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年10月,百胜宣布拆分中国业务。根据拆分计划,百胜将分拆成“百胜中国”和“全球百胜餐饮集团”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实施拆分后,中国业务公司“百胜中国”将成为百胜餐饮集团总部在中国的连锁加盟店,向该集团支付品牌的独家使用费。
消息一出,当年如同一枚深水炸弹,引起业内的震动。拆分的原因主要是近两年中国业绩增长疲软,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百胜集团的业绩。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销售额在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了。而且根据百胜的业绩报告,2014年、2015年肯德基与必胜客的同店销售是在下降的。
去年10月,拆分正式完成,百胜中国登陆纽交所。对于这次拆分,业内人士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当“亲生儿子”变成加盟商,这生意还能好做么,这次拆分可谓是同过去辉煌的彻底“决裂”。
百胜餐饮的股东们或许不需要承担中国市场的风险,但如果中国业务能恢复元气,他们从中国业务中获得的好处也将减少。说白了就是以后从中国拿份固定的份子钱。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拆分让两家独立的公司可以增加对于自己独特的商业优先事项的聚焦,凝聚各自的资源以满足经营的需要,并且可以追求自己特有的资本结构和资本配置策略。
尤其对于中国业务来说是件好事儿,百胜中国独立以后,只需要向集团支付特许加盟费,就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中国市场发展,以中国百胜的财力完全足以支持在中国业户的快速发展不必依赖集团输血,反而少了集团的包袱。
百胜中国在团队的独立性、融资方面的灵活性则更高了。在正式完成拆分前两个月,百胜中国就收到了来自,春华资本、蚂蚁金服分别投的4.1亿美元和5000万美元。
拆分后的百胜中国复活了
在一片争议声中,百胜中国首次以独立公司身份公布2016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终于交出了拆分后的答卷。
根据报告,按固定汇率计算,2016年全年百胜中国的营业利润达到6.4亿美元,同比上涨31%。整体销售额同比上涨5%,其中肯德基上涨6%,必胜客上涨3%。
拆分后的2016年第四季度,百胜中国新增了302家门店,营业利润由2015年500万美元,迅速增长至5800万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4%。
数据一对比,就会发现2016年,无论是拆分后的第四季度还是全年,总体销售额、可比同店销售、营业利润都在转好。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 17% 的销售额都来自支付宝、微信这类移动支付手段,非现金支付的销售额超过了 20 亿美元;外卖也贡献了 10% 的销售额,包括肯德基外卖 App以及百度、美团、饿了么这类第三方外卖平台的部分。
发布财报后,百胜中国CEO Micky Pant 表示,2016年对于百胜中国来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公司独立拆分成功上市,并且改善了中国的整体业务。在2017年,百胜中国将会继续在中国开店,提高同店销售额,以及改善餐饮利润率。
2017年对于百盛中国来说,其实是颇具意义的一年,是肯德基进驻中国的30年。这次的业绩报告也仅仅是改善的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难说。
根据英敏特预计,中国快餐市场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到2018年将达到1.93万亿元,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仍然有很多机遇,只不过,其快餐市场的格局已与百胜刚进中国时截然不同。
此外,在这个越来越崇尚健康的时代,肯德基、必胜客怎么变得更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也是百胜中国需要考虑的。
015年对于餐饮行业而言是大众消费成功逆袭成为主流的一年。然而,即便宏观数据将要实现向3万亿行列的跨越,对于餐饮企业而言却并没有出现与之相匹配的漂亮业绩,转型不再是只针对高端餐饮企业,而是所有餐饮企业的共同主题。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餐饮O2O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餐饮业收入26246亿元,同比增长11.8%,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6980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仅10月的餐饮收入就达到3175亿元,同比增长12.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8.8%。根据1-10月营业收入计算,目前已经完成全年3万亿元目标的87.4%。随着新《食品安全法》和“一带一路”等调控政策的出台,餐饮业发展宏观环境进一步优化。中国烹饪协会预测,全年剩下的月份餐饮市场仍可保持稳定增长,今年餐饮业有望达成3万亿元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限额以上单位的餐饮收入增长仍然缓慢,所占比例与“国八条”公布之前缩水明显,并已经不再是推动全国餐饮收入的主力,取而代之的限额以下单位的餐饮收入,这也说明大众餐饮消费已经成为全国餐饮收入的主流。
业内人士分析称,自国家公布“国八条”之后,餐饮行业一度遭遇重创,能够逐渐回暖可见是由于餐饮企业转型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从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的增幅由负转正,也能看出高端餐饮的转型已初见成效。但是这并不代表餐饮企业的转型就已完成,餐饮企业还将长期面临转型的挑战。
高端餐饮企业在经历了两年的负增长之后终于在今年看到了回暖的迹象,高端餐饮的转型方式和方向也成为行业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小南国、大董等则通过一些结构调整进行转型。一些餐饮品牌则关闭了一些资产负担过重的项目,集中实力把自有产权项目做好,稳住阵脚,以图东山再起。品牌的修改、产品的调整、服务群体的变更、经营模式的转变……高端餐饮在经历了最初的彷徨无措之后,正逐渐找到未来发展之路。调整的成效也初步显现。
今年亦是互联网与餐饮结合更为紧密的一年,传统餐饮企业继续在互联网领域探索转型的方法,带有互联网基因的餐饮创业项目层出不穷,外卖行业洗牌格局骤变,团购走向没落,餐饮O2O开始由餐企往供应链端以及更多的垂直细分领域延伸。
2015年,O2O外卖平台成为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角力的舞台。6月,阿里巴巴联手蚂蚁金服,共同出资60亿元复活外卖平台淘点点,更名口碑网,试图通过开放平台的新玩法构建餐饮领域的线下淘宝。7月,百度外卖完成2.5亿元的独立融资,总经理巩振兵公开表示,外卖只是切入口,百度真正要做的是同城物流。10月,阿里巴巴支持的美团和腾讯支持的大众点评宣布合并,此事的余热久久不能散去,新美大未来的业务走向以及与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关系也成为行业及舆论关注的焦点。饿了么则在获得F轮融资后继续“坚持独立发展”,并高调上线食材供应B2B平台“有菜”,业务开始由C端向B端转移。
不甘心错失千亿规模市场的创业者,纷纷从垂直方向切入一个个细分市场,令2015年餐饮垂直O2O百花齐放。专注单品外卖的品牌企业众多,如甜心摇滚沙拉、叫个鸭子、麻小外卖、大虾来了等。在餐饮供应链领域,挤进了链农、小农女、美菜、鲜供社、天平派。在家做饭也有了新的解决之道,青年菜君、 U味等提供半成品净菜上门配送。而爱大厨、好厨师、烧饭饭等则提供厨师上门服务。
2015年的餐饮行业在经历了大规模洗牌和调整之后,进入微利常态的餐饮企业希望摆脱从前过重的模式,将资源以及精力聚焦在自己的长项上。走单品路线打造“小而美”餐厅,将成为餐饮行业的新趋势。
全聚德集团在北京的13家直营店全部更换2015版菜单,曾经在APEC国宴上大放异彩的“盛世牡丹”烤鸭首次走上百姓餐桌。全聚德表示,新菜单的出炉标志着全聚德全面向百姓宴请市场转型。新版菜单中的菜品数量由原来的“50+50”精简至“50+40”,即50道全聚德品牌统一菜品,辅之以40道全聚德各门店自选菜品。
中式快餐连锁品牌和合谷也从去年开始做起了产品减法,将从前的“八大金刚”精简为“六加一”,在和合谷创始人赵申看来,作为快餐业,过多品种不利于消费者快速抉择,在点餐环节就耽误时间。同时,品种太多也不利于企业标准化,不利于采购、备货,会降低效率。
此外,在互联网热的持续下催生出了一批以单品思维突围的创业项目,以卖煎饼起家的黄太吉,目前已经完成2.5亿元的高额融资,并将推出精品外卖平台。专注煲仔饭的仔皇煲于近日完成180万元的新店众筹。专攻白领市场的人人湘则在利用互联网思维玩转“四无”餐厅的同时将人人湘的产品聚焦在湖南米粉上。
如今“大而全”的模式对于餐饮企业而言已经成为负担,“三高一低”考验着餐饮企业的生存能力,整合资源聚焦于优势,对于传统餐饮企业而言虽然犹如断臂,但是也无疑是减轻负担的最佳途径。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389亿元,相比2014年增长46.8%,五年时间市场扩大10倍以上。餐饮O2O市场的巨大潜能激发了传统餐饮的热情。2015年,越来越多的传统餐饮开始拥抱餐饮O2O。互联网正在作为升级工具,服务于传统餐饮的模式改造和效能提升。
今年7月,聚德华天旗下的鸿宾楼、砂锅居、烤肉季、烤肉宛、峨嵋酒家、护国寺小吃等12个老字号品牌正式上线饿了么。消费者手机下单,就可坐等老字号镇店名菜以及驴打滚、豌豆黄、豆汁儿等京城名吃送货上门。聚德华天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刘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今老字号尝到了外卖的甜头。“现在我们每月光外卖就能增加70万元收入。”而这只是众多传统餐饮主动拥抱餐饮O2O的一个缩影。
餐饮O2O正成为助力传统餐企发展的工具。通过订座、采购、营销、外卖、团购等各个环节,全面影响和改造着古老的餐饮生意。比格餐饮总裁赵志强认为,餐饮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但是有了互联网这个工具,它就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互联网对餐饮品质也是一种倒逼,只有你的产品质量够硬,才能禁得起互联网的传播,才能禁受住考验。
餐饮支付方式今年也全面互联网化。吃饭不用带钱包,一部手机就搞定,在很多餐厅已经成为了现实。8月12日起,有“中国餐饮一哥”之称的全聚德集团全面接入支付宝,吃全聚德烤鸭也可以不带钱包用支付宝付款了。据统计,上线第一周,全聚德使用支付宝付款的交易量已超1000笔。新潮的移动支付方式正在拉近百年老字号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
连坚决不肯接入POS机的肯德基、麦当劳今年也纷纷向移动支付敞开了怀抱。6月30日,肯德基中国宣布与支付宝达成全面合作,从上海、江浙开始,全国肯德基餐厅陆续接入支付宝支付。此外,肯德基的免费WiFi服务、电子餐牌、“自助点餐”App等也已在部分地区开通。9月,麦当劳中国宣布与微信达成合作。自12月3日起,北京的230家麦当劳餐厅将可以使用微信支付。预计2016年一季度,微信支付将覆盖2200家麦当劳餐厅。
市场回归理性,企业自然开始思考餐饮的出路在哪里,在新人看来,餐饮的未来可能是大数据,是营销,是与互联网的融合,而在老牌餐饮人看来,餐饮的未来,是回归本质,是回归餐饮企业三大要素,即服务、环境以及最重要的菜品。即便消费者对于餐厅硬件环境以及服务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但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口味、卫生安全的关注不会改变。
行业的变革催动企业的转型,转型的核心是市场的需求,用和合谷创始人赵申的话说,就是把餐饮从吃饱吃好上升到通过饮食来体验新潮、享受时尚的境界,集中精力提升单个菜品质量,在视觉、嗅觉、味觉体验上迎合普通大众的口味,做到“经典产品百吃不厌,创新产品常吃常新”。打造良心品质,就是回归本质。
<>< class="pgc-img">>丨职业餐饮网 孙佳瑶
“我要开一万家!”
“我要开十万家!”
“我要开遍全球!”
开成千上万家的门店是很多餐饮人的梦想。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更多的餐饮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举步维艰。
近日,职业餐饮网在“业绩下滑、餐企如何破局”的春季高峰论坛中,邀请到了生煎第一品牌——小杨生煎的执行董事楚连胜,分享了主题为《地方小吃的全国发展模式》。
(小杨生煎执行董事 楚连胜)
每月关店10%,餐饮业大洗牌
楚连胜踏入餐饮行业已经30余年了,在1995年肯德基只有30几家的时候,就进入了肯德基。
而后又操盘了必胜客和棒约翰等国际化品牌的区域市场。
2011年加入小杨生煎做执行董事。
而就是在2011年开始,餐饮行业的总体消费每年都在以10%的速率增长,2018年中国的餐饮收入超过4.2万亿。
餐饮行业是一个“大蛋糕”么?是
你能分得到一杯羹么?不一定。
因为2015年开始,全国餐饮店的数量增加近一倍,但是每月都有近10%的餐饮店关门,存活的平均寿命只有9个月。
餐饮行业的低门槛让很多人“奋不顾身”跳进来,但是多数四五个月就会出局。
做餐饮其实一直是处于“不适者淘汰”的激烈竞争,蛋糕就那么大,越多的人来抢,就代表越多的人淘汰!
想开遍全国,要有1%的基因+99%的努力
餐饮行业总消费日日攀高,为什么这么多的餐饮店还被“洗牌”了呢?答案是:一开始就没走对。
爱迪生说:“成功就是1分天分+99分汗水”。
01
品牌不能有“先天缺陷”
如果没有这1分的天分,后面都是0。
因此,当你做了餐饮并且想要做全国发展的时候,必须要符合以下几个“品牌基因”。
(1)起名顺口,不用市场教育
麦当劳、肯德基就不是好名字。
因为它们没入国门之前,我们不知道麦当劳到底是卖汽车、药、还是军火,它是需要多年反复的市场教育的,浪费精力又不讨好。
什么是好名字?
吉祥馄饨、和府捞面、喜家德水饺……这些起名根本就不需要市场教育,消费者看过一次就会产生初步印象,吃过一次就有深刻印象。
(2)平民化消费,瞄准普罗大众
起了好名字之后,你要想想面对的客群,对应的消费。
中国的餐饮业消费最大占比的客群是普罗大众。
客单消费越高,就越像金字塔一样,客群不断变窄。
因此想做全国连锁,开出500家、1000家甚至10000家,就意味着必须有足够的客群,而最多的客群,就是平民化的消费客群!
(3)产品到哪都卖得动
平民化的消费就决定了餐饮店要卖得品类是“佛跳墙”还是“生煎包”。
像面、饭、粥、粉,这些品类,从东三省一直到西南的云贵高原都卖得动,因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是中国人吃了好几千年的,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是很“个性”的,地方特色太强烈,恐怕就有问题。
比如说枝江狗肉、瑞典天下第一臭的食品鲱鱼罐头,这些食品很有特色,但想在全国传播,没戏。
(4)单店利润率至少达10%
排队了才说明生意火爆。
排队了才说明有足够的单店利润。
现在餐饮企业的单店利润才是能否开向全国的根本。
单店利润率10%,有戏。单店利润率20%,完全没问题。
但是如果店内根本不排队,单店没有利润,那么就要及时止损了。
(5)产品不超过30样
开任何餐厅,产品线一定要尽可能的简化。中式的小吃品牌,控制产品菜单数量大概在20—30之间足够了。
这和中医里说的“君臣佐使”不谋而合。
君是指主项产品,2—3项;
臣是辅助的产品,4—5项;
佐是小菜,7—8项;
使是指饮料等,3——5项。
(6)食品安全>产品口味
就像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所说:“绝大部分的连锁餐饮都死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
但是正新鸡排,连锁近16000家,华莱士,连锁近8000—9000家。
即便他们的连锁店数量惊人,发生的食品安全概率却很低。
因为它们的产品都是供应厂商做好的预制品,加工好了以后半熟,再全部冷冻,冷冻运输、冷冻储藏。
到了餐厅以后直接拿冷冻的产品放到200多度的油里面炸。中间的过程没有解冻、常温和高温干扰,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自然极低。
但是如果餐厅的产品有凉的肉,有常温储藏的海鲜,并且快速开店快速放加盟,那么早晚会死在食品安全这件事上。
02
稳抓运营,准备打20年的持久战
一个餐饮品牌如果符合以上“种子选手”的必备素质,也就代表拥有了成功的1%,那么就要为下一个10年、20年做剩下99%的努力了。
(1)每个店配备3套管理班子,储备人才
20年前,肯德基餐厅在全国不到100家,但是每一家店里却都额外配备了3组管理班子。
餐厅经理、副经理、助理一、助理二再加上一个见习助理,这些人员在肯德基的门店实时培训就长达3年。
而正是因为每家门店多出来的3套管理班子,所以在接下来的扩张中,肯德基可以做到一年扩张300家。
因为团队都是现成的,模式都是打造好的,等待的就只有“高质量快速扩张”而已。
可以说一个品牌的繁衍,前30家靠老板,后300家靠管理团队。
小杨生煎在这方面尽力复制麦肯管理模式,管理班子在店内培训1年半左右的时间,再去直接扩张。
(2)先拿下一线城市,再下沉二三线
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就像喜茶崛起路线一样,率先征服深圳,进而进军上海、北京。四大一线城市布满后,马上进入成都。
因为一线城市消费能力强、竞争更强,强大的品牌势能一定是要在一线城市建立的,再下沉到二三线基本是不成问题的。
因此在战术层面上,品牌想扩张全国,先拿下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往下沉到二三线会容易得多。
职业餐饮网小结:
只有笨人才能做餐饮。
因为琐碎、反复、小细节等等让餐饮人周而复始的疲劳难耐。并且在这人心浮躁的时代,餐饮人根本无法分辨什么是歪理邪说,什么是真经正传,做餐饮真的没有捷径。
但是即便餐饮行业前方荆棘布满,“把品牌开满华人遍布之地”的梦想还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