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姗
在中国,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超重,在2014年荣登世界第二大肥胖国家。在20岁以下的年龄段中,23%的男孩和14%的女孩也加入了他们父母辈的行列,快速步入超重殿堂,如果我们再次细分,7-12岁儿童的超重肥胖率比13-18岁的少年更高(这大概是因为后者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更加关注自己的体态)。
2005年,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显示,4.3%的男孩和2.7%的女孩经常饮用碳酸饮料;同时在过去的15年里,加工食品饮品、高糖高脂高盐食品的销售增量是蔬菜水果的两倍。
在上个月,上海市消保委对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味千拉面、汉堡王、西堤等19家知名连锁餐饮企业提供的30份儿童餐进行测试,结果不堪目睹。
(吃套餐里的食物不是重点,它的主题玩具才是小朋友关心的)
以饱和脂肪这一项来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建议的4-17岁少年儿童,每日摄入的饱和脂肪酸的能量占比应小于8%,但在这30份抽检样品中,26份的饱和脂肪酸的能量“超标”。
其中,肯德基的儿童套餐A餐的饱和脂肪酸总量达23.3克,超过建议值的4倍多;4-17岁少年儿童每日摄入的糖的能量占比应小于10%,但25份儿童餐糖分“超标”。其中,麻辣诱惑的儿童套餐A超过建议值的5倍多。
儿童餐常有,真正健康的儿童餐则难得,我们甚至还不敢深究它们到底有多好吃。
在北京市面上,我们发现儿童餐主要集中在酒店餐饮、大型连锁餐饮(尤其是洋快餐)和一些单店或小规模连锁的西餐厅中。在炒菜为主的中式餐厅,很多时候只能看到家长选一些软口易消化的菜,然后从圆桌上夹给孩子吃;根据西餐、快餐的菜式特点,它似乎更方便将儿童餐以全套形式呈上。
但儿童餐的门槛并不如看上去那样低,需要营养学的把关,需要厨师的研发创新,还需要餐厅和家长之间在教育和服务上的配合。这些在中国的餐饮市场中并不十分突出,当然,一部分也是因为我们可能首先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才有“闲情”去考虑儿童餐的热量、营养是否符合标准。
叫板比萨在2013年刚推出儿童餐时,只有比萨+小食+饮料的选择;最近的一次升级出现在2015年6月,其中包括了比萨、小食、蔬菜条、水果片,而且不含饮品,店员会建议家长选择鲜榨果汁或者其它非碳酸饮料,这样的套餐一个月在三家店里能卖出150多份。新鲜蔬菜条中,出现的是胡萝卜和芹菜,中国孩子对于他们的接受程度只是一般,还需要家长额外引导。
(叫板比萨的儿童套餐)
对有机餐厅Tribe Organic来说,他们的儿童餐不像设计健身餐那样,对卡路里锱铢必较。菜单上的四款儿童餐,主要还是遵循店中的烹饪原则:少油、少糖、少盐,避免煎炸,同时都带有“富含蛋白质”的标签。之前,在他们的健康餐外送Tribe Nutrition中有儿童餐的选项,但在操作中发现,全天儿童餐的设计需要全新一套的考量,在为健身纤体人群服务之余暂时还没有额外的精力去应付,于是就先告暂停。
(Tribe 推出的儿童餐组合)
麦当劳店中宣传图片里,儿童餐部分只能看到玉米杯、牛奶搭配汉堡,是不会出现薯条和碳酸饮料的图片的(当然,你家孩子要是拍桌子要吃,你也还是能点得到),这和他们从2013年开始的全球宣传策略保持一致。和孩子互动的“麦当劳叔叔”是不能接触产品、推荐产品,也是希望借此能够对儿童膳食有所“管控”。
今年5月28日开始,苹果片在中国的北上广深津五座城市推出,同期全国也会上市美味鲜蔬杯,虽然微信公众号的推广文章中,玩具仍然写在最开头,但紧接着就是这两款新品,也预示着这个品牌今年在健康儿童餐上也许会有更多的动作。
(麦当劳在中国大陆新推出的苹果片和鲜蔬杯)
在海外,儿童餐的健康问题上升到了非常重要的全国性政策。美国餐厅联合会2016年的餐饮趋势里,没有了美食化的儿童餐,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健康的儿童餐。
2005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设立的基金会开始和美国心脏协会介入儿童肥胖问题,发出一系列全球倡议,比如与一些大型汽水公司达成协议限制在学校里销售含糖饮料、提升学校午餐的营养标准,以及增加少年儿童日常的体育运动时间。
2011年,美国的第一夫人米歇尔呼吁全国推广更加健康的儿童餐,以及更严格的学校食堂营养条例。也就是在同一年,美国餐厅联合会正式开始推广Kids Live Well项目,目前已经有超过42000家餐厅加入。
在这个项目中,餐厅需要:
至少提供一套完整的儿童套餐(包括主菜、配菜和饮品),600大卡以内,同时包含至少两份水果、蔬菜、全谷物、瘦肉蛋白/低脂乳制品,并需要符合美国农业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饮食建议,控制钠、糖和脂肪的摄入,同时尽量避免反式脂肪。
至少提供一款200卡路里以内的小食,同时包含至少一份水果、蔬菜、全谷物、瘦肉蛋白/低脂乳制品。
在顾客有需求的时候,能够提供健康菜品的营养细节,同时对这些健康菜品有相应的突出和宣传。
联合会还和Healthy Dining合作开发了App,方便家长和儿童在手机上搜寻拥有健康菜单的餐厅。
而在英国,也有一个值得效法的案例。电视名厨Jamie Oliver常年致力于改善英国儿童餐饮质量,他集团旗下的Jamie’s Italian餐厅,被权威且活跃的食品可持续发展推广机构Soil Association评为最佳儿童餐。
在它的官方网站上,顾客可以直接查询到每一款儿童餐的总热量和营养成分,而菜式设计上,加入了有机蔬菜和鸡肉、店铺自制意大利面、本土农场的优质牛肉。为了让孩子多吃蔬菜,儿童套餐中的沙拉做成了“摇摇乐”的形式,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摇匀酱汁,让孩子拥有“掌控感”,从而减少说服成本,而沙拉的份量正好满足英国官方推广的健康饮食要求“一天五份”中的一份(5-a-day口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每天至少摄入400克的蔬菜水果的推荐,鼓励人们能够一天吃至少5份不同的蔬菜和水果)。
(Jamie's Italian儿童餐的“健康饮食”路线)
正如上篇文章所说,儿童餐其实是儿童友好型餐厅整个服务形态的一个部分。做一套迷你版成人餐并不难,难的是在餐厅的设计、经营上都和菜品有相应的配合。儿童餐如果只是菜单上多出的半页纸,那么它的意义其实不大,对于餐厅来说也更难体会到它带动而来的家庭消费,反而可能会成为厨房标准化操作中的小累赘。但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凸显,我相信健康的儿童餐,也将会是我国出现的一波重要消费趋势。
1、你的门店适合推“儿童餐”吗?
这完全与你的品牌定位相关,你的人群是谁决定了你的每一项经营决策。儿童餐的背后是“中产餐饮需求”+“社区餐饮需求”,本质儿童餐市场的购买者实际上是30-40岁的主力消费人群,你是否在服务他们决定你是否有必要推出儿童餐。
2、“健康”是儿童餐的第一标准
儿童肥胖在中国正在以不可挽回的趋势蔓延,而精英人群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现代儿童需要的不是营养,而是身体的均衡发展。65%的中产阶级就餐的第一目标是健康,甚至“好吃”都成了其次,可以想见当这一人群的孩子出生时“健康”将变得更加重要。
3、“儿童餐”是消费与决策分离的市场
“儿童餐”背后是整整一个家庭决策机构在运作,家庭消费是“儿童餐”背后的基础条件,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涉及儿童餐时我们的思考逻辑应该有两个层面:第一,孩子愿意吃什么。第二,他的家庭希望她吃什么。而第二点直接决定购买消费。
(本文为掌柜攻略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题餐厅的概念早已经不稀奇,可要找到一家既符合家长心意又可以让孩子玩得尽兴的主题餐厅其实还挺难。今天,小编给80,90后的家长们推荐让大人和孩子大为心动的儿童主题餐厅——小螺号。
目前,小螺号是惠州市最大的儿童主题餐厅。从开业至今,小螺号就一直持续火爆的态势,之所以如此火爆,主要是由于以下几大亮点:
亮点一:面积一共有1300㎡,足够可以覆盖15个羽毛球场。
亮点二:儿童游乐园+大餐+下午茶,吃喝玩乐一站式服务。
亮点三:童话世界般的环境,这里就是属于孩子们的城堡。
亮点四:“英式托管服务”跟踪照顾,爸爸妈妈可以完全放心。
“小螺号”的主角当然是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对于父母们来说,孩子就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带着孩子出来吃喝玩乐,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开开心心的。
那么,在小螺号,完全可以帮爸爸妈妈们实现这个愿望,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就可以感受到他们在小螺号里玩的多愉快。这也是爸爸妈妈们们最期待看到的。
当然,小螺号也不仅仅只是为小朋友考虑,对于各位爸爸妈妈们也是照顾很周到,几乎把人性化做到了极致。诸位父母们是不是经常遇到过这样的窘境,因为要操心孩子外出的物品带的齐不齐备,往往会忽略了自己。例如,手机忘带了数据线或者充电宝那是时常会发生的事情,所以小螺号贴心地为您准备好了爱的卡通充电宝,可以免费为您的电子设备续电。
有了这么人性化设计的环境,再来看看餐厅的重头戏——吃。近日,小螺号又推出了营养健康,荤素搭配的新增食谱,下面就来一一为大家介绍。
这款hello kitty套餐甚至是连大人看过之后都有种很想回到童年的冲动。而且,这一份小小的便当不仅满足了美感上的需要,营养搭配也是很丰富,有鸡蛋,肉饼,还有富含维C的猕猴桃和圣女果。
此外,小螺号还为辛苦陪伴孩子们玩乐的父母们准备了芝士烩龙虾的大餐,因为芝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因此无论是对于小朋友还是成年人来说,都是非常适合的健康食品。并且,小螺号芝士焗龙虾选用上等的龙虾、配以意大利进口的芝士,运用西式的料理手法制作而成。
鲜嫩肥美的虾肉,搭配芝士层层奶香的包裹,甜,香,鲜,滑,一口的分量,却能感受到混合的多重口感,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流连忘返。只有让爸爸妈妈和孩子们都满意了,小螺号才觉得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态度决定一切,以上的种种体现的就是小螺号做餐饮的态度,要让每一个顾客,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能心满意足,马上就快开学了,家长们抓住暑期最后的时光,带着孩子,到小螺号来清凉一夏吧!
><>起儿童餐,有不少餐饮老板觉得“运营流程过于复杂!定位太过细分,市场蛋糕过小!翻台率低,不赚钱!”;但另一方面,麦当劳、肯德基、西贝、老乡鸡等国内外大牌又争相推出了自己的儿童餐。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迥然相异的做法?大牌争做儿童餐的背后逻辑是什么?今天,内参君为你带来关于儿童餐的思考。
◎ 餐饮老板内参 白刘阳 发于北京
01
拒绝接待儿童的德国餐厅
先来讲个故事。
前不久,德国吕根岛的宾兹小镇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因为受不了“熊孩子们”在餐厅嬉笑打闹和不守规矩,在一群孩子损坏了餐厅的陈列货物,并且破坏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古董照片墙。
“Oma‘s Küche”(奶奶的厨房)餐厅的老板鲁道夫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每天下午5点之后,餐厅拒不接待14岁以下的孩子,即使是父母带着的都不行。
< class="pgc-img">>
让餐厅老板没想到的是,他的决定立即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德国反歧视办公室称,此行为“存在法律问题”。
许多家长也加入到反对的行列,抗议此项歧视儿童的行为。最终,餐厅的生意也有可能遭受严重影响。
事实上,像鲁道夫这样“倒霉”的老板不是少数。
内参君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多位餐饮老板反映“儿童不便于管理、影响其他顾客就餐体验、翻台率低不赚钱、儿童餐对生产工艺和流程的要求较高、食品安全风险大”,儿童餐似乎成了一块鸡肋。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02
转型儿童披萨获得新生
我们再来看另一则故事。
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邹圳超创立了自己的餐饮品牌——小鲸匹萨。
< class="pgc-img">>
刚在通州万达广场开出第一家店,邹圳超就遭遇了严重的危机。
通州万达广场内餐饮品牌林立,楼上有巴贝拉,楼下有必胜客,旁边还有达美乐,全都是一线披萨大牌,邹圳超的新品牌根本没有优势。
一个偶然的机会,邹圳超的把玩偶和公仔落在了店里。一群小朋友被可爱的玩偶吸引,便选择了在小鲸披萨内就餐。
这件事给了她灵感。既然在白领市场做不过那些大品牌的匹萨店,不如差异化竞争做儿童市场。
此后,小鲸匹萨转型为“宝宝都能吃的天然匹萨”,专注于儿童市场。
让邹圳超没想到的是,因为专注儿童披萨,不少宝妈抛弃了大品牌,转而选择了小鲸披萨。
据她统计,如今餐厅内的顾客儿童占60%,一同前来就餐的成人占比达到40%。
< class="pgc-img">>
邹圳超向内参君透露,转型后的小鲸披萨,80平的店面,日均营业额达1.5万,平效远高于普通披萨餐厅。
不只是小鲸披萨,内参君发现,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下,“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宝贝经济”似乎成了唯一逆势增长的板块。
全国各地的商场,唯一能与餐饮业态引流效果相匹敌的,只有儿童业态。
因此,“儿童+餐饮”的复合引流模式自然受到了追捧。前不久,亲子餐厅“Twinkle耀童”获1600万天使轮融资就是一例证明。
03
大牌争做儿童餐背后的逻辑
内参君走访北京各大商圈后发现,西贝、云海肴、望湘园、船歌鱼水饺等多家餐饮品牌均推出了儿童餐服务,甚至不乏各种专门定位儿童的亲子餐厅。
价格上,这几家品牌的儿童套餐也较为亲民,从18元~39元不等(要知道这是北京的一类商圈),毛利率并不高。有人甚至说,如果考虑到各项成本,“儿童餐不赚钱”。
为什么“不赚钱”也要推儿童餐?
- ? -
通过儿童餐吸引成人就餐
其实,大牌推儿童餐很多并不仅仅是为了瞄准儿童市场。
大多数品牌的做法,都可以用子母弹原理来解释。即通过瞄准A(儿童)这样一个原点的人群,吸引B(家长)甚至C(整个家庭)这些大的相关客群,打出子母弹。
“家有宝贝,就吃西贝”——这是西贝推出儿童餐后打出的广告语,子母弹原理在西贝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 class="pgc-img">>
西贝儿童餐项目负责人告诉内参君,目前西贝的客群有45%都是家庭消费。尤其到了周末的时候,这个占比会更多,基本都是家庭以家庭为主
当许多餐饮品牌并没有推出专门的儿童餐时,西贝儿童餐就成为获得家庭客户的抓手。可以这样说,“抓住一个孩子,就相当于抓住了一个家庭”。
- ? -
保持品牌年轻化、降低传播成本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你收藏了哪些麦当劳/肯德基玩具?”。一个高赞答主讲述了自己曾经连吃一个星期麦当劳儿童餐,只为集齐整套小黄人玩具的经历。
如今,虽然大家都知道汉堡和薯条属于高热量的食品,但每年六一儿童节,仍会有不少儿童,甚至年轻人会因为麦当劳推出的各种新颖的主题再去吃一次。
< class="pgc-img">>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难理解。麦当劳、肯德基都是拥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品牌”了,可是在80、90、00后每一代人心里,它们都是新潮的有趣的。
每一个从小就接受了这个品牌的理念和文化的食客,长大后都会成为这个品牌可靠传播者。
小黄人、马里奥、海贼王、哆啦A梦,每次伴随儿童餐出现的玩具,都会成为流行一时的社会话题,麦当劳肯德基的品牌力也在这个过程中焕发新生。
- ? -
打造极致体验、提升品牌力
最早的时候,西贝的儿童餐是免费赠送给顾客的。一般是一碗小米粥,或者一个碗鸡蛋羹。但是,从健康和营养的角度,这根本就不能叫做儿童餐。
从2017年开始,西贝正式推出了儿童餐。这款儿童餐包括3款主食,3款小食,以及1份水果。并且,儿童餐的菜品也在不断升级迭代。
< class="pgc-img">>“消费者如今越来越追求极致体验,甚至是超预期的体验。所以,既然儿童也是我们消费群体的一部分,我们就想把儿童餐也要做到极致。现在很多顾客想到家庭聚餐,一般都会想到西贝。”
西贝儿童餐负责人说。“营收方面,我们门店现在每天都有一百甚至二百套儿童餐出售,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再比如,德克士。德克士品牌负责人告诉内参君,推出儿童餐的目的,是在于“打造品牌与消费者沟通桥梁,提升影响力”。
04
如何做好儿童餐
儿童餐是典型的重产品、重服务的品类,想要做好,只有通过严格掌控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最终形成口碑。内参君观察了多家品牌的儿童餐后,认为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
- ? -
菜品营养均衡、小而美
先来看几家品牌的儿童餐。
< class="pgc-img">>蒸蛋、西蓝花、粥类、水果等几乎是所有儿童餐的标配。这几种产品,共同的特点是低油、低糖、低脂,并且产品分量虽少,但是搭配却极为丰富。
不少餐厅为了提升体验感,不仅菜品的造型做得十分卡通,还在菜单上把儿童餐单独列出,甚至设计专门的儿童菜。通过这种形式提升体验感,凸显专属性。
内参君需要提醒的是,儿童餐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更高。部分菜品,比如鱼类、带骨头的肉类等即使安全没问题,也应排除在儿童餐以外。
- ? -
通过环境与玩具笼络“童心”
与儿童餐相匹配的,是就餐环境的改变。和成人相比,“吃”对孩子的吸引力并不如“玩”。很多推出儿童餐的品牌,都在环境和设备上做了精心的准备。
< class="pgc-img">
△ 西贝的儿童游乐区
>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在许多餐厅都设置了儿童乐园,西贝也在多家餐厅设置了儿童游乐区。
这其中,玩具的作用尤为重要。公开数据显示,麦当劳平均全年营收的20%,由附赠玩具的开心乐园餐贡献。
小黄人、马达加斯加企鹅、小丸子、蓝精灵、Hello Kitty、天线宝宝、变形金刚、凯蒂猫……但凡有点名气的卡通形象几乎都在麦当劳儿童套餐活动中露过面。
通过玩具这个接口,麦当劳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受小朋友喜欢的餐厅之一。
< class="pgc-img">>- ? -
安全且可爱的餐具必不可少
西贝儿童餐的餐具是这样的。
< class="pgc-img">>
它的名字叫做“稻壳宝宝”。这套餐具组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稻草人”,分开后是独立的餐具。
不少儿童被这个独特的餐具造型所吸引,从而成为了西贝儿童餐忠实小粉丝。
实际上,一套可爱的,防烫且不易洒落的餐具,是所有儿童餐的标配。
- ? -
比成人顾客要求更高的服务
小鲸匹萨在招聘服务员时提出的要求中,“有过幼教从业经验”成为了重要的参考条件。
创始人邹圳超说,儿童爱玩爱闹,对服务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因此她将“有过幼教从业经验”纳入服务员招聘的重要参考。
除了小鲸匹萨,内参君了解到,另一家叫做兔小白的儿童主题餐厅,甚至设有儿童走失服务站!由此可见,儿童餐对优质服务的需求多么迫切。
不过,目前来看,国内的儿童餐更多在试水阶段,强如西贝也仅仅是在去年正式推出了儿童餐,这个领域发展潜力还尚待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