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上次去香港旅游,导游把团餐安排在大家乐。
每人一份猪扒饭,汽水任饮。
估计餐标是40-50元港币吧~
出品感觉一般,口味也一般,只是出门在外,反正是旅行社包餐的,不吃浪费。
我看大家都吃完了,应该也都吃饱了。
主要是天气热,人也吃不了多少东西,喝两杯汽水就差不多了。
< class="pgc-img">香港大家乐
>旅游回来后,我特地去了家里附近商场的大家乐餐厅,吃一餐做比较。
正餐消费,人均在30元左右。
东西出品比香港那边看着要好一些,口感也要好一点,最近做活动还送奶茶。
< class="pgc-img">内地大家乐
>< class="pgc-img">内地大家乐
>< class="pgc-img">内地大家乐的价格
>< class="pgc-img">内地大家乐的价格
>正餐这么一对比的话,我的结论是:
1、单从价格和出品看,吃内地大家乐会划算点。
2、参考人均收入的话,估计香港人在香港日常吃大家乐是个比较实惠的选择。
3、如果再考虑内地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的话,可能内地人会觉得大家乐又贵又不好吃哈~
以上是正餐的部分,下面再给大家比较下早餐。
我们在香港另一家普通茶餐厅吃的早餐,标价是40元港币。
这样是一份:沙爹汤面+火腿煎蛋+方包+热饮
我觉得分量很足啊!
尤其是沙爹牛肉,一大块一大块的,料十足的。
< class="pgc-img">香港茶餐厅早餐的价格
>< class="pgc-img">>然后对比我在内地港式大快活餐厅吃的早餐。
人均消费20元起。
分量也是有的,但就是沙爹肉碎实在是太碎了。
而且还不是牛肉,是鸡肉,这么一丁点!少得可怜了!
< class="pgc-img">这是两份内地大快活餐厅的早餐
>< class="pgc-img">内地大快活港式茶餐厅
>< class="pgc-img">内地大快活早餐价格
>< class="pgc-img">内地大快活茶餐厅的早餐价格
>早餐的对比结论是:
1、还是香港的划算,虽然价格贵点,但是东西实在。
2、在内地这样的早餐,这样的价格,去消费的人不多。
3、内地大快活的奶茶,比内地大家乐的要浓醇一些,接近香港茶餐厅的水平。
最后再看一下街边汤粉面店的价格。
这是香港的,39元港币一碗鱼丸粉,送热饮。
< class="pgc-img">香港汤粉店的价格表
>< class="pgc-img">香港的鱼丸粉
>< class="pgc-img">套餐里配的奶茶
>内地的话,按我平时叫外卖的价格,牛肉丸粉大概是15元一碗,没有配饮料。
简单小结论:
考虑到内地人均收入与香港人均收入的差距,我觉得香港这个粉的价格其实并不贵。
我试了下,鱼丸粉口感不错,送的奶茶还超级好喝!
< class="pgc-img">网络配图
>有去过香港的朋友,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呢?
其实香港很多吃的并不是很贵,东西还很实在。
现在内地的消费水平也是水涨船高,出去餐馆吃饭,点个肉菜几十块钱都是要的,炒个青菜都要20块钱,也都不便宜。
运茶餐厅在打浦桥斜徐路上开了好多年了,周围的餐厅陆续的易主,就它屹立不倒。曾经吃过他家的港式早餐全餐和黯然销魂饭,这次疫情过后餐厅做了升级又有优惠就去尝试一下。
本次套餐叫做一鸡三吃蚝醉鸡煲,原价238元,团购价158元,秒杀价66.3元,再加了一碗3元的米饭。看图片是相当诱人呀,本人还没吃过醉鸡煲呢,以后对醉鸡煲的影响就靠这家餐厅了。
< class="pgc-img">>店家还附有吃鸡小贴士,就是为了我这种头一回吃醉鸡煲的人准备的。
< class="pgc-img">>记得当时秒杀的时候套餐内容不是这个,是醉鸡煲、生菜、烧鸭、菠萝包、饮料的组合,后来店家直接把套餐内容改成现在的了,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
< class="pgc-img">>套餐实物图如下,其他差不多,就是鸡肉和鸡皮的量不是各一盘,而是拼在一起一盘。也能理解,毕竟一只鸡也没有多少皮呀。
生蚝6个,个大饱满,已处理干净,可以直接拿下来涮烫。
< class="pgc-img">>吃醉鸡煲相当于火锅,但港式火锅注重原汁原味,简单的蒜泥配个酱油就行。蘸料是店家调制的,要了不辣的。
< class="pgc-img">>醉鸡煲里本身有鸡骨和鸡尖,下图是已经喝了好几碗汤又加过汤底的,加的汤底不是醉鸡煲的原汤,是白白的骨汤。醉鸡煲的原汤很好喝,能隐约喝出酒味和中药味。
< class="pgc-img">>下图是烫过的生蚝,白白嫩嫩,蘸酱油很好吃。由于朋友不吃生蚝,6个生蚝就都是我吃的。
< class="pgc-img">>两人套餐光盘,汤喝后也不口干,这家店以前生意非常好,现在由于疫情原因中午不用等位,但店家缩减了人手,每个人都忙在忙,上菜其实并不快。不过这家店的品质并没有降低,还是推荐习惯港式餐厅的各位前往尝试。
、
未去过广东之前,就一直对广东的早茶心心念念,听其名是吃早茶,主要部分却不在茶,而在于吃茶之时那些花样繁多的早点。
对于某部分人来说,早起的动力就是吃早茶!
如果到了粤语区,第一次吃早茶是一个人,肯定会有些难度的,毕竟看着那种类繁多的菜单条目,会脑袋发懵,如果遇到不会普通话的服务生,那更是头大。
我有幸是被本地朋友带着一块去的。
两人到达已是近上午10点,到二楼入座后,听到人声沸沸,耳旁充斥着韵调奇异的粤语。服务员过来首先问要什么茶,确定了普洱茶之后才开始点单。
朋友要我看一看菜单想吃什么,看着菜单上的条目,那些菜品点心名字对于我来说大同小异,为什么呢?
因为看着都想吃,总不能全都点了吧?有那个魄力,也没有那个胃力啊!
最后让朋友推荐点了几个。
其招牌是广式早茶里最出名的“艇仔粥”,然后又点了凤爪、叉烧包、肠粉以及咸水角。
随后朋友问我要不要再加点什么,我寻思,别只顾着兴奋和新奇,万一点了的食物上来后觉得不好吃,岂不是扫兴至极?遂说先这样吧。
事后庆幸没有多点,因为只那一大碗艇仔粥的分量,就要填满我的胃了。
【插图艇仔粥】
< class="pgc-img">>味道岂是鲜美两字可以形容得了的?
那粥已经不是粥——当你空腹喝下的第一口,尝到的是各种食材的混合味道,又能从混合味道中分辨出它们的不同,仿佛囊括了大千世界一般,似乎是有鸡肉、猪肉、蛋类、蔬菜……它们经过大火小火熬制,熬出大米的内核,变成粥状,让所有的食材发挥作用,仿佛是一件我为众人、众人为我的大工程。
满足、欣慰、源源不绝的能量从这粥中发挥出来,在你的味蕾间碰撞,最后给你的胃提供温暖和能量。
2、
第一次听到朋友说广式早茶中“一盅两件”这个词,觉得很有意思,初听时理解为“早茶就是,一盅茶和两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聊”,岂料得到朋友纠正,原来一盅两件的意思是——早茶中的点心大都是一盘或一笼中,有两件吃食,如图:
那叉烧包外皮绵软略有弹性,第一口咬下去仿佛咬住了厚厚的云朵,嚼到叉烧后,叉烧略甜略咸的肉味与之混合,顿时唇齿留香。
我一向不爱吃凤爪,一是嫌它肉少不好嚼,二是向来迷信地认为“吃鸡爪就是操劳的命”,是不是有点搞笑?不过我还是尝了这个鸡爪,顺应早茶的主题嘛,更何况吃下去之后超乎意料,这鸡爪被卤得很透彻,吃到嘴里用舌头和牙齿轻轻一拨弄,那肉就下来了。
另外朋友告诉我早茶茶位费分时段,按时段收费,早上6-9点要稍微便宜一些,因为大都是一些晨练过后的中老年人去吃;9-12点则收费要高一些,因为去吃的大都是年轻人了。
我问:那么如果一个年轻人在8点去吃早茶,该怎么收费呢?
朋友说:那当然是按6-9点的收费标准啊!
早茶的时候,中老年人都是悠闲自在地聊天,而年轻人或者上班族,则把早茶时段当成了生意事业的开场,邀请人来在饭桌上讨论,气氛也是轻松自在的。
在我看来,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中国名列前茅,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会做生意,更是因为他们懂得享受生活,就拿吃早茶来说,试问有多少地方的人,愿意花一上午的时间泡在餐厅里,为了吃早茶?
这早茶文化已经不单单是吃了,更是一种消遣,一种对生活品质的提高,在轻松交谈的氛围中,反思过往展望未来,况且那一盅两件,件件都是充满魅力,果腹的同时让人胃口大开,胃口好了,自然什么事都好起来了。
所以懂得怎样吃、享受吃,是一件很有生活智慧的事。
怎样把生活过得细致有格调,从吃上就能体现出来了。
(这里插一句,不要吃野味,不要吃野味!血泪的教训。)
3、
香港的早晨和上午是忙碌的,却还是抵抗不了人们对早茶的热爱。
我和朋友以一种“到了香港,怎么能不吃正宗香港早茶?”的心态,在网络上寻找正宗的香港茶餐厅,按图索骥,还乘了两站地铁到旺角站,徒步走了一段,终于找到了。
与那一次在佛山和朋友一起吃广式早茶一样,香港的这一家早茶也是在二楼。
我们到达后已经是近十点,二楼是人声鼎沸,幸而我们没有等位,在柜台处看菜单的时候,已经有一桌人站起身走了。
周身环坐着的大都是中老年人,他们的口音与广州那边的略有不同,具体哪里不同我也分不出,都是听不懂。
不过这菜单似乎更让人眼花缭乱,两面都是菜名,可能是为了高效简单化,并没有图,有图的菜单,服务生大叔后来才给我们。
看着笑容满面的服务生大叔,我不禁想,为什么香港这边的服务生大都是年纪偏大的?回想在香港时去过的餐厅,都是中老年人居多,不像内地地区的餐馆,以年轻人居多。
把这个问题抛给你,你知道为什么吗?
由于在来之前已经吃过一些东西,所以点单时并没有下手太重,仿佛是为了避免踩雷一般,点了烧卖、水晶虾饺之类的传统吃食。
也曾在上海吃过粤式水晶虾饺,可是与这真正产自香港的水晶虾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我也曾想过是不是因为地域的区别,给人心理上造成的差异感,但是你细细品后,会发现这边的虾饺和烧卖比起外地的,多了一种特殊的味道,是更鲜美了吗?或更弹更嫩了吗?
就拿我们河南的烩面来类比——
我在外地吃过的烩面,始终比不上在河南吃过的。
那多出的一丝味道,是别的地方模仿不来的。
这一点放在任何本地特色食物上都一样。
外国的中餐比不上中国的中餐,中国的西餐比不上外国的西餐。
同理,外地的粤式早茶比不上粤地本土的早茶。
具体哪里不一样,要想知道,这要你亲自去尝试后比较了。
没有真的体验就没有话语权。
4、
在我看来——
广粤地区的早茶,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情怀,也并不是说起来无实物感的文化层面,而是融会贯通了他们对本土生活的感悟,这其中更包含着他们对瞬息万变的未来不变的坚持。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致如此了。
最后说一句:到了广州香港,一定要找本地口碑好的餐馆去吃早茶呀!会不虚此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