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年,一家名叫薯立方的小店火了,看着人头攒动的现场,你是否已经按耐不住好奇的心,想一探究竟!
心中疑问重重,它到底卖的是什么?怎么这么火?除了那么多年轻人之外,怎么连60多岁的老人都如此感兴趣?
这,还得要从一个叫宋章峰的青年开始说起!
从2011年创立休闲食品薯立方品牌到现在的拥有500多家合作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却把这个曾经的大学毕业生、地地道道的农二代、缺少资金和人脉的80后年轻人,历练成一个嗅觉敏锐、极具奋斗精神的创业典范。四年来,他用山东人特有的执着、坚韧和毅力,带领他的团队,靠卖地瓜卖出个千万公司,赢得社会各界、加盟商及媒体关注和认可。他的名字叫宋章峰,今日的宋章峰可谓是山东乃至全国薯类休闲食品的资深人士、行业领军人物,他对行业的预判可当做薯类食品行业的风向标。
2011年,走出校门的宋章峰就开始了真正的创业生涯。他选择的创业项目是卖地瓜,不少人问他:卖地瓜不是一个“高大上“的行业,你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创业项目?其实,宋章峰有着自己的想法。
宋章峰认为,虽然地瓜是一个不起眼的食物,但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市场前景,都是值得投资的黄金产业。从营养价值来看,人类的食物通常可分为五大类,谷类及薯类被排在第一位,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紫薯除了有普通红薯的养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花青素对100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被誉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之后的第七大必须营养素。从市场前景看,目前,我国休闲食品的市场容量已超过300亿元,未来几年估计每年增幅在15%左右。
而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需求而言,薯类食品市场显得过于贫瘠。随着人们对食品需求的多元化和人们健康理念的提升,薯类食品即红薯软条、红薯软片、紫薯软条、紫薯软片、炸红薯条、炸红薯片、水晶薯系列、香酥薯条、香酥薯片等系列食品既营养又美味,将越来越受到女性、儿童及年轻群体的青睐,市场占用率和销量会持续攀升,市场潜力大,而薯类食品投资少、风险低,利润高,将给和自己一样缺乏资金的年轻人投资创业提供一个机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宋章峰认为,抢占薯类食品市场制高点,就等于抓住了钱袋子。说干就干,宋章峰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然而,资金却成为宋章峰创业路上的一只拦路虎。他手里只有积攒的6000元,真是杯水车薪。资金不够怎么办?难道就这么轻易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当然不能,困难难不倒宋章峰,他找同学借到了1万6千元。攥着手里的并不充裕的22000元资金,有进货的钱,没租店铺的钱。于是,他找到房东软磨硬泡要求两个月之后再付房租。
就这样,在济南大学附近,市民常常能看到一个叫“地瓜坊”的小店,来往的大中小学生都很喜欢这里用地瓜做的各种小食品。开业一个月他不仅还清了房租,还赚了一笔不菲的利润,也这正是这个小店让宋章峰看到了薯类食品的美好前景。
自己创业就意味着吃苦,意味着放弃安逸的生活。在宋章峰看来,吃苦是一个历练自己的机会,也是一种财富。宋章峰说,当时,为了省钱,他住在冷的洗脸水都结冰的小屋里,站在零下10度的店面里售货,为了省下搬运费,自己卸下400多箱的货物,用仅剩的几元钱吃一碗面,虽然早就知道创业艰苦,但做起来比想象的还要难,还要苦,我当时暗暗告诫自己,就是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因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没有谁随便成功!
做大做强薯类食品市场
在市场经济时代,品牌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作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这些宋章峰在大学时代就深谙其理。
在济南开设第一家地瓜坊之后,为了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薯类市场,宋章峰将旗下的薯类产品命名为“薯立方“,相继开设了12家直营店,发展了20多家合作店面。为了方便对加盟店的规范化管理,2012年他成立了济南薯立方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并成功注册“薯立方”营销品牌。截止到2015年初,公司旗下已经拥有500多家合作店面,在全国薯类休闲食品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面对取得的成绩,宋章峰没有高枕无忧,也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一边实施扩张计划,一边打造品牌、丰富内涵。2012年,他带领团队与国内品牌设计公司合作,对薯立方的品牌标识和店面装修风格进行了重新设计,定位为以时尚、休闲、健康的品牌风格。事实证明,这样风格的店铺恰好迎合了女性、年轻一族追求时尚、快捷、清新的审美理念,也使得顾客回头率明显提升,一个3年推出千店的梦想计划在他脑海里诞生!
宋章峰表示,薯类休闲食品市场潜力大,这样的项目应该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于新开的店面,公司可以协助进行选址、开业前指导、后续经营管理。在品牌建设道路上,将立足产品、消费者、终端店面、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口碑传播。同时,公司会根据市场需要,与时俱进地研发新产品,到2015年底,薯立方立志加盟店发展到1000家,完成在全国主要地级,县级城市的店面布局。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更趋于多样化,而红薯、紫薯作为新兴的休闲零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宋章峰先后开发出精品地瓜坊、香甜烤地瓜,甘梅薯条、薯妹地瓜粉、薯滋味饮品等项目,凭借营养、美味、色香味俱全、优质的服务而吸引了消费者和加盟商的目光。
风云人物
近年来,众多国内知名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宋章峰的名字和地瓜坊、薯立方紧紧地连在一起,成为许多人耳熟能详的风云人物!而他创建的薯立方已经成为中国原创薯类休闲美食连锁第一品牌.目前,他的公司又围绕电子商务、餐饮连锁经营两大核心业务不断扩大资金,朝着集餐饮经营、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企业的目标迈进。
(山东教育电视台报道宋章峰创业故事)
(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宋章峰)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如今,宋章峰已经走进创业的第五个年头了,他最希望的就是薯类食品行业能够获得国家政府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好把这小地瓜做出个好样子来,未来也能做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追求行业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宋章峰始终不忘回报社会,公司一直在努力寻找合适的创业者,对接创业需求,帮助更多有志于创业的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济南薯立方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网址:www.diguahome.cn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中青湖北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青湖北联系。)
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程凌润 实习生 王正晓
作为新加坡国际时尚烘焙品牌,BreadTalk面包新语入驻泉城不到十年就悄然退场。
如今,“面包新语”济南门店已经全部关门,然而这些加盟店充值卡退费问题却迟迟没能解决。
市民投诉
面包新语门店关门充值卡咋退?
“他家面包也挺好吃的,当时还有充值二百送二十的活动。”3月23日,济南市民张女士说,她于2014年前后在面包新语八一银座店一张会员卡(充值卡)。
由于充值卡可以在面包新语济南其它门店消费,张女士先后多次充值消费。“现在也不记得到底充值了多少次了,但是每次都是充值200块钱。”
“好像去年吧,我发现恒隆、和谐面包新语店都关门了。”张女士说,他们试图联系面包新语的客服,但是没有联系上。
“我让我女儿在别的省(云南)试图消费卡里的钱,但是那边的面包新语店不承认。”张女士说,她的充值卡里面还剩180多元。
如今,面包新语八一银座店已经改成了其它店铺。该商场一位导购员说,面包新语银座八一店早在2020年前后就已经关门了。
同时,面包新语多家门店的电话已经成为空号,此前面包新语和谐广场店的电话虽然能打通,但是接电话的人称之前的面包新语已经换成了另外一家烘焙店。
记者调查:
多家门店已处于注销状态
天眼查APP显示,济南面包新语背后的公司是山东面包新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8日,注册资本为500万元。
由于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与企业与企业取得联系,济南市天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于2020年5月和11月将该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同时,山东面包新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而且该公司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最高人民法院将其公示为失信公司。
目前,该公司的法律诉讼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内容。
此外,山东面包新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济南和谐广场店、济南泉城路店、济南万达广场店、济南雨滴广场店、历下分公司处于“吊销”或者“注销”状态。
面包新语:
尚未对退卡问题做正面答复
据了解,面包新语于2000年在新加坡正式成立,以投资开设精品面包蛋糕连锁店为主。2003年底,面包新语来到了中国,在北京、上海等顶尖繁华地带的单店月营业额屡破百万元大关,甚至是其他品牌传统面包店的10倍。之后更是BreadTalk的飞速期,全国已有171家加盟店。
“加盟部门给出的回应是,济南面包新语连锁店因涉及成本等个别原因只是暂时关掉门店。”此前,面包新语所属面包物语集团相关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称,面包新语并非退出济南市场,然而何时开业她并不知情。
“山东一直没有直营店,(关门的那几个门店)都是加盟店,”面包新语北京区域总部相关工作人员称,她不清楚相关退款的事宜,可以联系面包新语中国总部加盟部相关工作人员。
然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多次致电面包新语中国总部,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
律师说法:
加盟店关门可以起诉维权
据了解,加盟就是该企业组织,将该服务标章授权给加盟主,让加盟主可以用加盟总部的形象、品牌、声誉等,在商业的消费市场上,招揽消费者前往消费。
“卡里的钱,得找谁给你开收据或者发票的那个地方退。”山东千舜律师事务所律师甄恩阳说,加盟店关门的情况,如果消费者联系不到企业法定代表人,可以根据企业股东的出资情况要求退款,“如果股东没有实缴出资,也可以要求其承担应出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股东都联系不上的话,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甄恩阳说,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进行维权,“可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股东一块列为被告,要求其偿还相关费用。”
济导报记者 戚晨
●创客:杨廷廷&候加凯
●创企:山东华商食品有限公司
●职务:候加凯 董事长 杨廷廷 总经理
●创点:打造“奶奶的美食”“逸品肠僚”等系列餐饮品牌,短短两年时间在全国布局300+门店,带领济南小吃“出圈”。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有人说做餐饮就像走钢丝,永远在调整中、颤抖中前进。杨廷廷和候加凯这对80后、90后小夫妻就是选择“走钢丝”的勇敢者。作为山东华商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二人从13平米的小吃店做起,如今已在全国发展了300余家连锁加盟门店,他们通过制作、传承济南小吃,打造当代匠心餐饮品牌。
< class="pgc-img">>传承儿时味道
“炸年糕的口感之所以好,是因为我们在原材料的选择上下了功夫。黄豆要选择偏黄饱满的,在炒制到八成熟后磨面,磨好的面不能太细腻,要略有颗粒感,如此才会有弹牙的嚼劲儿,这也是年糕口味的灵魂。小枣选择的是东北小枣,去核搅碎加入,最后添加甘蔗古法熬制的浅色红糖。”“奶奶的美食”品牌创始人、山东华商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廷廷说,公司把儿时味道的年糕做成了顾客到店必点的爆款美食。
< class="pgc-img">>“奶奶从小就能够做这类传统的年糕小吃。在老家时,每逢赶集,奶奶都会推着制作好的年糕和各种小吃叫卖,她的手艺在十里八乡都是出名的。”候加凯说,自己的母亲继承了这门手艺,如今又传给了儿媳妇杨廷廷。
杨廷廷从北京财经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做管理工作,后期又参与到“小肥羊”等餐饮连锁品牌的运营中。回到济南时,杨廷廷已经在餐饮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习到奶奶的这门手艺后,她萌生了将儿时味道用美食品牌传承下来的创业理念。
2016年,“奶奶的美食”正式创立了。初创阶段,13平米的小店里,三代人齐上阵一起忙活。
“到了节假日,门口等餐的人排成长龙,这让我非常欣喜,但同时也期待别再来更多的顾客了,因为实在是忙不动了,一天站下来腿都是麻的。有一次,我直接在楼内的电梯里昏睡过去了。”杨廷廷说着撸起袖子,露出手臂上被油喷溅留下的伤疤。
经营上,“奶奶的美食”不模仿其他小吃店“快进”的模式。在夏天,杨廷廷会在门口摆上酸梅汤、西瓜等,供顾客免费享用。如果等餐的顾客有外地过来的,她还会在分量上关照一些,并且与顾客交谈,询问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品牌的,等等。
< class="pgc-img">>经营之外,杨廷廷也非常注重IP的打造,开始有目的地寻找网红合作,把各个平台上的美食博主和济南本土网红加关注,并且记住他们每个人的风格和话术。当一些美食博主出现在宽厚里录制时,杨廷廷便会主动推介自己的店铺。通过多个网红主播的推介,“奶奶的美食”真正“火”出了圈,开始走向全国市场。
迎来小店红利时代
过去10年,大量的网红餐厅从商场中诞生,并逐渐开到全国。位于济南宽厚里的第一家小店爆火后,杨廷廷夫妻每天都能接到许多加盟电话,甚至还有加盟商或者铁粉顾客直接到门口专程“等授权”。
小吃店相比起大店经营的重投入,风险变得更可控,这也成为“奶奶的美食”能够迅速吸引加盟者的核心。“大家都知道济南的泉水闻名天下,谈起小吃却很难有能叫上名字的。很多去四川旅行的游客都会专程去吃火锅或者串串,来济南除了鲁菜外,要吃什么小吃,当时没有非常强势的餐饮品牌可以深入人心,而‘奶奶的美食’就主打济南小吃,填补了市场空白。”杨廷廷打造了手工玉米卷、炸豆腐、墨鱼丸等系列小吃套餐,开始探索将食材做成半成品,送到加盟点后,只需加热就可以食用,味道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 class="pgc-img">>从家庭作坊到餐饮连锁品牌,杨廷廷和候加凯在2018年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成立公司、组建团队,做餐饮品牌的连锁化运营。在丰富了品类套餐、完善供应链,并且搭建好服务运营人员后,2019年5月,他们逐步放开了全国的品牌加盟。
随着国内购物中心进入存量时代,人口红利也逐渐减弱,下一步如何让品牌的客群转化、沉淀和复购,成为这对夫妻思考的新方向。
“要把品牌做长远,不能为了赚一时的加盟费而忽略了后面的储备,在加盟的过程中,我们希望把‘奶奶的美食’做成济南的名片,真正让济南名小吃走向各个城市。”第一批,他们选择了50家门店做品牌加盟。候加凯负责全国运营,打开北方市场的时候,曾专门到天津的第一家加盟点“带店”。
“亲自带着运营团队驻扎在天津的小店里,把加盟的费用直接投给平台做引流和品牌宣传,就是这样的诚意打动了天津的加盟商,他们直接拿下了城市代理,如今天津已有近40家门店。”规模增大后,候加凯和团队依旧会给加盟商提供“带店”服务,手把手带着他们熟悉环节和出餐标准。
北方市场版图稳步拓展。“奶奶的美食”更进军到一线城市,北京合生汇、上海世纪汇这些高端商业综合体中都有他们的门店。如今河南、河北、江苏、山西等全国十余个省份都已经开出了加盟店。两年时间不到,“奶奶的美食”发展为全国300+店的规模。
探索商业集合平台
疫情前,餐饮主要以“堂食+外卖”为主。疫情爆发后,餐饮堂食受到重创,这让很多餐饮人意识到,传统餐饮模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奶奶的美食”恰恰依托外卖和百余个“铁粉群”实现了逆势增长。
< class="pgc-img">>“维持平衡的关键不外乎几点:品牌、规模与利润。对于我们来说,逆势增长的支点一个是固定的粉丝群,另一个是来自线上新媒体的引流。”杨廷廷打开小红书,输入“奶奶的美食”,结果显示:该账号如今已经有8万+条浏览、评论和打卡相关内容。此外,通过抖音团购,公司一个月就卖出了两万多份产品。
300多家加盟店,如何把控产品品质?“我们有全国300个‘换油打卡’群,保证烹饪用油每天一换,拒绝隔夜油;所有的酱料食材全部纯手工研制打磨……”杨廷廷介绍,疫情稳定后,宽厚里商业街重新开放,“奶奶的美食”在那段时间作出一个承诺:所有医护人员都可以到店免费享用套餐。几个月时间,他们送出了一万多份产品。“小门店也可以有大能量。”杨廷廷为此非常自豪。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餐饮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杨廷廷希望在已有品类基础上,探索未来的立足空间。在原有“奶奶的美食”品牌基础上,他们开发了“逸品肠僚”新品牌。下一步,他们还将打造“济南小吃集”,将米饭把子肉、鲁菜拼盘等做成简餐并向品牌化发展。
杨廷廷和候加凯看好未来小吃餐饮品牌赛道。为帮助餐饮行业同行者,他们开创了华商商道商学院。“我们走过的弯路、跌过的坑,不希望餐饮创业者再经历一次。在商学院的平台上,我们将尽可能把已有的平台资源分享给其他创业者,帮助更多济南乃至全国的新一代餐饮品牌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