄂情的大动作安排在了深圳,那个他梦开始的地方。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当年湘鄂情的老臣们,都回来了,这些厨师的手艺是越老越地道,现在市面上我还没有见过比我们的菜更好吃的饭店”,显然,孟凯对自己的未来信心犹存。
今年1月20日,新的湘鄂情正式营业,2月份的时候,孟凯对媒体表示,新湘鄂情在经营上“达到预期”。
职业餐饮网小结:
在创立湘鄂情的第15年,他把企业送上市;第20年,他发誓不再做餐饮,远走澳大利亚避债;第23年,手中仅剩的股权被司法拍卖。
这样一个最终的结局,于孟凯来说有些悲情。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以令我们所有餐饮人所钦佩。
从1988年到2018年,这30年来,湘鄂情经历了多少的兴衰,孟凯的人生就经历了多少的起起落落。
在他如坐过山车般的人生中经历过鲜花、掌声,成为首富的风光;也经历过落寞、嘲笑,甚至有过出逃的窘境,但他的一生活出了别人三辈子也活不出的宽度。
对于孟凯来说,*ST云网与他再无关系,但是湘鄂情与他却是未完待续,期待他能够东山再起。
>这个精彩纷呈的时代,总有一些人勇敢地追寻梦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平凡造就非凡"的真谛。杨利娘,就是其中的一员。她曾是一名务农出身的普通女孩,却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一步步走上人生的巅峰,成为餐饮界的传奇人物。
< class="pgc-img">>杨利娘出生于四川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父母勤劳朴实,靠种地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小时候的她天真烂漫,就像一粒种子静静沉睡在泥土里,等待着发芽的机会。然而,命运往往颇有些出人意料的安排。杨利娘两个哥哥在外创业失利,导致家里陷入了债务危机。家徒四壁,债主纷至沓来,那段日子犹如mounteverest般沉重压在这个小家庭的肩上。
< class="pgc-img">>就在这个艰难的时刻,16岁的杨利娘毅然决然地放弃学业,走出家乡,开始在外打工赚钱还债。作为一个年纪尚轻的女孩子,她所面对的是社会的冷酷现实。没有丰富的阅历,没有专业的技能,她只能从事最基础的服务员工作,在餐馆里端盘子、洗碗盆。
< class="pgc-img">>尽管工作环境十分简陋,薪酬微薄,但杨利娘从未对命运发出一丝怨言。她明白,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白白恩赐过谁,唯有自己拼搏奋斗,才能捕获梦想中的那道光芒。于是,她努力工作,节衣缩食,攒下了一笔可观的钱财,终于帮家里渡过了难关。
就在此时,命运之神再次向她招手。一家名为"海底捞"的餐饮连锁店在当地招聘服务员,工资远高于杨利娘目前的收入水平。杨利娘果断递交了申请,很快就被录用了。正是这一个决定,改变了她余生的轨迹。
时光飞逝,转眼间杨利娘已在海底捞工作了数年。她尽职尽责,勤勉好学,把每一份工作都做到极致。凭借出众的表现,她很快从普通服务员一路升迁为店长、区域经理,最终成为公司高层。同时,她还兢兢业业钻研餐饮经营之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正是这份执着的工作态度和独到的见解,让她赢得了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的赏识。
张勇对杨利娘的能力赞赏有加,毫不犹豫地将公司多家分店的经营大权交予她掌舵。杨利娘未曾辜负这份厚望,她以过人的领导力和卓越的经营智慧,一次次将门可罗雀的新店打造成了香气四溢、人头攒动的生意兴隆场所。
< class="pgc-img">>在西安,她更是带领团队攻城拔寨般创下了开业当天就爆满的佳绩。事后,有人问及她是如何做到如此成功的?杨利娘谦逊地说:"我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服务好每一位顾客,用真诚对待他们,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就餐环境而已。"
凭借着出色的业绩,杨利娘在公司内小有名气。当时,张勇正酝酿着将海底捞发展壮大的宏伟蓝图,需要一批忠诚干练的骨干力量。张勇毫不犹豫,杨利娘自然成为他的不二之选。
就这样,一家家新店相继在全国各地拔地而起,杨利娘总是冲锋在前,身先士卒,遍地开花,殚精竭虑。在她手中,每一家新店都很快就发展壮大,成为当地餐饮界的领头羊。
然而,取得今天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杨利娘背后,是漫长岁月的磨砺和积累。她时常为了一个细节而反复推敲,为了一个流程而绞尽脑汁,更为了一个目标而夜以继日地工作。正是这股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和对完美的执著追求,让她在餐饮界赢得了"实干家"的美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海底捞终于如愿以偿登陆资本市场。为了感谢杨利娘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张勇向她及其他高管大手笔分红。就这样,昔日的贫困女孩一夜之间手中攥着价值3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成为万千人羡慕的"白手起家、斩获亿万资产"的传奇人物。
然而,对杨利娘而言,这笔钱财绝非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和动力源泉。她渴望为这个曾经赖以生存的公司添砖加瓦,将它发展成为行业翘楚。果不其然,2022年,杨利娘正式出任海底捞首席执行官,掌舵这艘千亿级巨轮,开启了事业的新征程。
< class="pgc-img">>是我们采访的第25位真实创业故事,创业即是人生,生命精彩待续?
我是水锡峰,出生于浙江宁波,从事餐饮行业36年。
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工薪家庭,但我从小就在长辈身上学会了做人要务实、做事要认真。
我从1986年开始接触餐饮行业,做过厨师,做过餐厅经理,做过餐饮集团总经理,目前是宁波市甬邦餐饮联合会领导,也拥有自己投资的餐饮品牌。
< class="pgc-img">(我的个人简介)
>01
在我印象里,爷爷特别有文化,在周围人心中比较德高望重,经常有人找他帮忙做事,他都很认真负责,这点对我影响很深。
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父亲是个很热爱生活的人,喜欢写字,画画,尤其对做菜情有独钟。以前但凡亲戚朋友家有个事情,父亲都会过去帮着做菜;每次出去我们都跟在他身边,父亲应该算是我从事餐饮行业的启蒙导师。
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也养成了比较活泼、喜欢结交朋友、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的性格。
父母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对我们的教育还是相当严格,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做人做事上,要求都很高。
< class="pgc-img">(童年照)
>02
听父母说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很活泼,而且没到年龄就上了小学,成绩还一直出类拔萃,但是到了初中就开始跟不上,一落千丈,但是我还是考上了高中,但我没去上。
当时年纪小不懂事,只觉得上学太苦,很想早点出来打拼。1984年初中毕业之后我就进入劳动服务公司先上了两年班。
工作了两年很受打击,那时候电脑还没开始流行,经常要手抄写字,我写的字经常被别人吐槽,心中突然又燃起要好好学习的想法,于是我就开始半工半读上夜校读高中。
当时夜校摸底考试我的语文成绩还是班级第一名,老师一直夸奖我,还让我当了班长,那我就更不敢懈怠了。在夜校成绩优异,最终如愿以偿考上大学,主修汉语言文学,也是半工半读。
在这期间,我还学了厨师这门手艺活儿。1986年我已经在一家三星级酒店工作,虽然当时工资已经拿到200元/月,但也是很艰苦的。
< class="pgc-img">(第三排右2是我)
>03
1989年,我迎来了事业上的首次转折。
当时带我的老师是深圳人,他回深圳的时候提议带我一起回去闯一闯,家里人都不同意,可是我那时年轻,血气方刚,很想出去见见世面,就毅然决然只身跟着老师去了,这一去就是6年。
这6年的经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可以说后来我的主要餐饮工作经验都是在那时候积累的。
这6年我也跑了很多地方,香港、海南、上海、温州......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是那时候只要别人愿意给机会,我就愿意承担责任,所以很快就从技术的初始慢慢走上管理岗位,从一个厨师做到总经理,积累了很多跟别人打交道的经验。
1993年,我带公司团队在温州承包了一家酒店,相当于开始自己管理酒店,当时收入更高了,要承担的风险也更高了!当年那酒店在温州算是比较好的一家,收入也是当时行业里的天花板,那时候我工资已经拿到6-8万/月,成就感油然而生。
从那时起我就明白天道酬勤的道理!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的,上天不会辜负自己的努力。
< class="pgc-img">(当年在深圳机场-前途未知)
>请加粉丝点赞评论,收到更多真实故事哦~
04
后来合同结束我回到宁波,1995年我在一家餐饮公司担任餐饮总监,在宁波掀起一波广东菜风潮。到了1997年我就跟几个小伙伴一起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酒店,专做宁波本地菜。
那时候做连锁很不容易,不像现在这么成熟,我们用两年时间开了两家,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1998年我参与了另外一家餐饮品牌的筹建,当时最大面积的单店是在南京,单店面积达到几万平,顶辉煌的时候开到20多家门店,单店的营业额能达到60万/天,生意很火爆。
2000年我退出项目,我在宁波参与了凯利大酒店的筹建。2004年接受了东方明珠和太平洋大酒店的邀请,一直在里面担任总经理,基本上把宁波的酒店都培植了一番。
2006年我开了海鲜餐饮店,一共开了三家门店,一直做得不错。到2012年因为城市大改造,我就开始转型做一些时尚项目投资:家居、旅游、酒吧、服装,开始转幕后工作。
回到宁波摸爬滚打这几年,我一直在前线关注餐饮的整体运营发展,接触了各种不同菜系的特色,尤其是在如何开设好餐饮的分店以及管理好分店上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些都为我后来担任宁波市甬邦餐饮联合会会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在这期间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又重新上了一次大学学习酒店管理。那时回到宁波之后深感自己文化程度不够,又开始上夜校,赶上了宁波大学第一届酒店管理专业,到2000年毕业。
< class="pgc-img">(2000年大学毕业照,最后一排右2是我)
>05
2016年,迎来了我在餐饮行业领域的重大转折点。
这年,我跟行业领域的一些同仁,创办了宁波市甬邦餐饮联合会,目的主要是为餐饮行业精英人士服务,提供管理咨询,推荐培训高级人才,包括行业项目的推动。
我在里面担任重要职位,最大的收获就是我见到了更多比自己更加努力、更加优秀的人,学习到很多行业以外的知识经验,也遇到了一些优秀的合作伙伴。
平台到现在经营了6年,意义深远,首先我能把在餐饮行业奋斗几十年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其次有这样的平台,也会让很多正在从事或者即将从事餐饮行业的一些年轻少走弯路。这几年平台也在参与一些优质的投资和项目运营,成绩都不错,目前也拥有不少的会员单位。
平台也是我个人发展的重要转变,我慢慢把自己投资的餐饮店都放掉了,更多是借助团队和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找准优质的合作伙伴。目前大家一起投资了一个小餐饮品牌,一年时间也开到八家门店。所以我很想通过平台能够把自己这些成功有效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也让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 class="pgc-img">(担任宁波市甬邦餐饮联合会重要职位)
>06
我是1970年出生的,从我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大多数都经历过艰苦的岁月,只是竞争没有现在激烈,那时候只要敢闯敢拼肯努力,就能赚到钱。
以前的想法都很简单单纯,没有太多高大上的理想。母亲经常说男孩子一定要学会一门技术,学厨师,至少不会让自己饿肚子,就这样我进入了餐饮行业。
20岁不到就跟着老师走南闯北,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眼界不断打开,心中也开始有了创业的梦想,感觉不闯一次,不让自己痛一次,人生是不完整的!不管输赢,总该努力一次!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只有这样才能破茧成蝶。
这些年创业的过程中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成就感,把店经营好了,团队带好了,得到别人认可了,这种喜悦远胜过金钱。其实2006年我决定投资做海鲜餐饮的时候,是把房子抵押了才有启动资金的,不过幸运的是6个月就回本了。不是鼓励大家跟我一样这样做,但我觉得创业确实需要冒险精神和魄力。
做我们这个行业压力是很大的,一不小心就是满盘皆输,所以每当遇到是该继续还是放弃的时候就很痛苦。这个时候我就会找朋友一起聊聊天,喝喝茶,大家一起集思广益,不至于让自己钻牛角尖。
< class="pgc-img">(20岁出头就到香港闯荡)
>请加粉丝点赞评论,收到更多真实故事哦~
07
平时我也有看书的习惯,最近一直在重温《三国》,我觉得这本书多看几遍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不管是为人处事、企业管理、生活哲理,都会在这本书中得到答案,特别想推荐给大家。
我非常感谢这几十年里帮助过我、指引过我的人,尤其在餐饮行业我的前辈们,他们对我的影响都很大,没有他们的引领,这么些年我不会遇到这些好的机会。我的入门老师和后来带我去深圳的老师,他们都是我这一路上的贵人。
以前在香港,我特别喜欢林子祥唱过的一首歌《真的汉子》,这首歌的词写得非常好,做过真的汉子,成和败就不要计较太多,人生总是会经历这些。
以前为了事业忙碌,没有完整地参与孩子们的成长,这是我比较遗憾的。在创立平台后更忙,经常要帮会员单位提供解决方案、协调问题、提供支持。所以未来自己的梦想比较简单,卸下忙碌,找所院子,三五好友,喝茶聊天,凡尘琐事都放掉。
当然了,目前还是有重要的使命要完成,未来希望能尽自己所能把咱们甬邦餐饮联合会组织经营好,同时加强金融跟法律知识的学习。
我觉得人的一生可以放下过去,但是不能忘了过去。过去是未来最好的老师!过去的经验,以及帮助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 class="pgc-img">(私下也爱好画画)
>文稿皆经当事人同意,欢迎全链接转发、全文真实原创,不得单独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