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投诉一楼饭店存在油烟污染
东南网莆田11月13日讯(本网记者 王龙风 文/摄)近日,网友通过东南网《直通屏山 省委领导留言板》反映,称莆田荔城区文献路与北大街交汇处附近一家“家乡菜”饭店离居民区“太近”,产生的油烟严重影响楼上居民的正常生活。针对此事,莆田荔城区环境保护监察大队回复,已责令该饭店安装油烟净化处理设施,并将监督店家落实整改到位。
近日,东南网记者走访发现,该饭店位于一开放式旧小区一楼位置,二楼以上便是居民住户。在采访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居民对饭店产生的油烟或噪音污染,往往会直接归因于店铺所在位置离居民居住区域“太近”。对于饭店开在小区内,也有市民提出该审批是否合理的质疑。
那么相关部门在审批餐饮行业企业市场准入时,在店铺选址位置方面是否有相关要求?
“工商部门在审批工商营业执照时,一般是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来判断是否符合发证条件,并未对申请人申请的住所(经营场所)的经营条件和功能用途进行审查。”荔城区工商局注册股负责人陈斐婧介绍,根据《福建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市场主体应当使用真实、合法、安全的固定场所作为住所(经营场所),并对住所(经营场所)的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负责,登记机关对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材料进行书面形式审查,但不审查住所(经营场所)的经营条件和功能用途。“不过由于行业准入许可的原因,一般具体行业主管部门在审批相关许可证件的时候,会考虑一些条件要求,比如食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件的审批可能就需要对卫生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标准进行严格审查。” 陈斐婧补充说。
东南网记者进一步从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了解到,经营餐饮企业需要具备工商营业执照、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并没有场所位置方面的条件限制。“只要市场经营主体在取得这些合法有效的经营许可证件,再经过食药监部门的审查之后,环评、卫生等各方面相关条件符合要求了,便可以经营餐饮企业”。
据了解,环保部门在监管执法时,往往也会遇到居民投诉店铺经营场所不合理的问题,但执法人员只能按照环保要求责令店家整改,无法对店铺场所位置进行限定。
民楼能开饭店,能开公司,不过,要先取得该居民楼居委会的同意,并把居民楼住宅性质转变为商用性质并盖章才行。下面就带你来看看居民楼下开饭店新规,居民楼开公司扰民谁管,居民楼办公上哪举报。
一、居民楼下开饭店新规
居民楼下开饭店新规: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条
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造成污染。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
处罚措施:
第一百一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
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或者未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
违反本法规定,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关闭,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5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class="pgc-img">>二、居民楼开公司扰民谁管
居民楼开公司扰民谁管,首先,我们可以去税务局举报,看纳税没?也可以给小区物业反映,要求处理。 如果只是强光,嗓音的话也可以向环保部门举报,这也是染污 。另外,未经过有利害关系人的同意,住宅楼开公司噪音扰民,如若起诉,法院可以判对方搬走。
《物权法》第七十七条:
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不得改变用途。
业主依法确需改变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应当在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后告知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确需改变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应当提请业主大会讨论决定同意后,由业主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 class="pgc-img">>三、居民楼办公上哪举报
居民楼办公上哪举报,居民楼办公可以先向小区管理部门反映,或者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
另外,也可以到房管部门投诉其擅自改变房屋使用用途:
1、《物权法》规定,小区内居民改变房屋使用用途的吗,应当得到厉害关系人的同意;
2、建议您到房管部门投诉其擅自改变房屋使用用途;
3、建议您通过物业或者公安勒令其不得扰民。
< class="pgc-img">>一般来说是不允许在居民楼内办企业的。但如果有相关邻居和社区居委会的同意,工商局也是可以批准的。对于已经开设在居民楼内的公司,如果有证据证明其扰民,可以向工商局投诉。或依据《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越晚味道越大,实在太呛人。”一个多月来,居住在长宁区武夷路700弄精益公寓2号楼的周先生(化名)心烦不已:7月上旬,与小区仅一墙之隔的日式串烧店开始恢复营业,油烟味每晚准时“报道”,深深困扰着周先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来,串烧店生意火爆,再加之天气炎热,商家便搭起一个透明棚,开始提供外摆位。这下,客人们的欢笑声、交谈声更是直接被放大,“根本没法开窗了。”
无奈之下,已经数日没法好好休息的周先生通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留言板反映了情况。
油烟、噪声闹至凌晨
使周先生倍感困扰的串烧店坐落在凯旋路613号的一处创意园区内。点评网站显示,该店每晚6时开始营业,但并未标明结束营业时间。8月8日晚9时左右,记者前往园区实地查看情况。
入夜时分,凯旋路上行人稀少,园区内的多栋楼宇都已熄灭灯光。据门口保安介绍,园区内的楼宇大多被租下作为办公场所,仅有邻近凯旋路的区域有3家商铺,“只有这家串烧店每天开得最晚,工作日是到12点左右,周五周六有时到凌晨1点多。”跟随他的指引,记者在一盏写有“居酒屋”的灯笼下顺利找到了该店铺。
透过玻璃窗向内望,可见这家串烧店的内部面积并不大,除一个长长的吧台可以提供约10个餐位外,只有两张桌子,共可以容纳8名客人。店铺外侧搭有一个透明棚,里面的餐位不少,还装有一台立式空调降温。绕过透明棚,油烟味渐渐钻入鼻腔——店铺的后厨大门敞开,两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炭烤操作,抽油烟机“呼呼”地响着,通向外部的油烟管道内可见气体排出。管道口向上,一阵风吹来,呛得记者咳嗽了两声。
△串烧店的厨房区域,其上可见排烟管道。
其时,前来就餐的客人还不多,外搭的透明棚内尚无人用餐。但在店内,几位客人吃得正欢,聊到兴起时,酒杯相互碰撞,哄笑声一阵阵传来。当晚10时左右,店内还开始播放起节奏感较强的音乐,站在店铺外,可以清晰感受到低频的震动。
一墙之隔,居民头疼
与串烧店仅仅一墙之隔,便是周先生居住的精益公寓。抬头望去,串烧店与小区2号楼东侧紧挨着,直线距离还不足10米。8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精益公寓2号楼时,串烧店带来困扰的话题一下子引来了不少居民热议。
△串烧店与精益公寓2号楼仅一墙之隔。
2号楼每一层楼的01室及02室均位于楼栋东侧,各有一扇窗正对着店铺,而由于油烟通过管道口向上排放,2楼至7楼的居民们都会受到影响,501室的一位阿姨表示,自串烧店恢复营业以来,自己压根没法开窗:“尤其是风一吹,油烟味直往屋子里钻,弄得家里都是。”
“已经整改过一次了。”精益公寓所属的武夷居民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串烧店的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还要追溯到去年10月店铺刚开业时,“当时,店家是通过墙壁上的几个排烟口,把油烟直接排进了小区里,引来底楼居民投诉后,才将面向小区内部的排烟口废弃不用,转而外接了一根管道。”不过,使用新管道后,油烟开始向上飘散,又惹得住在2楼至7楼的居民颇为不满。另一方面,精益公寓内老年人不少,睡觉普遍偏早,但串烧店内却越晚越热闹,使用外摆位后更是如此,“老年居民们肯定吃不消的。”他坦言,一直关着窗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天气炎热,屋里开着空调,可以尽量不开窗,但到了秋季该怎么办呢?”
△墙面上遗留下的排烟口。
“达标扰民”如何避免?
早在一周前,武夷居民委员会负责人曾作为代表,就串烧店扰民情况与创意园区物业展开过沟通。园区物业表示,店铺根据经营内容办理相应的许可和证照,从程序上讲都是合规的。作为餐饮店,串烧店的经营许可、环评、公共卫生许可等相关证照均无一缺漏,装配油烟气净化设备时,园区物业相关工作人员也曾在现场见证。
“我们也很无奈,之前也整改过,还换过新的油烟净化装置。”日前,记者也联系到了串烧店经营者陈先生。他表示,长宁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已至店内查看过情况,“工作人员建议我们在原有净化装置的基础上加长烟道,再加做一个环评检测报告,确保油烟对于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而针对噪声的困扰,陈先生也会要求员工及时提醒客人降低音量。目前,区生态环境局已向该店提供烟道改造方案,整改将在一个月内完成。
在申城,餐饮店与住宅区“比邻而居”的情况并不少见,较之精益公寓面临的情况,不少沿街餐饮店的楼上直接是住宅,可谓是真正的“零距离”。食客们在欢声笑语中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楼上的居民们却不堪其扰、寝食难安。“我们也不是希望串烧店彻底关门,但在‘商’与‘住’之间,总要达成一个平衡。”对此,周先生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于距离居民区较近的餐饮店,尤其是烧烤一类店铺的监管,“不仅仅是要符合环保、卫生等硬标准,会不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有没有和居民达成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这些问题都需要管理部门提前思考,精细地做评估。”
栏目主编:毛锦伟
来源:作者:唐乙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