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开出万余家加盟店,蜜雪冰城靠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包材等年营收过百亿元。
9月22日,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蜜雪冰城”)的A股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主板,冲刺“A股新茶饮第一股”。
然而,毛利率逐年下降、加盟商食安问题“拖后腿”,蜜雪冰城能“甜蜜蜜”上市吗?
去年刚拿到美团龙珠资本、高瓴资本等投资机构超20亿元融资,蜜雪冰城仍然显得“缺钱”。此次IPO,蜜雪冰城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计划募集资金约64.96亿元。其中,约29亿元拟投向食品加工、产业园等生产建设类项目,1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约11亿元将用于仓储物流配套项目,剩余约5.5亿元拟用于营销服务体系、研发中心等项目。
3元冰淇淋、4元柠檬水,蜜雪冰城如何盈利?
官网介绍,1996年,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前往郑州求学,并开始创业,1997年开了一家“寒流刨冰”(即蜜雪冰城前身)。2000年,张红超开设蜜雪冰城中西餐厅,三年后,张红超试水蜜雪冰城家常菜馆。直到2005年,张红超推出彼时定价2元的新鲜冰淇淋,打响了市场。
相比中高端现制茶饮动辄二三十元的鲜果现制茶,“平价”似乎是蜜雪冰城的基因,冰淇淋3元、柠檬水4元,近期还推出了最低5元的现磨美式咖啡。
招股书揭开了蜜雪冰城的“生意经”——把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及营运物资等产品卖给加盟商,并提供管理服务。
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1至3月,蜜雪冰城的营收分别为25.66亿元、46.8亿元、103.51亿元及24.34亿元,对应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45亿元、6.32亿元、19.1亿元与3.9亿元。
蜜雪冰城利润表 来源:蜜雪冰城招股书
招股书称,公司主要向加盟商销售制作各类现制饮品和现制冰淇淋所需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营运物资等产品并提供加盟管理服务,同时通过直营门店向消费者直接销售现制饮品与现制冰淇淋。食材包括由公司生产主体大咖食品生产加工后再向加盟商销售的食材以及公司自第三方采购后直接对外销售的食材两部分构成。
从蜜雪冰城的招股书来看,食材是蜜雪冰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营收占比稳定在70%左右,2022年1至3月仅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就取得17.56亿元收入,贡献了72%的营收。包装材料营收占比在15%至17%浮动,设备设施贡献营收比例在7%左右,但今年1至3月占比降至4.78%,同时营运物资及其他营收占比则从2019年的约2%提升至4.32%。经营层面,蜜雪冰城向加盟店收取的管理费用加上其直营门店产品销售收入,共占营收的4%左右。
蜜雪冰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来源:蜜雪冰城招股书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营收随着规模扩大一路高歌猛进,但蜜雪冰城的毛利率却持续下降。剔除2020年起执行新收入准则,将销售费用中的运输费用计入营业成本的影响因素后,2019年至2022年1-3月,蜜雪冰城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95%、36.67%、33.98%和32.99%。
从招股书来看,蜜雪冰城的毛利率主要受上游原材料采购成本影响。原材料中各类糖浆、奶粉等市场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部分水果平均采购价受市场行情影响上行;包装材料则受限塑令影响,改用纸吸管及可降解吸管采购成本较高。
三年突击开万店
蜜雪冰城官网介绍,其有自己的供应链,自建工厂制作核心茶饮原料,“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成本价供货加盟商”。
此外,蜜雪冰城上万家门店,逐渐吃到规模效应的红利。蜜雪冰城在官网招徕加盟商时表示,其对上游奶、茶、果、咖、糖等原材料采购“有议价优势,能以低成本采购高品质食材”。
蜜雪冰城还自建公司提供仓储物流服务,宣称“物流费由总部承担,确保低价高质的产品基础上,加盟商还有利润空间”。招股书介绍,密集的终端门店也能够有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为蜜雪冰城未来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奠定基础。
蜜雪冰城的“生意经”,正是蜜雪冰城近几年高速拓店的内在逻辑。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3月,蜜雪冰城共有加盟店22229家、直营门店47家,共计22276家。其中,蜜雪冰城还将业务拓展至海外,在印尼、越南分别开设317家、249家“蜜雪冰城”门店。
来源:蜜雪冰城招股书
集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胡可璐)9月2日,中国饭店协会与新华网在京联合发布《2020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虽然2020年餐饮行业遭受疫情严重打击,但我国餐饮行业稳中向好的趋势不变。未来行业企业应在绿色化、品牌化、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找新动能。
该报告由各省份餐饮收入排行、餐饮行业整体经营情况分析、上市公司经营分析、企业家信心指数及优秀企业案例五个篇章组成。报告对2019年及2020年我国餐饮行业发展及新冠疫情后变化进行了深度剖析。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发言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指出,本次报告发布,一方面是对疫情前2019中国餐饮业的全面记录,作为衡量疫后餐饮业恢复发展的基准标杆;一方面也对疫情期间及疫后餐饮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引。
吃货大省哪家强?山东蝉联第一
本次调研的餐饮企业共计100家,涉及门店总数25507个,涉及品牌总数359个,其中连锁企业占比95%,2019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的企业占比88%,2019年营业收入超过1个亿的企业占比68%。调研数据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餐饮行业大中型企业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2020中国各省市区餐饮收入排行(2019财年)
在2020中国各省市区餐饮收入排行(2019财年)中,山东省以4430.46亿元蝉联第一名,同比增长10.90%,广东、 江苏(含住宿)、河南、四川、浙江、河北分列第二至七位,餐饮收入分别为4307.23亿元、3728.95亿元、3243.70亿元、3155.30亿元、2972亿元、2947.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0%、 8.70% 、12.60%、 12.40% 、9.40% 、11.20%。
在2020 “丝绸之路”主要省市区餐饮收入排行(2019财年)中,四川作为传统吃货大省,当仁不让稳坐第一宝座,重庆、内蒙古、云南、陕西、新疆、甘肃则分列第二至第七位。
2020 “长江经济带”主要省市餐饮收入排行(2019财年)
2020 “长江经济带”主要省市餐饮收入排行(2019财年)中,江苏(含住宿)以3728.95亿元的餐饮收入位居首位,四川、浙江、湖南、湖北(含住宿)、重庆、安徽位居第二至七位。
倡导餐饮节约 绿色发展中找需求
《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餐饮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9.4%。2020年1-7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餐饮收入1.8万亿元,下降29.6%。厉行节约、制止浪费是餐饮企业逆周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合理安排宴席流程和餐台数量,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合理采购,通过合理利用中央厨房减少原材料浪费,加强基地建设减少食材前端浪费,合理进行菜单设计,实时预约制及产品重量等相关信息披露减少消费浪费,采用节能环保设备降低能耗等都是餐饮企业认真落实“节约”理念、控制成本的重要抓手。
调查显示,近年来绿色餐厅宣贯力度持续增强,部分企业在绿色餐厅创建上持续发力,调研企业拥有绿色餐厅数量同比增长20.6%。丰收日、旺顺阁等重点绿色企业通过清凉厨房、净菜等方式减少浪费,创建绿色餐厅。
据悉,中国饭店协会在2003年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绿色饭店行业标准,在行业内引入了“节能、环保、放心、健康”的经营理念。
韩明在发布会上表示,绿色餐饮、节约餐饮成为国家政策支持热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费者餐饮消费将把卫生、安全放在首位。节约餐饮、绿色餐饮、绿色宴席、绿色食堂、分餐服务、打包服务、绿色管家服务、“光盘行动”将是“十四五”行业升级的重要任务。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做好“六保”“六稳”
餐饮业是重要的民生行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多。餐饮业近年呈现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加大的趋势,餐饮业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发挥行业“稳就业”“保就业”功能。
中国饭店协会2020年6月发布的《2020饭店餐饮行业人力资源现状报告》显示,餐饮企业普遍反映院校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现实岗位需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岗位技能培训是饭店餐饮企业培训员工的首要内容。
餐饮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行业中存在行业实践先于理论发展和教学的现象,因此如何将行业发展现实需要及时与院校人才培养相衔接成为做好行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调研中有 69.23%的企业认为目前院校最需要做的是增加对于行业的熟悉程度,了解行业需求和信息;62.18%的企业认为学校应该要加强职业指导,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53.85%的企业认为学校要强化学生实操能力;43.59%的企业认为学校要强化高校教师的职业化培训。调整行业人才结构,为行业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是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餐饮企业提高人均劳效、提质增效,破局发展的内在需要。
稳中向好趋势不变 重建消费信心
随着疫情阻击战的深入,疫情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在历经寒冰期、融冰期之后餐饮行业逐步稳步向好。调研显示,2020年餐饮企业家对于外部环境的现状信心指数为158.70(满分200),相较2019年有较大幅度回落,但仅略低于2018年现状信心指数,高出2016年以及2017年的外部环境现状信心指数。2020年餐饮企业家对于外部环境的未来信心指数为161.06(满分200),高出2016年以来的未来信心指数值。
餐饮行业内循环发展关键在于行业内形成供给与需求“推拉效应”。虽然受到疫情以及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影响,餐饮行业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的宏观环境依然持有较高信心,因此,目前提振消费信心是破局关键。
同时,要建立需求与供给的有效推拉路径,在政府从宏观层面上提振消费信心基础上,餐饮行业需要研究新需求、新消费,提供升级产品和服务,不断拓展新业态,做好餐饮业的“业态、品态、形态、文态”四态合一,精准对接需求,推动内循环有效发展。
品类深耕和精细化管理成为高质量转型重要方式
餐饮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报告中,2019年,排列在各业态前列的共百家领军企业营业额合计不足2000亿,占行业总量不足5%,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行业普遍存在产品附加值较低,客户黏度不高,生命周期短等问题。
2020年2月底中国饭店协会在行业受疫情影响的专项调研中,调研企业中73%的企业复工复产率在10%以下,而头部大型连锁品牌餐饮企业的复工率要远远高于平均值,达到60%。随着复工复产进一步加速,部分品牌企业依托强大的品牌客户粘性以及超前的市场布局甚至实现逆势扩张。
调研中有60%的餐饮企业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并将品牌发展作为企业重要发展战略。品牌发展离不开品类深耕和精细化运营,有的企业通过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和服务实现消费者引流,有的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不断调整产品与市场方案,有的企业通过完善细节、新技术应用以及场景打造提升客户体验,还有的企业通过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
在这次《2020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中,正餐前10名企业分别为:杭州饮食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凯瑞商业集团、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杏花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蓝海酒店集团、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南京大惠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2020中国火锅企业TOP20
火锅前5名企业为: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刘一手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德庄饮食连锁有限公司。
2020中国快餐小吃企业TOP10
快餐小吃前3名企业为: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张亮餐饮有限公司、安徽老乡鸡餐饮有限公司。
团餐前3名企业为:河北千喜鹤饮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丰餐饮有限公司、深圳市德保膳食管理有限公司。
西餐休闲餐前3名企业为:厦门豪客来餐饮有限公司、江苏水天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济南嘉和世纪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他们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互联网+”、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成为行业发展新动能
疫情之下,一些提前实现“互联网+”、数字化布局的餐饮企业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恢复能力。这一特点在外卖业态中尤其明显,疫情期间,外卖更是成为了保民生、企业“活下去”的救命稻草。据中国饭店协会和美团联合发布的《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中国外卖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外卖产业规模已达到6535.7亿元,同比增长39.3%,外卖产业持续大幅增长。
在互联网+领域,有的餐饮企业通过社区营销布局以及私域流量运营,锁定老客户,开拓外卖服务;有的餐饮企业通过新技术应用和新场景打造,实现自助服务、无接触外带和配送,适应消费新需求;有的餐饮企业通过发展线上新零售业务,实现食品工业化发展探索疫情常态化下的餐饮破局之路。“互联网+”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及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将成为行业发展新动能。
责任编辑: 张欣烁
、财务报告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2、会计报表:按国家财政部的规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资金流量表。
酒店内部管理需要的报表为:月度损益汇总表、中餐厅损益表、西餐厅损益表、娱乐部损益表、康乐部损益表、房务部损益表、销售部部门费用报表、行政部部门费用报表、财务部部门费用报表、人事部部门费用报表、工资月报表、工程部部门费用报表、能源费用报表、存货表、应收帐报表、其它应收帐报表、应付帐报表、其它应付帐报表、成本报表。
各报表上报前财务部应认真逐级复核,减少差错,确保各类报表的正确性。
3、综合反映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体系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费用率”、“营业收入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等。
4、按照酒店行业的特点,将所有的会计档案按其重要性分为三类,分别存档、保管。
1)会计报表、财务程序软件、会计帐簿、物料、餐料收发结存明细表、会计人员交接单、财务计划、《会计师事务所年审、验资报告》、帐户余额表等为第一类;
2)借款、装修、订货合同,经济合同分析资料,工资资料、成本报表、干鲜货价目表以及下发文件,年度、月度财务数据备份等为第二类;
3)酒吧还原表、日报表、验收单、各类帐单、转拨单、工作底稿为第三类。
5、酒店财务部设文员分管本部门各类档案。
各业务部门应归档的资料平时自行管理备查,到年终列出清单,统一交文员保管,其余属自行的资料应按月份整理,于次月初登记、造册。
各档案应分类装订成册、存放有序、方便查找,并应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
6、建立档案查阅、借出登记制度。
本部门人员查阅、借出要作好登记,及时归还。
酒店内其他单位人员借阅应经财务总监同意,店外人员查阅、借出财务档案应经总经理批准。
7、档案的保管期限按国家规定:一类档案保管期为15-20年,二类档案保管期为5年,三类档案一般保管1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以次年的元月一日算。
8、会计档案保存到一定期限需要销毁时,应先列出销毁清单经总经理审批后才能执行,且销毁清单应和会计人员交接清单一起长期保存。
对于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等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保管。
9、酒店合并、清算、撤销后,会计档案应移交总经理(业主)指定的有关部门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