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全国首个“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在上海试行。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的含量,对其进行综合分级。试点实施近两个月,消费市场有什么变化?
走进上海街头“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的一家奶茶店,介绍台卡、门店菜单上每一款饮料旁都多了一个分级标识:ABCD四个等级,健康程度依次递减,让日趋注重健康饮食的消费者一目了然。
消费者:出了营养分级标识,确实是行业的一个引领,希望之后所有的品牌或者同行业都能这么做。
在这家试点奶茶店,有将近七成的顾客会选择AB等级的饮品。“营养选择”标识不仅让消费者喝得明白,也让商家更加直观感受到健康饮食消费趋势的变化。
继首批4家企业参与“营养选择”试点项目后,5月13日,上海市公布了第二批10家“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单位。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 王庆:消费者依靠这个标准,在消费奶茶的时候,就有据可循,可以对标来找产品。这样鼓励企业在产品研发、创新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转自:央视财经
来源: 西湖之声
注我,让你每天都有好心情和好运气!点赞关注,开启你的幸运人生!
你有多久没静下心来
,品味一杯茶的香醇了?或许,一杯奶茶更能让你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片刻慰藉,这小小的饮品,如今已不再是简单的解渴之物,它承载着文化,连接着世界,更演绎着中国品牌崛起的精彩故事还记得第一次品尝奶茶的滋味吗?或许是街角小店里,老板娴熟地将奶和茶融合,那香甜的味道,是青春记忆里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如今,奶茶早已突破地域的限制,从台湾的街头巷尾,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奶茶鼻祖”的称号
,非台湾莫属,上世纪80年代,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奶茶完成了它的“初登场”,彼时,一位名叫刘汉介的茶商,灵光一现,将奶香融入茶香,竟意外地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饮品,奶茶的诞生,仿佛为茶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迅速风靡台湾,成为一代人共同的味蕾记忆很快,这股甜蜜的风潮便吹向了对岸,并在90年代初期,席卷了大陆市场,从最初简单的珍珠奶茶,到如今琳琅满目的品类,奶茶的“进化史”,也见证着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
“一点点”、“CC都可”,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是否也曾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奶茶,早已超越了饮品本身,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社交货币,约上三五好友,点上一杯奶茶,聊聊生活,谈谈梦想,那些甜蜜的瞬间,也因奶茶的存在而更加难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这句网络流行语,你一定不陌生吧?奶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成为了一种情感的表达从繁华的纽约时代广场
,到浪漫的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爱上了这来自东方的神奇饮品,他们惊叹于奶茶的丰富口感,也折服于中国品牌的创新能力“中国奶茶
,真是太好喝了!”在社交媒体上,外国网友毫不吝啬地表达着对中国奶茶的喜爱,一杯奶茶,成为了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品牌的崛起图片来源于网络
>走向世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消费习惯,中国奶茶品牌也在不断探索,寻求更完美的“本土化”策略“蜜雪冰城,一杯只要几块钱,在国外却要十几块?”有网友对中国奶茶品牌在海外的定价策略提出了质疑,为了适应当地市场,一些品牌不得不进行价格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亲民形象”
“价格高了,还能保持原来的味道吗?”这也是许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事实上,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许多中国奶茶品牌都在积极尝试,将中国茶饮文化与当地特色相结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东南亚,我喝到了榴莲口味的奶茶,真是太惊喜了!”一位网友分享了他的“奶茶奇遇记”,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一些品牌推出了特色口味,例如在日本推出抹茶口味,在东南亚推出椰子、榴莲等当地特色水果口味
“既保留了中国奶茶的精髓,又融入了当地特色,这种文化融合太棒了!”网友们纷纷点赞中国奶茶品牌的创新精神,一杯小小的奶茶,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使者
“以前觉得奶茶就是甜甜的饮料,现在才知道,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一位网友在品尝了中国奶茶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每一杯奶茶的背后,都蕴藏着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传统和现代创新精神的结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奶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有网友评论道,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奶茶也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希望中国奶茶品牌能够越做越好
,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网友们的祝福,也代表着中国品牌的未来,充满着无限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中国奶茶品牌要想站稳脚跟,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除了口味创新,品牌形象、服务质量、门店环境等方面,也需要精益求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希望中国奶茶品牌能够注重品牌建设,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形象,”有网友建议道,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有独特的品牌文化和价值观,才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服务也很重要,希望中国奶茶品牌能够提升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一位网友分享了他的看法,优质的服务,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希望中国奶茶店的环境能够更加舒适,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位网友表达了他的期待,舒适的门店环境,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中国奶茶
,未来可期!”网友们对中国奶茶品牌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奶茶品牌一定会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让世界品味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你最喜欢的奶茶是什么?它又承载着你怎样的故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文传播正能量,无侵犯他人权益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咖门,统筹|笑凡,编辑|居居,视觉|江飞
导语
天天都说新茶饮,到底有多少家店?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以喜茶、奈雪、蜜雪冰城等21家品牌、4万余家门店为样本,结合咖门行业观察,发布《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
数据显示,新茶饮门店数37.8万家,连锁化率达36%。预计2023年,新茶饮市场收入规模有望达到1428亿元。
一起来看看《报告》的具体解读!
01 行业综述:
新茶饮进入3.0发展阶段,门店数约37.8万家
今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成立“新茶饮委员会”,委员包含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21家茶饮品牌,覆盖全国4万余家门店,咖门作为专家委员也参与其中。
9月23日~9月26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21家品牌,推出“XIXI茶饮节”活动。
与此同时,以这21家茶饮品牌为样本,结合咖门行业观察,发布《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呈现新茶饮的发展。
1. 新茶饮门店数37.8万家,连锁化率36%
《报告》显示,2019年年底,我国现制饮品店门店总数约为42.7万家,2020年年底门店数量约为59.6万家。
从茶与咖啡的门店占比来看——
新茶饮店占比65.5%,门店数约37.8万家,预计2023年新茶饮门店数可达到50万家(该数据基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对新茶饮门店的定义);
咖啡厅占比16.3%,门店数约9.7万家。
《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年底,中国饮品店的连锁化率达36%,这一数据也远高于餐饮业平均连锁化率15%。
易于复制的商业模式,是饮品店连锁化率高的一个重要成因。
2. 市场收入规模或将达1428亿元,但增速阶段性放缓
根据《报告》数据显示,2017~2020年,我国新茶饮市场收入的规模从422亿元增长至831亿元,预计2023年有望达到1428亿元。
《报告》显示,未来2~3年,新茶饮增速阶段性放缓,调整为10%~15%。增速放缓背后的原因或许是:
从企业端看,面对竞争加剧、房租较高、人才储备有限、食品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外卖占比高利润低等因素的叠加,快速增长将有很大的管理性风险;
从外部竞争看,下沉市场的盘整、西部北部市场的开发,都需要市场验证。
但增速放缓是阶段性的,适度调整将实现厚积薄发。如果各企业在未来2~3年内解决好品牌、运营能力、食品安全管理等重要问题,新茶饮行业的增长速度将快速回到15%以上。
3. 新茶饮已进入3.0发展阶段
新茶饮的发展与爆发,也经历了长时间的市场教育。此次《报告》将新茶饮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茶饮1.0 “茶+奶”时代,即1990年及以前珍珠奶茶快速发展阶段;
茶饮2.0 “茶+奶+水果”时代,主要在2012年-2019年,即新茶饮诞生阶段,大量茶饮品牌持续迭代;
茶饮3.0 “新茶饮文化”时代,这也就是目前新茶饮所处的发展阶段——资本推动行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疫情加速行业洗牌,供应链的发展、人才的涌入、数字化运营建设都成了品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茶饮4.0 时代,即未来多个茶饮品牌成功走出国门,布局全球化市场。
4. 新茶饮是茶板块中潜力最大的赛道
不论是门店数还是市场规模,新茶饮都具备良好的持续增长性,而且延续了中国茶文化。
从茶叶市场的分类来看,茶叶零售市场处于“强地域、弱品牌”状态,预包装茶饮市场的头部品牌结构已趋于稳定,现场制作的新茶饮是整个茶叶市场中潜力最大的赛道。
02 市场分析:
原叶茶兴起,个别城市“过度竞争”
1. 新茶饮究竟“新”在哪里?
《报告》用5个维度去阐述,分别为新食材、新口味、新技术、新人类、新文化传播。
新小料、新食材也在不断被挖掘,比如各种益生菌、胶原蛋白肽小料的加入,为饮品增加“功能属性”,CoCo都可的养乐多、奈雪的“燃爆菌”都实力圈粉。
相比传统饮品,新茶饮具备更高的文化承载力。近两年流行的国风文化,就与新茶饮碰撞出新的火花。
比如茶颜悦色,采用中国风的VI风格和门店装修,并且在产品命名、物料设计等方面一次又一次传达了中国风的内核。
起源于云南、以中国传统戏曲作为视觉符号的霸王茶姬,也是有高辨识度的“中国风茶饮”。
2. 原叶茶正在兴起
面对越来越懂茶的消费者,一方面,新茶饮品牌中纯茶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开始强调产地和风味特性;另一方面,新茶饮门店类型也发生了变化,今年涌现不少设计感较强的原叶茶品牌。
他们通过提供“第三空间”、预包装茶叶、茶周边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实现良好营收,突破管理标准化后,具备较好的发展空间。
比如深圳的tea stone,以原叶茶为主,通过不同的冲泡和呈现方式出品,门店还售卖108种茶叶,深入开发“茶”本身的价值。
3. 每年外卖单量以50%的速度递增
外卖对品牌的影响也在扩大。
《报告》显示,新茶饮每年外卖点单量以50%的速度递增。新茶饮在外卖平台上的GMV2019年约160亿元,2020年约240亿元,预计2021年可达320亿元。
而部分品牌一线城市外卖平台订单占比超过70%。
4. 数字化解决新茶饮的业务痛点
新茶饮的数字化,指的是以数字化管理为核心,进行全链路数字化(数字化渠道、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的搭建。
过去一年中,数字化高效建设,解决新茶饮的业务痛点,加快构建品牌护城河。
一方面,助力新茶饮的“人货场”:数字化体系能支持供应链原材料管理、有效获客、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产品研发上新、产品质量控制、库存管理,提升效率,也提升消费者体验。
另一方面,会员体系也是新茶饮数字化建设的亮点:新茶饮品牌已投入精力开发针对私域流量和会员的延伸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小程序、APP、天猫、社群等流量入口,共同构建品牌流量。
5. 区域发展不平衡:个别城市已“过度竞争”
新茶饮品牌无论是全国拓展或是区域深耕,都与区域经济发展增速正相关,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状态。
珠三角地区个别城市和区域,新茶饮门店已处于过度竞争状态,而几个大的城市群,包括长三角、大湾区,成都、重庆,长沙附近的区域新茶饮发展也较快。
而在东北、西北等区域,一些区域性的黑马品牌崛起。今年咖门《饮力黑马101》 项目,也重点关注了这些品牌的发展。
内蒙古品牌元气插座
比如东北品牌榴芒先生,兰州品牌放哈、内蒙古品牌元气插座、福建品牌壶见等等,一大批区域品牌正在崛起,他们也代表了新茶饮生机勃勃的新势力。
03 消费洞察:
人均咖啡因摄入还有提升空间
1. 中国的人均咖啡因摄入量有2倍提升空间
从咖啡因成瘾饮料角度分析,中国消费者绝大多数咖啡因的摄入来自于茶饮。
与2017年美日咖啡因摄入量相比,中国的人均咖啡因摄入量大概为美国或日本的2分之一。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均咖啡因摄入量有2倍提升空间。
2. 下午茶时段,“减糖”的订单占比达48%
《报告》显示,本年度调查中95%的样本企业有“半糖”、“少糖”或“不另外加糖”等减糖的选项,控糖成为趋势。
本年度调查中,50%的样本企业尝试使用“代糖”,控制热量的摄入成为本年度热点。
下午茶时段,某外卖平台上要求“减糖”的订单占比达48%
3. 不同城市用户存在一定差异
从消费人群来看,新茶饮核心用户人群变化不大,仍以年轻女性为主,覆盖人群的年龄略有扩大。
而各个品牌的定位和目标受众人群有一定差异,同一品牌在不同城市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报告》对北京和广州两个城市会员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地区消费者比较“重视品牌”,而且“杯子等周边产品销售较好”;广州地区消费者更加“重视性价比”,而且下午茶时多杯购买已经形成一定习惯,“多杯促销”转化率较高。
04 新茶饮的“专有术语”来了!
近日,经过全体委员的表决,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确定了现制茶饮的术语和产品分类。
这也意味着,新茶饮在对外展示上有了专业参考标准,这也有助于行业对外输出的统一性。
其中,现制茶饮以茶汤中添加原料分类,分为原叶茶饮、传统奶茶、调制奶茶、调味茶饮料、新茶饮和其他现制茶饮。
原叶茶饮 tea
现场加工制作的原叶茶饮。
传统奶茶 traditional milk tea
以原叶茶饮和(或)茶汤、奶或奶制品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糖、盐及其他食品,不添加固体饮 料,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烹制的液体或固液混合物。
调制奶茶 milk tea
以原叶茶饮和(或)茶汤为原料,加入固体饮料和(或)其他食品,现场加工制成的液体或固液 混合物。
调味茶饮料 flavored tea beverage
以水为原料,加入食品添加剂和(或)其他食品,现场加工制成的液体或固液混合物。
新茶饮 new tea
以原叶茶和(或)茶汤、水果、现榨果蔬汁、原榨果汁、果汁、蔬菜汁、蔬菜、乳制品中一种或 多种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不添加固体饮料,经现场加工制成的液体或固液混合物。
其他现制茶饮 others
除上述现制茶饮之外的其他现制茶饮。
新茶饮的术语分为原叶茶饮、茶汤、茶顶、现榨果蔬、现制茶饮5大类。
原叶茶饮 tea
纯茶饮
采用冲泡、浸泡或煮制等方式制成的茶叶水提液。
茶汤 tea soup
以原叶茶饮和(或)其浓缩液、和(或)茶粉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具有原叶茶饮风味的水溶液。
茶顶 topping
覆盖于茶汤及其制品的顶部,呈现单独层次的可食用物质。
现榨果蔬汁 fresh juice
用手工或机械方法现场加工制成的果蔬汁。
现制茶饮 tea drinks
现制茶饮料
现制茶饮品
现场加工制作,供消费者直接饮(食)用的茶汤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