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有福了!快手也要做外卖生意
< class="pgc-img">>一直以来,外卖市场都被美团、饿了么这样的巨头所把持,可谓"座座山头都是他家的"。然而,近期这个赛道却迎来了一位新的挑战者——快手。是的,这个原本专注于短视频分享的APP,如今也瞄准了外卖这块大蛋糕。
不久前,快手上线了"团购优惠"频道,用户只需在其中搜索"外卖"等关键词,便能发现海量外卖商品。这些商品的特点是,普遍定位在中高端市场,主打烤肉、火锅、小龙虾等高客单价菜品。更重要的是,用户完全不需要切换到其他第三方平台,就能在快手APP内直接下单。
快手为何要涉足外卖?其实从商业逻辑上来看,这一决策完全可以理解。毕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服务的需求只会与日俱增。而外卖作为一种最便捷的餐饮方式,必将吸引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对于快手而言,布局这一领域无疑意味着进军更广阔的生活服务赛道。
不过,快手的加入无疑会令外卖市场陷入更加白热化的竞争。届时,为了抢夺用户资源,各家平台可能会掀起一轮新的补贴大战。短期内,消费者或将获益无穷,能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的外卖服务。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平台之间过度燃烧资金,最终可能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
对于商家而言,新玩家的加入意味着更多流量,但同时也意味着利润被进一步分薄。未来,他们将不得不在多家平台之间进行筛选和权衡。而平台方为了吸引优质商户,也可能会采取各种措施,比如降低抽成费率、减免入驻成本等。因此,外卖从业者们面临的竞争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大。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升级的大潮持续涌动,外卖业务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餐饮本身。日后,谁能在用户体验、服务质量以及配送效率等关键环节脱颖而出,谁就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先机。因此,各家外卖平台未来很可能会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布局更多生活服务场景。那个时候,它们与用户的关系也会更加紧密,外卖只是其中的一个切入点而已。
从长远来看,外卖行业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这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快手此举势必会加剧行业内的竞争。作为后来者,它必然会采取一些激进手段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很可能会出现一场资金投入大战,各家平台都会拿出重金来补贴用户、补贴商家,以吸引流量。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福利,能以低价甚至白菜价享受到各色美味;但对于平台方而言,获客成本可就太高了,短期内难以盈利。
其次,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意味着平台与商家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微妙变化。以往,外卖平台处于主导地位,商家几乎没有太大话语权。可现在,平台为了留住老商家、吸引新商家,势必要让利。比如降低抽成比例、减免服务费等,商家的利润空间将会得到改善。当然,他们也需要在不同平台间进行权衡,选择最优渠道。
再者,消费升级的大潮正在悄然而至。现如今,人们对外卖的需求已不仅限于满足味蕾,更多的是希望获得优质的用户体验。配送时效、服务态度、菜品品质等,都成为了评判一家平台好坏的关键指标。因此,外卖企业必须在这些领域下足功夫,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才能赢得用户的青睐。
除此以外,生活服务业务的边界在不断拓宽。外卖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新兴业态加入进来。到那时,平台与用户的关系将更加紧密,成为数字时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谁能真正洞悉用户需求,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外卖行业的竞争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快手的加入无疑会让这一格局变得更加激烈。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是乐见其成,能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但我们也希望,平台方能够理性竞争,避免过度拼血,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外卖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下去。
以食为天。春节假期将至,亲友聚餐、年夜饭预订……餐饮门店的生意愈发红火起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餐饮收入为5.29万亿元,同比上升20.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为1.34万亿元,同比上升20.9%。从2019年的4.67万亿元到2023年的5.29万亿元,我国餐饮收入几经波动,再创历史新高。餐饮业发展信心逐步恢复,餐饮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进一步显现。
节日市场供需两旺
临近春节,餐饮消费热度持续上升,年夜饭预订也迎来高峰。西贝莜面村北京六里桥旗舰店店长贺永胜告诉记者,除夕当天门店会有3个时间段提供年夜饭,目前50多个包间已基本订满,预计大厅散台当天也会出现等位情况。为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门店会相应增加一些畅销菜的备货。比如特色菜烤羊背、新推出的生肖龙馍,备货量达到平日的1.5倍。
随着餐饮消费全面回暖,京城老字号餐厅也接到不少春节聚会宴席订单,特别是除夕当天,中午和晚上的包间仅剩少量席位。北京同和居饭店副经理潘迎军说:“按照往年惯例,我们在除夕当天的年中饭、年夜饭各开设两堂以满足顾客消费需求,目前每堂都已经订出去九成。”
美团数据显示,进入1月,年夜饭预订便迎来搜索高峰,搜索量环比提升40%。截至1月21日,除夕夜餐厅桌位的预订量较2023年增长超3倍。从区域看,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预订热度最高。
比如,以淮扬菜为特色的上海餐厅食廬NOBLE(凯德晶萃店),年夜饭已被全部订满,而且当晚还会翻台一次。店面负责人吴冰表示:“我们价格亲民,服务、食材、菜品都很精致,菜单上30%的菜品都已更新。”位于广州的白天鹅宾馆玉堂春暖餐厅,整个春节假期也只剩正月初七的晚餐时段可订。“春节假期,除了本地客人外,酒店还将迎来很多游客。因此,在粤菜之外我们还增加了多种地方菜系。”玉堂春暖餐厅总经理林镇海说。
记者了解到,为提前锁定消费者的堂食需求,不少餐饮商户还通过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推出了低折年夜饭、团圆餐等到店套餐。整体看,1月以来,在美团平台上线年夜饭堂食套餐的全国餐饮商户数较前1个月增长近4倍,相关套餐订单量增长超300%。
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节前火爆的预订数据,反映出消费者对于节日餐饮的需求持续增长,也预示着春节消费的复苏。美团将联合各地各行业商家,加强服务保障,共同推出更多“又好又省”的产品。
供给适应新场景
餐饮市场消费旺盛,企业感受最明显。“2023年消费持续恢复稳中向好,餐饮消费需求愈加多元化。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给我们的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兼执行董事周兆呈介绍,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达188.9亿元,同比增长24.6%,净利润达22.6亿元,接近2019年全年净利润。数据显示,目前海底捞的注册会员数已超过1.16亿人。
赢得市场认可的背后是“破局”“创新”两大关键词。一方面,海底捞因地制宜推出区域特色产品,比如2023年推出了胡辣汤、热干面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隐藏款”产品;另一方面,随着消费时段和场景的变化,海底捞在“夜宵场景”“外送定制化”方面也下足功夫。比如,2023年夏天上架10款夜宵新品,最终售出370万份。
近年来,随着锁鲜技术、冷链技术的发展,预制菜种类越来越丰富。以“30分钟做一桌大餐”为招牌的预制菜,在春节市场的表现较往年更好。
记者了解到,老字号萃华楼的年货礼盒目前每天的销售量都在100多单,尤其是包含酱货熟食、面食的两款礼盒备受消费者欢迎。在同和居,售价960元的年夜饭外卖半成品套餐也十分畅销。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套餐包含干烧大黄鱼、葱烧海参、宫爆虾肉、糟熘鱼片等招牌菜,还搭配了鲍汁萝卜、咸鱼鸡粒自制豆腐。真空包装能最大程度保证菜品新鲜度,消费者只需稍加烹制就可以食用。
一场春节市场的预制菜争夺战也在持续。在盒马、山姆、麦德龙等零售商超,各种年夜饭大菜琳琅满目。盒马西南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的销售情况看,消费者喜欢购买一些大菜、硬菜为年夜饭餐桌增彩。门店的帝王蟹半成品卖得最好,能做到7分钟成菜,免去了加工、烹饪等繁琐环节。针对消费者的年夜饭需求,各个餐饮企业、零售商超还推出了冷链快递服务。如盒马推出“让年菜先到家”的包邮服务,京东、淘宝等平台推出年夜饭专题,佛跳墙等一些菜品的销售量超过4万份。
中国烹饪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口味、营养等需求持续增长。餐饮企业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也要考虑以增值服务、多样产品吸引消费者。
转型应对新变化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表示,2023年餐饮行业成绩的取得,与政策支持、行业标准提升,以及餐饮企业自身的创新和转型密不可分。同时,餐饮企业在食品安全、服务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不断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便捷的餐饮服务,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消费意愿。
随着行业的整体复苏,餐饮业也涌现出了许多新趋势。
具体来看,品牌外卖店悄然流行。一些过去在线下深耕多年、有品牌资产积累的餐饮品牌,基于线上的消费场景重新设计菜品,重新设计定价,重新设计自己的获客方式。外卖店不提供传统的堂食服务,而是专注于提供高性价比外卖和自取服务。这既是获利压缩现实下的积极求变,也是品牌餐饮企业不断优化模式,更高效“进攻市场”的表现。
餐饮消费市场更加关注性价比。消费者更加务实和理性,不再单纯为高端品牌和营销宣传买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餐厅和食品时,更重视食物的营养价值、成分质量和健康影响。餐饮企业也积极践行“减油”“减盐”“减糖”等营养健康理念,推出健康饮食菜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表示:“随着我国消费市场快速恢复、产业结构升级,消费者逐步从吃得豪华和富足转向吃得精致、营养和健康,这让更加亲民的精致餐厅脱颖而出。”在新的发展机遇下,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会让精致餐饮持续增长。
春节将至,中国烹饪协会提示,广大餐饮企业在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及食品安全。坚持明码标价、反对浪费,为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新春佳节做好服务。
(经济日报记者 吉蕾蕾)
来源: 经济日报
以食为天。春节假期将至,亲友聚餐、年夜饭预订……餐饮门店的生意愈发红火起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餐饮收入为5.29万亿元,同比上升20.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为1.34万亿元,同比上升20.9%。从2019年的4.67万亿元到2023年的5.29万亿元,我国餐饮收入几经波动,再创历史新高。餐饮业发展信心逐步恢复,餐饮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进一步显现。
节日市场供需两旺
临近春节,餐饮消费热度持续上升,年夜饭预订也迎来高峰。西贝莜面村北京六里桥旗舰店店长贺永胜告诉记者,除夕当天门店会有3个时间段提供年夜饭,目前50多个包间已基本订满,预计大厅散台当天也会出现等位情况。为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门店会相应增加一些畅销菜的备货。比如特色菜烤羊背、新推出的生肖龙馍,备货量达到平日的1.5倍。
随着餐饮消费全面回暖,京城老字号餐厅也接到不少春节聚会宴席订单,特别是除夕当天,中午和晚上的包间仅剩少量席位。北京同和居饭店副经理潘迎军说:“按照往年惯例,我们在除夕当天的年中饭、年夜饭各开设两堂以满足顾客消费需求,目前每堂都已经订出去九成。”
美团数据显示,进入1月,年夜饭预订便迎来搜索高峰,搜索量环比提升40%。截至1月21日,除夕夜餐厅桌位的预订量较2023年增长超3倍。从区域看,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预订热度最高。
比如,以淮扬菜为特色的上海餐厅食廬NOBLE(凯德晶萃店),年夜饭已被全部订满,而且当晚还会翻台一次。店面负责人吴冰表示:“我们价格亲民,服务、食材、菜品都很精致,菜单上30%的菜品都已更新。”位于广州的白天鹅宾馆玉堂春暖餐厅,整个春节假期也只剩正月初七的晚餐时段可订。“春节假期,除了本地客人外,酒店还将迎来很多游客。因此,在粤菜之外我们还增加了多种地方菜系。”玉堂春暖餐厅总经理林镇海说。
记者了解到,为提前锁定消费者的堂食需求,不少餐饮商户还通过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推出了低折年夜饭、团圆餐等到店套餐。整体看,1月以来,在美团平台上线年夜饭堂食套餐的全国餐饮商户数较前1个月增长近4倍,相关套餐订单量增长超300%。
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节前火爆的预订数据,反映出消费者对于节日餐饮的需求持续增长,也预示着春节消费的复苏。美团将联合各地各行业商家,加强服务保障,共同推出更多“又好又省”的产品。
供给适应新场景
餐饮市场消费旺盛,企业感受最明显。“2023年消费持续恢复稳中向好,餐饮消费需求愈加多元化。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给我们的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兼执行董事周兆呈介绍,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达188.9亿元,同比增长24.6%,净利润达22.6亿元,接近2019年全年净利润。数据显示,目前海底捞的注册会员数已超过1.16亿人。
赢得市场认可的背后是“破局”“创新”两大关键词。一方面,海底捞因地制宜推出区域特色产品,比如2023年推出了胡辣汤、热干面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隐藏款”产品;另一方面,随着消费时段和场景的变化,海底捞在“夜宵场景”“外送定制化”方面也下足功夫。比如,2023年夏天上架10款夜宵新品,最终售出370万份。
近年来,随着锁鲜技术、冷链技术的发展,预制菜种类越来越丰富。以“30分钟做一桌大餐”为招牌的预制菜,在春节市场的表现较往年更好。
记者了解到,老字号萃华楼的年货礼盒目前每天的销售量都在100多单,尤其是包含酱货熟食、面食的两款礼盒备受消费者欢迎。在同和居,售价960元的年夜饭外卖半成品套餐也十分畅销。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套餐包含干烧大黄鱼、葱烧海参、宫爆虾肉、糟熘鱼片等招牌菜,还搭配了鲍汁萝卜、咸鱼鸡粒自制豆腐。真空包装能最大程度保证菜品新鲜度,消费者只需稍加烹制就可以食用。
一场春节市场的预制菜争夺战也在持续。在盒马、山姆、麦德龙等零售商超,各种年夜饭大菜琳琅满目。盒马西南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的销售情况看,消费者喜欢购买一些大菜、硬菜为年夜饭餐桌增彩。门店的帝王蟹半成品卖得最好,能做到7分钟成菜,免去了加工、烹饪等繁琐环节。针对消费者的年夜饭需求,各个餐饮企业、零售商超还推出了冷链快递服务。如盒马推出“让年菜先到家”的包邮服务,京东、淘宝等平台推出年夜饭专题,佛跳墙等一些菜品的销售量超过4万份。
中国烹饪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口味、营养等需求持续增长。餐饮企业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也要考虑以增值服务、多样产品吸引消费者。
转型应对新变化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表示,2023年餐饮行业成绩的取得,与政策支持、行业标准提升,以及餐饮企业自身的创新和转型密不可分。同时,餐饮企业在食品安全、服务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不断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便捷的餐饮服务,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消费意愿。
随着行业的整体复苏,餐饮业也涌现出了许多新趋势。
具体来看,品牌外卖店悄然流行。一些过去在线下深耕多年、有品牌资产积累的餐饮品牌,基于线上的消费场景重新设计菜品,重新设计定价,重新设计自己的获客方式。外卖店不提供传统的堂食服务,而是专注于提供高性价比外卖和自取服务。这既是获利压缩现实下的积极求变,也是品牌餐饮企业不断优化模式,更高效“进攻市场”的表现。
餐饮消费市场更加关注性价比。消费者更加务实和理性,不再单纯为高端品牌和营销宣传买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餐厅和食品时,更重视食物的营养价值、成分质量和健康影响。餐饮企业也积极践行“减油”“减盐”“减糖”等营养健康理念,推出健康饮食菜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表示:“随着我国消费市场快速恢复、产业结构升级,消费者逐步从吃得豪华和富足转向吃得精致、营养和健康,这让更加亲民的精致餐厅脱颖而出。”在新的发展机遇下,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会让精致餐饮持续增长。
春节将至,中国烹饪协会提示,广大餐饮企业在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及食品安全。坚持明码标价、反对浪费,为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新春佳节做好服务。
(经济日报记者 吉蕾蕾)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