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4日,贵州茅台与瑞幸推出的“酱香拿铁”引发热议。长沙一家火锅店也趁热打铁推出“酱香茅台火锅”,同样火上了微博热搜。在该话题的评论区,不少网友表示“没有贵州茅台授权,小心被告侵权”。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该店的宣传海报基本与贵州茅台包装一致,以“添加8ml 53度贵州茅台”为核心卖点。茅台官方客服人员表示,目前与该火锅店没有相关合作。而且如果是用茅台酒打广告,该行为就已经构成了侵权。
对此,律师表示,添加茅台酒本身不侵权,但将其作为卖点使用商标对外宣传构成侵权。
酱香茅台火锅疑似构成侵权
继瑞幸与贵州茅台推出的“酱香拿铁”爆火出圈后,“长沙一餐馆推出茅台火锅”也随之冲上微博热搜。
在该条微博的评论区,有网友表示“这家火锅不好吃,倒是爱蹭”,也有网友提醒道“人家瑞幸是有茅台授权的,你这没授权小心茅台告你。”
据悉,该店于9月4日下午在微信公众号发表了标题为《酱香茅台火锅,重磅上新,邀您品鉴!》的推文。在该条推文内置的宣传海报上,写有“美酒加火锅,一口就上头”的宣传标语,整体海报样式也与茅台经典款瓶装别无一二。
文中提到,“金奖牛油火锅料理,搭配贵州53度飞天茅台,锅底浓郁酽烈。每一份大斌府酱香茅台火锅中,含8ml贵州茅台酒,用餐现场当面添加,保真保正。”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店微信公众号上搜索“茅台”两字,可以发现该店在去年就已经上线过“酱香茅台火锅”。而该店除了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推文,也将该款“酱香茅台火锅”置于某外卖平台“商家招牌”一栏,旁边注明了“限定上新”“主推”,每一份的价格在128元。
在大众点评App该店的评论区中,还有网友曾晒出服务员端着贵州茅台的包装盒向顾客展示。
为了求证该店是否有茅台授权,记者联系到该火锅店门店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自己只负责运营,不清楚茅台是否进行了授权,具体情况需要联系总部了解。
记者随后拨打天眼查App上提供的该店总公司联系电话,并没有接通。该火锅店微信公众号也只有各门店的联系方式。
i茅台官方客服则向记者表示,目前与该火锅店没有相关合作。而且如果该店是用茅台酒打广告,该火锅店的行为就已经构成了侵权。如果没有用作广告的话,就没有侵权。
在评论区,还有网友对于该店茅台真伪、存放安全、是否涉及酒驾等问题存疑。
对此,门店工作人员表明店内的茅台酒都是官方正规渠道购买,每一瓶都是保真保正的。至于茅台酒开封后保存问题,由于自己是订餐部门,对这方面不太清楚。
而吃了酱香火锅后,是否会涉及酒驾呢?工作人员回应称,肯定是没有酒驾的情况,因为乙醇在85度左右就挥发了,店内的火锅汤底烧开都有一百多度,所以可能会将乙醇全部挥发掉。
律师:
商家未经“贵州茅台”授权宣传系构成侵权
在“酱香拿铁”爆卖的同时,有网友指出,将茅台酒加入咖啡的创意其实并非茅台独创。早前就有不少咖啡店推出了“自制茅台拿铁”。
此前,有媒体报道,有茅台工作人员表示如咖啡店擅自在饮品中添加茅台售卖,是侵权行为。“在咖啡中擅自添加茅台售卖是侵权”的话题也引发广泛热议。
有网友对此感到疑惑,“按同等的逻辑,我家饭店炒菜加李锦记的酱油、恒顺的醋等也算侵权了吗?”
据天眼查App显示,的确曾有商家因自制“茅台咖啡”被处罚。
其中,无锡市心甜化妆品经营部在未取得商标授权的情况下自制“茅台咖啡”销售,并在店内设置“专属特调茅台咖啡53°¥128”等宣传牌,在抖音、小红书等软件上进行宣传,当事人因无法提供食品经营许可证及茅台公司的相关授权,被无锡市梁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没7万余元。
无独有偶,锡山区东港米阑西餐厅也因在其经营场所吧台货架和储物柜内存有“茅台拿铁”咖啡杯,外包装上标有“茅台拿铁”及图标,但无法提供相关商标授权,被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00元。
那么,在火锅中添加茅台酒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呢?若造成侵权,赔付标准是什么呢?
广东金桥百信 (长沙)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严章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使用茅台原料制作咖啡不侵权,作为卖点使用商标对外宣传构成侵权,也就是在该火锅店宣传图上出现贵州茅台标识样式是侵权的,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
在赔付标准上,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与此同时,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即茅台方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
对于酱香茅台火锅
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说说
来源:潇湘晨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特有的酒桌文化。酒桌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 class="pgc-img">徽酒集团 纯手工酿造车间
>不论喝酒与否,不论男女老少,饭桌酒桌的礼貌问题似乎是从小就被教育的。酒桌礼仪中,喝酒是门学问,倒酒敬酒更是讲究,坐哪里、点什么菜、何时动筷、说什么话等都是酒桌礼仪。在交际应酬中,唯有知晓了喝酒规矩,才能行为得体,喝得欢聊得欢!至今为止,中国人做生意,很多单子都是在酒桌上完成,可以说,酒是中国人社交的必备物品。
行话说“东不入皖,西不入川”,安徽作为产酒大省,酒桌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也有很多讲究。酒文化的精髓不仅在酒本身的品质和渊源,更在于它与主体间亲密接触,也就是“酒桌文化”。而地域不同,“酒桌文化”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下面高弟带你盘点安徽各地酒桌文化,全是干货、实用。
< class="pgc-img">一、亳州
“百礼之会,非酒不行”。亳州作为酒城,饮酒风俗更浓厚,酒已融入亳州人生活的方方面。在亳州,婚丧嫁娶自然少不了酒,办喜事是用酒最多的时候,办丧事也一定会用到,亲戚朋友平时疏于见面,专程来祝贺的绝对会喝个痛快,于是划拳行令讨个痛快。
1、行令:老虎杠子虫、大拿小,吹牛
在亳州喝酒时的气氛也很热闹,划拳行令少不了,酒过三 巡之后,就开始行令了。这里的酒令很多,传统的有划拳、猜宝、老虎杠子虫、大拿小,现在通过扑克牌又增加了吹牛等项 目。划拳是最有气氛的一种酒令,也是亳州最主要的酒令, 原来随处可见饭店内有人划拳喝酒,现在略有减少,不过在家中以及在农村还是非常盛行。划拳的喊法很有意思,不拘 一格,比如“三”除了喊三,还有人喊“三星高照”、“桃园结义”等。划拳的双方都瞪大眼睛,观察对方指头的变化, 再根据判断喊数字、出指头。划拳比的是反应的速度,遇到 对手时,你快他也快,你慢他也慢,能够杀好几个回合都不见胜负,这时候双方兴致很高,喊声也是起起伏伏。猜宝则 是由那些擅长心理战的人使用,伸出一个拳头让你猜里面有没 有,双方虚虚实实比心计,擅长猜宝的人基本能让对手每次都喝酒
2、敬酒技巧:轻叩酒桌“过电”“上网”
几年前,在酒桌上敬酒时,双方用酒杯轻磕桌面,就表示碰杯了,这叫“过电”,有的叫“上网”。没办法呀,一桌人十几位,胳膊没那么长,只能如此了。现在好了,起身离座,手端斟满的酒杯,嘴中念着“打的打的”,就从众人身后包抄过去,走到人家面前敬酒,其恭敬之意溢于言表,其惶恐之态无以复加。
亳州魏武祠
>< class="pgc-img">二、阜阳
皖北阜阳,作为酒乡历史渊源,自古酒乡出美酒,既有美酒就少不了酒桌文化。人说阜阳人海量,那是真的一点都不为过,俗语说“阜阳的麻雀都能喝二两”(小编表示我可能连麻雀都喝不过-_-),但你对阜阳的酒桌文化了解多少,特色的喝酒习俗又知道多少,作为安徽酒量最好的地儿,不知道会“出事的”,敬酒次序显示尊敬,在阜阳、太和、界首,坐上了酒桌,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小酒蛊。酒宴上,主客依次坐好,主人要向贵宾敬酒,再向众宾客敬酒;主人敬完酒后,贵宾和众宾客要向主人回敬,宾客之间也要互敬。别人敬的酒一定要喝干净,否则视为对别人的不尊重。一轮喝过后,开始吃菜。然后,开始互相敬酒。
1、“酒七茶八”要记清
酒不能倒太满,在阜阳有“酒七茶八”之说。意思是酒只倒七分满,倒多了则被认为是欺人。而酒令,又叫划拳,猜拳,猜酒,形式各种各样。在民间,常听到的是:哥俩好啊,六六啊,五魁首……如果是和长辈猜,开头就是:爷俩好啊,先敬你啊……等一大堆的酒词。
2、敬酒里隐藏玄机
刚敬酒时,你得先把酒写上三分之一,这里说明下阜阳人倒酒一般都说写一点,然后起身站起,把酒杯向前端好,诚意地称呼你要敬的人,喝多少是随意的。敬过之后,别人也开始学着你敬酒。别人敬过之后,又一轮下来。别人开始向你回敬,有的则为了表达心情,向你敬酒时会写得少一点,表明想让你喝两个或四个,六个,八个酒。敬酒中,一心一意,好事成双,三人行必有我师,四委了财,五五魁首,六六大顺……等等。
3、最经典习俗“走盅”
“走盅”,作为阜阳地区的一种习俗。就是你喝第一杯后,在你面前突然多了一些酒杯。走后,要是别人还想让你喝,就接着给你酒杯,叫推小车,拉小车、开四轮。太和、临泉一带的。一“邀”一“跟”,全桌人的酒杯都放在一个人面前,倒满,一次喝齐。另一种喝法是,炸雷子。就是两个人斟满一杯白酒,每人端一杯,一口气喝完。有的则是“吹”。能喝的就“吹瓶”了。意思是拿一瓶酒当众一口气喝完。
“阜阳西湖”
>< class="pgc-img">三、宿州
“走遍全中国,喝不过安徽;黄淮一大圈,喝不过萧县;萧县人民全喝倒,宿州人民都还没喝好。”这首带有地方特色的酒谣是对砀山人酒量、酒风、酒规矩的客观描述。宿州人在酒桌上,山南海北、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地调侃,其目的就是让你把酒喝了,不能喝酒的人每逢这种场合,头疼不已:装胃病,胃药给你备好了;酒精肝,那都是酒精考验的。据民间戏说,宿州人一年能喝完一个环城河的酒。
1、入席讲究规矩
宿州人喝酒很讲究规矩,这得从入席前开始。入席前最重要的事是“定位”,主人客人互相客气推让会来来回回好几个回合,客人推不过去,往往来句撒手锏——谁做主位谁买单。场面安定后,基本是全体同喝3个集体酒,接着分头进行。讲究点的,让客人先吃点菜,很多时候,一筷子菜没动,酒就喝起来了。喝起来就要互敬了,第一次见面的,喝个认识酒;第二次见面的,喝个加深酒;好久没见面的,喝个感情酒等等,而且一喝最少是两杯,也可以一杯代替两杯、两杯代替四杯,正所谓“好事成双”。
2、端酒表示敬意
“端酒”为表示敬意,给长辈或年龄大些、身份高些的客人敬两杯。这个敬,就是恭恭敬敬地站着端着酒杯请对方喝,对方不喝完,决不能坐下来。如果酒量不大,被端酒的人只能硬着头皮干两杯。从前宿州地区家里的酒少,淳朴好客的宿州人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敬,想办法让客人多喝,就让家里的晚辈给客人端酒,端酒的人要恭恭敬敬走到客人跟前站着,双手端起酒杯,客人要接过来一饮而尽。端酒一般是双数,二个或四个,如果客人酒量不大,第一个喝个满杯后,第二杯可以少点。给客人端过酒后,端酒的人还要给客人拿起筷子,让客人吃菜,这道程序才算结束。
3、打一圈
方法就是他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主宾起或从座中长者起或顺时针或逆时针起都可以,逐人端酒,也是用大杯,酒量完全由行令人自定,或多或少其他人不得有异议,只要保证不超过样杯酒量即可。如喝到你面前,可以在其往你杯中倒酒的时候,请求手下留情,但留不留情全看行令人心情了。一般来说只要人家倒的酒量不超过样杯标准,都必须无条件喝下,“打一圈”因人而异,谁喝多喝少,在标准框架下,全由“打通关的人掌握。他要想“治”谁就派给谁最多的酒,权力全在他手中。
宿州天门寺
>安徽省内酒桌文化各地异样,“玩法”极多,关于你们家乡有什么喝酒“招式”?
欢迎下方留言!
国人素来注重礼仪,无论是政治还是生活上无一例外,总之各个方面都会涉及,稍有不慎就会被批评没礼貌,因而一般情况下大家非常谨言慎行。酒桌上也是有着许多讲究的,比如入座、倒酒、饮酒等等,并且中国人热情好客,倒白酒时都是倒满以示礼貌,不过在换到红酒时却没有按照一贯的做法,而是只倒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倒到酒杯直径最长即可,而且经常看影视剧的朋友只要细心一些也能够发现,他们都是这么做的。
< class="pgc-img">>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也非常不明白,于是也就照猫画虎罢了,对于这种一知半解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人生在世就得常常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懂就问,长期以往才能够有进步。
这不我有个同学在大学的时候刚好接受过相关礼仪的训练,因而也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他说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就是便于查看酒的品质,其次就是为了醒酒,最后就是为了更好地品尝酒的味道。因为本来红酒在国内是没有的,是从西方国家传入的,因而沿用了西方国家喝酒的习惯,再加上红酒的酿造工艺的特殊性,使得跟白酒的各个方面相差甚远。
< class="pgc-img">>01
观察酒的颜色与品质
行家在红酒倒入杯子后拿起来轻轻晃动几下差不多就能够识别出酒的好坏了,由此避免了入口后才发现为劣质的酒而影响了用餐的心情与气氛,毕竟花了大价钱却没有买到相应品质的酒实在是令人愤懑,低品质的酒入口后可能会有酸涩的味道残留在口腔中,影响后面的用餐,这是非常糟心的一件事。因此行家大都能够通过观察颜色的深浅和挂壁情况来辨别质量的好坏。
< class="pgc-img">>02
方便醒酒
大家都知道红酒在制作出来后直到饮用前都必须要密封的,不能够接触空气,以达到最长的保存年限,而开封后就必须要一定的时间来醒酒,因为没有经过这一步骤的红酒喝起来干涩并且没什么香气,喝之前必须让酒产生更多的香气,因而需要空气中的氧气的作用,这样子喝起来也会觉得更加细腻,香气也更加浓郁芬芳。
因此为了让红酒接触更多的氧气,酒不能够倒太满,否则醒酒时间过长让等待饮用的客人失去耐心,而且时间一长会使得酒里有一股酱油的味道,因此为了能够及时饮用,晃动酒杯的时候还不让酒洒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只倒三分之一的量。
< class="pgc-img">>03
品尝红酒的味道
红酒不似白酒或者啤酒那样出现在大街小巷里,都是穿梭在各大高档餐厅里的靓货,因而也成为了高级感的代名词,所以说一谈到红酒总不会想到豪迈、粗狂等形容词,并且红酒本身就是用来慢慢品味的,这是一件非常优雅又浪漫的一件事,如果此时把酒斟满杯子会不太美观,而且一下子喝不完还非常影响酒的口感。
看了以上三点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不管是喝酒还是吃饭,少量多次总是没错的。小酒怡情,大酒伤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